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網游動漫 > 公子別急

《》章 節目錄 第139章 比武 文 / 圓不破

    太子震怒之下將佟玉帛趕離太子府遷往別院,柳氏得知消息哭倒於太子府前,道出溫儀公主曾放言要與准太子妃聯手為難庶妹的消息,此次陰謀,必定是溫儀公主指使無疑!

    她這是失心瘋了,決意要掙個魚死網破,最不濟也要拉佟錦下水。

    佟錦面對這些紛言困擾無比,在一次皇室家宴上苦惱地說:「我這庶妹自小待我不好,現在見我得了太后皇上喜歡,總害怕我藉機報復,現在鬧得滿城風雨的,倒真像我做過什麼似的,還因此連累了太子妃,我的罪過大了。」

    太后的神情有些不快,「實在不成體統,一個和聖公主,一個太子妃,會聯合起來去害一個小小的承徽?你那庶妹倒也看得起自己!」

    和聖公主是皇上封的,太子妃是太后選的,柳氏原是怕佟玉帛被趕出太子府後再無回府的機會,可現在這一鬧,卻是把自己的後路給斷了。

    同席的太子面顯尷尬,永興帝的神情也怏怏的,「這佟介遠,實在教女無方。」

    一旁的二皇子慎王笑道:「從前咱們還羨慕太子得佟家姐妹相侍,如今看來,齊人之福也不是人人享得的。」

    太子面色驟暗,七皇子見狀不服地頂回慎王一句,「二哥最近不也是後院失火麼?竟還有心思來消遣太子哥哥?」

    慎王沉了臉,林皇貴妃歎了一聲,「皇上不是不知道,烈兒的子嗣中至今還未發現身具聖靈真氣的,便多納了兩房妾室,他那王妃素來善妒。最近又聽了外面不少傳言,便遷怒於那兩名妾室。鬧了不小的動靜。」

    永興帝目光一凜,「哦?什麼傳言?」

    佟錦聽了這句問話,身子不由一顫,若是永興帝仍將與蘭青的約定放在心上,今日是斷不會接皇貴妃這話茬的,現在他問下去,便是已撤了與蘭青的約定,她的婚事,已徹底掌握在永興帝手中了。()

    同席的溫雅皺了皺眉。看向佟錦,佟錦低眉順目的沒有半點表示,皇貴妃心情舒暢,暗道前兩日佟錦差人來講了永興帝為何不給她賜婚的始末真相。原來是真的。如今卻是約定已失,以佟錦主動告之真相來看,恐怕這位和聖溫儀公主也是心儀慎王的。如此,何愁這婚事不成?

    皇貴妃以長者之態笑說了京中最近流傳的慎王要迎娶和聖公主的傳聞,永興帝聽完後果然沒加以斥責,但也沒有表示同意,畢竟,慎王妃雖有失德。但現在仍是慎王正妃,而永興帝還另有幾個沒有婚配的皇子。佟錦花落誰家,都還是未定之事。

    皇貴妃說完傳聞後,慎王當即起身表示連累了佟錦的名聲,又苦笑自己家有妒婦,沒有這個福氣,至於尚無聖靈子嗣,更是不可強求之事。

    皇貴妃又適時地落下幾滴眼淚,「沒有聖靈子嗣,烈兒這些年受了多少冷眼?還有人懷疑他並非皇家血脈,這讓我……」

    慎王與皇貴妃一唱一和,明眼人都看得出他們意在何處,佟錦現在表面上雖仍是自由之身,但慎王與皇貴妃看中的人,別人想奪,也得有這個實力。

    家宴散席之時,皇貴妃特別叫了佟錦到身邊,拉著她走了好一會這才各自上了輦轎,因佟錦此時仍住在壽安宮,溫雅有心問她的心意也有諸多不便,便只能作罷,臨去前頻頻以目光關切,水明月則頗有些興災樂禍的意思,數度拉了溫雅說話,不讓她和佟錦有過多的接觸。

    佟錦對這些並非一無所知,但她一點都不著急。

    皇貴妃的心思誰都明白,永興帝明白,太后更明白,但太后是絕不會讓她有機會嫁給慎王的,因為太后是堅定不移的太子黨,所以她才敢把自己已是自由身的消息透露出去。

    與其讓太后與皇上拿主意,她被動地承受,不如讓這個局面暫時僵持,只要太后與皇貴妃兩相不讓,那她就是安全的。

    第二天太后找了佟錦過去,說起有關傳言的事,佟錦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樣,只說一切讓皇上作主。

    太后微有不悅,「若是普通人家的女兒,婚事自然是長輩作主,但你身為和聖公主,豈能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皇上仁厚,會顧及你的。」

    佟錦想了想,「七皇子年少俊才,與太子殿下兄弟和睦,是個難得的良配。」

    太后笑笑,「你能這麼想就好。」

    七皇子的外家是定北侯府,實力深厚,難得的是與定北侯府一樣都是極為擁護太子的,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至今尚未封王,要是能促成他與佟錦的婚事,將來封了王位,那韓貴妃的地位便會有所提升,後宮之中便再不是林皇貴妃獨大,有了韓貴妃與之抗衡,太后也能少為後宮之事憂心,專心輔佐太子。

    這是佟錦的猜測,但其實太后的想法更為深遠,七皇子封王后,依靠母家的勢力,其風頭勢必會與慎王一較高下,更甚者或許還會超越太子,但越是這樣,便越不會得永興帝全然信任,在七皇子的襯托下,永興帝必會對太子更為惜憐,將來待太子實力穩固,再想辦法慢慢瓦構韓家不遲。

    總的說來,韓家可用可棄,是相當難得的一個助力。

    「太后。」佟錦思索再三,「溫儀魯鈍,皇貴妃心意切切,若太后有意與我賜婚,怕皇貴妃難以體諒太后,若因此引起後宮風波,實非溫儀所願。」

    太后微微沉吟,佟錦雖說的是皇貴妃,但實際指的是永興帝。永興帝今日對佟錦的婚事並未表態,這說明他並沒有全然否定慎王這個人選,在慎王已有王妃的情況下永興帝還會這麼做,說明在他心中還是十分看重慎王的,畢竟,成年皇子之中,只有慎王身下沒有身具聖靈血脈的孩子,這的確是會引起一些非議。若永興帝有心將佟錦嫁給慎王,那麼再聽到相左的意見,定然會引得永興帝不快,太后穩居後宮多年,最大的憑借就是與永興帝相處融洽,自然不會在聖意未明之時貿然出手,與皇帝心生隔閡。

    見太后沉吟不語,佟錦起身,跪於太后腿邊,「溫儀有個想法,太后聽罷若覺得不好,只當溫儀沒有說過。」

    在太后的刻意干擾之下,皇貴妃的心願沒能太快達成,但太后又沒有明說反對,只說溫儀之前的病勢未癒,不宜在此時談及婚嫁,這一等,便是一個多月過去。

    十一月的京城已是寒冬時節,為紀念開國戰神誕辰,每年十一月初十這日宮內都會舉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到了晚間,前朝的慶事結束,各宮的妃嬪便會帶著皇子和公主們與太后和皇上齊聚慶賀,除了過年、中秋和元宵、端午這樣的節日,也就只有今天會舉宮歡慶,算是難得的樂事。

    永興帝今日心情極好,與眾臣相聚時便多喝了兩杯,回到後宮又見各宮齊聚,兒女子孫濟濟一堂,不由更是開懷。

    皇貴妃早想找機會讓永興帝應下慎王與佟錦之事,原來的慎王妃更是被尋了理由貶了位份,如今慎王正妃之位空懸,萬事俱備,只欠永興帝一道聖旨了。

    永興帝對這件事本就沒有太過反對,如今雖覺得對慎王妃一事處理得不好,但位份到底是貶了,已成定局,當下便朝佟錦看去。

    太后此時笑道:「溫儀病了整月,這兩天見了好,倒是也該議議這事了。」

    皇貴妃心中一緊,果然又聽太后道:「不過溫儀這孩子心氣高,在哀家宮中住著,不止一次對哀家說過,以後要嫁個武藝無雙的強者,哀家自小看著慎王長大,自是知道慎王武藝超群,只是不知溫儀作何想法。」

    太后這番話,沒有反對,但實則已是在明明白白的反對了,一時間殿內的目光都齊聚於佟錦身上,看她如何作答。

    佟錦按下身子剛動的溫雅,不急不躁地起身,行於殿中跪下,「溫儀常聽人說慎王武藝超群,不在太子之下,但只是聽聞,不知是真是假。」

    皇貴妃不滿佟錦沒有即刻答應婚事,面色微沉,「你要如何驗證?」

    佟錦眉眼不抬,「溫儀看到一些軼事中記載,民間素有比武招親的習俗,溫儀大膽,懇求皇上允許溫儀在這大殿中比武招親!」

    永興帝對佟錦一直抱著矛盾的心態,一方面不願給她太多特權,一方面又喜歡她的不按理出牌,當初那首譏諷武將的詩閒他閒著沒事的時候還拎出來唸唸,覺得有意思。現在聽了比武招親這個說法,更是聽出了興趣,笑問道:「如何比法?」

    佟錦笑道:「溫儀幼時曾與父親學過幾日騎射,溫儀斗膽,請皇上賜箭,由溫儀射出,此箭落地之前觸到了誰,那人便是溫儀的丈夫!」

    「簡直胡鬧!」皇貴妃沉聲喝道:「滿殿的皇子公主,皇上太后也在這裡,你敢動箭?」

    佟錦抬頭,直視皇貴妃,不閃不避,朗聲道:「此箭即為招親所用,必然會折去箭頭以棉裹之,再請殿內已有正妻和尚未成年的皇子不要開溫儀的玩笑出手奪箭,不管箭落誰身,溫儀絕不反悔!」(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