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龍劍嘯清風

正文 第21章 偶遇茶王會 誤入茗香閣 文 / 蕭劍寒

    夕陽脈脈落霞天,渡頭裊裊上孤煙。

    花開花謝隨風去,雲聚雲散天地間。

    野店相逢話知己,陌路獨行憶君顏。

    此刻方知愁滋味,滿腹辛酸不忍言。

    一輪紅日,斜照在滄桑的古道上。一名紅衣女子騎著一匹棗紅色的駿馬,慢慢行來。夕陽映照在這一人一騎上,襯得這一抹紅色更顯鮮亮。

    此刻,這紅衣女子卻是一臉黯然之色。只聽她輕輕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逃出來十幾日了,那姓龍的小子還是一點消息也沒有。也不知道李大哥與筱竹妹妹怎麼樣了。」

    想起李巖,又歎了一口氣,恨恨道:「這兩隻遭瘟的母大蟲。自己的相好不見了,偏讓俺去尋。就算尋著了,那姓龍的也不見得跟俺回去。瘦子扒皮點燈籠,胖子剁碎蒸肉饃。這兩隻母老虎萬一哪天不順心,就把自己男人蒸來吃了。哪個潑膽漢敢與她倆在一起?」

    念及此處,不禁笑了起來。轉念一想:「不對!俺又沒見過這龍吟風,說不定人家是瘦子呢?呵呵,正好剝皮點燈籠。只是這兩隻母夜叉如此稀罕這小子,定然生得十分俊俏。不知比起俺的李公子,誰更俊呢?」

    一邊胡思亂想,一邊李巖的音容笑貌又浮上眼前。紅娘子自幼闖蕩江湖,見過的男人也不少,唯獨對李巖一見鍾情。二人相識後,便一直廝守在一起,從未分開超過兩日。如今十幾日不見,紅娘子心中總覺得空蕩蕩的。

    紅娘子生性豪爽,敢愛敢恨,從不屑作那扭捏兒女態。如今掛念李巖,方才嘗到相思之苦。想起二人攜手暢遊江湖時,是何等瀟灑甜蜜。如今只剩得自己孤身一人,形單影隻。思及此處,只覺心中酸楚,腹中一汪苦水化作兩行清淚流了下來。

    行得數里,眼前一片開闊。只見山湧流泉,林間飛瀑,一片溪山千古懷秀;幾灣綠水,漫江碧透,百川匯海萬年常流。

    此處已屬泉州,但見依山面海,草木蔥鬱,空氣中隱隱聞到一股鹹鹹的海風味道。紅娘子精神一振,話說這中原奇女子還從未見過海。如今既到閩南,又如何能不瞧一瞧。一聲」駕」,揮起馬鞭,縱

    看書>*網玄幻道:「老伯,敢問這竹簍上貼的紙條有何講究?」

    那老農頭髮鬍子花白,看了一眼紅娘子道:「姑娘是從外地來的吧?不曉得本地的風俗。每年春秋兩季,這方圓數百里內的茶農都要趕往安溪西坪鎮的茶王大會上斗茶。每屆評選出來的前三甲被冠以狀元,榜眼,探花,常常引來茶商重金爭購。即便評不上,賣個好價錢也是不成問題的。」

    紅娘子笑道:「哎呦!還選狀元勒,那豈不是跟讀書人趕考一樣了麼?」

    老農憨厚笑道:「姑娘,別瞧不起咱種茶人。能把這茶葉侍弄好,也不簡單哩。每年來品茶的達官顯貴,名士高僧亦不少,挑剔得很!若想滿足這些人的口味,種茶,採茶,曬青,做青,殺青,揉捻,烘焙,哪一樣環節都馬虎不得。不比趕考容易哦。」

    紅娘子忙道:「老伯別誤會。俺也是窮苦人出身,咋會瞧不起窮苦人。聽您這麼一說,這茶葉中的學問還挺深呢。能入得了這茶王大會,您的茶也算上品,能賣不少錢吧?」

    老農聞言臉色一黯,歎了一口氣道:「唉!往年確實還能值得幾兩銀子。自打去年來了一個萬龍王,欺行霸市。不管何處送來的茶葉,皆要先賣與他。然後坐地起價,轉手賣給外地茶商,從中牟取暴利。俺們也曾上官府告過,怎奈官府與這姓萬的早有勾結,坐地分贓。俺們這些平頭百姓也只能忍氣吞聲。這萬龍王吝嗇,一斤上好的茶葉才收八錢銀子。刨去本錢,有時還略虧。若今年還是這般行情,那俺們明年只有另尋活路,再也不上這來了。」

    紅娘子一聽,這萬龍王的名字好生耳熟,想一想,這廝自己還曾經見過。便是那曾經調戲素素的黑鳥漢。當下將馬背一拍,怒道:「作買賣講究秤平斗滿,童叟無欺。哪有強買強賣的道理?老伯勿須憂慮,待俺去會會這廝,還你們一個公道!」

    老農將紅娘子上下打量了一番,擺手道:「姑娘萬勿生事,你是不知道這萬龍王的厲害。他本是青雲山上的賊寇,手下嘍囉眾多。如今又有官府替他撐腰。你孤身一人,如何鬥得過他們?」

    紅娘子笑道:「老伯不用擔心,俺自有計較。你們且在前面趕路,俺在後面慢慢跟著。如此旁人便不知你我是一路來的,也不會連累你們。」

    老農將信將疑,只得點頭答應道:「好罷,若真能除去這個大禍害,俺將這一簍好茶葉都送給你。」

    紅娘子笑著搖搖頭道:「老伯,俺不貪圖你東西,只為除暴安良。你們快走吧。」

    一行人翻山越嶺,約摸走了兩個時辰,終於到了西坪。此刻天色已晚,紅娘子正尋思借店投宿。見前方樓閣林立,燈火通明,忙策馬趕去。及至近前,只見門額上懸著一塊金漆木匾,上書「茗香閣」三個大字。入得廳堂,只見正中牆壁上掛著一幅字,上書「茗香清遠」,筆畫遒勁有力。落款草書,紅娘子不識,只依稀辨得中間有個朱字。旁邊蓋著大紅印章,看來是頗有來頭之人所題。

    廳內雕樑畫棟,裝飾考究。地上鋪著一尺七寸的「金磚」,打磨細膩,光可鑒人。這「金磚」又叫「京磚」,並非用黃金打造。而是用姑蘇余窯的細土,經過選土、練泥、澄漿、制坯、陰乾、入窯,桐油浸泡等十七道工序製作而成。明成祖朱棣建故宮時,曾在余窯訂製過五萬塊「金磚」,如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也皆是金磚鋪成。因其工藝繁瑣,造價昂貴,是以民間有「一兩黃金一兩磚」的說法。

    紅娘子暗思道:「乖乖!想不到這小地方竟還有如此奢華的所在。」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