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醉回七九當農民

《》正文 90.人才啊,人才 文 / 西風黑馬

    一九八0年的國家政策還卡的很死,私營經濟還沒有出現,甚至包括半間門店的小飯館。那咱就集中精力搞好集體企業,壯大集體經濟,讓魚灣村的社員們先富起來,甚至可以帶動附近的幾個村。一步一步發展:先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再逐步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讓他們的腰桿也挺起來!到了八二、三年後,國家允許私營經濟出現了,咱再發展自己的個人經濟,穿越者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咱可不想當苦行僧,事業要發展,生活要享受;既能開奔馳、擁美女,又能帶領父老鄉親奔小康,不是也挺好嘛!魚和熊掌為什麼不能兼得呢?!咱偏要試試!!

    發展的起點定位已經解決。那下一步就是成立公司。你總不能讓大隊幹部們跑到外面自說自道:「我是xxx大隊的,前來和貴單位洽談一筆業務,」人家理你才怪!成立一個公司,既是一個發展的陣地,又是對外的招牌。那時雖還沒有皮包公司一說,但和一個公司打交道,即便是社隊企業,總讓人覺得心理踏實些:畢竟是公司啊。比你一個人的誠信度要高得多。

    我繼續在四姐的辦公室翻著報紙,心裡還在默默籌劃著:成立公司後這項目不是問題。雖說魚灣大隊集體積累帳上只有幾萬塊錢,但咱又不搞什麼高尖端的高科技產品,也不做投資太大的鋼材、機械製造等項目。咱可先做流通,通過商品流通,也就是和人做買賣,慢慢積累資金,滾雪球似的壯大發展。到一定規模後,有了一定數量的資金,就可以辦各種實體企業,盈利後擴大生產,如此良性循環往復,就……

    不對,忘了關鍵的一點,辦個公司好說,現在國家大力支持社隊企業的發展,這個應該不成問題。公司的經理只要把住大方向就行了,關鍵是下面必須有人,有能出去創造利潤的人!總不能讓大隊的社員們放下鋤頭,背上黃挎包就出去跑業務吧!賠賺不用說,起碼他自己都沒有膽量往出跑。總不能讓我退學回來培訓一批吧?一則時間太緊,見效慢。二來我對此道也不太熟悉。前世也只販過幾車煤礦用的坑木和賣了幾個月酒!學業有專攻,咱就以前不是學這個的,上大學進修也就是為了惡補這方面的知識。總不能現在就退學經商,捨本求未吧?

    人才啊,缺啊!去哪找呢?國家現在百廢俱興,各行各業需要大量的人才,而國內僅有一百多所大學,所培養的大學生還沒畢業,就有不少單位預訂了。更何況就是有點富餘,當時的大中專院校從招生到畢業,都屬於國家計劃統一招生、統一分配,別說你一個小集體的社隊企業了,就連小國營、大集體單位也是望而興歎:缺人才哪!再說一九七七年恢復高考招生以來的大學生,在明年才是畢業的第一屆,即使能找到一半個也遠水解不了近渴啊!

    愁啊,要發展,缺人才可就少了最關鍵的一環。實在不行,只能讓社員同志們放下鋤頭,背起軍用黃挎包,趕著他們邁著沾著還沒洗淨泥巴的大腳,跨進商海中一邊「繳學費」,一邊學得做生意了。

    鬱悶啊!

    我心事重重地瞎翻著j省日報,視線只粗略掃瞄一下各版大標題。突然一行黑體大字躍入眼中:「人事部門亂點鴛鴦譜,商業高才下鋪賣豬肉,」這個題目有意思。我習慣性看了看報紙上方日期:1980年8月24日,星期日,第三版。這才細細看報道的具體內容:報上報道的是j省歷程縣有一位六十年代「文革」前畢業於某國家重點大學的高才生薛紅,專業學的是商業經營管理。學校畢業時響應國家號召,選擇了分配方案中最遙遠最、艱苦的j省作為第一志願。1964年到j省後,被分配到一個地區的商業局工作。「文革」開始,他被查出有海外關係,受到株連,被定為「裡通外國」的「特務分子」,開除公職,下放到農村勞動。直至1979年落實政策給他昭雪平反後,已與一農村婦女結婚並生育有三個子女的他,卻發現自己已無路可走:原單位以編製已滿為由,拒絕接收。地區人事部門建議其下放所在歷程縣就地分置,並在其申訴材料上批復:盡量人盡其才,專業對口。歷程縣人事部門接到批復好生為難:各單位均已超編,還要專業對口,如何安置?乾脆一紙公文踢給了縣商業局,商業局又安置在下屬食品公司。此時正好一個公社食品站辭退了一名打傷顧客的肉店賣肉的臨時工,就讓薛紅到公社食品站去賣肉,說以後有了機會再調整。結果一直到現在,他還是每天手拿屠刀,「磨刀霍霍向豬羊」。期間他也跑過地、縣人事部門要求調整,人家的回答也有道理:你學的是商業,賣肉就是歸商業局管。現在賣肉的多吃香,這還是縣裡領導照顧你受了十幾年罪,特意給你一點補償的。他在美國的一個姨媽曾表示能為他們去美國出點力,他謝絕了:「而去夷狄,就離開了父母之邦」。

    視線離開這篇報告,詳細地看了看這個版的其它內容,都是關於「用非所學、報國無門」的讀者來信。還有一位是一九六八年畢業於人民大學的工業經濟系的,卻在一家只有五十多人的農機廠工作,幹過保管、統計、出納、文書等職,有的是學海洋地質地貌的,分配到民政局下屬殘疾人福利廠;學海洋氣象的,分配到縣化肥廠當機修工;學航空攝影與地圖的,分配到中學教物理……更有一位離奇的是畢業於清華大學城市社會學系的研究生竟在一個農場當了二十多年的豬倌、羊倌。

    缺人才啊,人才缺,許多人才卻都是在那裡等死、茺廢。隨著歲月的流失,一個個由豐華正茂變成兩鬢蒼蒼,不能再被重用!

    我心一動,能不能想辦法把這些寶貝們利用起來?調動是不可能的,但可以讓他們來當顧問啊!這些人中間什麼專業的也有,正是報國無門、鬱鬱不得志之時,拉他們一把於國、於民都大有益處!再過三、五年想找他們就難了,到那時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步落實,大部分人才就會人盡其才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