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遠東野望1930

《》第二卷 席捲 川黔邊 第二百七十二章 合作和防備 文 / 遙望東方

    如果說這只是不好的開頭,接下來石原暗中派出的三個師團近六萬援軍,卻讓盟軍太平洋指揮部不得不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最新章節訪問:shuh⑴h⑴。

    石原這三個師團,是當時西路軍被盟軍大敗之後,圍堵在山上的,也不知道這些日軍是怎麼脫離盟軍包圍圈的,竟然偷運到了關島。

    這說明,石原手上竟然還留著一支艦隊,這對盟軍來說可不是個什麼好消息。

    而恰好澳洲那邊盟軍可沒有多少海上力量在,這樣一來,就逼的太平洋艦隊不得不分兵,關島上面的盟軍登陸部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唯有選擇撤離。

    石原這三個師團的到來,從根本上改變了雙方的兵力對比,日軍和盟軍在數量上,日軍已經遠遠佔優,這樣一來,盟軍就不得不顧忌傷亡情況。

    面對這樣的情況,盟軍如果想迅速扭轉現在的局面,唯一可以幫忙的,就是陸銘。

    為此,尼米茲上將親自來到新加坡,可這個時候,誰也不知道陸銘去了那裡,就連參謀部都不清楚。

    尼米茲上將還是帶著另外一個任務來的,這個任務,還是總統親自交代的,具體什麼目的,就是他都不是很清楚。

    陸銘是接到一份報告才突然離去的,這次他帶的人很少,並要求對這次的行程進行保密。

    原來,是關於核武器的研究,已經有了重大的突破,離最後的幾步就可以完成了。

    說起核炸彈,當時最先發現的是德國人。

    希特勒政府是後面才重視的,當時這些科學家因為不願意為納粹賣命,很多人選擇了離開,這分成了三部分。

    當時,提出核裂變,起源於30年代的一個科學實驗,美國和歐洲大陸的物理學家們試圖以中子流高速撞擊不同的自然元素,以期發現物質的原子結構是如何產生突變。鈾,自然界最重的元素,是最有潛力的目標

    在柏林的威廉大學的化學研究所,兩名科學家通過高速撞擊鈾元素成功地取得了突破:他們分裂了原子的核。

    德國物理學家奧托?哈恩和弗裡茨?施特萊斯曼向他們的前任同事李瑟?梅納爾(當時為了躲避納粹逃亡到瑞典)報告了他們的發現。梅納爾和他到訪的侄子奧托?弗裡捨一起分析了柏林的試驗,而且重複了試驗,得出了相同的結論。聖誕節後不久,弗裡捨返回自己在丹麥的實驗室完善了這次試驗,他不僅分裂了原子,而且測量到了分裂過程中產生的微弱能量。

    弗裡捨將這一發現告訴了諾貝爾獎獲得者,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尼爾斯?波爾此時即將動身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作演講。在波爾抵達美國不久,他就以戲劇化的方式與美國科學界分享了這一信息。

    1939年1月26日,在華盛頓一次大概有50名科學家參加的聚會上,他遞交了一份關於核裂變試驗的詳細報告。波爾的報告在這群堅定沉著的科學家中引起了一陣騷動。

    大多數科學家意識到他們正處於核試驗取得突破的關鍵時刻。

    因為波爾的報告寫得非常詳盡,所以這些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位於巴爾的摩附近)的物理學家們都在太陽落山之前匆忙趕回了實驗室,進行鈾原子核的分裂試驗。

    那天晚上,華盛頓的卡耐基研究所也進行了原子核的分裂試驗,並取得了成功。隨後,芝加哥大學和加裡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也進行了相同的試驗。在實驗室內,微粒加速器正在用中子高速撞擊鈾,同時,那些與振動幅相連的探測脈衝的綠線正在測量這些微小爆破產生的能量。新澤西大學的匈牙利流亡物理學家利奧?希拉德形容說:「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部門興奮得簡直像一個騷動的螞蟻窩。」

    最近,一大批歐洲科學家從納粹法西斯主義的魔掌下逃亡到美國,希拉德就是其中之一。

    還有他的朋友匈牙利人愛德華?特勒、尤金?維格納,意大利人恩裡科?費爾米,以及德國人漢斯?貝特等等,就像他們的美國同事一樣,他們也被核裂變的發現深深吸引住了。

    而來到美國之後希拉德,也同樣有了重大的進展,因為早在五年前,他就提出通過中子撞擊可以分裂原子核,結果是它將依序釋放出更多的中子。

    如此一來,在某種特定條件下,其他的原子核也能夠被分裂。如果這個結論成立,那麼它將是一個獨立的鏈式反應,並能產生不可預知的能量。

    希拉德繼續努力去證明他的理論,終於在1939年3月,他和一位任職於哥倫比亞大學的同事成功地製造出實驗室水平的鈾鏈式反應。他欣喜若狂,急忙打電話告訴他在華盛頓的朋友愛德華?特勒,「我已經發現了中子!」

    愛德華?特勒很明白,可控的鏈式反應的發現意味著獲得核能量——核武器,從理論上而言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同時希拉德也可能是第一個意識到,他的成功背後也蘊藏著危險。他說,「那天晚上,我知道世界正走向悲哀。」

    希拉德和尤金?維格納前往愛因斯坦在長島的夏季別墅,拜訪了這位著名的流亡科學家。他們知道,這位白髮蒼蒼的、舉世聞名的現代物理學之父是比利時女王伊麗莎白的朋友,因此他們希望能夠遊說愛因斯坦,通過他轉告女王:德國有可能控制比屬剛果豐富的鈾礦。

    愛因斯坦答應了他們的請求,但那時精力充沛又有點心高氣傲的希拉德突然有了一個更好的主意。

    他因為沒能引起政府的興趣充滿了受挫感,他認為只有找著名人物遊說政府,才能取得成效。如果科學界能有什麼人引人注意的話,他認為,那一定是愛因斯坦。

    結果促成了一封寄給美國總統羅斯福的信件,該信落款為「忠誠於你的朋友,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這裡面有另外一群人,他們被陸銘暗中接到了緬甸,並投入巨資組建了實驗室。

    和美國相比,陸銘找到的這些人少很多,也不是核心的幾個科學家,所以在做通這些人的工作之後,他們馬上投入進行了研究。

    這點上,陸銘這邊因為重視,後面的進展相當快了很多,不過他們都認為,美國應該先他們一步研究完成。

    事實卻並不是這樣,愛因斯坦的這封信在郵寄過程中被延誤了。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大軍攻佔了波蘭,兩天後法國和英國宣戰。在隨之而來的危機中,羅斯福仍然沒有收到這封信。

    直到10月11日,一位紐約銀行家,亞歷山大?薩克斯親手將信件交給了羅斯福總統。這位銀行家既是羅斯福的私人朋友,也是愛因斯坦的親密知己,總統仔細閱讀了這封信。

    信中描述了核鏈式反應的發展以及它可能產生的巨大能量和嚴重後果:這種新的物理現象的發現也能被用於炸彈的製造。

    縱然沒有十足把握,但可以想像,一種新的極有威力的炸彈是可以這樣製造出來的。這種炸彈僅需一枚,用船運載到港口爆炸,就可以完全摧毀整個港口連同它周圍的部分地區。但這類炸彈也許過於笨重,不便於空運……。

    羅斯福讀完信後轉頭詢問薩克斯:「亞歷山大,你正在尋求的是希望納粹不會轟炸我們嗎?」總統把信遞給他的軍事秘書埃德溫?沃特森准將,並且說:「需要行動了。」羅斯福憂心忡忡,他想,科學家們在遭受戰火蹂躪的英國尚能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那麼,在希特勒全力支持下的德國科學家在同一時間可能要走得更遠!從此,美國的核項目計劃經歷了一年半的休眠狀態後終於一躍成為美國要務中的頭等大事。1941年10月,這項工程又組建了一個專門部門——科學研究與發展委員會(osrd),代號s-1。布什將國防委員會交接給哈佛大學的詹姆斯?b。科南特後,接管了這個新部門。

    因為這個項目,布什獲得了頗具權威的政策委員會的支持,該委員會成員有科南特、陸軍部長史汀生、陸軍參謀長馬歇爾和副總統亨利?華萊士。

    到11月,他們已經簽署了30萬美元的合同用於大學和軍工研究。幾個星期後,美國參戰,項目組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緊迫感。

    在接下來的六個月內,研發工作開始初見成效。1942年5月,物理學家們向布什提供了五種方法用於分裂原材料,最後選定了其中的三種,前兩種都是從鈾238中分離出鈾235,第三種是製造鈽元素。第一種方法名為氣態擴散,分配給了哈羅德?尤里領導下的哥倫比亞研究所;第二種電磁分離法交由歐內斯特?勞倫斯帶領的加州大學研究組負責,他們試圖通過電磁分離分解鈾235;在芝加哥大學,阿瑟?霍利?康普頓和費爾米共同研究,他們試著用鈽元素作為在鈾反應堆中進行人工控制的鏈式反應的輔助品。沒有人能夠確定這三種方法中的哪一種能夠生效。為了尋找和大批量製造可分裂物質,這些炸彈製造者們開始嘗試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建造項目——事實上,正如波爾警告的那樣,他們不得不將「整個美國」變成一個核工廠。為了如期完成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偉大工程,他們求助於美國最大的建造者——美國工程機械師部隊。9月,他們從最優秀的指揮官中挑選出佼佼者負責工程監督。萊斯裡?r。格羅夫斯根本不想接受這份工作。在他24年的部隊建築生涯中,他參與建造過五角大樓,現在他終於有機會實現他畢生的夢想——參加戰鬥,作一名真正的軍人了。可是他的上司薩默維爾少將拒絕了他的請求,「好好完成這項任務,你的工作能保證贏得這場戰爭。」作為補償,格羅夫斯獲得了准將軍銜。

    格羅夫斯曾是1918年西點軍校的第四批學員,作為一名職業軍人,他知道他應該服從命令。大家一致認為,他是目前這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理想人選。作為隨軍牧師的兒子,格羅夫斯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他身體強壯、性情直率、做事風格強硬、從不輕言讓步,一直以來他奉行的生存原則就是:「行動,並做到最好」。

    格羅夫斯接到任命時,他每月的收入包括准將工資和津貼一共663。40美元。不久以後,他每天都要花上百萬美元。一次,在他名下的帳戶內就存有一筆近乎天文數字的存款,375萬美元。這筆錢是用來購買鈾元素的。這種有意不合常規的財務手續是為了避免其他人(包括國會議員)對這項絕密計劃知道得太多。

    隨著新領導的上任,這項工程又獲得一個新名稱「曼哈頓工程管理區」,稱呼如此含糊是為了掩護它的真正意圖。

    格羅夫斯的帶領下,這個工程上了正軌。

    說來巧合,聯邦調查局的一名特工,專門調到這個部門進行一些保衛方面的工作,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當時陸銘到美國時,就有尋找過這樣的東西,這下馬上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高度重視。

    不過這件事報告到總統和安全委員會時,他們仔細這麼一想,覺的這不太可能。

    現在,曼哈頓工程投入進去的人數和巨資有多少,就陸銘一個落後國家的地方軍閥,根本沒有這樣的能力,即使傾家蕩產也做不到的。

    所以他們認為,上次陸銘來美國,之所以會問到這個鈾礦,可能是從一些德國科學家嘴裡聽到的,也許有這方面的研究,但威脅什麼的,根本沒有可能。

    不過這次聽說尼米茲將軍正好要去見陸銘,總統就給他去了份電報,讓他問一些事,試探下對方。

    陸銘十天之後才回到新加坡海軍基地的,見到等了十天的尼米茲將軍和他那一大群指揮部人員,還以為發生了什麼大事。

    當得知專門放下時間來等自已時,陸銘心裡打了個突,難道自已剛出行的情況,被美國人知道了?

    見到陸銘,已經等的很不耐煩的尼米茲將軍,馬上進入了正式會談。

    「陸將軍,這次來,我接到總統授權,需要你們的幫助。」

    陸銘已經猜到了一些,也不客氣,「什麼條件?」

    「5億美金的無償援助,20億美金的無息貸款,10年還請。」說到這裡,尼米茲直接說出了陸銘現在的困境,「婆羅洲等地的重建,我知道陸將軍正需要資金,我們還可以提供大量的人道主義援助,這些條件,換陸將軍出兵15個師,加入我們的作戰系列。」

    「軍隊的一切消耗補給,都由我們負責,他們的待遇和我們的軍隊一樣,包括撫恤金等。」

    「好,我可以答應將軍。」陸銘很爽快的答應了下來,現在盟軍和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

    「謝謝陸將軍的支持,對了,總統讓我帶句話給將軍,如果將軍對核裂變有興趣的話,我們可以提供合作。」

    好字差點出口,還好,陸銘生生的忍住了,神情也慢慢變的很平靜,抬起頭時,故意裝出一副很意外的表情,「核裂變是什麼?」

    尼米茲攤手,「陸將軍,不要問我,我也不清楚。」

    要是現在還沒反應這是套話,陸銘就是頭豬了,背上這時不由冒出了一陣冷汗,美國從哪裡知道自已研究這玩意的?

    兩人繼續交談了一會,尼米茲意外的沒有再問這件事,就好像隨意的問了句一般。

    雙方隨後草簽了一份協議,並隨後集合雙方的參謀人員,討論下面對日軍作戰的問題。

    有了陸銘這幾十萬大軍的幫助,對盟軍來說就不用擔心兵力的不足,現在只要海軍艦隊補充完成,接下來就可以對日軍繼續發起攻擊,現在這段,只要守住塞班島就行。

    陸銘送走了這些美國人,才沉下心來考慮這次洩密的事情。

    美國既然知道這武器的厲害,就不會希望別人知道這件事,陸銘很清楚,現在他們離不開英美的同盟,如果因為這件事和對方決裂,接下來的局面就會變得非常的艱難。

    不過從這次尼米茲的態度上,陸銘猜想不是自已這邊洩密,很有可能是從那些科學家身上想到的,這樣一想,也就放心了不少,其實這件事,如果自已這邊最先研究出來,自然不怕美國知道。就是對方先一步研製出來,也沒有什麼,到時自已還可以公開進行研究,想到這裡陸銘就放心了不少。不過這件事也給他提了個醒,在自已的勢力還沒有完全成長起來之前,還需更加的謹慎才行。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