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印度洋上的風

《》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 目標地新加坡 文 / 水飛雲

    吾網提醒書友注意休息眼睛喲

    第一百九十二章目標地新加坡

    雙方都在準備進行新加坡的爭奪。美軍的大量頻繁調動,使得藍海國很容易判斷出美軍意圖攻擊新加坡。

    對於天上有「眼睛」的藍海國來說,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就是戰鬥的信號。美軍從太平洋的各個軍事基地往關島、日本和其太平洋上的島嶼基地調動戰機不下500架,這些基地機場上的飛機被藍海國的間諜衛星看的一清二楚。同時調動的還有陸軍和海軍。對於海軍和陸軍,藍海國倒是不是十分擔心。

    海軍無非是航母。這個時期的航母,就是藍海國的靶子,根本不堪一擊。藍海國的導彈打這些毫無防禦陣的航母可以說輕而易舉。儘管導彈打航母還是有成功率的。但是擊傷這些航母也就足夠了。對於那些失去了航母掩護的戰艦,藍海國完全可以慢慢的收拾。對於陸軍,藍海國相信美軍的陸軍是打不過藍海國的軍隊的。藍海國的各類裝備都比美軍先進。而且還對美軍的各類裝備瞭如指掌,這種陸軍對打,還打不過的話,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

    藍海國擔心的是空軍。藍海國的空軍力量明顯的不足。儘管技術先進,但是數量上差的太遠。總不能拿區區4個空軍師,300多架飛機去防守對手的幾千架飛機吧?美國人也知道這點,所以不惜代價,連續組織戰機進攻藍海國的領土阿曼。藍海國無法判別其戰機上是否攜帶核武器,所以每一次進攻都必須進行無遺漏的攔截。這個給空軍、防空導彈部隊和陸軍的高射炮部隊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尤其是空軍,在阿曼的空2師、空3師在開戰後,幾乎連續20天,每日都在空戰和警報聲中度過,身心極度疲勞。美國每隔幾日就出動30架左右的飛機前往藍海國進行轟炸,有時是白天,有事是夜晚。雖然美軍的這些戰機基本是有去無回,藍海國沒有一次被轟炸到,但是這也造成了藍海國戰機戰損率急劇上升。從第一次空戰的零損失,到目前的每次出戰都會有戰機被擊落。美國人用數量和生命換來了對藍海戰機的弱點的掌握。同時,美國對藍海空軍數量不足的弱點也漸漸察覺出來。最近一次的空戰,依然是在沙特阿拉伯境內進行的。美國的30架戰機對藍海國的30架戰機,居然打成了3:1,藍海國損失了10架先進的戰機才擊落了對手的全部戰機。這完全和飛行員身心的極度疲勞有關係。所以藍海國被迫從馬達加斯加島調動空1師前往接替已經疲乏到了極點的空第2師則調往馬達加斯加休整。在阿曼的第3師也多次參加戰鬥,雖然鍛煉出來了一大批空戰王牌。但是戰機的損傷和人員的疲憊也很突出。所以藍海國還從馬達加斯加島調去了導彈第第3師返回吉大休整。

    迫於無奈,藍海國一面在內部加快飛行員的培訓,生產戰機。另一方面,藍海國正式與毛偉人溝通,希望華夏共和國能給予人員上的支持。尤其是飛行員的支持。藍海國在華夏共和國建國之後,就一直在幫助其建設其空軍力量。華夏共和國在1950年正式建立空軍軍種。在藍海國的幫助下,華夏共和國組建了4個航校,分別是吉林、上海、蘭州和廣州。分別成立了4支航空部隊。藍海國希望華夏共和國能將這部分人以志願軍的名義,參加藍海國的空軍。

    在保留了部分種子之後,毛偉人同意派出第一批人員,大約是200名飛行員和500名海軍人員。這200名飛行員都是按照藍海國的空軍進行的訓練,是藍海國的教官一手帶起來的。完全適應藍海國的空軍要求。藍海國將這200名飛行員與藍海國新訓練的飛行員一起組建了空軍第第7師。由於戰機的生產也沒有跟上,所以空軍第第6師用的是殲1,而空7師用的是藍海國的老式蚊式戰機的鋁合金改進版。明顯空7師不適合戰場一線。所以空7師駐守在中間港和印度洋上各島嶼負責維護航線和防止美軍從南印度洋進入藍海國的勢力範圍。

    500名海軍人員則全部被編入了新成立了東南艦隊。東南艦隊是為了防止美國從印度洋的東南部突入到藍海國的腹部馬達加斯加島而設立的。這個艦隊的全部戰艦是新建設的。旗艦是準備在9月5日下水的航母。這艘航母已經被命名為「左宗棠」號。航母沒有驅逐艦來護衛,用的是護衛艦。在航母訓練的6個月中,這些護衛艦將陸續建成。東南艦隊並不打算與對手直接交鋒。「左宗棠」號將是在浩淼無邊的南部印度洋上的一個飛機基地而已。潛艇的是該艦隊的最大敵人。美國的戰艦和航母只要出現在印度洋上,衛星就能發現,雖有一定的延遲。但是絕對不會超過12小時。東南艦隊完全可以避開,或者出擊擊沉對手。印度洋的東南面對於藍海國來說完全是一個巨大的漏洞。

    戰爭到了這一步,以前的所有預案都成了泡影,雖然藍海國不知道美國人的打算。但是藍海國的這些將領們進行了換位思考。如果我是美國人,那我怎麼進攻藍海國。藍海國必須堵住每一個漏洞。不能讓美國人鑽空子,這時候要是被鑽了空子,那就意味著國家的毀滅。

    美國人一方面不斷的用老舊的戰機,送死般的考驗藍海國的空中防線,等到藍海國的空軍已經沒有力量的時候,再組織一次大規模的突擊,核轟炸阿曼、馬達加斯加和南非。而且,為了盡快的達到這個目的,美國人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軍隊數量優勢和裝備數量優勢。在多個戰線同時進攻藍海國。就算藍海國想扔核彈炸戰場,也沒有這麼多。藍海國的核彈已經投放了10顆,按照美國的估計,藍海國也就只有20顆。餘下的這些核彈,藍海國絕對不可能全部投放出去的。沒有了壓箱底的東西,很容易出別的問題。這一點,美國人也很清楚的。所以美國人不相信藍海國會將這麼多核彈全部用於攻擊一般的城市上。

    美國人還一定會在北非,不斷空襲阿曼,在新加坡開始進行水陸空攻擊,在南大西洋派出航母群來擺出進攻架勢。然後從澳大利亞出發,從東南印度洋進入藍海國的腹地。這些美國還是有能力齊頭並進的。當然美國人還會學習德國,大規模的製造潛艇,深入印度洋。襲擊藍海國的運輸線和物資補給通道。

    美國人通過這手段,能全面調動藍海國的軍隊和艦隊。使得藍海國根本沒有預備隊,只要某一點被突破,美國人就可以用核彈進行報復性轟炸。美國人可是有70多顆核彈,儘管當量都不大,但是也足以將藍海國的所有工業潛力和戰爭潛力消滅的乾乾淨淨。使藍海國的夢想完全失去。

    另外這是考慮到美國人的進攻,其實美國人也一樣,也要考慮到防守,儘管這個防守並不能防住藍海國的洲際導彈,但是常規力量的防守也是必須的。藍海國最可能的出擊地點只有一處,北大西洋。藍海國的航母和戰略核導彈戰列艦如果到了這個位置,那麼整個美國將籠罩在藍海國的核武器之下,按照藍海國最初的攻擊方式,那一定還會攻擊西部的工業城市。以達到消滅美國工業生產能力的目的。

    不過這些換位思考的推論,雖然不夠準確到完全預測到美國人的行為。但是美國人還基本上是這麼做的。因為這是最好的拉動藍海**隊,暴露弱點的方法。

    美國人先是在阿曼上空不斷的與藍海國進行空戰。然後在太平洋大規模的調動部隊,意圖進攻新加坡。同時大西洋艦隊也在重新組建特混艦隊,準備前往大西洋中部和南部。至於印度洋東南部,美國人想來個秘密襲擊。所以還處於秘密準備階段。不過對於新加坡來說,是美國人準備進攻的第一個地點。

    新加坡這個地方對於藍海國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於美國的進攻,藍海國也是很頭痛。沒有太好的方法,只有硬拚。放棄了新加坡等於放棄了印度洋東部的海域,同時也失去了與華夏大陸在海上的聯繫。雖然印度被快速控制,但是保持佔領區內的漫長的交通後勤線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新加坡是防守印度洋的第一道關卡。

    藍海國為了誘使美國進行軍備競賽,而編造了一個導彈攻防計劃。雖然很成功,但是現在看來,卻是搬起石頭砸到了自己的腳。藍海國只組建了15個導彈營。美國卻是組建了大量的部隊,充實了大部分的軍力。這第第2123是短程第31、32、第4145導彈營是防空導彈。對外宣佈的番號是跳著來的。美國和德國一直認為藍海國雖然不像宣傳的那樣擁有100個導彈營,但是會擁有3050個左右的導彈營.哪知道藍海國卻是虛晃一槍啊,根本只有15個導彈營。

    現在藍海國是一個完全的劣勢。無論在核彈數量還是常規軍力。連藍海國擅長的導彈,目前也只有這可憐的15個營。藍海國的高層根本沒有想到突然的洩密。齊之洋一直認為戰爭會在1520年後才爆發。但是洩密和美國的武力壓迫,使得和平只維繫了7年。藍海國還沒有準備好。所有的物資、裝備和軍隊都還是處於研究和試驗階段。

    按照現在的狀況,藍海國既要保住工業基地不被攻擊,還要保持一些戰略要點不被攻破。這是非常難得一件事。面對美國的遠程轟炸機,藍海國只能將防守區域擴大到其航程之外。或者在工業基地外設立多到防線,多重預警,達到在對方攻擊之前擊落對方的投放飛機的目的。而且藍海國和美國的這場戰爭還不能持續太久,否則,美國早晚會將遠程導彈研製出來。那時的藍海國就和美國一樣,成為核彈的靶子和試驗場。

    「新加坡必須守住。新加坡是遏制美國太平洋方面的軍事力量進入印度洋的要點。」齊之洋下定決心,要堅守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大島,藍海國本來在其上就有海軍陸戰隊第二旅。陸戰部隊藍海國是不打算增加了,小小一個新加坡,一個旅的數量足夠了。另外藍海國注意到了美國人強大的空軍。為了避免失去制空權,參加阿曼防守的空軍第2師,也轉調新加坡基地。

    藍海國的北印度洋艦隊被派往了實兌。同時,一支由2艘老式驅逐艦和3艘護衛艦組成的分艦隊進駐了新加坡。為了應付美軍如蝗蟲般的飛機,藍海國還將第44、45導彈營(防空導彈營)也進駐了新加坡,第31、32導彈營(中程導彈)從吉大港移到了實兌港。這兩個中程導彈營是保持對新加坡附近海域的遠程攻擊能力。防止美軍在印度尼西亞海域集結大量部隊。藍海國也不敢在新加坡派駐太多的軍隊,一旦藍海國的軍隊集中新加坡。那毫無疑問,美軍的核彈也是完全能夠打到新加坡的。美國承受一半的航母被擊沉。但是藍海國的軍隊可是非常的有限的。

    藍海國北印度洋艦隊的進駐,也給東南亞國家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世界上只有藍海國能發射艦載導彈。雖然美國現在也在嘗試學習藍海國用戰列艦改裝成導彈發射平台。但是改裝也需要時間。所以目前只有藍海國的戰艦能發射遠程核彈。這是藍海國的優勢所在。

    享受閱讀樂趣,盡在吾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