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南北長歌之南北亂世緣

正文 第124章 君王長恨(十八) 文 / 明軒公子61

    而在北方的平城,北魏文成帝拓跋濬也病倒了,他姑姑長公主親自前來看望。拓跋濬說:「有勞姑姑前來看望,姐姐辛苦了。」長公主淡然說道:「小侄別這麼說,身子好些了麼?」拓跋濬說:「這病,拖個半年還是不成問題的啊,夠我為大魏國擇一位明君了。」長公主有些低落地說道:「皇上切莫說喪氣話啊。」拓跋濬笑了笑:「姑姑還記得當年太武帝南下之時給你準備謀一樁親事麼?」長公主神色淡然地說道:「知道,你說的當年劉宋的武陵王吧,據說後來他當皇帝了。」拓跋濬笑道:「太武皇帝果然慧眼見真龍啊,一眼看出武陵王日後絕非池中物,可我今天要對姑姑說,他如今,也以病入膏肓了,據探子回報,熬不了多久了。」長公主聞言,立刻站起身變了臉色,緊接著轉身便離開了皇宮。

    在劉駿的病榻前,幾位大臣都聚集在了一起,他們都深知這位皇帝即將遠去,這時劉駿突然回憶起當年宗愨說的話「臣要陛下止的兵戈不是鐵馬金戈,而是同室操戈,陛下,您繼位開始到現在,死了多少親人了啊,難道還要因為這個儲君的問題,以後死更多的人?為使宗室不再相殘,立嫡長子劉子業當是眾望所歸啊。」

    劉駿喃喃地問道:「宗老將軍來了麼?」柳元景說道:「宗老將軍年事已高,已經很久沒上朝了,臣親自去探望,見他正臥病在床,不過他囑咐臣千萬要告訴陛下一句話。」劉駿問道:「什麼話?」柳元景說:「立嫡為安。」劉駿苦笑了下:「朕明白了。」這時劉駿抓著劉義恭的手說:「五叔這輩子幫了朕太多了,還記得當初朕所說的嗎?駿兒無父,自以五叔為父,駿兒這輩子做了不少錯事,還望五叔寬恕。」劉義恭哭著說道:「陛下說哪裡的話啊,臣不敢。」劉駿說:「五叔為顧命大臣之首,嗣子無才,還望五叔多加教育。」

    接著又望向柳元景:「柳將軍勞苦功高,做事深思熟慮,可堪大事,日後就請柳將軍協助五叔,處理朝中大事吧。」柳元景叩首。這時劉駿看著哭成一個淚人的顏師伯笑

    看』書網電子書。膀說:「孤非蒼頭公,不帝也!從彭城保衛戰到今天,如果不是蒼頭公之力,朕恐怕早被人趕下台了,可是,這個皇帝讓朕當得好累啊。朕多懷念做藩王的時候啊,可惜,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回來了,不能了。記住朕當日在彭城的那句話『漢胡不兩立,帝業不偏安』若有機會,我大宋必須再行北伐,揮兵宛洛,蕩平中原。」沈慶之抓住劉駿的手說:「老臣必將謹記陛下教誨。」劉駿艱難地說道:「那以後,軍務就全權交付給沈老將軍了。」

    說完劉駿將目光投向後邊的王玄謨,笑道:「老吝頭,北方的大梨子好吃麼?」王玄謨故作自嘲道:「陛下,陛下還不忘挖苦老臣啊。」劉駿也艱難地笑了笑:「王玄謨,雖然當年你北伐喪師失地,但你對我劉家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宗帥老了,以後京城的禁衛軍就全部交由你了。」王玄謨說:「臣遵旨。」這時劉駿顫抖著從懷中掏出一支小玉笛,說道:「這支笛子是當年彭城之戰中一故人所贈,只可惜,從那以後朕再也沒見過她了。朕好懷念,好懷念在彭城的那段時光啊。」說完拿著玉笛緩緩吹奏。

    此時,在建康城外,兩位騎馬的人正在靜靜聆聽,其中一名正是拓跋濬的姑姑,她聽著聽著不由潸然淚下,喃喃自語道:「這麼多年了,還是這首曲子。」突然曲子戛然而止,緊接著就聽到城內一陣嚎哭聲,過了不久,城樓上升起了白旗,公主嚎啕大哭,隨後策馬向北奔去。

    公元464年,(宋大明八年),一生放浪形骸,毀譽參半的孝武帝劉駿,在他的愛妃殷淑儀死後不久因悲傷過度也撒手西去,享年35歲,廟號世祖。第二天劉子業繼位,然而,守孝期間劉子業毫無悲慼,這不由讓諸位大臣寒心。不久,孝武帝時期寵臣戴法興被殺,隨後顏師伯,柳元景,劉義恭三人欲起兵廢黜劉子業,但事情敗露被殺,不久沈慶之也被誅殺,同時宗愨病故,王玄謨閉門謝客,劉子業弟弟劉子鸞被殺。經過一番殺戮,劉子業又把目光瞄向了劉休仁三兄弟,多番凌辱他們。於是,三王遂起殺心。

    公元465年,在位一年多的劉子業被謀殺,劉彧隨即登基,是為宋明帝。由於劉彧生母已死,繼續尊路惠男為太后。

    「太后,陛下邀請你在他登基大典必須到場。這是給你準備的禮服,你試試看。」這時,婢女拿著衣服給路惠男試,路惠男一把將這衣服扔在地下,說道:「別給我看,我絕不會給這個逆臣逢迎的。」這時劉彧笑著走了進來,撿起衣服說道:「母后,怎麼了,誰惹你生氣了?」路惠男怒道:「別這麼喊我,噁心。」劉彧一邊拍著灰塵,一邊笑著給路惠男披上:「太后,你兒子和孫子都死了,你晚年可都指望著我這個名義上的兒子了,你覺得你拂了朕的意思,你有好果子麼?你還是好好想想吧。」說完大笑著走了出去。路惠男則是苦笑:「原以為進了建康城便能享享清福,想不到,連自己的兒子和孫子都失去了,呵呵呵,哈哈哈哈。」

    劉彧的奪位導致了孝武帝諸子的反撲,一場劉宋王朝內部的混戰再次打響,雖然後來終被平定。但是,劉宋王朝積重難返,不久,外戚蕭道成奪了劉家的江山。而在北邊,一位年輕的叫做拓跋宏的君主繼位,並開始了一系列的漢化改革,他就是北魏的孝文帝,在劉宋王朝淹沒於歷史之時,北魏卻依靠改革迎來了新生,歷史,終究是這麼耐人尋味。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