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碧海沉浮隋唐之旅

《》正文 第六十三章 京亂(二) 文 / 蘭玉簟秋

    扣第四十八章標題。

    ------------------

    兩人僵立著都不說話,眼裡俱是閃動著難以言表的火光。我嚥了嚥口水,看著圍堵在門口的為數不少的家丁丫頭,冒一陣虛汗。

    這時人群攢動了一下,南幾從裡邊冒出頭來,他面帶喜色走進來,附耳對李世民匯報著什麼。龐通接著也鑽出人群,同樣對李建成耳語了什麼。李世民聽後,露出了滿意的笑容;李建成聽完先也滿意地點了下頭,接著便是一臉的難看,怪異地瞪了李世民一眼,雖僅僅一瞬,我依然捕捉到他眼裡的痛色。

    李建成隔著李世民看向我,眼裡一片複雜,李世民亦轉身與我面對,我則慌亂地低下頭去,不想直視他們任何一人。

    我正為眼前混亂的局面傷腦筋,就聽一家丁來報,「唐公說朝廷有指派下來,命大公子、二公子立刻到千機閣議事,要緊要緊。」

    門口聚集的人聞言一哄而散,後半夜裡,府裡燈火輝煌,一片忙亂。

    小玉進來伺候我換裝,告訴我唐公正命手下人打點軍裝,明日將士們便要去扶風郡和彭城等地戡亂。「農民又亂起來了,」她邊為我拆發邊歎氣,「幸好去年奴婢的爹娘搬到涿郡來了,否則就要捲入戰爭中了。唉……誰讓朝廷不讓老百姓過活呢,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服勞役交租稅,不反也不行啊……就怕沒完沒了的下去,反倒是自己遭罪呢。」

    我笑道:「朝廷很快也就不是朝廷了,怕什麼?正要有他們,才有後來的人推翻……」我止住不說,小玉也沒留心我的話,繼續手裡的工作。

    換下衣服後,我打算回家去送送爹,小玉於是隨我出來。路上點著火把穿行的人非常多,正是忙的時候沒人去顧及那繁文縟節,彼此碰了面也就匆匆擦身而過罷了。快進家門時,我突然想起一個很重要的人物來,便問小玉:「三公子哪去了,照理他不是該……他既沒到房裡,如今人可在唐公處嗎?」

    小玉頓了一下,回道:「三公子今夜在前廳讓賓客給灌醉了,四公子拚命給他倒酒,倒像忘記了三公子是新郎官要入洞房的,還一個勁慫恿他喝酒……方才朝廷派人來宣旨時,大公子二公子人不見,三公子又醉了個糊塗,好叫唐公震怒……」

    「那他現在人呢?」

    「三公子?大夫人差人把他抬去了,公子醉得是不省人事,看來明日是動不得身。」

    我沒說什麼,和小玉進了門,見娘鸞鶯兒正為爹張羅出征的物件,爹正在喝茶,海子則坐爹的身邊擦他的愛劍。

    見我回來,眾人都略有些驚訝。鸞鶯兒頓後掩嘴淺笑道:「哪有出嫁的女兒在新婚之夜就跑回娘家的,這要讓人瞧見了,還不成為笑柄?」

    爹皺眉,海子咳嗽一聲,上前拉住他娘小聲嘀咕一陣,鸞鶯兒才噘了嘴不再說話。

    「今晚亂得很,什麼新婚的也不算不了什麼,我就是回來送送爹和海子,馬上就回去的……」我不得不先安下他們的心,「爹明日就要走了,什麼時候能回來?」

    站到娘身邊,她輕柔地撫摸一下我綰起的頭髮,一句話也沒說。才不過半日,我就好像和娘分開了半年之久,感覺心裡空落落的不踏實。

    「戡亂這可說不准的,姐,」海子吊兒郎當的模樣,把玩著手中的亮劍,「農民起義可大可小,通常是一發而不可收,誰知是不是壓下一個又漲一個起來?」

    那倒是,這一回只怕還壓不下去……

    我看向爹,只聽他儼然說道:「既然嫁出去了,以後心思就該多放在丈夫身上,娘家的事以後你也少操心,免得落人口實。你就回去吧,爹出戰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沒什麼好擔心的……」

    臨走時娘把新制好的冬衣給我披上,爹又吩咐了一些話。直到我也為他們祝了平安,這才動身回來。還沒踏進房門,環翠就跑從屋裡跑出來偷偷說:「夫人把三公子帶回來了,這會兒生著氣呢……」

    我低問:「為了什麼?」

    環翠歎氣道:「想是老爺讓妍夫人收拾行裝的事惹夫人不高興了,又恰逢你不來照顧三公子……」

    得了警報,我謹慎地進屋,就見竇夫人坐在上位,十分不悅。裡屋的床上,正躺著一個九尺高的魁梧軀體,床邊有玲瓏在照看著。

    屋外嘈雜,屋內沉寂。

    小玉攜了我進來,給竇夫人行了禮。竇夫人首先指出我在稱呼上的錯誤,要我改「夫人」為「娘」,我雖不習慣,也不得不照喊了一遍。她聽了還算滿意,又嚴厲地批評道:「新婚之夜新娘子不待在新房裡,卻到處亂跑,成何體統?」

    「回娘的話,我……芸兒不是到處亂跑,而是為人子女、為人親姊的,理應去送個別,祝個平安,畢竟誰都不能料定戰場的事,趕不准以後就陰陽相……」

    我本想故意說誇張嚴重一點,好叫自己的行為更具說服力,哪知「陰陽相隔」還沒說完,竇夫人就喝止了我,不許我講不吉利的話。我暗喜,慶幸自己抓住了她的痛腳,得以躲過冗長的盤問。

    竇夫人說了好久的話,但我是左耳進右耳出的,陽奉陰違。等到她好不容易說完,要我「好好伺候三郎」時,我不禁對空翻了個大白眼,暗問道:要我怎麼伺候啊?難不成由我來主導「洞房」不成?

    我諾了個「是」,在竇夫人還沒走出門,我還沒走進裡屋時,李玄霸那小子突然轉醒了。他先是迷糊地「嚶嚀」幾聲,而後霍然從床上翻起來,也不看旁人是誰就往外衝。

    「三郎你跑什麼?」竇夫人見人一咕嚕衝了出去,忙命人跟上去,生怕他酒醉還沒清醒過來。

    翌日清早,李玄霸神采奕奕的,站在唐公身邊。按他的意思,這次戡亂,他去定了。

    我雖鬆了一口氣,心裡卻覺得毛毛的,有種不祥的預感,望著遠去的行隊,久久佇立。

    家裡的主心骨一去,府裡一下靜了,空曠的院落屋宇使人落寞。

    自我成親之後,周圍的人事物都有了改變,我的地位毋庸置疑的提升了一大截。嬛夫人對我的態度友善許多,連琢兒都許我抱著逗耍了;蕭夫人是一貫的纖柔貌合,我和她成了堂妯娌,她對我就更親近些。因著情理的必要,我幾乎天天與她們待在一起,沒話也得陪話。

    偶爾外面報來些消息,得知宇文智及與其兄長也於唐公出發同日動身,被派往鎮壓杜伏威、輔公祏一支起義軍,時杜伏威、輔公祏已大破隋將陳稜軍,攻據歷陽郡城(安徽和縣),成為江、淮間的一個大勢力;於此同時,竇建德在樂壽(河北獻縣)建國,自稱長樂王,成為河北地區的一個大勢力。唐公臨危受命,其部隊雖驍勇善戰卻也分身乏術,起義接踵而至,教人應接不暇。

    涿郡雖離戰禍較遠,近來卻也受到了影響,運送家當的富商的馬車越來越多地開進城裡,避禍逃難的百姓幾乎滿街都是;糧食已是供不應求,價格猛漲。太守府也面臨了錢財緊缺的尷尬局面,只見糧倉的儲存一日一日地少,簡直愁煞了竇夫人,幾月下來人她都瘦下一圈。

    ================

    這一章就補上這麼多吧,下一章出得可能就有點晚,因為蘭玉有點感冒了,而且每月一次的考試3日後也要來臨,我不得不去做一點準備,請親們一定要諒解。等考試過了一定更上,呵呵∼∼望親們多多收藏,啵啵∼∼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