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闖三國的特種兵

正文 第54章 成立研究院 文 / 寂寞夢梵

    朱清聽後確實說道:「在西城門口和後來與我交手的多事拿著一對大鐵戟,看著情形應該就是典韋了。不過不是說典韋回鄉了,還沒回來嗎?」

    張角看著爭吵的倆人說道:「行了,你們倆都退下吧,有些事情我需要好好想想。」

    其實張角所擔心的是,自此朱清不按計劃提前行事,讓手下死傷無數。如果其中有有傷者,被鄧睿帶走,再通過這些人的口中順籐摸瓜查到自己的身上就麻煩了。

    張角在擔憂的時候,而鄧睿已經在審問被俘者了。其實鄧睿也是再第三日晌午才見到從高陽返回的隊伍。當然戰事情況,鄧睿在昨日就已經得知了。

    讓鄧睿沒想到的是,典韋居然和張鴿一起出現在了回城的路上。鄧睿心頭的大石頭終於落地了,不過隨著這件事情的發生,鄧睿發現自己有兩件事情是要立馬就做的。在和肖喚略作商量後,認為要站住腳跟就必須要要打造一支如同民國時期軍統一樣的情報系統。只有掌握了情報加上自己從後世學到的歷史情況,在今後的生活、發展才能如魚得水。

    當然這些事情鄧睿早就有所謀劃了,可一直沒有合適的機會。如今南陽之亂讓鄧睿下定了決心,雖然鄧睿手下已經積聚了一批文武人才,在軍隊建設和城市建設方面,鄧睿跟肖喚又引進了不少22世紀的現代知識,許多制度同漢代的制度都有了較大的區別。

    由於這些來自22世紀的先進知識,令田豐、沮授等一干文臣將領無所侍從,需要鄧睿、肖喚二人為他們進一步的講解。而鄧睿出了無法直言自己這些理論的來源,不得不再次借助金甲神人。最令其頭疼的是,由於自己接觸的不多,對於相關的專業之時也只是知道一個大概,具體該怎樣做二人也不太清楚。至於能不能在這個社會適應也更加不知道了,唯一應對的方法就只能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了。

    有了初步的方案後,就當機

    看」。書?*網原創,其實我的想法是要利於軍事的。」說話提出了如下幾點跟鄧睿商榷。

    「其一,就是鄧睿剛剛提到的生鐵的提純工作。目前打造兵器使用最好的鋼材就是鑌鐵,由於鑌鐵裡面仍然含有很多的雜質,使得兵器的質量大大降低。二人雖然不會煉製鋼材,但還是都想到了只要自己提出來,並且國人的聰明材質,總有機會能提煉出讓人滿意的鋼材。」

    「其二,是改良目前使用的弓箭,開發出復合弓。曾經三國演繹中,諸葛亮研發的諸葛連弩,就是這個時代最強大遠程武器,在戰爭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肖喚笑著說道,其實我想到這個復合弓的開發,還是穿越前自己看過的電影裡就有個復合弓的介紹,特別是關於復合弓的製造。

    依稀的記得一些大致的內容,但是具體如何製造出射程更遠,精度更高,威力更大的弓箭,這些就需要靠目前的工匠們來共同努力了。鄧睿也說出了自己對於此事看法,騎兵對於這個時代的重要性,補充到出了這兩樣的開發,還應該開發馬鐙。

    所以二人商議的結果就是除了鑌鐵的提純,和復合弓的開發,還有就是製造馬鐙。馬鐙如此重要的原因,便是這個時代的士兵都是農民出身,要想訓練出一名合格的騎兵是需要話費相當大的力氣的。如果有了馬鐙,那麼戰馬的駕馭工作就容易得多,騎兵只要用腳踩在馬鐙上,士兵就跟馬連為一體,這樣就可以將雙手給解放出來,在飛馳的馬背上就可以做一些左劈右砍的軍事動作,還能使用弓箭,這樣騎兵的站立就可以大大的提升看,而訓練的週期也可以大幅度的降低;

    除了此事以外二人還商議將為了提高士兵們訓練的積極性以應對即將到來的,黃金起義。最終二人將後事軍營的軍銜概念給引入,將士兵們分為列兵、上等兵、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四級軍士長、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大校、少將、中獎、大將、最後才是元帥,級別越高所得軍餉越多;

    當然為了進一步強化各縣的控制,還將戶籍管理給納入了相關管理規程。此工作主要是很多大戶人家的婢女和奴僕沒有進行戶籍登記,不理於管理。因此就要求將下令要求對大戶人家的婢女奴僕進行戶籍登記,同時強制要求凡有嫁娶、生養、去世以及人口買賣的都必須到當地官府進行變更登記,逾期就要受到相應的處罰。

    雖然鄧睿手下現在的人手也算是充分,但這麼多事情同時開展所需耗費的金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鄧睿到常山的時間又不夠長,年前又將一半的收稅上繳給了劉宏,這就使得鄧睿感到了有些吃力,二人最終商議的結果便是將錢財來源給起到了稅收的腦筋上。

    通過瞭解,二人發現在漢代的稅收其實並不算高。鄧睿在來常山的時候,此處的稅收是5%,後來見百姓生活十分艱難就降為3%,算起來稅收還不及收入的半成,可百姓們的生活依然十分貧窮,生活還是無比艱辛。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