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真道傳

正文 第四章 米鄉故事 文 / 泥裡蓮

    看溯源是真的未在意這些,米進財點了點頭,便先要求溯源及米里長把昨天事情的始末再述說一遍。這事溯源雖是當事人,但不好開口,以免落下個自誇自讚的名聲不好聽,便由米進喜轉述。米進喜顯然樂意如此,便加油添醋的把昨天的經過述說了一遍,有不詳之處再由溯源補充。在米進喜述說之時,米進財不時擊節讚歎,當最後米進喜拿出那條螺肉出來展示時,米進財更是站了起來,拿與手中細細觀賞,仿若是看那稀世珍寶。聽完米進喜的述說後,米進財平復了下激動的心情,才接著把自己所知道的和猜測都說了出來。原來,這一切的源頭都要從十年前說起。

    原來這米香鎮民一直有喜食田螺的嗜好。當地有幾句諺語叫「清明螺,肥似鵝」或叫「清明螺,賽過鵝」「秋風起,田螺肥」說的就是清明前後田螺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以及入秋之後,螺肉肥美細膩。從這幾句話就可看出當地人對田螺的嗜愛,已經吃出了經驗。據說當年最為瘋狂之時,還有舉辦那食螺及摸螺比賽,邀請當地名流以裁勝負。然而這一切從十年前起都變了。

    十年前一次捕螺比賽過後,當晚有許多米香鎮人做了一個怪夢。夢中有一自稱螺神之人說是米香鎮人捕捉田螺太過,都快要斷了它的子孫了,要求鄉民以後不要捕捉田螺。第二天有村人閒聊,無意間說起此時,才發現有人與自家做了一樣的夢。便引為趣談,說與鄉鄰知道。誰知此一說便引起轟動,才發現當晚許多米香鎮人都做了同一個夢,鄉民大為惶恐。但有那膽大之人不信此邪,仍然下河摸螺。結果當天就有人食螺肉後生了一場大病,大家才有所收斂。但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飲食習慣那是那麼好改的,事後仍有人偷偷摸螺,結果接二連三又出了幾次事情,好在未傷人命,大家便從此不再摸螺。

    本以為事情就此過去,誰知此後發生的事情更是怪異,那螺神又幾次托夢,說是鴨子骯髒,放與河中會污了水流,不讓眾人放養。

    看;>書網.:審美是,一時之間倒也不曾有人出事。那螺神此次倒是不再托夢,只是過不了多久,就有人接二連三的失蹤。大家認為定是那螺神所為,心中便又驚恐。但此時再不抓螺,眾人已無生路。於是便請那高功法師,山間隱士,和尚道長來了無數。通神談判者有之,抓妖降魔者有之,詛咒驅逐者有之,想盡各種辦法,用盡多種手段,但就是沒有抓住任何妖魔鬼怪。眾多真假神仙對此說法多多,有說是因風水不好,有說是有鬼物作祟,有說是有那河中魚蝦成精,也有說是那螺神作怪。那些法師在時還好,鄉民還得安寧,但只要一走,總有人莫名其妙失蹤。因螺神久未托夢,且時日又久,連眾多法師都不能確認到底是何物作怪,因此便流言四起,說什麼的都有。如此一直鬧到現在,米香鎮漸漸衰敗,繁華遠不如往昔,當真是愁壞了米氏兄弟。這就是溯源根據那米大夫所說結合自己的推理所得到的經過。但結合昨天那條螺肉,眾人已幾可肯定是何妖物所為。

    待米里長述說完畢,客堂內一時靜悄悄的。最後還是溯源先開了口:「米鄉鎮既有食螺肉的習俗,但不知如此大的螺肉米大夫賢昆仲可曾食用過?」「這!?」聽得溯源如此發問,兩位老人面面相覷,一時摸不著頭腦。但米大夫還是如實回答道:「如此大的螺肉,尚是首次見得,又如何食得。」「說來鄙人少時就艷羨螺肉味美,但一直不曾食得,米鄉鎮既以食螺肉聞名,相比烹煮必有妙處,今日就請貴府大廚一展手藝,溯源請同賢昆仲一嘗美味。」「不可,不可,萬萬不可!」米氏兄弟連連搖手。「這螺肉吃了可會鬧怪病,十多年間已被證實無數次,現已無人食螺,還請居士切莫嘗試。」「好好好,既然賢昆仲如此說,溯源也不勉強,既然人不能吃,那給鴨子吃總是無礙吧!?還請米大夫把我那只鴨子帶來。」「這,也好,既然居士這樣說,那就帶來吧!?」米大夫看了看溯源,又看了看那條螺肉,心情複雜,顧慮重重,說話前言不搭後語,但拗不過溯源要求,只得把那隻大白鴨帶上客堂。

    看著毛羽凌亂,身有多處創傷的鴨子,溯源口中歎息了一聲。解掉捆住其雙腿的繩子,放與地上。就見那白鴨靜靜站立,也不掙扎跑動。溯源伸手在其羽毛上捋了捋,口中說道「鴨呀鴨,看你也像是那有靈之物,今日相遇也算有緣,我便順手救你一命。今我欲要捉妖降魔,你可願意相隨?」「呱呱」「呱呱」就見那白鴨接連叫了兩聲,不停點頭。「這——」「這——」此一幕看的米氏兄弟大為驚訝。「賢昆仲不必緊張,此鴨誠如米里長所言,又老又瘦,吃起來必然乾柴無比,且又個大食量不小,又是一隻公鴨下不得蛋,簡直一無是處。但畢竟活了這麼長時間也算是小有靈性,能聽得懂人言,此也不足為奇。」這溯源每說一句那鴨子便瞪米里長一眼,說得到最後脖頸毛羽更是根根豎起,嚇得那米里長連連後退。溯源一笑,伸手安撫了下那白鴨。「對對對對對,活的年紀大了肯定有好處,通靈那是正常的,像我家那大黑狗都能聽得懂人話,也沒什麼稀奇。」米里長接著趕緊回話討好那鴨子。前半句那鴨子聽得連連點頭,這後半句聽來當場就又炸了開來。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