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明的天空下

正文 第73章 血肉台兒莊(五) 文 / 碧巖

    池峰城和屈伸見日軍又一次動強攻。擔心城內兵力薄弱,急令禹功魁第三營入城增援,又令工兵營跑步進城,填補城內防守空白。

    三營入城後,北門已被突破,我北門守軍全部戰死,屍體相互枕籍,慘不忍睹。八連長裴可先見日軍已攻入大廟,正在與廟內守軍激戰,大呼一聲「弟兄們,給我來!」就率先殺入敵陣,與敵展開白刃拚殺。

    小鬼子身體強壯,擅長拼刺刀。一見八連揮動著大刀片子殺了過來,鬼子們聲喊,全部退出乎彈,三個一組。開始與八連拼刺。

    這西北軍的看家功夫就是大刀。二十九軍大刀隊不說了,31師的大刀同樣厲害。這兩下一接觸,就殺的難解難分。日軍刺中的是八連戰士的腹部。八連砍下的是日軍的頭顱,戰場顯得無比殘忍。

    激戰至中午,八連自連長裴可先一下全部陣亡,大廟守軍殘部也全部陣亡。鬼子佔領了大廟。

    三營長禹功魁見八連殺入大廟,忙指揮七連、九連阻擊北門鬼子援兵,拚死救援八連,可惜敵眾我寡,救援沒有湊效,只能阻擊日軍,使其不能進一步擴大陣地。

    13日晚上,在南洛的183團在旅長包子彬、團長王郁彬的指揮下,對劉家湖的日軍炮兵陣地起了反擊。一營長高鴻立一馬當先,帶著戰士們殺入敵陣,手中的大刀砍瓜切菜一般。直往鬼子們頭上招呼。

    反應過來的鬼子調集坦克和裝甲車,瘋狂反撲。183團在炸毀敵人8門大炮後撤退。

    同時。防守台兒莊的184團也組織了敢死隊。隊員們手提大刀,拿著短槍。腰裡掛著手榴彈,向大廟摸去。

    此時。攻佔北門和大廟的鬼子,經過一天惡戰,都已筋疲力盡。守軍摸過來的時候,鬼子兵們都在靠牆休息,只有警戒的鬼子還瞪著大眼四處張望。

    敢死隊的戰法很簡單,摸過來後,就是一頓手榴彈,接著就是短槍近距離射擊,再然後就是大刀砍。駐守大廟的一個小隊的鬼子猝不及防,被打了個愣怔,全部被殲滅,敢死隊奪回了大廟,與北門的日軍開始了對射。

    就在磯谷廉介決定向台兒莊增兵的時候。一直想著如何拖住一十六師團、第五師團增援台兒莊腳步的朱啟睿豁然開朗。第十六師團是不會南下增援台兒莊的,原因很簡單,日軍大本營此時恐怕已經開始醞釀徐州會戰了,眼下徐州以北的十幾萬人難入日軍大本營的法眼,他們怕是想利用蔣中正死守徐州的心態來釣魚,在徐州周圍一舉消滅主力。

    這個念頭一上來,朱啟睿就興奮起來,滿腦子都是第十六師團一條一條不會增援的理由。要知道,歷史上日軍的徐州會戰就是悄悄地撒網,二十萬大軍不動聲色地向徐州合擊,等到蔣介石明白過來的時候,已到了日軍收網的時候。

    再一想,歷史上台兒莊大戰的時候114師團就在兗州駐防,第十四師團在豫北待機,不要說這兩支部隊沒有大舉增援,就是第十師團本身,也只是出動了一個瀨谷支隊攻擊台兒莊,它的第八旅團根本就沒有動。第五師團也只是出動一個阪本旅團攻擊臨沂,然後才南下增援。所以,到了台兒莊大捷後,第十師團、第五師團依然是徐州會戰的主力,充當了急先鋒的角色。

    之所以是這樣。一方面是日軍自信心高度膨脹,以為以瀨谷支隊就可以拿下台兒莊。根本想不到瀨谷支隊會在台兒莊掉進第五戰區的陷阱。事實上。當年板垣征四郎就是憑借半個師團打遍了半個中國。現在雖然歷史生了變化,但日軍高層恐怕還是以為自己的教導師之所以能重創日軍,主要靠的是陰謀詭計。他們恐怕誰也不會承認日軍的戰術思想落後的事實。在他們心裡,從來就沒有把南明軍隊的戰鬥力看到眼裡。另一方面,日軍大本營內擴大派和不擴大派此時正處於激烈爭論中,導致第二軍下達第十師團的作戰命令是消滅運河以北之敵,並沒有下達越過運河攻擊徐州的命令。就是台兒莊,那也是磯谷廉介在台兒莊支隊攻擊受阻、福榮真平63聯隊主力趕到後,才下令臼63隊果斷佔領台兒莊的。

    既然十六師團不會增援,那正在魯西南和第一戰區部隊糾纏的第五師團也不會增援了,他們假若出動,劉伯堅那裡必然有電報過來,第三集團軍的任務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看住第五師團,劉伯堅原一定會做詳細部署的。

    這樣算來,兗州的114師團也不會出動了。這個倒霉師團,先是在界首車站列車脫軌事件中被幹掉了一個大隊,接著又在大汶口車站丟失了運送彈藥輜重的專列,恐怕他們就是想增援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他們現在的任務恐怕是配合駐守泰安的獨立混成第十旅團,盡快修復津浦路,並確保津浦路安全。

    算來算去,朱啟睿覺得磯谷廉介最有可能的是抽調增援臨沂的第39聯隊南下支援。

    這樣,既可以加強南線作戰兵力,又可以收到奇兵突出的效果。將日軍的形勢基本算定後,朱啟睿又開始審視台兒莊一線的雙方態。

    思來想去。朱啟睿覺得日軍的圖謀已經很清楚了。既然如此,不如將計就計,抓住日軍輕敵和準備釣大魚的心理,盡快集中力量消滅第十師團。讓鬼子偷雞不著反蝕一把米。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佃氣一鬼,也得喝老娘的洗腳水。

    朱啟睿決定給蔣中正、李宗仁發個電報,提醒一下。於是,他提筆寫道:「大本營轉蔣參謀副長、李宗仁將軍:

    在魯南與日寇激戰競日,大漲國人抗日誌氣。現從可靠處獲悉,敵第十師團師團長磯谷廉介中將已令第33旅團瀨谷啟少將指揮瀨谷支隊全力攻擊台兒莊一線,令第八旅團之四十聯隊接替界河至滕縣、臨城、棗莊、峰縣守備任務,並命令第八旅團旅團長賴武平少將率支援臨沂作戰之第39聯隊。秘密撤離臨沂戰場,繞過臨沂。南下增援台兒莊作戰。按照路程和時間判斷,該敵應於4月14日前後抵達蘭陵鎮,然後向東攻擊。第39聯隊南下後,敵第十六師團可能接替其攻擊臨沂。簽於以上敵情,請蔣參謀副長、李將軍斟酌,一、可否在臨沂至蘭陵間尋找合適地形設伏。殲滅敵39聯隊。二、台兒莊系運河防線核心陣地,萬萬不可丟失,必須保持交通暢通,隨時增援。莊內守軍需保持一旅水平,否則將無法抵禦敵聯隊級規模進攻。三、此戰應速戰速決。拖之過久容易讓敵窺破我軍聚殲第十師團主力之企圖,或脫網而去,或調集大軍大舉增援。因此,我潛至敵後之主力軍團務必行動迅速,遲則生變。四、徐州易攻難守,適宜敵機械化兵團運動。日軍隨時可以調集大軍圍殲我重兵集團。因此,此戰過後,應盡早部署應對敵大軍圍剿。」

    寫好後,心裡暗想,只要知道了第39聯隊會偷偷南下,以李宗仁的能耐,自然是有辦法對付的。歷史上湯恩伯軍團之所以在山區逗留不前,並不是湯恩伯怯戰,也不是湯恩伯坐視友軍損失慘重而不顧,一心保存實力。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對南下支援的阪本支隊的兵力多少不清楚,害怕突然出現的阪本支隊抄了二十軍團的後路。一旦判明,湯恩伯也就不再猶豫了。歷史上阪本支隊隱蔽南下後,臨沂前線的張自忠五十九軍並未覺,影響了台兒莊大戰的收網時間。李宗仁一直都在指責湯恩伯不聽指揮,怯敵怕戰,倒是蔣介石看的清楚。戰後曾對張自忠說,阪本支隊南下是五十九軍之恥。

    至於台兒莊一線,李宗仁原本就是想用第二集團軍依托運河消耗敵人,瀨谷啟也好。磯谷廉介也罷,只要他們暫時看不破,那是一定要撞南牆的。

    發完電報,朱啟睿自覺壓在心頭的石頭搬開了,台兒莊大捷不會因為自己到來引起的蝴蝶效應而消失,就等著接台兒莊大捷的戰報了。

    朱啟睿的電報來的太及時了。正在開封的蔣中正看完電報大吃一驚,慌忙到作戰地圖跟前仔細審視,越看越覺得朱啟睿的判斷有道理。臨沂方向的兵力必須加強,最好能讓李德林抽調部分部隊消滅日寇第糾聯隊,保證台兒莊東線的安全。

    琢磨再三,蔣介石決定把朱啟睿的電報轉給李宗仁。並附電說:「元首來電所述的敵情應引起重視,應盡快加強台兒莊守軍兵力,並以有力部隊伏擊敵第糾聯隊,至少派部隊堅決阻擊之。保證台兒莊作戰順利進行。」

    發完電報,蔣介石自覺隱患排除,心情高興,親自給朱啟睿寫了封信,用電報給總部轉朱啟睿。蔣介石在信中寫道:「接到電報甚慰。設若每個國防軍將領都能如此心懷全局,一心一意替國家抗戰謀劃。何愁抗日不勝、倭寇不滅?

    李宗仁接到蔣介石轉來的電報後,和白崇禧、劉斐仔細研判後得出結論,第39聯隊很有可能南下增援。因為日軍第十六師團就在臨沂附近,完全可以代替第39聯隊攻擊臨沂。這樣一來,臨沂守軍將面臨更大壓力。唯一之計。就是要搶在第十六師團攻佔臨沂後南下增援之前消滅第十師團主力。那樣第十六師團懼怕被殲,就不敢輕易南下了,徐州也就得以鞏固。

    至於第39聯隊,既然送上門了,朱啟睿又把日軍的行軍集結地點說的很清楚,再客氣的話就不夠意思了,當然是要想辦法伏擊它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