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醉回七九當農民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七章 國有企業的改革(中) 文 / 西風黑馬

    呵呵,那好啊。*書院你們二位給我說一說,咱們縣要是改革的話,應該先從哪個企業入手哪?要採取什麼樣的措施,才能盡快地見到實效?」

    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

    吳永成雖然知道現在人們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對國有企業的改革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也不抱著沒有希望。可他也畢竟知道,這個國有企業的改革,那可是一個大課題,甚至於可以說,在以後的二十年裡,也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辦法。他這個穿越,也只能是利用自己的一點先知先覺,盡可能地把永明縣的這幾個國營企業,搞得紅火熱鬧一點。

    既然經委主任李永明介紹說,謝明德和王超可以算是永明縣企業管理的老把式了,那問一問他們關於這方面的知識,說不定也能對縣裡國有企業的改革有所幫助的。

    「這個……」吳永成突然給謝明德和王超出了這麼一個大題目,兩個人由於一點思想準備也沒有,馬上大眼瞪小眼地愣在了那裡:這可是在縣長的辦公室,雖然他們兩個人比起李永明來,算是工業的好手了。可沒有想好的話,那是萬萬不能隨便說的。要是給縣長留下一個不學無術的影響,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沒有關係的嘛。就當咱們是在隨便聊天,想到什麼可以說什麼,說錯了也沒有關係的。」吳永成看出了他們心中的一些顧慮,笑著給每個人散了一顆煙,自己也點燃一顆,鼓勵他們說:「要不這樣吧。王局長,你是企業的主管單位,你可以說一說。昨天在會上,因為一些雜事,鬧得沖淡了會議的主題,我看你也就沒有怎麼言。」

    既然被點將了,永明縣工業局地局長王超也就只好開口了:「我認為,要使我們縣的國有企業,在效益上再上一個新台階。只有在節能降耗,強化成本管理上狠下功夫。嚴控不合理開支,需要常抓不懈,更需要有制度約束。

    各個企業必須完善生產管理制度,對生產、銷售、管理等成本經過科學核算,制定成本控制指標。

    這樣才能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嗨,這還是企業管理中的老一套辦法,說穿了其實也是在節流上下功夫的。吳永成聽著王超的匯報。心裡不以為然地想。

    當然,作為前世裡有過企業工作經驗的吳永成也知道。王超所說的那些措施,在企業管理中,也並不是說不管用的。可這些措施,是作為一個國有企業地負責人來說,那都是非常清楚的。可儘管他們也非常明白這些道理,但往往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卻無法做到這一點,只能是在年終的工作總結中,洋洋灑灑地高談闊論一通而已。

    可真正的國企改革。單憑這些小兒科的辦法。是遠遠不能解決企業存在的根本問題的。

    「那,王局長,你能不能說一說,在咱們全縣地國營企業中,那些企業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可以作為全縣企業學習的榜樣哪?」儘管吳永成認為這些措施對於使國企重振輝煌。*書院也只不過是杯水車薪。但既然是自己讓人家王超大膽地說地,那麼出於禮貌。也應該聽人家講完,說不定從中也能吸收到一些有價值的參考意見哪!

    「咱們縣酒廠在這一方面就做得不錯。」王超見自己的言引起了吳永成縣長濃厚的興趣,講的更有信心了:「比如說,他們在具體的生產環節之中,對原輔材料規定了破損率、消耗率,對原酒和成品酒規定了出酒率、合格率、優質率,把質量、物耗、產量三項指標與工資、獎金掛鉤,超罰節獎,全面推行了以計件、定額為主,與質量、損耗掛鉤的效益工資制,有力地提高了全員抓節能降耗的自覺性。

    還比如洗瓶車間採用新設備和新技術,破損率下降2,全年節瓶六千個,節約成本費用一千多元。在原酒生產上由過去的曲配製,改為糖化霉、干酵母,年節約成本兩萬元。自己加工大中型盛放原酒地鐵罐,節約資金一多萬元。

    不僅僅如此,縣酒廠還在全廠範圍內開展了『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升油』地活動,年節約不下一萬五千餘元。

    同時,他們在採購設備、原輔材料、勞保用品、辦公用品時,一律實行計劃列項、逐級審核、貨比三家的辦法,比以前降低辦公等費用五萬餘萬元……」

    「不錯、不錯。王超局長對咱們縣的酒廠的情況,可真是瞭如指掌、如數家珍哪!」吳永成笑呵呵地打斷了王超的長篇大論:「看來,王局長地工作還是做得很認真地嘛!」

    「酒廠是咱們縣的利稅大戶,作為主管局地領導,當然應該掌握企業的全部情況。」王超謙虛著說。

    「可你們想過沒有。為什麼咱們縣的這個酒廠,從近幾年開始,經濟效益存在著嚴重的滑坡現.

    的產值報表現的,估計你們也早就現了這個問題了吧?!前幾年,我們酒廠生產地『梁州香』白酒,還是省優、部優產品,可從八三年開始,我們酒廠地產品卻只能在我們縣附近的幾個縣地市場周圍徘徊,甚至於到了今年淪落到了賣原酒的地步,是不是這種狀況?!我甚至於懷疑,再過三、五年,我們縣的這個酒廠能不能生存下去,還很是一個問題!」

    「吳縣長,這裡面的主要原因,我們也多次分析過。」王超心虛地看了看吳永成,大著膽子分辯道:「七十年代的時候,咱們省的名酒實行票號分配製,根本就不能滿足市場需要,這就給咱們縣的『梁州香』很大的一個市場。可這幾年,人家名酒廠擴大了生產規模。*書院市場上也取消了用票來購買。

    這樣就把我們地『梁州香』白酒地市場份額都給佔了,直接導致了咱們縣酒廠經濟效益的連年滑坡。」

    「我的同志,在這些問題上,你不要光考慮客觀因素,還要好好地在自己的主觀因素上找出原因來。」吳永成不滿地敲了敲桌子:「好好動動腦筋,應該能想出辦法來的。」

    「吳縣長,要不然咱們也把z|.場演講報告吧?我聽說,有不少企業都請過。」縣經委副主任謝明德開口了。

    「步幸升?」吳永成經謝明德這麼一提醒。想起了這個時代的一個名人。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六日《人民日報》刊新華社一篇通訊《一個有獨創精神的廠長步鑫生》。通訊說:升在黨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在全廠推行了一套獨特的經營管理方法,使這個小廠地產品暢銷上海、北京、廣州等大城市,成為浙江省一流的專業襯衣廠……」

    新華社的「編按」寫道:襯衫總廠廠長步幸升解放思想,大膽改革。努力創新的精神值得提倡,其主要經驗是:甩掉產品包銷的拐棍。自己到市場上創牌子,闖路子。以三新、一快取勝,大膽改變現行制度。創造一套治廠方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激起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

    報道先作為內參送到了黨中央地總書記案頭。總書記當即批示:「對於那些對工作鬆鬆垮垮,長期安於當外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企業領導幹部來講。步幸升地經驗。應當是一劑治病的良藥,使他們從中受到教益。」

    來自中南海地支持使步步幸升成為一個榜樣,一個中國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可供借鑒的樣板。他地大膽探索,使人們隱約看到改革的方向。新聞記們蜂擁而入hy縣城,寫下之間。「造星機器」使步步幸升成為這個國家最知名的工廠廠長。

    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代表團擠滿hy縣城。自hy建縣以來。人們從未見到那麼多地外地人。他們操著各地地方言。往來於hy縣各條街道。口頭詞是:步幸升,市場競爭和企業自主權。

    而步幸升本人則匆匆地往來於祖國各地,在掌聲與鮮花之間,他一次次地演講改革的經驗……」

    《人民日報》的報道,使步幸升成為1984最知名的新聞人物。「甚至從解放以後中國報刊電台所表的人物報道來看。步幸升也算是繼焦裕祿、雷鋒之後地又一重點人物。」

    吳永成也看過那份報道,他認為步幸升是一個有獨創精神地廠長。他對於過去那種『大鍋飯』、『鐵飯碗』地舊體制深感不滿,利用擴大企業自主權地機會,作了一些大膽地改革嘗試,使企業得到迅速展。他對外努力搞活經營,到市場上去競爭,以品種多,花色新的優勢在大上海取得了一席之地。在企業內部,他改革了分配製度,按職工勞動實績進行分配,並從生產實際出制訂了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生產現場管理也頗具特色。

    不過,他知道擴大企業自主權只能解決企業一時的困境,而要徹底解決國有企業所存在的痼疾,並不是那麼簡單地問題。最起碼,這幾年地各種媒體報道中,步幸升就失去了蹤影,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一些問題的。

    「做個演講哪管什麼用啊!再說了,步幸升離咱們省那麼遠,還不知道去哪裡找他哪!還不如咱們縣直接把全國有名地『企業承包大王』請來,讓他給咱們指點、指點。」還不等吳永成開口說什麼,經委主任李永明馬上否決了謝明德的主意。

    汗,怎麼自己不好好地想辦法,光把希望寄托到了別人的身上?不記得《國際歌》中的那句有名的歌詞嘛

    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一切還得靠我們自己!」

    吳永成苦笑著看著他面前的這幾個永明縣所謂地工業管理行家:他們怎麼老想著走捷徑哪?

    不過,李永明提到的這個「企業承包大王」他也是知道的,可以說這幾年裡,在全國國有企業來說。那也是有著鼎鼎大名的「牛人」。他的名字在當時時常出現在全國大大小小的各種媒體上,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他就是馬生力。

    國有企業承包制,是在「擴大企業自主權」的改革沒有取得預期成功的背景下實施的。

    一九八四年,時任sjz造紙廠業務科長地馬生力的一紙書》,在整個sjz市引起了轟動。

    當時正好趕上國家出台《*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正是這個決定提出了增強企業活力、建立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的目標。《決定》頒布後,全國迅速加快了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從一九七八年的土地承包到一九八四年國企承包,「馬承包」生逢其時,一夜之間創造了國企改革地歷史。

    在上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馬生力出任sjz造紙廠廠長,他在承包了造紙廠後,推行「層層承包,責任到人」地管理方法,使長年處於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這家國有企業,很快就扭轉了虧損局面。

    承包頭一個月,造紙廠就實現利潤21萬多,比最初整年.還多。這一下子震動了全廠,也震動了全市。

    第一年承包期滿。馬生力完成了140元的利潤,比他的承包指標7萬元還翻了一番。第二年又盈利180元。經新聞報道宣傳,「馬承包」在全國也出了名。

    馬生力「承包」國有企業,當年扭虧為盈的事跡經媒體報道之後,他旋即成為當時國有企業改革的風雲人物。先後獲得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企業家400個榮譽稱號。

    在一年半的時間裡,馬生力走遍全國,做了600場經驗報告會。

    一九八六年年底,馬生力獲得「時刻想著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好廠長」和「勇於開拓地改革」稱號。在全國掀起了「向馬生力學習」地熱潮。各種大紅證書就塞滿了七隻大皮箱。

    「一包就靈」的改革神話,在全國各地廣泛傳播。許多處在困境中的國有造紙廠。紛紛找上門來要求馬生力承包。

    一九八七年,以推行承包貳出名的馬生力,為了展企業,他吸收了橫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一百多家虧損造紙企業,當時中國最龐大地「中國馬生力紙業集團」正式成立。集團年產值曾達4元。

    不過。作為後世穿越過來地吳永成卻非常清楚這位承包大王后來的結局。也就是一、兩年之後地事情。

    馬生力這個承包企業大王當時是紅極一時,然而。由於他組建的那個紙業集團的企業太過於分散,0個承包分廠的法定代表人,疲於應付,使集團很快就舉步維艱,且累及與之息息相關的大本營——sjz造紙廠。不久該廠也陷入困境。

    特別是一九*年的一場意外事件,更使艱難的馬生力紙業集團雪上加霜。+

    一系列的內外因素,使集團無法再支撐下去。一九九一年五月,馬生力造紙企業集團正式宣佈解散,他原來承包的sjz造紙廠中不僅未獲利,而且背上了許多債務。

    一九九五年馬生力被上級通知退了下來。企業之後,這位全國知名的優秀企業家,當街賣起了包子。

    吳永成在前世看到馬生力的報道以後,認為這位承包大王起初的時候,並沒有看到所謂歷史宏大的湍流,他只是一個喜歡按照自己的直率想法做事情的人,直覺告訴他「工廠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些」。

    但搞集團化企業,那是他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失誤,那時候太急於求成,脫離實際盲目擴大企業規模,且是跨地區、跨省,管理失控,不僅未搞成集團,還累及大本營。第二個失誤是就是太突出了個人,沒有突出企業的品牌。

    「對啊,要想改革國有企業,這個企業的產品品牌,那也是一個最為關鍵的環節呀!」吳永成想到這裡,眼睛一亮:只要展起來了自己的企業品牌,這也就奠定了企業在十幾年、甚至於二十幾年的展基礎!原來的吳起鎮和玉平鄉合併以後,當初自己為什麼堅持改名為魚灣區?那還不是為了這個魚灣已經打出來的品牌嗎?!品牌效應的作用,那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