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穿越重生 > 遠東野望1930

《》第二卷 席捲 川黔邊 第七十一章 背後捅刀 文 / 遙望東方

    石原的這個計劃崗村看完同樣拍案叫絕,如果說石原是戰略層面做出的這個計劃,崗村是政治和民國內部的一些事情上,分析出來的……更新好快。

    蔣介石和陸銘這兩個軍事集團不和,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這個計劃妙就妙在蔣一定會接受日本的提議,而陸則不然。

    那樣他們之間的矛盾就會激化,這就是他們期望的機會,那樣這上百萬大軍就能從容的轉移出去。

    田中信一這次很快受到了蔣介石的接見。

    「委員長閣下,我國政府的意見是這樣的,希望從維護亞洲的利益出發,我們兩國之間應盡快的結束這場戰爭,這對貴國和我大日本帝國之間,都很有利的。」

    第一次看到日本大使在自已面前如此的恭敬,蔣介石心裡不由自得,但聽完日本大使這話後,一下愣在了當場。

    日本人什麼意思?蔣介石狐疑不定的看著田中,他以為這次日本大使來見他,是別有用心的,沒想到聽見了這一番話。

    田中再次鞠了個躬,「委員長閣下,我國的意思,是準備和貴國修好,承認委員長閣下所代表的政府是唯一的合法政府,我帝國軍隊將撤出華中、華南和西北及中原的一部分地區,全交給閣下的政府。」

    「當然了,貴國也要保證我軍的安全撤離,這個是首要條件,別的都好說。」

    蔣介石心裡狂喜,這日本人堅持不住了,這可是好機會,他本來就在為陸銘之事苦惱,日本政府這真是雪中送炭,從日本大使的話裡,他明白這裡面的意思。

    日本是為了那百萬大軍的安全,才做如此大的讓步,這裡面沒有提到華北,還有中原及西北的一些地區,這些他一時也沒有精力顧及,他瞭解日本政府的意思,是想扶持汪精衛和自已唱對台戲。

    蔣介石對汪精衛沒什麼忌憚和擔心,現在他的名聲全都爛了,就是在華北,也不能成什麼事,眼前他最擔心的,一個是陸銘,另一個是八路軍。

    八路軍幾萬人,現在從軍統的情報中瞭解到,這不到二年的時間裡,就發展到幾十萬人了,對這個老對手,蔣介石是最為警惕的。

    華北眼下不談也好,十八集團軍不是在後面打游擊嗎?留給日軍去對付,等自已全部整頓好這些地區,再來處理那邊,蔣介石腦中轉得很快,馬上就有了大致的決定。

    雙方都各有所圖,都不想再打下去,接下來的談判很順利,順利的都讓蔣介石有點不相信,這還是以前那驕狂的日本人嗎?

    隨後雙方慢慢的進入了實質性的談判,因為雙方都想盡快的談出個結果,日本政府這次的姿態放得很低,後面的談判爭議性很少。

    就在陸銘和他的部隊在前方激戰時,蔣介石卻連他們的意見都沒徵詢過一次,就別開他們和日本政府進行了和談。

    蔣介石委派何應欽擔任談判的全權代表,在第三日,就和日本政府的代表,簽訂了十多條協議。

    協議的主要內容有:

    以第十一軍為主的日本軍隊,全面撤出華中,從海上返回日本本土,國民政府要放開一條路,保證他們的安全,日軍撤出後,南京等地交給國民政府,日本政府承諾不會破壞南京的地的建築和軍事設施。

    西尾集團撤出九江等地,從海上返回本土,國民政府要保證他們一路的安全,提供應有的幫助,雙方應盡快的完成互換俘虜等工作。

    板恆集團和原十一軍一部,撤回華北休整,沿途**不得阻攔,還當以協助。

    華北日軍全面撤回原駐防區,這個撤出的時間,等華中日軍安全撤離之後,日軍才會撤軍,這是這次談判中唯一有爭議的,在蔣介石的首肯下,何應欽最後還是答應了日本政府的要求。

    就這樣,陸銘事先沒有一點消息的情況下,蔣介石在談判完成後的當日,就向全國和全世界發表了公開聲明。

    聲明中,蔣介石代表國民政府稱這是一次偉大的勝利,在對這次談判,他滿口都是為了國計民生著想,和平解決才是最好的出路,最後談到華北、東北問題時,他說這次談判,只是第一部,那些後面有望和平解決。

    這種自欺欺人的謊言,讓蒙在鼓裡的民眾狂喜萬分,能夠不打仗,還能拿回那失去的大片國土,這是了不得的勝利,消息傳開,全國都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中。

    世界各國對這次的事件表現的很冷淡,美國的報紙還提了句,「不對等的談判,能有保障嗎?」

    從這點上看來,就連美國的記者都能看出的問題,這位委員長會看不到?國民政府那些高官看不到嗎?

    蘇聯聽到這個消息,當時就火了,斯大林在公開聲明中講道:「這等鼠目寸光的和談,不知道國民政府的那位委員長先生,是不是收了日本人的什麼利益,才會做出如此愚蠢之事。」

    蘇聯為什麼會表現的如此激烈,這和庫頁島的爭端有關,現在日軍主力一撤,要是派往東北,這蘇聯的遠東軍區可就緊張了。

    陸銘剛回到合肥,就被這個消息給驚呆了!

    他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蔣介石竟然在這關鍵時刻,就即將取得全面優勢的時刻,和日軍和談。

    這和放虎歸山有什麼兩樣,日本軍隊無損的回去,只要給他們個一到兩年的時間,就能再次捲土重來,那時還能有這麼好的機會嗎?

    楊傑整個人都沒有半點的精神,「這是典型的背後捅刀子,我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打下的局面,創造出的良機,就這樣沒了,更讓人不可忍受的是,我們竟然事先一點消息都沒有得到。」

    陸銘頹然的坐在椅子上,腦子裡迷迷糊糊的,都混亂了。

    「司令,也沒什麼,蔣委員長忌憚我們的實力,做出如此的舉動,我們回去吧。」李秋看陸銘的樣子,很是擔心。

    回去吧!

    陸銘茫然的抬起頭,眼睛慢慢的變的清明起來。

    本來蔣介石不這樣做,陸銘也同樣會把這些地區交給中央的,他們之間和談,在利益上,對自已這邊也沒什麼損失,但這種背叛的感覺,和放日軍離去的不甘心,怎麼也忍不下這口氣。

    陸銘把楊傑和李秋單獨叫到了密室,「看起來,我們算是和中央政府決裂了,現在別的先不去考慮,先把那些軍隊完整的帶回去才是大事。」

    楊傑點了點頭,「嗯,這個應當盡早安排,沒了外敵的威脅,我擔心老蔣後面還會對我們下手,以前他就有這樣做過。」

    陸銘鄙夷的笑道:「呵呵,想動我們,他現在還沒那個膽子,最多暗中分化我們,先不用擔心這個,我們也準備下撤軍的命令吧。」

    「好,我就去下令,那揚州和長江的作戰計劃,還要不要進行下去?」

    陸銘的眼中閃過一絲寒光,「揚州不打了,長江要打,派人給日軍送封信去,勒令他們投降,不投降就消滅他們!」

    「給孫立人去電,他那個計劃不用實施了,讓他留一部分人監視,其餘主力全撤回上海去,給我軍撤軍的路線做好保障工作。」

    「給岡村寧次和在我軍包圍中的日軍下個通牒,離去可以,所有武器彈藥等物資,必須全部留下,不得借口銷毀,等我軍接收後才可以放行。」

    楊傑眼中一亮,隨後笑了起來,「司令這樣一做,日軍和投降沒什麼差別嘛,這樣也算是出了我們心中的一口惡氣。」

    「不單是為了出氣,我要這些武器彈藥有大用的。」

    「大用?」

    楊傑幾個不解。

    陸銘點了點頭,「派人聯繫十八集團軍的代表,給他們送一份大禮過去,這次送禮送到家,我們繳獲的所有日軍武器,全都集中起來,我軍中的六零小炮那些,準備三千門,一起送給他們。」

    楊傑和李秋都驚呆了,「司令,這個會不會太多了點?」

    要知道在上海可繳獲了日軍的好幾個儲備倉庫,租界那裡面日軍還很多武器那些都沒來得及運走,其它城市的繳獲也很多,加上眼下這十多萬日軍交上來的武器,能武裝起三十萬的部隊來。

    三十萬部隊的武器彈藥,這可不是個小數目,這裡面還有很多日軍的重武器,這樣的部隊比眼下的中央軍都不遑多讓。

    李秋忽然想到了什麼,伸出大拇指讚道:「司令這招絕了,一舉多得啊!」

    楊傑轉頭,「李先生說明白點,解解惑。」

    「十八集團軍最缺的是什麼?武器。他們人有得是,而且他們在日軍的後方,有了這一大批武器,他們的實力就能飛漲,日軍要想消滅他們,可就難了。」「那位委員長最擔心的,就是我們這兩股勢力,司令這樣做,就是報了仇,出了氣,還能由他們來牽制中央政府,以後少對我們動歪心。」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