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散修成仙

《》第二卷 復仇之路 第四十四章 苦行僧 文 / 留方千古

    好在中年和尚披著自己的馬甲作威作福時,均是自號「老夫」,而沒有狗血地稱呼自己一聲「蘇某」,總算令蘇典還能心存幾分「自己不是壞人」的自我安慰。然而潛意識中蘇典卻也清楚地知道,經過中年和尚這一通大鬧,自己與大慈悲寺的梁子顯然已經結下了。

    其實按理說,蘇典與大慈悲寺間的恩怨早在五年前就已開始。當年的修仙悟道大會後,蘇典被藏劍閣閣主公孫弘驅逐出派,路遇一個邋遢的老和尚強行奪舍未遂,從那時開始,蘇典就對整個大慈悲寺心存芥蒂。而後的半年,蘇典潛入大慈悲寺的藏經閣中一度翻閱了不下上千部古典藏經,可以說是在觸犯大慈悲寺這個傳承了數萬年大道的老古董的禁忌。

    偷閱他派傳承,此事若然傳將開來,恐怕蘇典遭受的會是整座大慈悲寺所有的僧侶合力擒殺,除此之外,絕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儘管都是在「道」的基礎上建立,而且自古至今,門下弟子修的都是涅槃飛昇的道法心經,大慈悲寺卻在約束門徒時比其他三大道統要嚴厲苛刻地多,其中殺生、偷盜、邪淫、飲酒、妄語五大戒向來被眾僧奉為金科玉律。但,這卻並非意味著,萬年傳承被人偷窺,那群恪守門規的和尚們還能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與你理論。

    傳承被人偷閱就如同祖墳遭人偷挖,這不僅僅是在挑釁,更像是在打臉,沒有人在這個時候還能沉得住氣。

    看一看現在大慈悲寺對操控著蘇典軀殼的中年和尚貿然闖寺的態度就能知曉,這個素來秉承仁義待人的古老傳承對待外敵的態度是何等的蠻橫!誠然,這件事的罪魁禍首實屬中年和尚無疑,大慈悲寺則佔了「正義自衛」之理。

    然而,中年和尚卻並不這樣想。要知八百年前將中年和尚逼入萬魂誅天陣下的神龍葬地底的首惡元兇正是大慈悲寺,今日,他藥師琉璃光佛陀才是代表正義一方前來討債的。

    「呼」!一聲咆哮,中年和尚突然一把將這個鐵塔般的丈二巨僧徒手舉過頭頂,青衫無風自鼓,髮絲根根怒放,劍眉直豎,凝目如電,凝丹期的修為倏忽外散,陡然間將如小雞般擒在手心的丈二巨僧壓迫的渾身動彈不得。

    這是極端詭異的一幕,只見在一座莊嚴神聖的古剎之內,一道大理石製的拱形門洞前,一個八尺的青衣少年衣衫飛舞、怒髮衝冠,單手橫過頭頂,掌心竟駭然托著一個身長丈二腿粗如桶的巨型僧人,迎風挺立,狂傲孤絕。

    「築基巔峰,不過如此!」

    青衣少年口中突然發出一聲冷到骨子裡的不屑,雙肩一抖,強若大江漢水的元力流瞬間自臂腕外放,「嗖」地一下將手中的丈二巨僧拋向了十幾丈高的虛空。

    預料中的丈二巨僧被從高空墜地摔個七葷八素的場面沒有出現,空中不知何時竟出現了一條通體赤紅的法衣袈裟,袈裟沿虛空急速旋轉,好似一道無柄的赤紅傘,冉冉飄至丈二巨僧的腳下,托住他的身子緩緩降落。

    「喜怒哀樂貪嗔癡,人間七情莫如是。其實百年歸塵時,一抔黃土化君知。」

    就在這時,一個身著灰衣腳踩草鞋的苦行僧慢慢自大慈悲寺那兩扇破碎的大紅漆木門踏了進來。

    苦行僧看上去不過只有三四十歲的年紀,滿面灰塵,左手托著一隻和尚化齋用的盂缽,右手則豎立胸前作禮佛狀,腳下的草鞋破爛不堪,左右兩顆髒兮兮的大母腳趾和兩隻灰撲撲的腳跟都裸露在外,褲腳沾滿濕泥。顯然是曾經苦行了很長的一段路程。

    彷彿是算計好了一般,伴隨苦行僧最後一腳穿過古剎的門庭,那條載著丈二巨僧空降的赤紅袈裟卻也同時穩穩落地。然後,便見這個苦行僧把手一招,那件被他當做救人器物來使的赤紅袈裟忽如活了過來般「唰」地一聲飛入了他的掌心。

    「多謝如惠師叔救命之恩。」

    丈二巨僧剛剛被中年和尚擊敗顏面大失,垂頭喪氣地對遠遊歸來的苦行僧道了聲謝。

    苦行僧微微點了點頭,面帶微笑道:「一池春水,縱然攪得渾濁不堪,平靜過後,依然清澈如鏡。得失若雁過無痕,勝敗如過眼煙雲,若是過分執著,苦惱自然降臨;一旦敞開心扉,萬物皆是浮雲。」

    丈二巨僧知道這是苦行僧在指點自己不要過分在意得失勝敗,偏偏數百年來,自己的爭強好勝之心就是苦苦壓制不住,然而卻有感於這位越發脫塵入仙的師叔一片好意,當下只得頷首道:「師侄受教了。」

    苦行僧卻暗暗歎了口氣,對於這個丈二巨僧的脾性他早已一清二楚,偏偏卻沒法用佛心來加以感化。片刻的遺憾之後,苦行僧才終於將目光移到了那個一襲青衫的頎長俊逸少年身上。

    「貧僧乃大慈悲寺如惠,不知施主如何稱呼?」苦行僧向佔據著蘇典軀殼的中年和尚頷禮問道。

    中年和尚沒有立即回答,反而卻眉頭一皺道:「佛如玄圓定,你是大慈悲寺第五十六代弟子?」

    苦行僧聞言神情倒沒有太大變化,點了點頭,算是回應。

    而這時中年和尚心中卻如翻了滔天巨浪,中年和尚本名藥師琉璃光如來,三十歲後才改名作藥師琉璃光佛陀。如來,如惠,也就是說,這個名叫如惠的苦行僧正是中年和尚那個時代的大慈悲寺「如」字輩弟子。

    八百年了,中年和尚完全沒想到還能再度遇上昔日的同門師兄弟。當然,那時的中年和尚是被大慈悲寺當做重點培養的傳承者,並且一心癡迷丹藥修行,與同門的師兄弟關係不是太好,甚至像這個名叫如惠的苦行僧,若非是對方首先提起自己的名號,中年和尚甚至都記不起自己的眾多師兄弟中還有此人。

    不過就是這個當年被自己忽略不計的師弟,如今卻修到了令自己都難窺深淺的境界,著實讓中年和尚心中感歎萬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