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醉回七九當農民

《》正文 第二十五章 成了個農業專家? 文 / 西風黑馬

    林聽了吳永成給他講的那一堆安排意見,剛開始的時句句有理,可越到了後來.就越覺得他講的這一種模式,怎麼就那麼熟悉呢?

    他仔細一琢磨,馬上就驚叫了起來:「五兒呀,這麼一鬧,咱不是又回到了以前的公社那會兒的樣子了嗎?咱們這是不是在搞倒退呀?可別再和人家中央唱了反調啊!?我怎麼越聽就越覺得好像又回到了生產隊吃大鍋飯的那個年代呀!咱可別犯了政治性的錯誤,這可是原則性的大事啊!我這個村裡的逐步書記、村委會主任的官丟了倒不要緊,大不了我再買一輛拖拉機、跑運輸掙錢去,可要是這麼一整,禍害了一村子的老百姓們,那咱就辦的,那就不叫人幹的事情了啊!」

    吳永成啞然一笑。他的這位二姐夫馬林這幾年的幹部算沒有白當啊,政治上也成熟了不少,還不是那麼輕易就能糊弄了的。

    「二姐夫,你還是平時黨的政策和政治理論學習得不夠啊!這怎麼能和以前生產隊時吃大鍋飯的那種形式一樣呢?你沒聽咱們的鄧副主席講過嘛,『不管是白貓、還是黑貓,只要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你在以前的時候肯定學過這麼一段話,馬列主義、*思想那得活學活用,絕不能教條地死搬那一套,否則真理也就成了掛在牆上的畫了,只能看而一點也不管用。北京的房山縣,你聽說過嗎?人家那裡裡中央多近呀,可人家現在還是搞的集體時候的那一套,土地歸集體統一經營。村民們集體勞動,年底統一分紅。難道人家就不害怕犯政治性地錯誤嗎?那肯定不是的,前幾天他們的先進事跡還在內部參考上登載過呢!什麼事情也要一分為二地去對待。沒有什麼絕對的事情。」

    吳永成前生搞了多少年地政治,又在鄉村工作了十幾年。老資格的村幹部們都在他的手下,講理論、辯道理過不了三個回合,就得認乖乖地舉白旗認輸。更何況在穿越以後地今生、大學畢業以後,在省委領導們的身邊又深造了一年多呢,那理論水平的檔次可不是吹地。對付像馬林這樣剛出道沒幾年的鄉村幹部,那還不是小菜一碟?!就是有十個馬林,講起大道理來,現在也不是他的對手。

    不過,他剛才講的房山縣的那些事情,也的確是真有其事。他在後來的資料上曾經看過這樣的報道。當然在當時地情況下,那家的刊物,即使是只供領導們傳閱的內部簡報。那也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報道出現的。這樣做不是和改革開放唱對台戲嗎?本來那會兒不少縣、公社一級地、基層的幹部們,就一時接受不了任何形式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再這麼一報道,那不是給中央添亂嗎??!誰有那麼大的膽子啊?除非他不想要頭上的那一頂烏紗帽了!

    吳永成這麼一說,馬林這下子是完完全全地徹底放心了。人家緊靠中央地北京市的農村幹部。政策理論水平那肯定比他高,還能做下和中央政策對著幹的事情嗎?既然人家那麼做了。那就說明這麼做,絕對是百分之百的正確。

    「行,五兒。你說怎麼幹,咱就怎麼幹!姐夫聽你的。」馬林爽快地站起來,在桌子上一拍:「你先回家裡去歇一會,見一見家裡的大人們。我馬上通知村裡支部和村委會的全體成員開個會。在會上,我簡單的先把這件事情,給大家吹個風,到了今天晚上,咱們再接著細細地討論一下,看怎麼鋪排才最好。晚上開會的時候,我讓人去叫你,你也和大家見一見面。他們也都挺想你的。你看這樣安排好不好?」

    吳永成告別了他的二姐夫,走出村委會的辦公大樓,就看見他的媽媽正手搭涼棚,站在村委會的大院當中等著他呢。

    「五兒,你的事情辦完了嗎?快點跟媽回家去吧。媽聽說你回來了,給你熬好了綠豆小米粥,還擱了幾勺白糖,解暑氣的,還在家裡的鍋台上給你晾著呢!」一見到她最疼愛的小兒子出來,吳永成的母親連忙迎上來。

    「媽,你怎麼在這裡等著我呀?怎麼不進村委會的辦公室裡去呢?你來了多長時間來?天這麼熱,中了暑氣怎麼辦啊?看你這熱得滿頭大汗的。」吳永成心疼得趕緊把他的媽媽拉到在陰涼處停著的小轎車旁邊。

    「嘿,你們在裡面辦公家的大事,我一個農村的老太婆進去像個什麼樣子啊。在這裡站一會就能把你媽咋著了?你媽還沒有那麼嬌氣呢?」

    「吳秘書,我和大媽說了半天了,讓她進去找你,她不肯,說怕影響你們的公事;讓她進來車裡坐著等,她又說坐在那裡,心裡焦躁得不行,還是站著心裡踏實。」小車旁站著的高全清師傅開口了。

    吳永成心裡突然覺得一陣陣熱,眼裡的淚水差點湧了出來,他強控制住自己的情緒:「走,媽,咱坐上車回家去!」

    「就這麼幾步路,還坐個什麼車哪?再說了,媽的這身上不乾淨,別再把人家的這高級小轎車給鬧髒了。還是你們坐著回去,媽在後面走吧。」吳永成的媽媽極力躲閃著。

    吳永成的淚水再也控制不住了,一下子奪眶而出,他哽咽著說:「媽,你身上最乾淨,什麼東西也沒有我的媽媽身上最乾淨。走,咱們坐車回家。聽話。」說著輕輕地擁抱著媽媽進了小車。

    「這車真快呀,座也軟綿綿的。真舒服!」老太太坐到車上,動也不敢動,小心翼翼地撫摩著小車上的坐墊。老人家還是第一次坐這高級的車,不,她也是第一次坐汽車,以前就坐過那些牲靈拉的牛車、馬車、騾子車的。她忙得也就沒那閒工夫去外面逛。那個歲月,農村人的概念裡。根本就沒有旅遊那麼一說。

    吳永成心裡誓,以後等自己地工作稍微清閒了一

    定要帶著吳家老爹和老媽,出去到全國的好地方。好讓二老也享受享受。老人們辛苦了一輩子,頂多就去過幾趟縣城。而在農村。像這樣的老人,可以說數不勝數。有不少的人,甚至於一生連自己所在地鄉鎮。還沒有去過。就一直沒有能見到自己村子以外的世界。

    晚上村裡兩個班子的會議開得很順利。馬林執掌村裡地政權以後,可以說把吳永成的那一套全部照搬,也快形成了一言堂的作風。大家又聽說這是吳永成回來以後地意思,更是連考慮也不考慮,就一點也不打咯登地表示同意。吳永成就是他們這一夥心中的神。接著一夥人又把具體的一些操作步驟完善了一下。

    第二天,吳永成就和l市的兩個技術員,跟著以馬林為的魚灣村裡的幹部,到地裡去搞測地溫、氣溫、土壤的酸鹼度、肥質情況等前期性工作。

    其實對於大棚種植。這兩個農業局的技術員也是第一次在實際中接觸。有關地一些大棚蔬菜種植的技術理論數據,他們也只是在外文資料中見過。他們在這方面的知識和實踐技術,遠遠不及有著實際工作經驗的吳永成。

    「吳秘書,根據我們化驗的結果,這裡完全可以搞大棚蔬菜地種植。特別是土壤肥力相當好。可能與緊靠著的原始森林有一些因素。氣候上。這裡與梁州地區也不一樣,有一個明顯地小氣候。氣溫在每個季節平均高出五到十攝食度。空氣也非常濕潤。」忙碌了半天以後。兩個技術員向吳永成和幾個村裡的幹部通報了一些測出的數據後,得出了這個結論。

    吳永成點了點頭。根據他前生鄉村多少年工作地經驗,這裡是最適宜搞這個項目的。他們所說的那個小氣候。與魚灣村緊依傍黃河的緣故,是密不可分的。

    至於將要種植的大棚蔬菜,吳永成準備先選擇西紅柿、黃瓜、菠菜、籮卜等大路菜。因為村裡的菜農們,對這些蔬菜的種植最熟悉,成本也低。雖然對於一些南方的細菜種植技術吳永成也懂一些,但在具體的日常技術管理上,他又不能經常蹲在這裡指導他們,他還有自己在省城的工作要做呢!

    大棚裡吳永成還準備用一種種植新技術,那就是地膜覆蓋。

    塑料地膜地面覆蓋栽培,是一項綜合性的栽培技術措施,在吳永成的前生裡,他記得還有五六年全國才能在大範圍內推廣。這個技術不僅能大幅度提高產量,還能提前1015上市,提高品質,調劑旺、淡季余缺,增加種植的效益。

    但是地膜作物的種植,也有一定的講究,必須在精耕細作的基礎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一般要掌握以下技術的要點。先是整地。整地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蓋膜的質量。先應選好地。最好選擇地勢平坦,富含有機質而無傳染病害的壤土或沙壤土,拾去前作的殘株、敗葉、根、莖、草根等,然後深翻炕土,耙細。其次是行距的掌握。作畦可按各種作物株、行距的要求,決定畦寬。畦溝深10厘米,形,畦邊形成緩坡,有利於蓋膜、壓土。畦面土壤平整,土壤表面必須細碎、疏鬆,這樣才有利於作物根系達和吸取養分。最後就是施足基肥。有了科學的整地和按行距開溝、扶壟以後,通常畝施優質腐熟有機肥5000公斤,氮、磷、三元復合肥和~+酸各15—20公斤。耕翻後摟平地面,

    夏伏的蔬菜如蘿蔔、大白菜、菠菜等均宜採取60厘米寬溝扶壟,壟高20厘米左右,壟頂面寬3035米,壟底和溝底都要整平。為結合疏苗、定苗采收苗菜,應該增加播種量。如蘿蔔畝用種量為斤,菜畝用種量5—7公斤,大白菜畝用種量150—200等。

    至於準備採用的大棚模式,吳永成決定使用單坡面春冬兩用型的拱圓形大棚。這種大棚採用單層塑料薄膜覆蓋,定植前要盡量提前上膜、扣棚,以提高棚內溫度。有前茬作物的大棚,要早騰茬。

    大棚夏伏茬蔬菜栽培。不但能使冬暖塑料大棚保護地夏的伏閒置期,變成了夏伏茬蔬菜期,從而能在酷暑高溫地夏伏期,向市場供應大量鮮嫩的蔬菜。緩解蔬菜伏淡,而且因夏伏茬蔬菜生長快,生產週期短。價格高,經濟效益高。

    但是吳永成知道,要成功地在冬暖大棚進行夏伏菜栽培。還必須注意選擇適於夏伏茬栽培的耐熱、耐強光、長日照、極早熟或早熟品種。適於冬暖塑料棚保護地夏伏栽培的蔬菜,如蘿蔔、大白菜、菠菜等,就必須選擇耐熱性強、耐強光長日照、不易抽、生長迅速地、極早熟或早熟高產優質品種。比如說,蘿蔔宜選擇播種45天左右可熟品種。

    在大棚的管理過程中,為了減少棚室地光線透射率。通過在棚膜上覆蓋遮陽網、撒雜草、塗泥漿等措施遮蔭降溫。這樣既可生產番茄、黃瓜等喜溫蔬菜,又能生產夏季露地難以正常生長的芫荽、菠菜、生菜、籮卜等喜冷蔬菜。還要進行晝夜大通風,散熱降溫。不僅要大開天窗和後牆通風口,上下大通風。而且要揭起前窗底腳膜,撩至簷上或前下坡上,使棚內前後上下都大通風。大通風既可降低棚溫,又能及時補充c02,滿足植下。適時澆水,可使地面溫度降低1—3;用清水直噴葉面.左右。澆水後可在地面覆蓋麥秸、稻草、草簾等,既可降溫,減少地熱。又利保,保護菜苗健壯生長。小水勤澆,保持土壤濕潤。一般隔23天澆灌一水,澆水時間應在上午9時之前或下午16時之後。同時,隨著蔬菜營

    的加快,株體增大,需水量增加,澆水量要逐漸加大要逐漸縮短。

    大棚夏伏茬蔬菜如蘿蔔、大白菜、菠菜等生長期越長,單株營養體愈大,產量愈高,愈呈現成熟商品的品質。因此在可能的營養生長期限內,盡量延長生長時間,延遲收穫時間,以增加產量,提高品質。收穫前23天澆足收穫水,以增加夏伏菜產量和鮮嫩程度。

    而採用膜下滴灌的技術,棚內空氣相對濕度可降低10%以上,混合病情指數降低。冬春季節蔬菜大棚密閉,濕度大,蔬菜易生病害,使用草木灰後,可防止各種病害生,並可提高地溫,降低土壤濕度,疏鬆土壤,增加肥力,提高秧苗的抗逆力。根據不同蔬菜的不同生長特點,選用適當品種,合理安排茬口,採用多茬種植,間套混作,立體栽培等多種形式,提高復種指數。大棚內栽培的蔬菜品種,要根據市場行情確定,瞄準市場空擋,拾遺補缺。只要把握好上市季節,就可在時間裡取得效益。

    日光溫室越冬茬西紅柿或黃瓜,一般在6月中旬拉秧,在拉秧前即6月初左右,可套種耐熱蔬菜如絲瓜、扁豆、豆、苦瓜等,可利用前茬架而不必重搭,一般在前茬拉秧時用剪刀將老蔓基部剪斷,若幼苗己爬上老蔓,則順其自然生長,等老秧蔓乾枯後,及時劃鋤、澆水、施肥等措施進行田間管理,基本上同露地管理措施相似

    到了此時,吳永成十分慶幸自己地前生,在那個窮鄉鎮沒有白呆那十幾年。否則現在只能是乾瞪眼了。

    「吳秘書,你怎麼懂得這麼多呀?有些知識我們這些專門研究這個的技術人員,在外文資料上也沒有見過呀!」那兩個市局的農業技術員聽完吳永成對大棚種菜的一些技術介紹,兩雙眼睛裡充滿了無限的佩服和仰慕,「你難道在大學裡學地就是這個專業嗎?我們怎麼沒有聽說過呀?」

    吳永成含蓄地笑了一下,沒有吭氣。心裡想:現在的大學裡,哪能學到這些知識呀?!這個秘密可不能告訴你們!

    「五兒,那你估算一下,置辦那些塑料布和你說地那個地膜需要多少錢,我去讓會計準備錢買料去。」馬林現在最關心的是要花多少錢的問題。至於吳永成為什麼能懂得那麼多地東西,他早就不奇怪了。似乎他就應該懂得那些東西。如果有什麼事情,吳永成不知道的話,他反倒覺得奇怪了。

    「那些材料嘛,你慢一點準備。咱們先回村委會去。我給渠書記打個電話匯報一下。咱們這是屬於科研的新生事物,看省裡的農業廳有沒有這方面的投資。也可能他們那裡就有這種材料。」

    果然,省農業廳的領導和專家們,知道了有個叫魚灣的小村子,要在國內率先搞大棚種菜,簡直是喜出望外,馬上由廳長親自帶著幾個老技術專家,於當天的下午,就趕到了魚灣村,要親自察看具體的情況。如果是事實的話,不僅全力投資,還要給予大額度的現金獎勵。中央一直在喊各部門要加足馬力、大干快上,可農業方面一直是多少年來的老一套,農業廳的領導們也幾次受到了省委領導們的批評,專家們也覺得臉上無光,現在可算是看到了一線曙光了。要是鬧成了,這在全國.可也是屈一指啊!那個榮耀,就沒法提了

    「小伙子啊,要是到了冬天,下了連續幾天的大雪,大棚蔬菜該怎麼辦?」到了魚灣村,一位農業廳的老專家向吳永成提出了一個實質性的問題。這也是在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常事啊。

    吳永成稍微考慮了一下,回答:「大雪覆蓋了大棚薄膜時,一定要及時清理積雪,使蔬菜有充分的光照。降雪後,還要給大棚加上一定的覆蓋物,比如草簾子等,臨時加溫。當大棚內溫度白天低於15,溫度低於5時,就有可能生寒害或凍害。這個時候,到了夜間,就要採取臨時加溫措施,人工補充熱能。還要加強肥水的管理:在棚內進行灌水,這樣也可以提高棚內土壤和空氣濕度,有一定的防寒效果,灌水,蔬菜在零4時可以不受凍害。同時用醋、白糖、過酸混合,配成300液,噴在葉面上,增加葉肉含糖度及硬度,也能有效地提高抗寒性。」

    「你們這裡還有滴灌設施,你準備怎麼合理利用這些設施哪?棚內用大水澆灌就可以嘛!那不是造成了浪費嗎?」另一位專家馬上也提出了問題。

    「溫室蔬菜灌水使用大水漫灌,存在著用水量大、病害嚴重、降低室溫、影響蔬菜品質等弊端,大棚日光溫室蔬菜灌水用滴、滲灌這些微灌方式,可以降低室內空氣相對濕度20%左右。使用微灌幾乎不會引起地溫下降,有利於作物生長。微灌灌水還可結合施肥,把肥料直接送到作物根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還可以降低棚內濕度,可以大大地減少蔬菜病蟲害。同時,微灌比大水漫灌節水50%一90%,節能30%大棚蔬菜還可以提高收入30%一100%。」

    「你的這些數據是那裡來的?這些拍腦袋可不行呀!還有,你說的這個微灌搞起來複雜嗎?」這會是農業廳的廳長親自問了。

    「不怎麼複雜。也就是用管徑為10—15米,管壁上扎有間距為35米,孔徑為1.2毫米的水平單眼塑料細管做毛管,每1米間距布設1條,埋入地下8—10米土壤中,兩側種植蔬菜。毛管部與管徑為38毫米的塑料支管用三通聯接,支管部安裝同徑閘閥並與水源接通。蔬菜灌溉時,開啟閘閥就可以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