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真道傳

正文 第六章 道宮校道 文 / 泥裡蓮

    三天後,青牛宮大殿中,文試。要求每個道人在大殿前牛首銅簍中各抽一題。數百道人輪流上前,溯源因是後續添加上去的,輪在了最後一名。拿了最後剩下的一片黃色桑麻紙片。運氣不錯,裡面是《常清常靜經》、《玉皇心印妙經》、《道德經》三經各抽取一段要求默寫。此三經乃道家基礎經文,劉老神仙的道藏雖不多,卻也有。溯源自幼多有誦讀,寫起來行雲流水,不大一會就做完考題,走向度師,道聲慈悲後交了考卷就走。

    道宮批閱卷宗的速度還是很快的,第一天校完,第二天名單就排出來了。溯源位列百名,處於中上游的水平。這倒不是溯源對道藏默寫有錯,而是他的墨寶不大夠好。要知道,一個好的道人寫上一筆好字也是很重要的。要說能夠來傳度授祿的道人,這謄寫的本事都還是很不錯的。數百道人,竟然無一人落榜。想想也是,能夠來傳度授祿的,要麼是身有修為的高人,如溯源之流。還有一些要麼是從小就長在道觀的道童,要麼是心存出家之意看破世情把道看做是一種生活、一種天地本源的高人。那些騙吃騙喝對道藏少有瞭解的假道士是萬萬不敢前來的。當然,一般人若無道觀或道門德高功勳之人的引薦,也不是輕易就能得到傳度授祿資格的,溯源若不是因青牛上人的引薦,貿貿然找上門來,也不一定能得到這個資格的。發榜後下一天,就是傳戒的日子。

    所謂「傳戒」是指從開壇傳戒到傳戒圓滿的整個過程。這一日,由一道童引領受戒弟子與祖師神像前,三拜上香。再由度師祝香,禱告神真,具陳這數百弟子出家受戒之意。最後度師座一神案前,受戒的弟子們禮拜度師,聽完度師講完出家姻緣後,有一部分世俗弟子北向遙拜帝王,然像溯源這樣的立志修行之人是不用的。然後拜祭先祖墳塚、父母、親朋等。後度師引受戒弟子立與三師前,由知磬請三師宣三皈依。受戒弟子長跪,具文自陳後,受戒弟子著道服,每穿一件,都由度師誦贊詞。頂簪冠前,受戒弟子長跪度師左側,由度師戴冠,同時念

    !、看.

    「諸位道友慈悲,大家同分屬我道門一脈,許多事情現可告知諸位道友。」青牛上人向諸人施禮道。「上人慈悲。」諸道人抱拳回禮。「不知諸位道友可知護法神真。」溯源扭頭看過,發現諸人都在點頭,顯然都知道。所謂護法神真,又名護教神真,乃是道門選身有先天以上修為之人為道門護法,此乃是道門維持道派延續的底氣,最是重要不過。無論出家還是火居道人,只要心繫道門皆可,有先天境界以上或者叫練氣境界者能發出一二法術即有資格入選,入選後由道門培養。看到大家都點頭明白,青牛上人也不多說,直接領眾人至一秘地顯法。看旁邊這些師兄弟們顯然都是從小在道觀長大的,一個個用的都是道門制式初級練習法術,俱都是些靜心神咒、淨口神咒、安土神咒等。不過看一個個年紀輕輕,法術施展如此流暢,顯然都是身具天靈之體。只要願意成為護法神真,以後自能獲得道門無上神功。輪到溯源時,其運起子午神功,發出一道紅光,打破了旁邊的石暾,看的諸位師兄弟一愣。連青牛上人都不由多看了一眼,似乎想道了什麼,但也未多說。見諸人都顯是有法力在身,青牛上人不由滿意的一點頭,拿來名冊,寫上諸人名字,每人在自己名字上滴一滴血,由上人施展道門護神法咒籠罩,待法咒融與各人名字中後法成。以後如若諸人隕落,無論身在何處,道門必有感應。自此諸人成道門護法神真。成為護法神真後,自可獲取與自身法力等階相應法術修行。然剛成為護法神真的弟子只能進藏經樓一次,一次一天,且不能用紙張記錄。除非修為有所突破或為道門做出貢獻,否則不在予以進入。

    休息一晚,第二天溯源就來到藏經樓,出示了護法神真的玉牌,走進藏經樓。其一是因為老神仙身體的原因,另一是為自身打算,所選法訣多為治療、防禦、輕身一類保命功法,至於攻伐殺戮之術反而不多。得益於前生,溯源懂得一些記憶秘術,迅速把這些功訣記了下來,剩下的時間又多翻閱了一些法訣。一日時間很快便過,溯源到底記住了多少法訣無人得知。走出藏經樓時,被護經弟子用搜身術法檢驗無誤後放了出來。長噓了一口氣,這一日所耗精力之巨,其從所未經歷,快速走入青牛宮給臨時準備的休息之所,給自家施了一在藏經樓找到的昏睡咒後,就迅速入眠了。這一睡就是一整天,直到道宮童兒敲門,才醒了過來。說是掌門有請,溯源淨過面後,跟隨道童走出。「昨日記憶如此多法訣,固然消耗精力巨大,但困睡如此之久,恐怕還是昏睡咒在起作用吧。」溯源心中暗暗想道。

    來到一門前,看樣子,像是青牛掌教的臥室,劉老神仙坐在青牛掌教對面,不知拿了一個什麼水果在啃,邊啃邊砸吧這嘴巴,看的出來這幾天日子過的挺滋潤的。「那個青牛牛鼻子呀,不是我說,你這也就這果子還,咳咳,咳咳咳——」說著,劉老神仙吐出一口鮮血,「師傅。」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