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南北長歌之南北亂世緣

正文 第7章 塞上長城(七) 文 / 明軒公子61

    由於到彥之的畏首畏尾,拓跋燾打完柔然,劉宋方面的不對才反應過來,但為時已晚。此次大戰,拓跋燾徹底解決了柔然的邊境威脅,柔然大檀可汗因此病死,西秦也迎立了新君,而拓跋燾則醞釀著與劉義隆下一步的大戰。

    此時,胡夏國的新國君赫連定意圖光復胡夏國,於是和劉義隆議定,一起出兵,中分黃河。這時,拓跋燾決定主力西進,先滅赫連定,眾人都不認可,唯獨崔浩支持。崔浩說:「劉義隆和赫連定現在都想等對方先上,都在想最後撿便宜,結果自然各懷鬼胎,此刻不先打掉赫連定,那到時候他們兩路夾擊,和我們打僵持了,北燕再加入,可是真的比較麻煩了。」拓跋燾笑道:「如果是到彥之領軍,我當然敢先行滅胡夏了,可若是檀道濟,就難說了,天曉得建康城的書生皇帝劉義隆怎麼想的,放著檀道濟不用,用什麼到彥之。崔大人,命令三軍,先行攻滅胡夏。」

    正如拓跋燾預料之中,在北魏部隊消滅胡夏軍隊的時候,到彥之部隊一直未曾有過大規模舉動,直到收到了胡夏軍隊大敗的消息,才醒悟過來。而這時劉宋軍隊內部則是一團糟,中層將領紛紛相互攻訐,互相推脫責任。劉義隆在大後方不明真相,一怒之下就肆意殺戮前方將領,檀道濟幾番請求前往,但是就是不被允許,眼看著前線日益惡化的情況,檀道濟心急如焚。

    到彥之這時也慌了神,聯想到要北上的時候特地要求高進之隨同自己一起前往,可是高進之卻很有先見之明地預料到他此行必敗,婉拒了他的請求,現在,在北魏大軍的連番攻勢下,到彥之再也扛不住了,連連像劉義隆請求援軍,這時的劉義隆才真心有點慌了神。於是,他立即任命檀道濟為前線總指揮,換下到彥之,前去北上收拾殘局。

    然而畏敵如虎的到彥之還未等到檀道濟的到來就準備撤軍了,他甚至下令焚燬所有戰艦,這樣一來,不明真相的士兵紛紛潰散,一

    看[書網武俠都難說了,而固守在淮北大塊的劉宋各支部隊也在死死堅持,因為他們知道,檀道濟即將來了,等到他來了,便可以開展2次北伐。

    然而,武庫軍械大部分在都給了到彥之了,檀道濟所能領到的少之又少,而自己的部隊又非劉義隆嫡系,輜重就更少了,檀道濟此時面對的局面非常危險。檀道濟一上前線就投入了戰鬥,二十多天,打了三十多場仗,雖然陣斬了北魏多名將領,但是滑台卻失守了,朱修之被俘虜,宋軍瀕臨崩潰邊緣。

    裴方明在帳內發洩著牢騷:「可恨的到彥之,好端端的局面給他敗成這個樣子,如果朝廷早點任用檀公,可能是另一個局面了,如今,滑台已經丟失,整個山東大門敞開,我看,我們守不住多久了。」高進之:「不僅如此,糧草我也查看過了,頂不了多久了,檀公,還是早點謀劃退路為好啊。」檀道濟遲疑間,突然一人闖了進來:「如果要撤就要快速撤離,萬一被索虜追上了,那一切都難辦了。」眾人定睛一看,正是檀道濟的夫人劉倩碧。檀道濟問道:「你怎麼來了?」劉倩碧:「我是你夫人,自然要和你同生共死啊,好了,陛下已經命我通告三軍撤軍了,你準備下吧。」

    檀道濟沉吟了下,說道:「到彥之的潰散在於撤退之時慌了陣腳,如今我們已然士氣低落,要是撤退再慌了陣腳就不行了,我提議,分批撤退,我殿後,你們率領本部人馬先撤。」裴方明:「這怎麼可以呢,檀公,要撤也是你先撤啊,我們……」檀道濟:「好了,不要爭了,我說我殿後就是我殿後。」眾將執拗不過,只能率兵先行。劉倩碧握了握檀道濟的手,發覺他冰涼,問道:「你在發抖?」檀道濟默默點了點頭,歎氣道:「這次的局勢比當年長安之戰還要凶險,就看我能否再次化險為夷了。」

    滑台陷落後,檀道濟也開始從歷城南撤。有投降魏軍的宋軍士兵向魏軍報告說:「宋軍已經斷糧了!」得知這一情況,魏軍開始南下追擊。此時,宋軍的情況萬分危急,全軍將士都是人心惶惶,行將崩潰。檀道濟利用夜晚,命令士兵們象量糧食一樣一鬥一鬥地量沙子,一邊量,一邊高聲報出數字,然後,將軍中所剩無幾的一點米覆蓋在量好的沙堆之上。等到天明,魏軍遙遙望見宋軍軍營裡一座座「糧垛」,高呼上當,將那個宋軍降卒誅殺。當時,宋軍人數很少,而魏軍卻是人數眾多,騎兵部隊黑壓壓地從四面八方朝宋軍壓來,檀道濟大智大勇,他下令全軍將士都全副武裝,而唯獨他自己卻只穿了一件白色的便服,還坐著轎子,就這樣,宋軍大搖大擺地從城內出來,慢騰騰地行軍。魏軍擔心有埋伏,竟然不敢接近,始終沒有發起攻擊,宋軍這才得以順利逃出虎口。

    此次檀道濟唱籌量沙,一時之間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檀道濟的威名又增加了一層。而在同時,西秦被胡夏滅亡,胡夏欲滅北涼奪去西北,卻反遭剿滅。隨後,北涼像北魏稱臣,與此同時,兩個割據勢力,吐谷渾和仇池也稱臣於北魏,只有尚在東北的北燕與北魏時世仇。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