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玄幻魔法 > 幻影銀狐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共商大事 文 / 斐將

    原宇諾道:「敢問皇上,您現在手頭有多少可用的兵馬?」

    耿英南沉思了一會兒,方才緩緩道:「朕現在手頭的兵馬確實也不少,但是朕如今身在禁宮之中,無法指揮兵馬,依朕粗略地計算了一下,六皇弟、八皇弟以及九皇弟三人的兵馬應該也有十五萬左右,方慶應該也有五萬兵馬,但二皇弟身居帝國大將軍職位,手握四十萬兵馬,就算三位皇弟和方慶的援兵前來,朕手握的兵力也才只是二皇弟的一半,遠遠無法與之抗衡。朕真是萬萬沒有想到,戰功卓著的二皇弟也會起兵謀反,朕一直以為他對朕忠心耿耿,唉。現在他拿著朕賜予他的虎符,帶領著朕的四十萬兵馬來反我!」

    鐵萬城道:「皇上,不必憂心!雖然目前來說,我們的兵力確實是比不上耿敬南,但我們最重要的事不是擔心會被耿敬南打敗,而是應該想想我們怎麼才能突破重圍,重新把握主動權。」

    「其實朕應該早就想到的,二皇弟文韜武略,殺伐果斷,確實是將才的不二人選,朕或許早就應該想到二皇弟會有這麼一天的,以他的才能是絕不會屈居人下的,就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皇爺也不能滿足他,皇位對任何人來說,都是非常有誘惑力的一樣東西,所以,二皇弟這麼做也不是全錯的,就算是皇叔和三皇弟、五皇弟、七皇弟、十皇弟會跟隨二皇弟都是出於他們對自己命運的考量,只怪朕這些年來疏遠了和他們之間的感情,或許是這樣,才會跟著二皇弟一起來反朕。」說罷,掩面而泣。

    原宇諾道:「皇上,請保重身體,大戰勢在必行,已經不能回頭了,現在大戰還沒開始,若是皇上現在不保重身體,又怎麼能帶領將士們衝鋒陷陣,又怎麼能重新奪回控制權呢?痛定思痛,皇上,雖然耿敬南的謀反也許是像您所說一樣有無數的原因,是不甘於人後的心理,但是謀反始終是謀反,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叛亂是一定要平定的!」

    耿英南道:「宇諾,聽你一席話,朕頓時茅塞頓開,若是現在二皇弟能夠投降的話,朕一定會既往不咎,否則定然追究到底!」

    鐵萬城道:「皇上有此雄心,臣一定會幫皇上到底,宇諾他們已經先帶了一千的先頭部隊前來救援,宇諾和廉卿現在最主要的目的和任務便是進宮來見皇上,摸清現在的情況,一邊後續部隊的組織和分配。」

    「朕真是想不到,朕與宇諾、廉卿你們二人相識的時間也不算長,但是你們竟然能夠這麼對朕,在朕最困難的時候是你們對朕施以援手,朕真是非常感動。」耿英南道。

    原宇諾道:「皇上,客套話

    看^』書網歷史極大陸都有難,那麼我們的大哥自然也是首當其衝的,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坐視不理呢?我們自然是絕不能做那種不忠不義的人,自然也是要來相助皇上的。」緊接著說道:「皇上,目前的戰局是敵強我弱,而且耿敬南佔據了主動,先行佔領了主城,使得皇上被困禁宮,後方無路可走,而皇上眼前的唯一一條路也是最後一條路,便是穩住禁宮,以此作為根據地,然後向外伸延,慢慢奪回失地,所以現在的首要目的便是能夠衝出禁宮,控制耿敬南的兵馬。」

    「宇諾,你這樣分析確實很有道理,但是任誰都知朕現在已然無路可走,可惜前方又有敵方兵馬,可謂是進退維谷,朕該如何是好?」耿英南道。

    原宇諾道:「既然皇上也知道,那宇諾也就不再贅述了,我們目前最大的問題便是怎麼衝出重圍,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就算可以出去也是無濟於事的,很可能會被亂軍打死的,所以我們應該有所籌謀,請問皇上,把守禁宮的兵馬有多少?」

    耿英南道:「應該也有五萬,就是因為這樣,二皇弟才不敢輕舉妄動,他的四十萬兵馬是絕對不能全部進城來的,而且這四十萬兵馬有三十萬都在邊關把守,以他現在所擁有的兵馬,與朕這五萬兵馬相抗衡的話,最後結果必然是兩敗俱傷,因此,二皇弟才會按兵不動,否則的話,禁宮可能早在一個月前便已失守淪陷了。」

    原宇諾點點頭,道:「原來是這樣!那麼,皇上,這五萬兵馬是否可以隨意調動?」

    耿英南道:「有朕的手諭的話,要想調動這五萬兵馬是綽綽有餘的,但是,宇諾,你想幹什麼?莫非是把這五萬兵馬都抽調成為我們的前軍,護著我們出去?」

    「皇上說得不錯,宇諾正有此意!」原宇諾笑了一下。

    「萬萬不可!若是這五萬兵馬在短時間之內進行大規模的調動,二皇弟的爪牙眾多,他一定會很快就知道的」,那麼到時候我們的行動就會被識破,二皇弟一定會趁亂髮兵,要是這樣的話,我們不就一敗塗地了?不行,萬萬不行,宇諾,不如我們再想個萬全之策吧?」耿英南反對道。

    原宇諾道:「皇上請息怒,這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了,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我們已經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我們也就只有在此等死的份了,我們幾個可以隨時隨地避過耿敬南的耳目,逃出禁宮,但是皇上你不一樣,效忠您的軍隊需要您的指揮,一旦您自己逃出去,而不顧將士們的安全的話,您的主動權也就在同一時間被耿敬南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搶去了,所以您必須在這裡坐鎮,而且除了您誰也不行!現在,皇上您的手裡掌握著門外那五萬兵馬的性命,也掌握著前來援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