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仙俠修真 > 散修成仙

《》第一卷 神龍葬底 第二十三章 如來鎮魂經 文 / 留方千古

    奪舍,又有一種說法叫做借屍還魂,實際上便是遊魂佔據他人軀殼的一種代名詞,早在數萬年前就被四大道統協商後列為修道的禁忌。

    然而人們嘴裡不說心中卻都清楚,所謂的禁忌只不過是明面上被人吹捧作金科玉律的東西,私下裡究竟被踐踏蔑視至何等境地確然無從取證。且不說生活在鬼藏中的遊魂野鬼對「奪舍」一途肆無忌憚,便是中土的某些名門正派中虛活了數百歲的老不休同樣對這個所謂的禁忌樂此不疲。

    奪舍就意味著重生,是能夠幫助那些老不休暫緩被光陰踢進生命輪迴的絕佳途徑,沒有人會因為它是禁忌而像虔誠的信徒一般對它頂禮膜拜。

    五年前,就在蘇典被逐出師門的第一年,他遇到的第一個生死大關便是險遭一個老態龍鍾、面目可憎的老僧強行奪舍,好在蘇典意念奇堅,終於在最後關頭成功脫逃。不過從那以後,蘇典就對佛門弟子沒什麼好感,並在隨後的半年潛入大慈悲寺藏經閣翻閱了上千部佛門古經作為報復。

    那種被人奪舍的瞬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慘痛經歷,蘇典至今記憶猶新,如果可以選擇,蘇典寧願面對的是傳說中最恐怖的九幽煉獄之火,至少,炙烤比剝魂要來的輕鬆。

    是成為碎石亂泥下的肉餅,還是允許自己的體內多一條擁有強大元神的魂魄?從沒有任何一刻,能令蘇典感覺到做出抉擇是這般的困難。

    艷陽如酥,湛藍的晴空萬里無雲,山青水碧草綠。初春的茂林好似一片翠色的汪洋,微風拂過,蕩起一圈圈跌宕起伏的漣漪。

    一座百丈石塔高聳入雲,方圓數里整個下陷了至少半丈餘深,土質貌似初經翻新,周圍寸草不生,甚至某些角落竟駭然可見人的頭骨殘骸。

    這是坍塌後萬碑塔葬的樣貌,那數萬道象徵著亂葬墳的林立殘碑俱皆被斷石亂泥埋葬在神龍葬下,原本高三百餘丈的石塔這時也深陷一半,荒墳化作深坑,殘碑獨留遺骸,斷石,濕土,在充足的日光浴下化作一副別開生面的新面孔。

    一個背著強光盤膝端坐於數里深坑邊沿的青衣人手捏劍訣、口吐心經,那道被陽光拉的頎長的人影遠遠地映射到十幾丈外的翠青林海深處,顯得是那麼地孤獨寂寞蒼涼。

    青衣人正是蘇典,在神龍葬全部淪陷的剎那,他終於接受了中年和尚元神入體的做法。事實果如蘇典猜測的那般,雖然最終他的身體成功地掠出了地穴,而中年和尚卻違背了誓言賴在他的身體內不走了。

    用中年和尚的話說就是,「好吧,就讓老天詛咒貧僧萬毒浸體、面潰舌爛、臀部生瘡、腳底長膿、吃嘛不香、喝嘛不甜、睡覺被悶雷吵醒、走路被鳥糞淋頭、說話被咬破舌尖、穿衣被撕破襠部吧。」

    蘇典沒有半句怨言,脫離險境的片刻過後,他就盤膝坐地,口中開始默念三年前在大慈悲寺偷看的《如來鎮魂經》。蘇典從來都不會打一場沒有把握的仗,若非沒有幾分將中年和尚的魂魄驅逐的把握,蘇典怎麼會如此輕易就默許中年和尚暫借他的軀殼?

    《如來鎮魂經》是蘇典從大慈悲寺藏經閣的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翻閱的鎮魂和驅魂的經典之作,蘇典相信,一旦自己將這部經文一字不漏地念出來,定會讓那個玩陰耍賴的和尚魂魄從此墜入萬劫不復之境。

    「有佛門虔誠求道者曰如來,踽踽獨行於名山大川江河湖海。曾登高望遠,上知仙台大道;又臨萬丈深淵,下通黃泉冥域;中覽五湖四海,曉人間萬理。百十年來,觀千萬術士擒鬼捉魂,初學端倪,故自創一經,曰如來鎮魂,徒然貽笑大方而。若夫天地萬物,不外乎魂魄肉身,肉身外顯,魂魄內斂;肉身純陽,魂魄純陰;肉身本有實質,魂魄無影無形;肉身吞日月精華,魂魄納天地靈氣……肉身懼火燒冰凍木鑽土掩劍劃斧斫冷風浸;魂魄怕金印光照雷劈電刺油炸刀鋸孟婆湯……」

    「鎮魂無外乎口吐咒語,強攝魂膽,心存金剛念,普光耀身,意若萬雷奔騰,凝目如電,咒似滾油利刀,灌它一口孟婆湯……」

    一襲青衫隨風舞,長髮飄飄覓封侯。蘇典存無敵志、念鎮魂咒,納元力修復體魄,養精氣固本根,孤影長坐,戰意滔天,直欲將那道外來的魂魄強行逼出軀殼。

    「好一句咒似滾油利刀,灌它一口孟婆湯!」中年和尚非但沒有被蘇典的咒語嚇得魂膽俱碎,反而仰天長笑道:「八百年了,沒想到貧僧自創的《如來鎮魂經》依然流傳於世,好不激動啊!」

    「你說什麼?」蘇典陡地睜開雙眼,念力好如實質一瞬不瞬地死死盯著端坐於腦海深處的那個舉止泰然自若的中年和尚。

    「準確地說,貧僧一生創了三部藏經。第一部歷時一十五載,乃是貧僧二十年的煉藥心得,名曰《如來藥經》。第二部歷時五載,乃是貧僧五年收集的捉鬼捕魂心得,名曰《如來鎮魂經》。第三部歷時十載,乃是貧僧十年獨創修道心訣的《如來心經》。」中年和尚說到這裡,突然歎了口氣,道:「只是可惜,貧僧最為看重的《如來心經》那一年被執法的佛心子老禿驢焚為一炬。」

    荒謬,實在是荒謬到了極致!蘇典劍眉倏忽一擰,驀地冷笑道:「想要憑借打擊我的意念好替你找尋奪舍的突破口,至少你也該編一個更能讓人信服的理由。你本名藥師琉璃光佛陀,卻編撰以如來命名的經文,豈非是滑天下之大稽?」

    「怎麼?」端坐於蘇典腦海中的那個中年和尚表情玩味,笑瞇瞇地道:「難道你的老師沒有告訴過你,藥師琉璃光佛陀只是貧僧三十歲之後的化名,貧僧的本名其實就叫藥師琉璃光如來?」

    (剛剛感覺寫的有些不滿意,後面刪了一千多字。下一章該在22點左右,唉,現在都成黑白顛倒的活鬼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