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恐怖靈異 > 智能芯片

正文 第104章 成型主序星 文 / 丘尺客

    人類繼續流浪,又來到了一個新的恆星系,時間彷彿靜止,人類飛船就這麼的停留在剛出來的太空,位於探測到的適合人類生存的行星附近,沒有絲毫移動。

    時間很快過去了十天。

    這天,這個陌生恆星系的恆星嗡的一「聲」,微弱的衝擊波紋在宇宙空間中跌宕起伏。

    中央電腦室。

    「恆星已經由原恆星徹底成為主序星,其周圍吸積盤氣體已經開始消散,已經完全穩定下來,而這顆星球還沒開始孕育生命,我們正好可以趁機佔領,發展我們地球的生物。」

    人類逃得太倉促,沒有詳細確認這個恆星系的情況,結果來到這裡,發現恆星還處於原恆星的末尾階段,幸好恆星在這十天內成為主序星,否則人類還真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才能進駐星球。

    原恆星就是處於「原始狀態」的恆星,是一種處於慢收縮階段的天體。原恆星由宇宙大爆炸之後產生的星際雲物質演變而來。它是在星際介質中的巨分子雲收縮下出現的天體,是恆星形成過程中的早期階段。對一個太陽質量的恆星而言,這個階段至少要持續大約十萬年之久。

    恆星風的開始宣告結束,標誌著恆星從質量的吸積進入能量的輻射,進入主序星階段。像太陽那樣的主序星,有100億年的壽命,恆星體積越大,主序星的壽命越短,因為體積越大,氫核聚變越快。

    主序星是處於氫燃燒階段的恆星,當氫燃燒完後,恆星就會開始氦燃燒,從而膨脹成紅巨星。而太陽系的主星太陽便是一顆中等的主序星。

    這次人類是幸運的,剛好遇上原恆星轉變成主序星的最末尾階段,否則等個數百年那就真的的吐血了。

    即使是數年,人類也等不起啊!

    在原恆星還沒有進入主序星之前,圍繞恆星旋轉的星球很不穩定,隨時都可能地震和大量火山爆發、甚至行星崩潰重組。

    自從來到這個恆星系後,人類對這裡也開始了全面的檢測工作。

    首先是恆星的大小是太陽的0.89倍,而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位於恆星系第二顆行星,還有一顆直徑只有一千公里的衛星,距離行星35萬公里。行星體積比地球小一點,重力也小一丁點而已。但是有一點卻是讓科學家驚喜,這星球距離恆星平均距離為0.9619個天文單位(當初匆匆粗略測量是0.9天文單位,而且並不是平均距離。)。

    而通過精密計算,科學家發現,星球的公轉週期竟然是差不多一年,只是相差0.271秒。

    要知道,根據地球的時間,地球公轉週期為一年,長度為365天5時48分46秒,而這裡的星球只是少了0.271秒,相對一年來說可以忽略不計了。

    只是自轉週期比較短,一天只有19個小時左右,不過已經很不錯了。

    經過十天的緩解,人類已經從悲傷中過去。跟蟲族一戰,人類死傷了一百多個星際戰士,一百多架戰鬥機(包括無人戰鬥機)。在過去的十天裡,人類對這些死去的英雄進行了祭祀。並且設立了烈士陵墓,樹立戰史碑文,讓人們記住這些人類在宇宙中所經歷的殘酷戰爭。

    離鄉之戰、蟲族之戰,兩個碑文用鮮紅的字跡書寫,並且都寫著一行醒目的金色文字:此等血仇,他日必報。之後是一些白色小字,書寫著戰爭的大概狀況。

    同時,政府對烈士的親屬進行了終生的補貼慰問,烈士的子女還會得到優先的錄取學校和工作。

    如今飛船有五所大學、十五所中小學。隨著這兩年來的建設,已經完善了不少,各種教育資源雖然比地球上少些,但是電子信息資源卻是蓬勃發展起來。人們對紙張是需求已經越來越少。而且隨著基因藥水的廣泛使用,人類的眼睛不再會因為一些輻射而近視,除非很強烈的輻射。

    通過這次蟲族戰爭,人類也認識到了一些戰術的問題,因為在地球上的世界格局變化,很多以前傳統的集體戰鬥方法都極少使用,很多時候都是各自為戰,雖然也有聽命令的,但是完全沒有古時那樣的團結默契。

    默契是經過無數次的戰鬥才能配合,這些時日,軍隊部做出了一些重要的決定,訓練計劃也開始進行。

    首先,調整軍隊,因為損失了一百多名星際戰士,其中包括三名覺醒者,所以必須要調整,從防禦軍隊篩選了一百多名精英歸為星際戰士。而經過這次蟲族戰鬥,又有數十名青少年覺醒,雖然比之前少了一些,但也是讓人驚喜的。只是如今這數十名有些還沒有覺醒完畢,估計一個月內才完成覺醒。

    這個恆星系有7大行星,只有一個氣態行星,位於恆星的第五顆行星,小行星隕石帶在第四和第五顆行星之間。也就是說,這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卻是有著兩顆行星作為緩衝地帶,那些小行星隕石等不那麼容易撞擊星球,比地球還安全一些。

    只是如今恆星還是剛進入主序星,這顆適合人類生存的行星還在形成海洋,正在大量的降雨,火山爆發也有些頻繁,但是找一處安全的地帶還是可以的。

    目前星球還沒有氧氣,更沒有臭氧層,恆星輻射中的高能紫外線可直接射到地面上。不過這都沒關係,星球有濃厚的大氣,人類可以大量的種植植物,慢慢將星球改造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不過為今之計是大量的搜集核能燃料,同時製造大型強子對撞機,製造反物質奇異物質。人類已經認識到了宇宙的凶險,如果這次再遇到什麼危險,那麼人類還真無法逃走,只有靠著最高速度千分之一光速飛行。

    只是這個速度對於如今的地球人類來說,雖然已經是非常快,但是經過兩次的觀測,都知道了外星生命體的那些飛船的速度可是亞光速的。人類跟他們相比,簡直是一個蝸牛跟飛機比速度啊!

    要提高飛行速度,一是合金技術,二是飛船的躲閃騰挪技術。

    合金技術提高了,可以在高速的飛行中抵抗宇宙中的星際塵埃撞擊,別小看那些星際塵埃,要是二十一世紀初的飛船,即使是幾千分之一的光速,也會被星際塵埃撞擊瓦解。不過二十一世紀初的飛船都是有飛行保護傘的,倒是勉強可以加速到2千分之一的光速。

    而對於那些隕石星體,需要的就是飛船的躲閃騰挪技術了。看看地球上的飛碟就知道,那些飛碟可是能夠一百八十度轉彎的,簡直是不可思議啊!對於這兩個方面,人類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登陸星球首先要做的是發射探測起,不過星球經常雷雨交加,導致了探測的艱難,不過也阻止不了人類探測器的登陸。在損失了兩艘探測飛船後,人類的數艘飛船探測器終於降臨星球。

    經過一系列的探測,搜索到一處穩定的大陸,並且發現這個星球還沒有生命,就算有機物,也只是一些最基本的氨基酸,連細胞都還沒有形成。確認之後,飛船開始了登陸工作。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