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大山的誘惑

正文 第五章 臨危授命第三節 文 / 雨城飛雪

    「是啊這些年是我們對不起鄉親們呀,這下好了,張小川同志回來了,鄉親們有了一個帶頭羊了,張小川同志你放心大膽地幹,前面有劉書記等領導,後面有陳書記我還有許多的鄉親們。」

    「是啊,我和大林都老了,這下好了我們的隊伍又注入了新鮮血液,充滿活力,張小川同志你無論幹什麼我們都支持你。」

    「五十還不到就倚老賣老,自己不努力還找一些客觀原因,也不是他幹什麼都支持,是對的支持是錯的你們還要幫他糾正,解決,以後少唱高調,多在具體工作中全力扶持、協助好張小川同志的工作。多多幫助張小川同志,張小川同志呢,凡事要多針求陳書記、張鎮長還有其他老同志的意見,畢竟他們還是有許多豐富的實際經驗,你們大家共同把各項工作做好了,這樣我就放心了,在你們回去之前,我還說幾件事,陳書記要留在縣裡有一些會議要參加,張大林和張小川你們回張灣鎮以後,張大林給張小川同志搞個簡單的歡迎會又可以叫個碰頭會,讓張小川同志和鎮裡的一些同事、同志有個初步認識,張大林和張小川回鎮之前,我還要說幾件事,張大林在張灣鎮開歡迎會以後,著手安排準備和張小川下鄉考察,不要呆在機關,下鄉到各村盡快熟悉各種情況,同時要做幾件事,一是統計好每村失學在家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男女,山裡重男輕女的思想還很嚴重,這回一定要下硬功夫,對那些頑固不化的家長要多做思想工作,國家早已實現九年義務教育了,教育是強國之本,是基本國策之一,二是據調查大多在職村長年齡偏大,有的還是通過關係當上的而且多年連任,這回你們下鄉以後通過各村村民自主選舉村長,一定要公開、公證、公平,最後以選票多少決定,這樣既符合選舉程序,又服民心,順民意。還有那些落選的老村長讓他們擔任村支書,這也是上面組織的意思,他們大多經驗豐富,可以讓他們很好的發揮餘熱,這樣他們也不至於有失落感,可以幫助、扶持新村長,三、沒有建立村委會和黨支部的村從新建起來,至於其它的事,比喻什麼計劃生育、植樹造林、水利工程、學校維修、以及山林、漁場、茶場等承包的一些細事,在不違反國家相關規定和政策,在不損害國家任何利益的情況下,讓村長、村支書他們多商量,靈活處理。」

    三人認真聽完了以後,都笑著點了點頭說,請劉書記放心,回去以後一定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好。

    劉書記聽了滿意地笑了,他一看時間已過晌午,決定留他們吃一餐便飯,但張大林和張小川執意要走,劉書記沒辦法,就讓盧秘書安排一輛吉普車,再多帶一些乾糧和水讓他們在路上吃。陳書記因劉書記找他有事,留下來不走了。

    張大林和張小川走後,劉書記把辦公室門關了,親自替陳書記倒了一杯茶,然後挨著陳書記旁邊的一個沙發坐下,語氣較為嚴厲地對陳書記說:

    「林海我知道你臉皮薄,所以張大林和張小川在這我沒說什麼,他們走了我就要狠狠地批評你了,你這個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總是怕這怕那,我真不明白你身正不怕影子斜,你到底怕什麼,難道你有什麼把柄落在某些人手裡,在其位不謀其政那還要你這個鄉鎮黨委書記幹什麼,那豈不是聾子耳朵作擺設,形同虛設,你

    看書:『;網科幻如坐針氈,臉是紅一陣白一陣,難怪劉書記憤怒,他是恨鐵不成鋼啊,這些年來真是有負於劉書記,更有於負黨、有負於黨組織對自己的信任,陳林海被劉書記當頭棒喝、痛定思痛。覺得自己以前當書記當的真是窩囊。他滿懷愧疚和自責的心情對劉書記說:

    「劉書記請組織上放心,從今以後我要一改以前在工作中縮手縮腳、畏首畏尾、遇事不決的工作作風,對黨內的不正之風,該說的要該說,該管的要該管。在經濟方面和同志們,進一步拓寬思路和眼光,加大改革步伐和力度,用心扶持鄉鎮企業,積極主動去招商引資,搞活張灣鎮的經濟。」

    見陳林海思想有所改變,劉書記語氣變得溫和高興地對他說:

    「這就對了,陳林海我告訴你,這世上有些事和有些人啊就是個怪,你強你硬它就軟它就弱,相反則反之。希望你以後要言行一致,在其位、謀其政、勤於政,在抓黨風的同時,要用心和同志們把張灣鎮的各項工作做好。要勇於挑重擔,付總責、把總關,既要總攬全局,又不能包攬權力;既要對上負責,又要對下負責;和同志們團結一致,做一個名符其實的好鄉鎮黨委書記。」

    對於劉書記的再一次叮囑和期望陳林海態度非常誠懇地說:

    「是啊,這幾年我政績平平,今後我要用實際行動讓幹部群眾證明我還算一個合格的鄉鎮黨委書記。」

    「在工作中你就是應該拿出一些魅力和勇氣。多做實事,少說空話。至於張小川呢,我暫時要他一心一意搞農業,其它的事我不想讓他過早參與,張小川太年輕了,又剛從部隊回來,相對一些城府深、老練的地方幹部,他的思想、頭腦過於簡單、單純。」說完張大林和林海的工作後,劉書記春風滿面、得意洋洋地開始和陳林海說起張小川來。對於劉書記和五穀縣眾位縣領導同時看好的張小川,陳林海沒有苟同,他帶著許多疑惑問劉書記:

    「你們就這麼看好張小川,他簡直就是一張白紙,毫無可取之處。」對於陳林海的疑問劉書記笑著說:

    「你看錯了,張小川不是一張白紙,而是一塊稜角分明尚未經雕琢過的璞玉,雖然我們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對他精雕細刻,但只要在思想上加以正確引導和幫助、在實驗工作中多多給予磨礪,我相信不久的將來張小川一定會大有作為。」看到劉書記說起張小川胸有成竹充滿自信的樣子,陳林海帶著一些擔心對劉書記說:

    「我是擔憂你因張小川以後在實際工作的失誤授人以柄,說你用人不當,誤了你的仕途。」對於陳林海的擔心劉書記知道他是真心關心自己,但劉書記還是嚴肅地批評了陳林海:

    「你呀,就是私心太重、患得患失,所以說為什麼你以前在工作中總是縮手縮腳,政績平平,為官這麼多年你還沒有找到真諦,那就是你是不是總是心繫於民,大公無私。對於張小川我承認因為我們都當過兵,性情上比較相投,在私心對他有一些偏愛,但我和那些書記、縣長們還沒有達到感情用事、昏頭昏腦的地步,有德無才或有才無德都不足取。對於張小川我們從側面作了一些祥細瞭解,他在學校裡品學兼優,在部隊裡文武雙全,德才兼備,口碑載道。最重要是張小川從骨子裡滲透出來的那一身正氣,品行端端正正,這就是能否做好一個好官最重要、最根本的核心所在。因為品行端正,則無利慾,心術正,動機純,處處以民為本,時時刻刻為百姓著想,時間長了群眾自然會由衷地稱道你、擁戴你,張小川這些秉性、靈氣、品質,還有那他那剛毅、銳利的眼神,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長期在生活中逐步磨礪、鍛煉出來的,這是許多地方幹部所沒有的。」看到劉書記一直對張張小川讚不絕口陳林海也不想再潑冷水只是用很平淡的口氣對老上級說:

    「張小川是良駒是劣馬還是讓我們拭目以待吧。」陳林海說完以後,劉書記只說了一句話,事實勝於雄辯。劉書記笑著對陳林海說完後一看時間已過中午了,於是接對陳林海說:

    「中午我們到政府機關食堂吃一餐便飯,下午回家讓你侄女露一手,沒意見的話把你的司機叫上,他不會說我小氣吧,食堂也不差,我請你們吃四菜一湯。」劉書記剛說完陳林海連忙接著說:

    「不會,不會,四菜上湯,吃了不慌。」

    「那好吧,我們走。」

    劉書記說完後走出了辦公室,關好辦公室的門,然後叫上司機一同去了政府機關食堂。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