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決戰蒼龍

正文 第六章 喜鵲登梅 杏兒喜降生 文 / 鹿鳴山谷

    聽到動靜,菊花娘走了進來:「閨女,你已這麼大的身子了,就不要爭了,讓菊花去幹吧。我也不幹了,咱娘倆坐下來說會兒話。」

    等回轉身子,當看到桌子上還有留出來的飯菜時,老太太生氣了,對著三嫂說:「怎麼了?嫌棄大娘做得飯不好呀,還留著?」

    轉過頭去,對正在收拾碗筷的菊花,大聲地質問道:「菊花,你是怎麼陪你嫂子的?這留出的飯菜是怎麼回事?」

    沒等菊花開口,三嫂搶著說:「大娘,你做的飯菜真好吃!不怪菊花,是我倆實在吃不上了,才剩下的。」

    「閨女,我也不跟你爭辯,你這明明是給我和我的兩個孫子留得,我心裡明白。以後時間長了,可不許這樣,你要餓肚子,我就沒臉去見菊花她公爹。」說到這裡,老太太才算把氣消了。

    等上了炕,老太太把身子使勁往炕裡挪了挪,盤著腿,離三嫂稍微遠了一點兒。

    隨手拿出一個小煙袋,先到煙笸籮裡裝了一袋煙,打著火鐮,點燃煙袋裡的煙,慢慢抽了兩口。

    然後,輕輕地說:「閨女,你的事,菊花已經告訴我了,對過去的事,你就不要再掛在心裡,過分傷心了。

    現在,你必須關心你肚中的孩子,在大娘這裡安下心來,把孩子好好地生下來,也是對你丈夫的一個交代。」

    停了一會兒,老太太接著說:「菊花的公爹,把你托付給我,其實劉家的事情,就是我們家的事情。

    你在這裡住著,要放心,有大娘吃的就有你吃的。何況菊花公爹還給了銀子,你有什麼需要,就對我說,實在不好意思開口,你就對菊花說。大娘會想法盡量滿足你的要求的。」

    又抽了兩口煙,老太太又說:「關於你和菊花住的地方,我的這間屋不好,我常年抽煙,屋裡有味,對大人可能沒有事,對小孩兒不行。

    你倆就到我兩個孫子住的那間,讓兩個孩子與我一起住,也省得將來吵著你們。那屋的炕,你們吃飯的時候,我又去燒了一遍,也很暖和。」

    聽著菊花娘的囑咐和安排,再看著眼前這慈祥的老太太,三嫂彷彿不是到了菊花的娘家,而是回到了日思夜想的自己的娘家。面對著的也不是菊花的娘,而是自己的親娘。

    多麼相似的兩個老太太呀:一樣的小腳、一樣的花白頭髮、腦後一樣的小纂、面孔一樣的慈祥,就連說話的腔調也是那麼一樣的柔和與周到。

    記得在三哥去世的那一年冬天,回家後,心情非常不好,自己跟娘也是這麼坐在炕上,一直說話說到深夜。

    而此刻,這一情景又出現了。想到這裡,又體會到今天晚上老太太對自己的盛情款待:自從三哥去世之後,自己長年忙裡忙外,已經很久沒有人這樣對待自己了。……

    三嫂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猛地上前雙手抓住老太太的雙手,跪在老太太的面前,淚水早已流出了眼眶:「娘,你就是我的親娘,你對女兒太好了。女兒終生也不會忘記你的大恩大德。」

    老太太猝不及防,吃了一驚,扔下煙袋,趕快抓住三嫂的手說:「閨女,快別這樣。你就是娘的好女兒!」

    略一鎮定,用手擦著三嫂臉上流下來的淚水,說:「別哭了,別哭了,孩子,看哭壞了身子。已經不早了,收拾一下快睡覺吧。」

    接著,對著外屋輕聲喊道:「菊花啊,快別忙活了,領你嫂子去睡覺吧。」

    邊喊著,邊下地。等穿好鞋,站到地下後,柔聲的對三嫂說:「娘的好閨女,快下地,有娘扶著你。」

    這時候,三嫂竟然像個孩子似得、馴服的伸出手來,抓著老太太的手慢慢下炕了。

    這時,菊花掀開門簾進屋來,扶著三嫂朝門外走去,三嫂回頭向老太太報以感激的一笑。

    此時,只有菊花的娘才能真正看懂這一笑:那真是只有自己的親生女兒,對著自己的親娘,從心底才能發出的、那種最真摯的甜笑呀!

    老太太高興呀:老了老了,如今又添

    看書);^網最新娘的關係還要親熱。

    碰到有什麼好吃的:每次都給菊花娘和兩個侄兒、侄女留著。所以,等她從外面回來時,只要一敲院門,侄子與侄女,就會像兩隻燕子一樣的飛出屋門來迎接她。

    她在青石村的生活應當說是相當愉快的。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不知不覺的一個月過去了。

    三嫂肚中的孩子,可能感覺到悶了,再也不願在媽媽的肚子裡呆著了,剛過了八個多月,他就想出來了。

    那一天,是冬月二十五,半夜時候,狂風夾著鵝毛大雪,不到兩個時辰,就把個青石村折騰得一片漂白。

    頭遍雞叫的時候,三嫂叫醒了菊花,說她的肚子開始痛了。

    事不宜遲,菊花趕忙從炕上爬起身來,到西屋叫醒了娘,娘也趕快起身,告訴菊花趕快去找接生婆。

    接著,娘一邊安慰三嫂,一邊生火燒水。

    待到菊花頂著大雪,把接生婆找來時,雞已經叫三遍了,天開始放亮了。

    接生婆走進了三嫂的屋子,菊花拿了一盆水,跟了進去幫忙,菊花娘就在門外焦急地等待著。

    過了約摸有一頓飯的功夫。在三嫂的連聲呻吟中,突然,「哇!」的一聲啼哭傳來,菊花娘知道:嬰兒誕生了。

    過了不一會兒,菊花從裡屋的門簾下伸出一個頭,滿臉喜色地說:「娘,三嫂生了一個男孩兒。」

    直到這時,菊花娘收緊的心,才算放鬆了下來。趕快煮上喜蛋,熬上小米粥。

    把這幾天幫著三嫂,趕做出來的小孩所用的小衣裳、尿布、小棉被、褥、枕頭等物,一併交給菊花,帶到裡屋。

    等到屋裡的一切都收拾好了以後,這時,接生婆抱著已經包裹好的嬰兒,慢步走了出來。

    見到菊花娘,雙手將孩子遞了過去:「恭喜你了,老太太,又添了個大胖孫子。大人孩子都平安。」接生婆說。

    「真是謝謝你了,大雪的天兒裡,又給我接了個大胖孫子。」菊花娘一邊笑著,一邊小心地接過孩子。

    然後,把事先準備好的喜錢,塞到接生婆的手裡。

    又吩咐道:「菊花呀,快給你大嬸兒拿喜蛋吃。」

    菊花應聲跑來,拿了幾個喜蛋也放進接生婆的手裡,這就要送接生婆出門。

    因為手中托著嬰兒,怕被外面的風吹著,菊花娘抱著孩子緊趕幾步,走進三嫂的房間去看三嫂了。

    這邊,菊花就打開了房門。這一打開房門,她與接生婆兩人都驚呆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雪已經停了,東方一個火紅的太陽,剛剛露出了半拉臉龐。

    在她的映照之下,滿天的紅霞已經照紅了、剛停了雪的潔白村莊。

    不知從哪裡來的一大群喜鵲,站在院裡的幾棵大棗樹上,對著屋裡,正大聲地叫道:「杏兒哥」「杏兒哥」。

    看到這裡,停了半晌,接生婆不禁說道:「真是好兆頭呀,你娘的這個孫子,將來一定會有出息,能做大官呀。」

    菊花不好多說什麼,只是答應著:「謝謝嬸子的吉言,謝謝了。」

    送走了接生婆,菊花連跑帶顛地跑回房裡,先讓自己的娘到外屋,推開門去看看外面的情景。

    然後,急不可耐的、也不顧三嫂剛生產完,正閉眼休息。

    爬到炕上,連抱帶拽地把三嫂弄到窗前,拉開窗簾,讓她往外看。

    三嫂在往窗外看了一會兒後,也是大吃一驚:「菊花呀,你說,你說,我生下的不會是一個、一個小妖精吧?」

    「你胡說什麼呀?三嫂。」菊花急忙打斷了三嫂的話,並用手去捂三嫂的嘴巴。

    接著,說道:「這就是咱公公常說的「喜鵲登梅」呀,是上好的吉兆。這一來,你的紅兒,我的寶兒,都有救了。」

    想到寶兒,菊花的眼淚又流了下來。

    這時,菊花娘回來了,老太太也顯得異常激動,嘴巴哆嗦地說:「真是沒見過呀,沒見過。生小孩竟然碰著這樣的好兆頭。我活了七十多歲了,還是第一次見過這樣的。

    最奇怪的是,那喜鵲竟然對著咱家的屋子,叫什麼「杏兒哥,杏兒哥」,莫不是我的寶貝孫子,是什麼神仙托生,就叫杏兒哥?」

    聽到這裡,菊花望著三嫂會意地一笑。先把三嫂拉到炕裡躺下,然後,對娘說道:「娘,其實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是我三嫂有福氣,娘,你也有福氣。福上加福,當然就喜氣臨門了。今天,又為你生了個孫子,也是有福氣的。三福加在一起,當然,就吉兆滿家門了。」

    「就是俺菊花會糊弄人,可也別說,你三嫂是有福之人就不用說了,要說我嗎?娘真是個有福的人,老了,老了,竟又添了這麼個孫子。」

    說到這裡,樂得個老太太彎下腰去,把臉緊緊地貼到那熟睡的孫子的臉上,不肯起來了。

    要說三嫂生下的這個小孩兒,也太討人喜歡了:紅撲撲的小圓臉,像熟透的大蘋果。

    兩片小嘴唇兒努在一起,活脫脫是一顆紅艷欲滴的小櫻桃。

    睡著後,時不時還咧開嘴笑一笑,兩個小臉蛋上,就會出現兩個小酒窩。醒來時,一雙大眼睛亮的像兩泓秋水。

    都說是才八個月的嬰兒不足月,可是,這個嬰兒就是長得快,你看那滿頭黑髮就說明了這一點。

    菊花娘抱著他,說她的孫子足足有五斤多,那時的秤可是十六兩一斤呀,換算成今天的秤那就是八斤多。

    應該說,不要看他才八個月就生下,可是,他早已發育成熟了,生下後是個健康、結實的小孩子。

    這時,太陽已經升起一竿子高了。那屋的兩個小孩兒也已起床了,跑過來看到三姑姑為他們生了一個小弟弟,自然拍著手掌的高興。

    要不是奶奶阻止,兩個孩子早就會抱著小弟弟滿屋跑起來了。

    一家人都高興,等吃完了早飯,老太太派菊花滿村子挨家逐戶地送了喜蛋。

    又要找人去向菊花的公婆報喜,讓菊花給阻止了。菊花對娘說,一怕雪下得太大,讓送信的人吃苦;二怕三嫂還不足月就生下了孩子,恐去人說不清楚,惹二老擔心。

    就不如等過了年,七兒來家時,那時,孩子也已滿月了。是一起回去?還是再耽擱一些日子?再做定奪。

    老太太覺得女兒說得有理,也就作罷。其實,菊花心裡有她的道道:她主要怕報信的人,到劉家莊去,洩漏了三嫂生小孩的秘密。

    這樣,娘倆就安心地在家裡伺候三嫂坐月子。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