正文 第八章 一品一村第九節 文 / 雨城飛雪
第二天負責在村裡選廠址的那些人開始認真地在村裡找廠址,而負責在外面考察市場的幾位同志兵分幾路到周邊縣市考察,規定半個月回來匯總信息,半個月後在外面考察市場的幾位同志陸續回來了,大家一匯總信息,得出的結論是杏休閒食品類型有很大的市場。根據市場返回的信息,葉村支書和羅村長召開了杏加工廠管理小組會議,通過共同商量決策,最後大家確定了在杏林村辦杏加工廠初期的生產類型為杏果休閒食品類,先生產杏青梅、杏話梅、杏丹皮、杏干、杏仁酪、杏仁點心。生產類型確定了,葉村支書和羅村長帶頭在杏林村為辦杏加工廠開始以私人的形式入股集資,其他村委會員的所以成員和部分老黨員也紛紛響應,多多少少積少成多。當然緊靠鄉親們集資辦杏加工廠是決定不可能的,餘下的部分張小川通過劉書記在縣農行貨了一部分款,辦杏加工廠的資金總算湊齊了,葉村支書和羅村長每天帶著杏加工廠的管理小組成員和村裡許多熱心的鄉親們緊鑼密鼓地在村裡選廠址,建廠,廠房建成以後,又開始進杏加工廠的生產設備,每天忙得不可開交,杏加工廠的生產設備進廠房以後,請懂設備的技術員調試好生產設備,接著是聘請生產廠長和財務科長,財務科長統計出來職工計件工資後,葉村支書和羅村長一商量可以在村裡招收一部份年輕力壯的年輕人了,因為在辦杏加工廠初期,因為生產量有限,不需要太多的人,但一定保保證質量好,所以需要手腳要麻利,反映要快年輕力壯的年輕人,在村裡招了一批年輕人後,葉村支書和羅村長從這批年輕人中選擇文化水平高的幾個人擔任車間主任、分組組長。一切準備工作就緒以後,杏林村的杏加工廠正式開工了,當杏林村的杏加工廠漸漸步入正軌,羅村長和葉村支書沒有忘記張小川一直叮囑的事,自己培養生產能手和財務人員,所以葉村支書一方面在實際生產中積極向設備廠委派的生產技術員學習,另外悄悄送了幾位村裡年輕、靈活的姑娘和小伙子到外面學習企業管理和財務管理,真是未雨綢繆,隨著杏林村的杏加工廠不斷的擴大和發展,那些聘請來一些生產技術員和財務人員開始為難葉村支書和羅村長,葉村支書和羅村長招集杏林村一些村委會成員和老黨員一商量,決定拿出殺手鑭,讓那些在外潛學歸來的年輕姑娘和小伙子接任,這些在外潛學歸來的年輕姑娘和小伙子不負眾望,很快就能在生產和財務上獨當一面,當些為難葉村支書和羅村長生產技術員和財務人員目瞪口呆,驚異杏林村什麼時候培養出這麼一批年輕有為的生產管理和財務管理人才。
在杏林村負責在村裡選廠址和負責在外面考察市場的人員各司其職的當天張小川和陳光明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馬不停蹄依次在二區、三區、四區商討創立品牌的事,張小川和陳光明在二區、三區、四區的時候,提出各村可以搞家禽養殖,村裡安排專人收購雞蛋、鴨蛋,收購好的雞蛋、鴨蛋由王小勇經理派人來收,四個區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沒有資金來源,張小川是亦喜亦憂,喜的是大家對創立品牌搞特色農業經濟充滿信心和希望,有了品牌意識,憂的是如何招商引資籌到巨款,以確保品牌工程的順利進行。而想招商引資只能過完春節以後,才能出去活動聯繫。
九個行政村收到扶貧款後按自己的計劃修補學校房屋、破損的窗戶和橫樑等,先打個初步預算,鄉親們還自籌了一部分資金,然後進一些水泥、黃沙、磚瓦,窗戶玻璃,還有一些其它輔佐建材材料,木料各村都有,用來打窗戶,換梁,然後組織本村的泥瓦工、
』*看書網^網游!法,不知到時行不行得通,張小川甚至覺得小山和他的同學們利用寒假期間,在家都可以收本村的學員開課。強化培訓一些農業技術員。還有連幼師培訓也沒必要去縣城,年輕的女孩天生能歌善舞,自己買幾板兒歌、舞蹈和識字的錄音磁帶,有這些就差不多了,幫學幫教,時間長了就越發熟練了,鄉村老師要求高了只能去縣城接受短期專業培訓。張小川在心裡把這些想清楚了以後,說與小陳聽徵求他的意見,小陳極力贊成,覺得這樣可以起個好頭,其它的鄉鎮在培訓的事上就不會對我們張灣鎮有什麼意見了,縣領導對我們偏心的事不攻自破,同時給縣裡減輕了不少的負擔和壓力。張小川聽了甚是欣慰、高興,小陳年紀輕輕,想問題看問題都這麼透徹,說明他心裡總是在思考,眼睛在觀察。
兩個人意見統一後,張小川打通了吳國兵辦公室的電話:
「喂,是吳副縣長嗎?我是張小川現在向您匯報近期工作情況,十八萬扶貧款全部分發到位,手續齊全,各村拿到錢後陸續在修補學校的房屋,竹木蔬菜大柵有的村陸續在搭建,大棚蔬菜選地初步為200畝左右,以個人集資聯產承包股份制的形式經營。我瞭解了一下,每村種菜能手還不少,但現在有個問題是他們以前是在露地種菜,現在是在大柵裡種菜,無論是光線、溫度、濕度、通風、施肥、施水等都發生了變化,如果管理不善,反季節大柵蔬菜收入就會受一定的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思來想去,只有把我以前搜集到的關於大柵反季節蔬菜的田間管理資料,整理好然後打印成冊,每村發幾本,到時我不在場他們拿著冊子那怕是照本宣科總比沒有的好。另外是關於各村創立品牌的事,前一段時間我在杏林村召開了九個行政村支書和村長的座談會,和他們初步制定了九個行政村創立品牌的事,我們通過觀察分析建議在每個行政村或者二個行政村以上聯手搞出一個特色農業經濟,創造出一個切實可行的品牌,我把張灣鎮九個行政村劃分為四個特色農業小經濟開發區,一區小龍溪、大龍溪和杏林村就以旅遊業為主,一區杏林村還辦起了一個杏加工廠,旅遊業是一本萬利的陽光產業,招商引資在月牙湖畔建渡假村,建一些有民間特色的日見稀少的吊腳樓,另外杏林村的杏加工廠已經步入正軌,根據市場考察返回的先加工休閒食品類,只不知銷路如何。二區竹葉村和林山村竹子多就辦個竹木民間工藝品加工廠,製作家俱,日常器具,竹子復合地板廠,做工藝品餘下的邊角料可以作為夾板最好的原材料,三區雀峰村和五峰村相對其它幾個村地勢高,更利於種植茶葉、中藥材、食用菌等,四區野嶺村、柳山村就以種植彩葉樹種和各種花草為主,時下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都在搞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原來單一的綠色樹種已經滿足不了人們對美的追求和時代的需要,所以種植彩葉樹種和花草前景可觀。另外九個行政村都準備辦家禽養殖場,還有一事要請示匯報,就是各村培訓農業技術員沒有必要非到縣城接受培訓,各鎮完全可以自已消化,每個鄉鎮多多少少總有幾個專業的農業技術員,我們在張灣鎮上找一個可以講課的地方就行了,白天農業技術員輪班為學員們講課,這樣老師就輕鬆一點,還減了下鄉培訓學員的辛苦,寧可學員辛苦,不能讓老師辛苦,學員就是各村想當農業技術員的年輕村民。上午學下午還可以返回,路程都不遠,總比去縣城要近,而且不要安排住宿,他們也節約了一些到縣城去的開支,培訓一個月他們也應該學得差不多了,往後自己在實踐中慢慢積累更多的農業知識,理論方面還可以隨時請教他們的老師。這只是我和小陳個人的想法的建議,不知行不行得通,行得通明年過了元宵節之後就可以開始培訓了,越早越好,他們可以趕到春耕之前培訓完,說不定他們在春耕的時候就能大顯身手,有所作為了。農田管理技術更上一層樓。還有連幼師培訓也沒必要去縣城,現在年輕的女孩個個能歌善舞,只需買一些兒歌、舞蹈和識字的錄音磁帶,制一些小桌椅板凳,小高低睡床,小木馬還有一些小玩具就可以了,幫學幫教,過不了多久她們就會有模有樣了,鄉村老師要求高了只能明年去縣城接受短期專業培訓,我們等上級指示和下一步工作的安排,還有這兩天我和小陳要回家一趟,把以前好些關於大柵反季節蔬菜的資料整理好,整理好了還要去一趟張灣鎮把資料打印成冊,再和小陳把資料發給各村,讓他們沒事的時候隨時可以看,可以參考。」
吳國兵聽了張小川一大堆話覺得振奮人心,他在電話裡高興地對張小川說:
「張副鎮長你為了我解決了一個難題,我正在為整理農業科技資料忙得不可開交,你和小陳這個想法和建議不錯,各鄉鎮自己培訓農業技術員,本來各鎮也有這個實力,你們這一建議同時也間接為縣裡解決了一個問題,你們這樣一做是給其它鄉鎮做了個好榜樣,有說服力和影響力,不要什麼事都要依賴縣政府,你們培訓農業技術員這個事要抓緊,越早越好。關於你所說的,和你們近期的工作情況我會如實向劉書記匯報,看劉書記對你有什麼新的指示和工作安排。你也正好回家去整理大柵蔬菜的技術管理資料。整理好資料早點發下去,早發早學早受益。不說了我馬上向劉書記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