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到天安門廣場去(下) 文 / 西風黑馬
什麼,五兒,你不是說胡話吧?就咱們村裡那個民間個人,你還想搞出什麼好節目,跑到人家*廣場去丟人現眼?你是想讓李凡去那給全國人民來幾段秧歌,還是要那幾個瞎子撥弄著三弦,整一段瞎子說書呢?你可什麼也敢想啊?!我看五兒,你就別瞎費那心思了。就是咱們丟得起那人,人家也肯定不會給咱這個丟人的機會的。」馬林一下子被吳永成的話,說得瞪了眼了。這個小舅子的,還真是以為現在還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年代啊?那個吹牛皮的時代早就過去多少年了!真是的,也不看清楚皇歷,就睜著眼睛說胡話!
「二姐夫,這個你不懂!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不過,咱們這次不在那個秧歌和瞎子說書上做文章了。得重想個招數。人家國慶搞慶典、群眾大遊行,哪用得著咱們去給人們唱秧歌呀?!」吳永成覺得這個一時也跟他說不清楚,乾脆對他說:「二姐夫,這樣吧,你讓村裡的會計帶上一萬塊錢,坐這個車咱們一塊到省城去。到了那裡,你們先找個地方住下來,我再給咱好好地思謀一下。」
「一萬塊錢?五兒,能用得了那麼多嗎?能不能少點兒啊?」馬林心疼得嘶牙咧嘴的,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呀。在當時,對一個人財富最大的讚譽,莫過於誇他是「萬元戶」啊!排個節目就用得著怎麼多錢嗎?典型的敗家子啊!!
「很可能用不了那麼多。也就是多帶點,有個寬裕總好吧。你快去準備,和我二姐也打個招呼。時間不早了。咱們還得趕緊趕路呢!」吳永成匆匆忙忙地囑咐他。此時他的腦子裡,對將要排練的節目,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構思。
吳永成很清楚這次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三十五週年大慶地重要紀念意義。它的影響之大,毫不誇張地說.也就是僅次於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的開國大典。
如果說魚灣村能在這樣的場合下露一次面,那個影響力.簡直是全國聞名呀!這樣最好地提高知名度的機會.吳永成要是錯過了,那他真得找一塊豆腐去碰死算了。反正這會兒的豆腐。也不比前幾年那麼值錢了。
這次回到了魚灣,他也曾經抽時間去看了一下村裡地紅棗加工廠,規模算是不小了。一些配套設施也基本完備了。原來舊公社的那個紙箱廠。也經過一番努力,從鄉里的財務帳上,劃撥到了魚灣村地集體財產上。經過重新投資、技術改造以後,已經成為頗具現代化生產的包裝印刷廠。
產品的商標註冊為「魚灣」,各種資料的準備工作.在前一段時間已經完成,並且也向有關部門申報完畢。吳永成可不想讓自己的產品出了名了、產品的商標卻被別人搶注了,自己反過頭來,再幹那種掏大價錢去買回本應該屬於自己商標的傻事情。他讓馬林在註冊商標時,把魚灣這個商標品牌擴展到了幾乎能涉及的一切領域,不給以後惡意搶注留下任何地機會。馬林雖然不明白吳永成讓他這麼做的用意。可還是一一照辦。
雖然吳永成一直很關心自己村的一切,但他在今年就因為工作太忙,而疏忽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紅棗系列食品的廣告問題。雖說在當時的時代,廣告還沒有被越來越多地人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在那個屬於計劃經濟地歲月。一切企業的生產、銷售都納入了國家的計劃之中,根本就不需要企業為產品找出路。可一些有遠見地企業已經開始了在電視、報紙上的廣告。雖然大多是一些日本的產品廣告,國內的只有很少幾家。當時的廣告價格也很低。大的企業是不屑於做這個的,所謂:「皇帝的女兒不愁嫁」、「好酒不怕巷子深」。可吳永成作為一個穿越。他應該明白廣告對於一個企業的重要性。
他原來準備在紅棗產品大批量上市以後再考慮這個問題,現在看來還是自己的思維有些滯後啊。國慶三十五週年慶典活動,正是一次絕好的宣傳魚灣村的機會,要是成功了的話,其影響力比任何廣告都要好得多!他準備精心策劃這次活動,一定要借國慶三十五週年的慶典活動,把魚灣向全國人民展示。
「五兒,你快和我說一說,你想跟咱村裡編排個什麼節目呀?你知道我是個急性子人,你真想把我憋死呀?」一上車,馬林可就忍耐不住了。
吳永成悠悠然對他說:
咱們這裡以前的那個鑼鼓樂器『打威風』。我準備就目,把咱們魚灣村推向*廣場,讓全國的人民,都在那鏗鏘的鑼鼓聲中,能認識咱魚灣、瞭解咱魚灣。要是這個目的能夠達到,別說是一萬塊錢了,就是花兩萬、三萬,那也值!你想想啊,到了那個時候,咱們村的那些紅棗系列產品,還愁沒有銷路嗎?我是擔心到時候,拉貨的車在咱們的廠門口排成一長溜,你的廠子裡生產不出來東西呢?!」
「你說的是咱這裡過年時表演的那個『打威風」鑼鼓?那種土得掉渣渣的東西,有可能到了北京的*廣場去表演嗎?要是真能像你說的那樣,別說兩萬、三萬塊錢了,就是把咱們村的家底都壓上,那也值得!可那可能嗎??」馬林吃驚得一下子張大了他的口。
「是的,就是它。我估計只要運作得好,應該差不多。我給『打威風』它又起了一個新名字,叫『威風鑼鼓』。我要準備用它敲出魚灣村的一片新天地,打出新時代農民的威風來。」吳永成肯定地說。
吳永成所說的這個「打威風」的鑼鼓演奏,就是後來名聞全球的「威風鑼鼓」。這種鑼鼓的特點是表演形式氣勢宏偉,蕩氣迴腸,節奏穩健鮮明,起伏跌巖有序,雄資如將士出征;隊形似戰場列陣。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觀賞性。在吳永成的前生中,他記得這個威風鑼鼓,曾經後來被邀有關部門赴京為「第一屆全國農民運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四十週年大慶」;「第十一屆亞洲運動會」等國家級大型活動表演。中國音協主席李凌先生對這種民間藝術很是欣賞,親筆題詞稱其為「華夏第一鼓」,可謂譽滿京師、聲震神州。
威風鑼鼓最早因為古時候的社日祭祀土神、以及求神、祈雨而興盛,後來展為民間社火和喜慶節日壓軸的民間藝術表演節目。從人類歷史的展中我們可以現:鑼鼓始終是最為重要的樂器,「無鼓不成樂」;它又是最為普及的樂器,「民間無樂不鑼鼓」;它更是在中國歷史上延展最為廣闊的樂器,宗教、政治、軍事、勞動、生活,幾乎無處不在。
在宗教祭祀活動中,鑼鼓又是人、神溝通的法器;在演奏時,是「群音之長」;在被統治階級運用時,是召集人眾、公示政令的權力象徵;運用在軍事上,是傳遞命令、鼓舞士氣;在集體勞動時,又是凝聚力量、協調動作的指揮。到了清末民國期間,鑼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在各種場合,在田間地頭、集市廟宇、逢年過節、歡慶豐收等活動中,威風鑼鼓都是主角,在當地民俗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人民的生活、活動息息相關,娛人功能佔據了主導地位。
如果說,西洋音樂代表著的是雅致的世界高級文化的話,那麼鑼鼓等民間音樂就是代表著濃郁的中國鄉土氣息的民族文化。吳永成決心在這次的建國五十週年大慶的時候,讓這枝土得掉渣渣的鄉土奇芭,大放異彩。
威風鑼鼓平時演奏的曲牌節奏複雜,技巧性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但是舊時的威風鑼鼓隊規模較小,一般是十四個人為一隊,稱為一堂。其中兩個人擊鼓,兩個人持,兩個人持鈸,八個人敲鑼,因為它用了鑼八面,所以又稱做「八面威風」。威風鑼鼓隊一般由炮隊、門旗、龍旗、樂隊組成,表演技巧有鼓技、鑼花、花、鈸花、槌花及整體隊列造形等。並因地域不同有南河、北河、南山、西山多種表演流派。圓形大鼓敲打表演;另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表演時隊形變化較少,行進中邊走、邊打。由於傳承的變化和地域的差異,威風鑼鼓形成了河東、河西兩個流派,常見曲目有《七牌子》、《牛腰子》、《亂如麻》、《風攪雪》、《銀扭絲》、《倒垂簾》等。
吳永成既然想要在這個鑼鼓節目上,出一個大大的風頭,沿用舊時候的演奏方式,那時肯定不行的。必須把這個節目重新加以改造、整理。
「二姐夫,你等著瞧吧,我要把咱們的這個『打威風』鑼鼓,不僅要讓它敲到北京*廣場,還要讓它打出亞洲,走向世界,打出咱農民的八面威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