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遠東野望1930

《》第二卷 席捲 川黔邊 第二百三十九章 盟友的出賣 文 / 遙望東方

    隱蔽在杜尼一帶的日軍五個師團,悄悄的直插特侖一線,而板垣征四郎帶領的幾十萬軍隊,也由暗轉明,從馬哈拉出發,前往泰米爾……:。

    這個時候盟軍太平洋戰區總部才知道日軍的計劃,目標是首先消滅增援的三十萬英聯邦軍隊。

    如果按照米爾德的這個計劃,遠征軍杜聿明集團是第首先解馬而加那十多萬英軍皇家陸軍的圍,並配合英軍增援部隊對日軍進行反包圍。

    米爾斯這個紙上談兵的計劃漏洞百出不說,連日軍具體的兵力都沒有搞清楚,還在做著一戰而勝的美夢。

    尼米茲等人首先坐不住了,馬上給米爾德去電,讓他改變計劃。

    但米爾德固執的認為,即使日軍增援部隊和板垣集團的日軍合在一起,也不會超過十萬軍隊,聯邦軍隊還是有很大優勢,完全不用怕他們,計劃維持不變。

    為此,尼米茲等人只能相信前方指揮官的判斷,但盟軍這個時候也給予了大力支援,上千架重型轟炸機從基地出發,飛行近二千公里,對前往特侖的日軍進行了轟炸。

    第一次轟炸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炸毀了日軍很多的物資,也給前進中的日軍造成了不小的傷亡,不過三天後的第二次轟炸,卻遭到了日軍戰鬥機群的阻截,盟軍損失了上百架飛機,人員傷亡近千。

    聽到報告的尼米茲不得不取消了轟炸計劃。

    出動重型轟炸機對付移動中的日軍沒有多大效果,一不小心就損失很大,加上距離太長,極容易被日軍偵查機發現。

    看出米爾德危機的還有他們的首相丘吉爾,他用三軍最高統帥的身份給對方下令,馬上改變計劃,迅速朝杜聿明集團靠攏。

    可惜,這份命令下的遲了幾天,命令到達時,英聯邦的幾十萬大軍已經被東面日軍給追上。

    相比於還在不緊不慢前進的英聯邦大軍,追擊上來的這十來萬日軍可以用狼狽來形容,長達半月的急行軍,面對盟軍遠程轟炸機不斷的轟炸,因為補給大部分被炸毀,這時日軍的彈藥只能打一場戰鬥,也就是說,日軍已經沒有彈藥儲備。

    糧食同樣被炸毀,日軍是靠一路搶劫過來的,這個時候親自帶隊的米爾德如果能掌握戰機,果斷對日軍進行攻擊,這十多萬日軍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可惜,得知板垣的大軍離他們只有不到五百里的消息,米爾德怕了!

    追上來的日軍發現英軍主力之後,馬上進行了攻擊,米爾德沒有想到日軍會來得那麼快。

    有些慌亂的米爾德留下三個師進行阻擊,主力加快速度前進,希望用這樣的辦法來脫離日軍的追擊。

    帶著大量物資的英軍根本就跑不快,而阻擊日軍的三個師因為連臨時陣地都沒有設,被一窩蜂追來的日軍給沖的七零八落。

    這裡必須提下英國的軍隊組成,作為這些殖民國家的宗主國,在陸軍方面有三類軍隊,其中有英國統一番號的正規陸軍,也就是皇家陸軍,這些部隊裝備精良,很多將領都是才加過一戰的,部隊素質也比較高,可惜,因為長期沒有戰爭,加上他們優厚的條件,這些精銳蛻化了不少,特別是駐紮在殖民地的軍隊,更是如此。

    另外就是聯邦軍隊,這些軍隊各個國家的都有,裝備那些只比皇家陸軍稍微差那麼一點,但是軍事素質就差太多了,人員雖然很多,實際戰力很差。

    還有一部分軍隊,就是地方警察和防禦部隊,這些多為本地人組成,裝備很一般,不過這些人的戰鬥力如果利用的好,卻不比聯邦軍隊差,可惜這些人員很少。

    加上英國屬於海權國家,主要財力物力多用於發展海軍,陸軍的人數一直不多,也就是二戰開始之後,才倉促擴軍,就比如現在這三十來萬聯邦軍隊,就是二戰打響之後才組建的,由於美國的大力援助,去年英國的各個聯邦大量擴大陸軍,但組建時間過短,訓練不足,加上人員混雜,戰鬥力可想而知。

    三個師近五萬軍隊,以逸待勞的阻擊日軍追擊部隊,怎麼也可以阻擊對方個三五天的,但情況卻恰恰相反,日軍的一波衝擊,就徹底把這幾萬軍隊打的連連敗退。

    日軍指揮官很清楚,如果不一股作氣的打敗前面的英軍,後果非常嚴重,在三千敢死隊的帶領下,日軍就這樣冒著密集的彈雨衝了過來。

    看到如此凶殘的日軍,在氣勢上就輸給了對方,孤注一擲的日軍不敢不顧的集團衝鋒,一下把英聯邦軍隊嚇壞了,原來預計可以阻攔日軍三天的米爾德怎麼也想不到,只用了三個小時不到,日軍就突破了整個防線。

    潰退的英聯邦軍隊把後面幾道防線都給衝亂,日軍沒有費什麼力氣就突破了這些地區。

    得知這些情況的米爾德真正的慌了,他連忙下令,丟棄那些重武器和物資,加速前進。

    追上來的日軍看到這漫山遍野的物資和各種火炮,都有點發呆,本來日軍就沒有多少力氣進行追擊了,沒想到英軍還給他們送了一份厚禮。

    這下日軍不但把被炸毀的那些重武器和物資全部補充回來,還多出了幾倍,日軍這個時候也窮,再加上偷運,重武器本來就沒多少,物資同樣如此,繳獲了這大量的物資補給,日軍可以說已經有了很大的戰役主動權。

    板垣聽到勝利的消息之後大喜,他很擔心東面部隊回被英軍擊敗,能堅守到他們到來就很不錯,沒有想到竟然取得了大勝,還繳獲了非常多的物資。

    面對如此有利的局勢,板恆馬上改變戰術,派出一個精銳師團,全部輕裝前進,第一時間把英軍主力給攔下來。

    如喪家之犬一般的米爾德,並沒有第一時間把自已的情況報告給盟軍總部,而是以戰區總指揮的名義,給杜聿明下令,讓他們馬上改變方向,向自已靠攏。

    夏威夷,盟軍司令部。

    尼米茲有點不敢相信的看著手裡這疊照片,這是盟軍偵查機從高空拍攝到的,戰場就是剛剛結束的日英交戰之地。

    照片上,漫山遍野的重型武器丟的到處都是,糧食彈藥等整車的被日軍繳獲,幾萬英軍俘虜被日軍押過,還有倉皇逃跑的英聯邦大軍等。

    「報告將軍,空軍緊急情報。」

    「日軍板垣師團正加速朝聯邦軍隊所在地前進,按照這個速度,三天後兩軍將接戰。」

    尼米茲沒有時間來抱怨這個飯桶一般的米爾德,他忙發了份急電過去,把這個情報告知。

    接到盟軍電報的米爾德,這個時候不是做好迎戰準備,而是改變線路逃跑,還準備用增援他們的杜聿明集團來當他們的掩護。

    這個時候米爾德只要堅守到杜聿明的援軍到來,雙方還有得打,最少也可以和日軍形成對峙,但他這個用盟友擋刀子的辦法,卻把整個戰役推向了未知。

    仰光,陸銘這段時間同樣忙個不停,40多萬軍隊的物資不是一個小數目,加上這條漫長的運輸線,安排這些就讓整個司令部閒不下來。

    在忙碌的同時,陸銘一直關注著前方的情況,米爾德給杜聿明第一道命令時,陳誠就把這個情況轉發到了仰光。

    「不好,英國人吃了敗仗!」

    李秋聽到陸銘的驚呼忙走了過來,「司令是不是看出什麼來了?」

    「我們和英國人打交道十多年來,他們的脾氣你們都很瞭解,就是死要面子,無緣無故的讓杜集團改變行軍路線,如果前線沒有變故肯定不會有這樣的舉動,以我看,米爾德這次敗的很慘!」

    楊傑走到地圖前看了很久,「如果司令猜測是對的話,日軍增援部隊已經追上了英軍,並且有過交鋒,你們來看,板垣集團離英軍的位置並不遠,如果按照英軍現在的前進路線,三天就會陷入前後夾擊當中。」

    「再來看杜聿明集團的行軍路線,和米爾德部匯合需要五天的時間,也就等於英軍必須堅持最少三天,雙方才能匯合,兵力對比上,兩軍差不多,杜光亭要小心了,這次可是硬碰硬。」

    「報告,夏威夷急電。」

    陸銘看完放在了一邊,「尼米茲他們也發現了這個情況,給陳誠去份電報,把這個情況告訴他們。」

    陳誠歷來和陸銘私交不錯,後來雖因為蔣的關係沒有明面上的交往,但私信一直沒有斷過。

    對陸銘的眼光,陳誠歷來都佩服有加,並沒有因為對方年紀比自已小那麼多而看輕,有好幾次,都是因為陸銘的提醒讓他避過幾次大損失,更不說雙方之間的交易往來。

    這次但任這個遠征軍總司令,一開始蔣並不是讓他來擔任的,後來還是宋美齡的提醒,考慮到陳誠和陸銘的關係,這才改變人選。

    作為中央軍幾大主力之一,還有守衛滬杭重任的陳誠,手下軍隊肯定不能動,最後選擇參加遠征軍的部隊,多是蔣的嫡系部隊。

    全美式裝備十五個主力師,以國民政府的財力根本沒有辦法做到,更別說坦克師和空軍師,當時為這些部隊的名額還鬧出了不小風波,陳誠也動過這樣的念頭,但被陸銘勸阻,並告訴他,遠征之行很危險。

    接到陸銘送來的這份電報,陳誠馬上找來了衛立煌和史迪威兩位正副參謀長,商量眼前的應對策略。

    「陸銘這是在提醒我們小心,現在前線的情況我們一點都不知道,米爾德什麼都瞞著我們,我很擔心杜光亭的處境。」

    史迪威聽完不以為然,「陳將軍,雙方兵力對比我們並沒有吃虧,那些偽軍戰力我有聽說過,非常的差,只要他們堅持到我們到達就是勝利。」

    衛立煌的英語說的很順溜,「就怕他們堅持不到我們到達。」

    「不可能吧?」

    陳誠揉了揉額頭,「先給杜聿明去電,讓他謹慎一點,千萬不要冒進,另外,史迪威將軍,我們需要前方最新的戰報,不然我們兩眼一摸黑在這裡指揮,根本就是亂彈琴。」

    找史迪威,陳誠希望他能轉告盟軍總部,米爾德不能光下命令,前方的情況也要告知。

    「沒有問題,我馬上給尼米茲將軍去電。」史迪威也覺得在這點上,米爾德太過獨斷專行,雖然他是總指揮,但最起碼要把前線的情況告訴這些高層。

    商量了一個上午,除了讓杜聿明小心外,再就是這本加快行軍速度,早日和對方匯合,別的辦法也沒有,陳誠等人都不清楚前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下午,陳誠單獨找到了衛立煌。

    「俊如老弟,陸銘的這份電報裡你看出了別的什麼沒有?」

    「看出一些,陸將軍的意思希望我們獨立作戰,不要去聽那個米爾德的瞎指揮。」衛立煌同樣是個聰明人,這麼會看不出陸銘的來電所指。

    「是的,陸銘這個人你也瞭解,雖然說大家眼裡他比較油滑,但是他的判斷力我一直非常佩服,來這個電報目的,是在給我們警醒。」陳誠說到這裡看著衛立煌,「如果我們這樣做了,同樣會背很大的責任!」

    「放心,我全力支持你,這幾十萬弟兄我們帶他們出來,也有責任帶他們回去,有責任我和你一起背。」衛立煌回答的沒有半點遲疑。

    「好,既然這樣,我也不怕,最多說我無能而已,相信委座會理解的。」

    有了衛立煌的支持,陳誠臉上也輕鬆了不少,「既然這樣,我們給杜聿明再去份電報,讓他盡力爭取獨立自主,不要和英軍混在一起。」

    陳誠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在這個時候是非常需要膽量的,在英美面前,其實遠征軍並沒有多大的地位,更別說信任,如果不是因為現在盟軍實在抽不出兵力,陸銘又不願意去摻合,根本輪不到他們出兵。

    就拿美國來說,包括麥克阿瑟和尼米茲在內,對這些軍隊的戰鬥力都非常的懷疑,這次戰役的部署就能看出,遠征軍的位置其實很尷尬,英美都沒有把他們算進主力隊伍當中去。

    很簡單的一個例子,如果直接讓遠征軍去對付板垣集團,米爾德和他的聯邦軍隊去對付那十幾萬增援日軍,整個戰場就非常明朗,日軍根本沒有勝利的可能,即使他們現在鼓動和武裝起了很多的地方勢力,但這些人形成戰力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可惜,盟軍總部也好,米爾德等人也好,都把遠征軍當後備力量來使用,沒有第一時間發揮出他們的作用,錯失了良機。

    遠征軍畢竟不是陸銘自已手下的軍隊,有些事情也沒有辦法直接去過問,提醒陳誠之後,他就沒有再去關注,也就是這段時間裡,整個戰場風雲突變。

    米爾德帶領還剩下二十多萬軍隊,忽然變向,朝西面的安德拉邦前進,這個情況板垣沒有想到,杜聿明就更加不會想到。

    他這一改變,等於把杜聿明集團直接陷入到了日軍兩路大軍的中部,而且他們這個時候還不知道,因為語言不便和情報堵塞,二十多萬大軍還直直想前。

    相反,板垣等人卻在第一時間發覺了杜聿明集團。

    這個時候板垣有兩個選擇,一是和後面五個師團的日軍一起,合圍杜聿明集團,但等另一部匯合,時間上要等上好幾天,而且很可能被對方發覺,到時合圍的難度非常大。

    另外一個選擇,東線集團繼續追擊英聯邦軍隊,這部分軍隊由板垣集團單獨進行圍殲,有利的一面是對方還沒有意思到眼前的情況,不利的一面就日軍人數上面並沒有什麼很大的優勢。

    真正幫板垣下這個決心的還是石原,他知道這個消息之後,馬上回電,尋機擊敗,不一定要圍殲,只要打亂對方的部署,就能創造有利戰機,與其硬拚,何不利用已方優勢,困死對方。

    電報裡石原還提醒板垣,多利用本地人的優勢,還有對方那條漫長的補給線,這些都是取勝的關鍵。

    板垣接到電報後馬上醒悟過來,擊敗對方對於他們來說就簡單多了。

    相比於盟軍的輕視,板垣卻很重視這支部隊。

    用兩天時間,板垣基本摸清了這支部隊的裝備和人員數量,並很快的制定出了一個伏擊計劃,地點就選在交通極為不便的萬河谷。

    萬河谷並不是一個山谷,而是一條長十多里寬的狹長盆地,整個盆地長達近百里,因為有很多小河從這裡橫穿而過,才被稱之為萬河谷。這裡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不但貫通東西,還有連接南北的的重大作用。板垣一眼就看中了這裡,不但能埋伏大量的軍隊,還有很好的隱蔽性。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