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碧海沉浮隋唐之旅

《》正文 第八十七章 無心插柳 文 / 蘭玉簟秋

    那隻手就那麼懸在我面前,靜候我的答覆。

    感覺大家的視線都凝聚在自己身上,顯得有點侷促,最終還是做出了決定——將手掌遞給了他,由他帶著上了馬。

    畢竟,我還不想在眾人面前丟人現眼。

    大家似乎都因我的決定而鬆了一口氣,氣氛一下子變得不同了。李世民與突厥公主的馬匹與我們的並駕,起跑線內兩馬昂揚,誰也不比誰遜色。

    李世民英俊的側臉冷冰冰的叫人看不出喜樂來,可他那嘴角勾起來的一抹若有似無的弧度卻令人不寒而慄,我彷彿變成了他手裡攥著的韁繩,頃刻間便被他糟蹋得體無完膚。

    突厥公主坐在李世民身前極興奮,她對身後的建成挑眉道:「早聞太子殿下騎術精湛,今日喬瑪可有榮幸見識到了!」

    「公主過獎了,要論騎藝箭術,又有誰能出你夫婦二人左右呢?今日有榮幸的人是我才對……但願二位不要讓我這個兄長輸得太難看。」李建成寒暄而笑。

    李世民聞言望過來,瞥了我們一眼後,視線所及之處很快便轉移到……我的腰際。

    擱在我腰際上的那隻手因著那視線而加重了力道,拉近了我和它主人的距離。

    「皇兄你得小心了,我可不會讓著你的。」李世民迅速收回視線,瞳孔裡一片冰冷。他那不自然的態度,影響到了坐於他身前的突厥公主。公主以一種好奇的目光在他與李建成之前徘徊,然後便是長鞭一揮,令馬兒馳騁起來。

    灰塵滾沙,噠噠的馬蹄充斥於耳,我承認在馬上極速顛簸時我很害怕,但也不否認自己確實很享受這種近乎飛揚的感覺。後背的溫熱帶給我很強的安全感,我們一下子回到了最初相識的時刻,沒有逼婚,沒有懷疑,沒有距離,僅僅是兩片赤誠的心毫無保留地袒露在對方的面前,「喜歡」便脫口而出,用不著絲毫猶豫。

    手情不自禁地攀附在他的手背上,他立刻將其包握。

    「芸兒……」有點破碎的溫柔自耳畔傳來,「這樣,你還能否認嗎?」

    自信的笑,猶如當初他單純的自傲,我窘得想將手抽回來,可他哪裡肯依?包握的力度恰到好處,溫柔就那麼傾洩而出,直流進心坎裡。

    「啪!」身旁的黑馬兒追了上來,兩匹馬一時並駕齊驅著。李世民一手抓著韁繩,一手將鞭子狠狠甩在馬的後臀上,引來馬兒痛苦地嘶鳴。

    「我們這一局……」李世民忽然吐出隻言片語,恰似一句:「勝負不是那麼簡單的,至於失敗的懲罰,卻得好好考慮考慮……」依然露出淡淡的笑,令人捉摸不透。

    他說話的對象,以及所謂的「勝負」,我自然明白是什麼,心一下子涼了個透徹。呆呆地打量他,企圖從那清冷的眸子裡獲得什麼訊息,但可惜,依然什麼也沒有。

    突厥公主此時無話,不知男兒心性的她是否有覺察到什麼。但李建成確是明白他的弦外之音,瀟灑地回了一句:「也許吧……可照目前來看,我……贏定了!」鞭子揮舞下去,馬兒速度立時提升。

    眼看終點即將到達,我伸手將火紅的標桿插進竹筒裡,大功告成。突厥公主不愧是有功夫的,在離竹筒仍有一段距離時她就將手上的標桿準確無誤地射進了竹筒裡,致使折回時我們輸了一截路。

    也就是說,如果這一局敗下的是我們,那麼我就成了拖人後腿的!

    下意識的,我並不想輸,死死地盯著旁邊的馬鼻,不由得緊張起來。

    終點已到!

    我們沒輸!

    哈,也許我該歡呼一下藉以宣洩心中的暢快。

    建成一將我扶下馬,小玉就激動地跑過來在我眼前亂蹦,比我還開心,建成在身後寵溺地看著。芳妃笑著踱到建成身邊:「我知道夫君是不會輸的。」她看向我時,正好我也朝她看去,四目相對,個中意味便已瞭然於心。有她相伴的那段歲月確實是消逝了啊,我終於明白,如今不只是身份的懸殊,我們的心也已是天各一方……可你,我是該說你傻還是說你大度豁達呢?你怎能贊同自己的丈夫你面前牽起其他女子的手呢?愛他,非要那般隱忍?

    糾葛似是永遠也理不清的,如今又得加上一個突厥公主。好在公主是男兒性,不然以她的尊貴和刁鑽,免不了當場一頓歇斯底里,弄得大家都下不了台,說不定最後還得鬧到皇帝那裡。

    接下來的四出賽,我沒用心看,一心在觀察突厥公主上。

    五王爺最後落敗,被幾個哥哥逼著回宮去請求皇上答應以誠接待高句麗商人。這倒也說不上是對他的「懲罰」,只是讓五王爺以另一種方式「進諫」政治策略罷了,只不過這一進諫得冒著觸犯天顏之險。

    接納高句麗人來唐行商,是李建成等人謀劃許久的事,他們認為既然大唐要拓寬政治領地,就得來者不拒,廣納賢人異士。這方面皇上本是做得很好的,不論是大和民族、天竺、突厥還是回紇民族,大唐都誠心接納拜為上卿。但是,唯獨對高句麗,皇上始終抱以不予置理的態度,甚至禁止高句麗的商船在港口通行,同時下令驅逐、格殺任何偷渡居住的高麗人。眾所周知,高句麗小而固強,地勢優渥,民殷國富,又是三面環海的軍事要地,若能與之交好,大唐無一不會獲益。於是,說服皇上放下固執接納高麗人,便成了目前大家最為關注的事。

    回宮幾日,聽說五王爺已面見皇上數次,可每一次都是無功而返,皇上吃了秤砣要與高句麗劃清界限,老死不相往來。

    煩惱自有人去煩,我感興趣的是皇上對高句麗的決絕而毫無轉圜的態度。偶爾會瞎想,皇上的行為倒像個與人賭氣的小娃娃,對方不先來低頭道歉,自己就絕不先妥協。

    此時玩笑的念頭,打死也沒料到,在未來竟被證明是真!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