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首任軍長

《》正文 第五節 與胡宗南較上了勁 文 / 葉青松

    賀炳炎任第一軍軍長後,解放戰爭的速度飛快推進。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1949年4月25日,太原解放。中央軍委決定,拿下西安。

    西安,居渭河之濱,秦川之中,沃野千里,物產豐富,形勢險要,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班固的兩都賦稱:左據函谷二崤之阻,表以太華終南之山;右界褒斜隴道之險,帶以洪河涇渭之川;華實之毛,則九州之上腴焉;防禦之阻,則天下之奧區焉。

    自古以來,周、秦、漢、唐等11個王朝在西安建都,成為中國六大古都之一。

    此時,胡宗南已沒了先前領兵打延安的豪邁,開始畏縮懼怕了。他下令部隊全線後撤,收縮兵力於三原、涇陽、高陵、臨潼一線,形成跨涇、渭兩河防守西安的弧形防禦地帶。胡宗南放棄的銅川、耀縣、蒲城、富平4個縣被一野各軍收復。

    胡宗南如此慷慨放棄4個縣,是懾於被殲。他從情報中得知,華北解放軍十八兵團和十九兵團已調西北作戰。當然胡宗南還留有一手,如果真的兵敗如山倒,那麼也好經四川撤到雲南。

    一野制定的攻打西安的作戰部署是:一軍、二軍、四軍向西截擊胡軍,六軍解放西安,三軍為戰略預備隊。

    根據一軍領受的任務,賀炳炎決定分兩個階段實施作戰:先解放關中,殲滅國民黨軍第五十七軍;之後撤守戶縣,切斷胡宗南與青海的馬步芳、寧夏的馬鴻逵聯繫。一軍果真成功的話,那麼,這次被彭德懷稱作「陝中戰役」的作戰任務,一軍就算出色、圓滿地完成了。

    1949年5月12日晚,一軍正在集結,情況突變,胡宗南的弧形防禦的一個「弧點」上,守備三原的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南逃了。一野司令部及時做出戰術調整,命令:一軍和四軍的任務對調,一軍迅速追殲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在5月16日前出三原、魯橋,阻擊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南逃。

    軍長賀炳炎和政委廖漢生立即下令一師和二師,全速搶渡涇河,沿阡東、青化、岐山、鳳翔方向前進阻攔和追擊。

    5月16日上午,二師趕到魯橋。指戰員們前腳剛進抵魯橋,就發現南逃的國民黨軍第九十軍的腳步,他們剛剛向西逃竄而去。二師師長王尚榮當機立斷,命令擔任前衛團的5團,急行軍穿插,經孫家、肖家,必須在當晚15時前,佔領雲陽。兵貴神速。遲了一步的國民黨軍第九十軍第六十一師被阻塞了西南逃路。一師到了三原,緊追國民黨軍第六十一師。最後將國民黨軍第六十一師圍在岐山城東的魯班橋上。第六十一師師長劉孟謙投降後,看到一軍軍醫上前給他治療負傷的右腿時,感動地掉下了淚,口裡說道:「早知道這樣,我還逃個鬼!解放軍真好,難怪打仗總是打勝仗。」

    這時,四軍軍長王世泰急電一軍軍長賀炳炎:國民黨軍第五十七軍第三十師沿麟(游)鳳(翔)公路向西南面逃,他們正在尾後緊追,請一軍協助攔頭。

    賀炳炎放下電話,立即命令王尚榮即刻出發,迅速進至鳳翔東北的姚家溝,搶佔要點,堅決堵擊胡軍第五十七軍的逃路。

    一師繼二師之後跟進。

    國民黨軍第五十七軍正在行進間,突然聽到在姚家溝方向傳來槍聲。這是二師先頭部隊與第五十七軍的先頭部隊打響了。槍聲驅散了二師官兵的疲勞,戰士們霎時又精神起來。國民黨軍第三十師師長張汝弼還沒弄清楚前面的解放軍是什麼部隊,剛進入山溝的一個團就被二師一下給報銷了。

    後續跟上的國民黨軍第三十師部隊,見勢不妙,想掉頭轉向,緊追其後的解放軍四軍天兵般來到他們面前,搞得國民黨軍第三十師的軍官和士兵個個暈頭轉向。他們沒有料到解放軍會如此神速,斷了其逃路。驚慌失措之際,不得不向西迂迴。但為時已晚,一軍一師整個一個師正在西面堵著呢,他們插翅也難以飛過去了。

    部隊打的熱鬧,而賀炳炎則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扶眉戰役的籌劃之中!

    何叫扶眉?從地圖上看便有看頭了。由寶雞邊上的扶鳳向武功延伸,在這一區域,有一條河叫渭河,在渭河東西兩端,各有一條支流。東支流向東北方向偏斜上去,西支流向西北方向偏斜上去,這兩條支流猶如臉上的一對眉毛。東支流叫潦水河,西支流叫千河。眉額居中位置,北岸30公里是扶縣,南岸緊依渭河是眉縣。

    胡宗南的「弧形防禦」陣地被撕開口子後,便「大踏步撤退」,把兵力重新作了調整。第三十六軍、第三十八軍、第六十五軍、第九十軍、第一一九軍5個軍蝟集在扶眉之間。分三個點設防,第九十軍駐扶縣,第三十六軍和第三十八軍駐眉縣,均在「眉額」上;第六十五軍駐潦水河以東地區,說是駐「眉東」;第一一九軍駐千河以西地區,說是駐「眉西」。胡宗南稱:「這樣佈陣,縱橫互相犄角,進退自如,共軍無法包圍,挖心戰術也將失去作用!」

    胡宗南此時倒是得意起來,在如此情形中,還部署出如此「傑作」來。

    而下級的一些小軍官們,也有不失為良言妙計的,可惜胡宗南聽不到。如他們這次對胡宗南的佈防,便有諸多獨到的「說法」和「看法」呢!他們覺得,這明明就是一個「羊拉屎」。東起武功,西至扶鳳,全長不到100公里的地帶上,5個軍並列並排著,而且成三線,遍地開花,這不是「羊拉屎」又是什麼呢?

    如此設防,對於5個軍的軍長來說,也各懷鬼胎。

    兩個月前剛剛逃過一劫的國民黨軍第九十軍軍長李振西,從寶雞回到扶縣坐鎮以來,就再也沒想過要與解放軍決戰了。現在駐扶縣,前有第三十六軍和第三十八軍頂著,左有李振的第六十五軍守著,還有潦水河攔道,右有王治岐的第一一九軍守著,還有千河護衛,這次安全係數大著哪。

    至於駐眉縣的第三十六軍和第三十八軍,也是同樣的心態,前有渭河攔,後有李振西,左有李振,右有王治岐,我們還怕什麼,首戰輪不到自己頭上就行。只要首戰輪不上,哪邊失守了,我們便跑唄。

    第六十五軍軍長李振的心態更絕,他想,駐防地方儘管靠邊了一點點,左邊顯得空了一點點,但就打仗而言,攻既可以用潦水河開道,又可以用渭河橫穿,守則可以利用這兩河天然屏障,退嘛便向西,毫無阻塞,極為方便。

    5個軍中,只有第一一九軍王治岐還沒有和解放軍交過手。因為這是胡宗南新增的一個編製單位,王治岐也是從後方上來的,熱情蠻高,誓死保衛千河,讓胡宗南的「相互犄角」之勢,牢不可破。

    這時,一野經過認真研究後,決定攻擊時間定在7月12日。

    這個時間,十九兵團可以進至乾縣、醛縣以北高地,鉗制兩馬;十八兵團的六十一軍可向西安南山秦嶺的國民黨軍佯動,保障主力側翼安全;二兵團便自由地**胡馬之間,斷胡軍西逃;一兵團則在扶眉的「眉額」上,各個殲滅國民黨軍第九十軍、第三十六軍、第三十八軍。

    根據一兵團命令,一軍和二軍配合向扶縣和眉縣穿插進攻,七軍為兵團戰役預備隊。一兵團,下轄一軍、二軍、七軍。兵團司令員、政治委員由王震一人兼任。

    戰役打響前,7月11日晚,一軍和二軍出發了。他們悄悄地沿渭河兩岸奔去。

    到7月12日凌晨1時許,一軍二師從油房堡、梁家堡、馬石村出發,經下侯家、下三屯、北槐花,已佔領了沙河公路兩側;一師則沿潦水河以東的稻田小路前進,向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側後迂迴,進至李家莊、余家莊,斷了國民黨軍第九十軍西逃之路。二軍也神速地完成了對第三十六軍和第三十八軍的包圍任務。

    這時,國民黨軍第九十軍直屬團團長王立志,他聽到了槍聲。他驚慌地給軍長李振西報告,電話卻一直接不進去。到了凌晨4點,電話終於通了,但報告的詞兒由早先準備的「聽到槍聲了」,只好改報「直屬團被包圍了」。

    「怎麼到這時才報告?」李振西剛問完,話機裡清晰地傳來「繳槍不殺」的叫喊聲。李振西明白了。

    時間過得很快,到了7月12日11時許,國民黨軍第九十軍和第三十六軍、第三十八軍全線潰亂。一軍一師三團攻至橫曲,與二師四團會合了。賀炳炎即命令三團和四團及六團三營,迅速沿公路向槐芽鎮、眉縣追擊前進,同時命令三師插向眉縣以西,切斷國民黨軍退路。傍晚,一軍、二軍各團先後轉入向扶縣和眉縣方向追擊。追擊部隊不顧疲勞和飢渴,奮勇前進,沿途瓜裡寨、教坊村、不斷截俘潰散的國同黨軍,一軍三團和四團追擊到槐芽以東時,殲滅由潦水河西渡南逃的國民黨軍500多人,接著又繼續向眉縣急進,黃昏前,正遇國民黨軍由渭河北岸泅水南逃者近千人,兩團當即從中甘溝、下甘溝灘發起多路突擊,殲滅國民黨軍於水際灘頭。

    國民黨軍已潰不成軍,完全失去了鬥志。一軍和二軍在河灘俘胡軍第三十八軍、第六十五軍、第一一九軍等殘兵游勇8000餘人。

    次日拂曉,即7月13日,一軍與渭河北岸的十八兵團部隊勝利會師。至此,扶眉戰役結束。胡宗南5個軍4.5萬餘人全部被殲被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