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小小一說刺青人

正文 第五十三章 西安古城 文 / 小小一說

    第五十三章:西安古城

    2011年11月25日,霧。

    我由臨潼區出發,順著310國道路經灞橋區直,奔陝西省的省會城市西安,雖然這段路不算太遠,可是我走的都是城區,路上人車較多加上發點傳單什麼的,等我到了西安古城區的時候已經塊到10點了,當西安古城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的全身都被震撼了,高大的城牆青磚青瓦,牆口角樓完好無損,以前對古城的最早的印象,都是歷史書中瞭解古城,或從電影古戰片子中見到的古城模樣的,大都是雲梯林立殺聲震天,連天的炮火是拆牆砸瓦,已經炸得面目全非。要不就是被那幾十個軍勇,抬起的碩大圓木,撞門搗牆的樓倒牆傾了殘無忍睹,我想像中的西安,經歷了十三朝建都的古城,一定是被歷史的鎧甲兵刀,砍得時光流失殘缺不全。

    可當我一見這城牆上的門洞和角樓是完好無損,綵燈高掛,並沒有見到有炮火兵戰的痕跡時,我驚呆了,不知道是古城牆的堅固,還是經歷過的十三朝戰火刀兵對城牆的惜憐?我一手握把騎車從北環路,與城牆隔著一條護城河一直往西走的,用dv錄下古城風貌,越往西走越是人多車多擁擁擠擠,我時不時的就會被擠得停下車子,用腳尖支著地,身邊左右的轎車、麵包車、公交車、人力助力車還有自行車可道都是,城外進城的、城裡出城的那是一個挨著一個,看上去有點像鄉下上街趕集的差不多,也有的特似觀光的遊客夾在車流中間,我走的環路有護城河與城牆隔開的,通往城裡的門洞子是三個一排一組,有橋跨過護城河與環路連通,我騎到了第二排城門洞口的時候,再往前環路就被堵的一點也不通了,好像是個車站廣場停靠了挺多客車,我也只好從這裡的城門洞子進城了,我舉起著dv,準備從這三個城門的最右邊的這個城門進入,走到護城河的橋上時我把鏡頭對向了城牆,最近距離的記錄這座古城的青磚泥瓦,然後又通過焦距鈕把整個城牆城門縮小,把這一部分古城風貌變成畫面裝進u卡內存,之後屏顯畫面又一點點的放大了起來,整個畫面只有眼前這一個城門洞子,看上去那門洞子寬有六七米的樣子,深約十幾米的遠近,鏡頭進到了城門洞子的裡面,又把一條一條的街道拉近了過來,裡面是各形各態的行人各形各色的服飾讓我眼花繚亂,唯獨門洞裡面的人很少,走的也是匆匆忙忙,我一進入門洞就有呼呼的北風從背後推來,顯得格外的清冷,當古城裡面的陽光剛剛照到我的臉上,眼睛還來不急對這洞裡洞外的光線適應,又有一婁光閃隨著一聲「黑樓」之後迎面撲來,原來是一個老外正在捧著一個長鏡頭看著我,一口生硬的沒有蒸熟的漢語:

    「黑樓,你在——做神馬?要神——馬羊的——幫助?」

    我沒有回答,只擺了擺手沿著解放路向南走去,其實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了,心裡很矛盾,從家裡出來的時候心裡就是想找人幫助,曝光、報道,只要能引起關注怎麼著都行,可面對眼前這個老外的鏡頭我卻沉默了,老外搖著撥扔鼓似的腦袋看著我離開,我順解放路往南走,走到第二個路口時又有一聲「嗨噯」,中年男子是在看過我車上的旗子牌子與我打著招呼:

    「你是從遼寧騎自行車來西安的?」

    「對,我是從遼寧省丹東騎車過來的?」

    「你確定法官編假篡改了證據嗎?」

    「當然確定,你看這個7號證據,是一張糧食補貼款的發放簽名表,是一審的時候被告給我的,這裡有清單記錄的,」我是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就掛在我的自行車上的,用透明膠布封裝後就掛在車把上隨時可用,「你看明明的補貼發放簽名表,二審判決書上就把這個證據,改成了糧補款未發放簽名表,雖然只是差了一個『未』字,但意思完全是相反的,我起初是當他們敲錯了鍵盤,屬於無意中的錯誤,要求更正,可是找了挺多地方也沒有理我的,後來寫了再審狀子他們也是拒收,這不,兩年多過去了,實在是沒人管了」。

    「那你知道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嗎?」

    「具體的我也不知道,當時我是發現了那張簽字表中的簽名,都是代簽的,裡面存在著苛扣和轉移補貼款的數據,也許是跟這個有關吧。路上我曾經問過律師,他們說補貼發放簽名表,一聽就知道是發錢的,顧名思義就知道是領到錢的人簽上名字,一但代簽發放、苛扣轉移國家補貼款屬實,那可就是違法或者是犯罪,如果是未發放簽名表性質就不一樣了。」

    「我明白了,補貼未發放簽名表頂多算是一個統計表,跟現金還遠著呢,只要不是跟錢挨著的,即);看書,^網下載南城牆角……

    電視台:……83156789,我在地圖冊的陝西頁上,一一記下了它們的聯繫方式,並做了路線標記,我見有人幫助便打算留下來在西安城內多逗留兩日,中年人說他自己有時間,也就一起奔了城南方向,我們邊走邊嘮著我的經歷事情,還是從承包土地時村鎮代簽合同、填虛地塊講起的,一直講到了城南,我們出了城南門外,又沿著南環東路向東嘮到了古城牆的東南角下,我跟著他進了日報社,馬上有人攔住了問:

    「請問,二位找誰?」

    「xx記者在嗎?」中年人回問。

    「哦,貴姓,有預約嗎?」

    「今天沒有預約,對他說有個姓柳的有事情找他。」

    「坐著等吧」

    不一會功夫從樓梯口走來一位小伙子,手裡拿著塑皮本子中夾了一支筆,人還沒有到跟前就已經亮開了嗓門:「誰姓柳?……」。

    我們起身跟隨著小伙子進了一個房間:「坐吧,我聽過柳先生了,xx記者不在,我是他的助手,有事請講吧」。

    於是中年人便把我的事情講了,希望得到媒體的新聞幫助,小伙子作了記錄之後,把中年人和我送到外面時說:

    「柳先生,知道你和xx的合作關係,既然不是外人,我就有話直說了」

    「請講」

    「單憑頭刻刺青『法官凌弱』和他獨自騎車尋找援助,在西安上個報紙並不難,我們是陝西省內媒體,關注更多的應該是省內新聞事件,現在這事兒到了省內,作為有趣事有人打來電話提供,我們就可能對此進行採訪,然後簡短的一段文字,做個表面的報道登在不起眼的角落,這事不難,但是不會引起你想要的那種關注效果的。」

    「依你的意思……」

    「恕我直言,你們的初衷就是想借媒體的新聞推動,來促使事情的圓滿,可是單憑我們一家的簡單報道是引不起來轟動的,像他這種情況派人北上做深度調查可是化不來的,倒不如……」,小伙子說著說著卻看著停下了。

    中年人也隨著小伙子的目光向我瞟過來一眼,然後對著小伙子說:「沒事兒,我們是朋友,有話直說」。我也趕緊點頭應和著稱「是」。

    小伙子看著我說:「如果我是你,就這麼一直的走下去尋找援助,路上經過的所有的新聞媒體,都去打個招乎,留個記錄和聯繫方式,不要急於報道故事的原來事態,媒體人的嗅覺是在關注背後有故事,當他們見到你對已經走出來的故事,還不急於新聞時,一定覺得還有更大的隱情後背後,當你走的時間越長經歷的省份越多,這種嗅覺會吸引的越多,通過網絡運營,形成那種一觸即發的態勢尋找援助律師,到了那種程度的時候,我們在西安公開提供援助支持,到時候再跟著援助律師的屁股後面報道……」

    好主意,我終於聽明白了,經過這麼一運作,不管背後的故事怎樣已經不再重要了,頭刻刺青的行走求援和律師援助過程的本身,就已經具有了故事性,我看著中年人伸出右手,與那小伙子一拍即合的把兩手握到了一起:「報道權歸你……」,同時中年人的左手又在對方的手上連拍了兩下,其中的用意我就不曉得了。

    我們離開了古城牆的東南角,從新沿著環城南路往西,邊走邊論討著合作議項,中年人負責網絡運作到媒體報道,我以後的行動路線和求援進程都得讓他知道,我不需要付他報酬,網上一但有來助款的歸他三分之二,我想自己哪來的助款,別說三分之二就是都歸他也行,只要案子得到了公證,什麼錢不錢的,就是再給他些報酬也行。

    我們敲定議項,沿路一直向西,重新又講起了我的經歷,一直講到村鎮非法集資,至今還有五萬元款子沒有返給村民,我們又回到了出城時走過的那個有樓的門洞,繼續向西又走了挺遠,一直走到一個叫含光路的門洞前才左轉。

    「那樓就是華商報」,中年人領著我進到了一座道西朝東的樓,並向記者說明了來意,介紹了丹東法官編假事實,篡改原審證據的醜行,介紹了我在無奈情況下頭刻刺青『法官凌弱』,決心走遍全國尋找援助的事情經過,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記者拿著我的身份證往電腦裡面輸入了我的名字和簡單經過,說了保持聯繫願以最大的能力幫助,希望我能堅持下去。

    之後中年人說有事兒要辦先行離開,我按照他給的地址路線又去了晚報,遊逛的時候誤失了方向,沒有去成電視台,最後瞎轉游到了一處特大門洞的下面,好像是在古城牆的下面重新進行了現代的架拱改造,只保留了上面的兩三米高青磚牆體,與古城牆渾然一體沒有絲毫的差別,而水泥拱形的下面掏空的一塊磚瓦不留,跨度至少有二三十米,使得城內城外連成了整片廣場,遊人車輛城內城外漫步竄行,我順著城牆下面慢慢悠悠的撒摸著農貿市場,拉開了架勢要在西安呆上兩天,準備好好休息放鬆放鬆,看看西安市的風土人情,品嚐品嚐古城地方的特色小吃味道,想到電視節目中介紹的羊肉泡膜、肉夾膜,肉類火燒,還有各種吃法的雜碎,勾出了口水還有沒吃早飯的餓念,於是我騎著車子慢無目標的滿大街轉悠,希望能夠在大街上遇到那些可口的小吃。

    突然右小手指麻酸疼痛整個身體感覺極不舒服,心慌心悸的有那種害怕的心跳,心臟難受的使我抓耳撓腮的,卻又說不出來疼在具體的什麼地方的那種,我咬牙運氣往胸腔後勁才算有些緩解,稍不運氣便心慌意亂難受難忍,就是把右小手指放到嘴裡使勁的咬也是不起作用,我知道是怪老頭干的,他是要我趕路的不想讓我留下來。

    開始我咬緊牙關堅持著,想逼那怪老頭兒早些出現,可我實在是拗不過他,有些是實在受不了了,這才打算離開西安繼續走路的,但我還是下定了決心的,就在今晚一定要跟怪老頭掰扯明白,如果再這樣耽誤我的事兒就不再搭理他了,眼下就是想計較也找不到他呀,最後我是一刻也不敢多留在西安,只是可惜了這麼好的古城風景都不能好好的玩玩看看。

    我出了西安城區給那個中年人打了個電話,告訴他說我已經離開西安奔了周到方向,這麼著我順著310國道奔著周至方向蹬車,大約走了有十多公里的樣子,有一輛出租車從後面追了上來,與我並行並行的同時後座上一個小伙子落下玻璃,由車窗伸出手機拍我視頻約有三四分鐘,才說是專程來追趕的讓我停下,我見到了有人關注心裡自然高興,在我自己看來這樣的關注是越多越好,即使再多我也是求之不得,我一停下車子,坐在後座的小伙子便開始問我問題,不過還是重複的那些,關於判決書上的法官如何篡證,如何剝奪我權利的,還有我走全國的路線呀與行走時間等等,讓我用手扯開車子後面插的那片旗子,把旗子上的『尋找好律師,打敗,丹東壞法官』的字,與我額頭上刺青的『法官凌弱』拍進了視頻,做了鏡頭特寫,之後要我跟他回西安。

    他保證說,我的事情一準能上媒體吃住他全包了,小手指作痛我知道是提示不准回去,但我沒有回去,這只能算是一個方面的原因,真正沒有跟著他們回去的理由,更多的還是那記者的話,自己剛剛走了這麼幾個地方,就開始吹說走全國,即使是上了媒體也不會有太多的公信力,即然我已經打算走全國找律師了,那就不急於求媒體在這一時一地上,反正已經向那幫坑我的混蛋們挑明了,『一顆人頭,後半生時間』都是為了他們準備的,我想機會一定還有的,再說走回頭路又不是我的專長,何必調頭往回走呢,於是,我便找了個理由推辭了人家的好意。但是,我又用右手按在自己有胸口,仰望長空的向自己保證,一定要重新再來西安,重新用自行車騎遍西安古城裡的大街小巷,重新品嚐西安古城裡的各種小吃,我一下意識的回味了一下背在包中驢肉火燒味道,心想包括已經吃過的羊肉泡饃。

    這世間的事就是這麼怪,或許就我一個人這麼看的,你越是不想利用這些機會的時候,這機會便會越多的出現在你面前,那個的哥的出租車剛走,神牛黨的三輪子便靠了過來,讓我用手搭在他的車門框上邊走邊嘮,大體的話題還是那些差不多的問題,只不神牛黨的方式有些繁雜不同:貴庚幾歲、家住哪裡、人口幾個、工作收入,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他一定之前是工作在街道辦、管委會之類的地方,從政治面貌、宗教信仰一直說到是誰在報復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