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大山的誘惑

正文 第五章 臨危授命第一節 文 / 雨城飛雪

    張小川回到家後,第二天便帶著一些錢到五穀縣的城關五穀鎮,他先是到電信公司辦了個戶頭給家裡裝部程控電話,然後到縣政府機關找老同學吳國兵。吳國兵是個管農業的副縣長兼農業局局長,是一位年青有為的實幹家。他們之間一直有通信來往,是無所不談的知心朋友。退伍之前他曾與吳國兵談了回家的打算和初步計劃,吳國兵要他先把小花找到後再坐下來具體商討。

    見張小川來了,吳國兵一邊親自倒茶讓坐,一邊高興地對他說:

    「你總算來了,小花找到了吧,你的事我跟劉書記說過,他說你來了以後想跟你談談。你坐一下,稍等片刻,我去通報一聲。」

    過了幾分鐘,吳國兵把張小川帶到劉書記的辦公室以後,把門拉攏出去了。

    「你就是張小川同志吧,請坐。」

    一位面目和善的中年人笑著對張小川說:

    「謝謝,我是張小川,您就是劉書記吧!」

    張小川很有禮貌地微笑著對劉書記說:

    「嗯,你的情況我知道一些,吳副縣長、還有我的堂弟,也就是你的劉隊他們對你的評價都很高,以你個人過硬的軍事素質、文化素質和優秀黨員稱號。加上劉隊的極力推薦在寧陽市公安分局、或者那個派出所當個民警應該沒問題,聽說寧陽市公安局有意用你,你為什麼不考慮一下呢,在那裡即有前途,人又風光,你幹嘛非要跑到鄉里最基層工作,鄉里的工作是非常艱苦的。」

    張小川不知劉書記在考驗和試探他於是不假思索地說:

    「退伍後我的確考慮很久才下的決心回到家鄉的,在家鄉我也沒只望自己能幹出個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業來,我只但願我們這一代的山娃子不要再像我們的爹媽只知蠻幹、苦幹、而不知巧干。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們是即有山又有水,可是為什麼還這麼窮,最大的原因是我們的祖祖輩輩思想落後、封閉,不知道科學地種植農作物,也不會科學地種植優質水果、上等茶葉、名貴中藥材、等經濟價值比較高的植物和樹木,更談不上搞特種養殖,因普遍文化水平不高,農業科學技術知識缺乏,所以無論每年耕種的主糧、雜糧單產都不高,收成不是很好,每年只知道望天收。還有零散的果樹、茶葉、煙葉、中藥材等也可能因為管理上的原因每年收成也不理想,除了上面說的,還有就是不懂得利用我們得天獨厚的天然地理環境開發旅遊業。這就是我們貧困地區的現狀。」

    張小川一口氣說完了這些以後,接著又簡單地說了些諸於小花和小山等山娃子的現狀。

    劉書記聽後,心情有些沉重地說:

    「鄉親們現在還沒脫貧致富,許多山裡的孩子沒錢讀書,尤其是女孩子失學更多,想到這些我們感到慚愧啊。這都是因為我們的某些領導工作沒做好。所以說我們現在太需要像你這樣願意扎根農村基層,有膽有識的實幹家,同時我們太急需大批的農業科技人才,而不是那些只會誇誇其談、紙上談兵、胸無點墨、不切實際的幻想家。和患得患失的基層幹部。你現在能不能跟我談談你以後怎樣去具體實施你的長遠規劃。」

    一說起自己未來的具體計劃張小川興奮地對劉書記說:

    「國家現在對農村的政策是越來越寬了,免除了所有的農業稅,加之又在大力開發西部,到處都在修路、築橋、架線。公路通了、橋樑通了、電力通了、通迅通了,可是現在問題是家裡沒有成批像樣的山貨運出去,而且國家還在逐步建鐵路,要是到了幾年以後,鐵路都修好,我們還是沒有成批好的山貨外運那就徹底失去了搶佔市場先機的機會和時間,我想現在當務之急,就是把鄉親們分批組織起來進行有針對性、選擇性和實用性的農業科普教育。請農業技術員下鄉

    看書『*]*網全本國兵是最要好的同班同學,他和我同村的,我們從小一起上學,一起同時考取五穀縣一中,只是當年高考時,他父親突然得急性胃炎病了住進五穀縣人民醫院,他分了心沒發揮好,本來可以讀起大學的,最後只考取了寧陽地區農業師範學院,說起此事他父親總是愧疚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兒子,耽誤了兒子的前程,相反吳國兵對這反而比他老子開明,說是天意,天意難違。而我根本沒參加高考,本來以我和國兵平時的成績考個二本是沒什麼問題的,實在是家裡太窮了,不過那時的家庭都窮,我是長子,下面弟妹都在讀書,父母親實在負擔不起了,我沒參加高考的事沒讓家裡人知道,也讓同學幫我瞞著家裡人,我是想早點幫家裡分擔一些,後來是吳國兵出主意,說我們要作長遠打算,幹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但幹事業之前先要忍辱負重、任重道遠,多長見識,說我們現在可以不給家增加負擔,但我們這一輩子不能再像我們祖先那樣渾渾噩噩過一輩子,他建議我去當兵,後來我倆兄弟如願以償,我當了兵,接著前年小山也如願以償考進了省農業大學,沒想到小山進了大學以後,遇到了幾個也在農業大學讀書我們五穀縣的農家娃,他們的志向是一樣,立志學成以後到農村最基層帶著鄉親們幹些實事,搞好農田的基礎之上,還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多樣化,三年後吳國兵畢業後就回到了五穀縣,直接應聘縣農業局農業技術員,通過面試,口試他當場被時任農業局的杜局看重並錄用,分到五穀縣農業局技術科當了一名農業技術員,本來現在大學生基本上不包分配,除非特別優秀的大學生,有的沒畢業就被用人單位錄用了,吳國兵學的是農業。這個專業現在學的人少了,可是在鄉鎮卻是最缺的人才之一,所以吳國兵很快被農業局錄用,被農業局錄用除了他本人成績優秀出色以外,還有就是與貧困地區缺這方面的人才有關,由於吳國兵聰明能幹,又加上勤奮好學,腦子靈活,工作又做得非常出色,幹了一年被熊書記看上了,一下子從一個技術員提拔到技術科科長,沒多久又從技術科科長提升為五穀縣農業局副局長。」

    「吳國兵的確是個可造之材,熊書記破格任用他算是做了一件正事,儘管他的出發點不怎麼光明正大,有點私心,想為其所用,真是難為吳國兵年齡不大卻有如此的深謀遠慮,也難得你們這些熱血男兒拳拳報國之心,從你們身上我看到了希望。張小川你放心關於財力、物力、資金和技術人員到時候我們具體商量一一解決。你小坐一會,我去跟其他幾個縣長、副書記商量一件事,馬上回來。」

    見張小川一口氣說他的計劃和顧慮後劉書記笑著說完後起身匆忙而去。

    劉書記是找其他幾個縣長和幾位縣委副書記們商量讓張小川當五穀縣張灣鎮代理副鎮長,具體負責張灣鎮全鎮的農業。根據劉書記的祥細介紹和提議,大家經過長時間的認真慎重討論以後,決定同意劉書記的提議。由組織部正式任命張小川為張灣鎮代理副鎮長,具體負責張灣鎮全鎮的農業。商量完後,劉書記返回自己的辦公室,他把和幾個縣長、副縣委書記等領導經研究決定的事告訴了張小川。

    張小川聽了一臉緊張和驚訝地對劉書記說:

    「劉書記當副鎮長我可沒那麼大的本事和能耐,一無經驗,二無資格。我只想踏踏實實在自己的家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實事。」

    張小川說完後劉書記笑著激將他。

    「張小川干實事可不能前怕狼後怕虎,你可不能小瞧這個副鎮長,官不大,擔子可不輕,可以說是兵頭將尾,不下番苦功夫還幹不好,我們是相信你有這個能力、魄力和膽量才慎重、仔細、研究決定的,誰說有資格就能當鎮長。誰天生是當幹部的材料,至於工作經驗嘛都不是在借鑒前人保貴、切實可行的工作經驗同時,在實際工作中逐漸總結、積累,慢慢體會。我們要求你從當上張灣鎮代理副鎮長之日起不計人個得失、不顧自身榮辱、不求功名利祿、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實幹的精神,還有做到在實際工作中時時刻刻嚴於律己、以身作則、積極向上的工作作風。你只要用心做到這些你就能做個問心無愧於國於民的好官。至於我們為什麼不用那些所謂資格老、學歷深、關係硬的一些人呢。因為他們這些人大多好高騖遠、安於現狀、不切實際。他們只會誇誇其談、紙上談兵,為了爭得一官半職、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往往是千方百計、不擇手段,結黨營私。像這些極個別幹部我們的上級領導明察秋毫就是不委以重任,寧缺毋濫。官不在大小,而是你是否心繫於民,以民為天,你以後在實際工作中慢慢去體會這句話的深刻內含。你放心到基層去工作,我們不會讓一個人孤軍奮戰,身前身後我們都會安排人幫助你、協助你。再說你當了副鎮長後這樣可以更好地實施你和吳國兵幾人的具體規劃,為鄉親造福,你不會臨陣脫逃吧。」聽了劉書記語重心長而又激勵的一番話語,張小川內心一時思緒萬千,他沉默了一會面色嚴肅又認真地對劉書記說:

    「做任何實事我都不會臨陣脫逃,事情來得太突然,當副鎮長我沒有思想準備。我退伍回來目標是先在我們村找致富的出路,我來找您原意是希望我們村,在以後進行一些致富前期投資所需的資金和技術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如果當了副鎮長那就是為整個張灣鎮尋找致富之路,我只是怕自己當了副鎮長以後,在實際工作中因我的無能和失策給國家帶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我個人得失無所謂,怕誤了國家大事,於國、於民、於己都不利,在政治和經濟上造成不好的負面影響,那我可是成了千古罪人。」

    看到張小川有些顧慮和擔憂的樣子,劉書記繼續開導和鼓勵他: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