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科技王座

正文 第七十三章 指標 文 / 急凍人

    (今天有事耽擱,只有一章)

    夜幕下,鎮康縣大溝村公社第一生產大隊的曬穀場,幾盞汽燈將這裡照得燈火通明。

    一盞汽燈就高高挑在一塊黑板上方,一名老師手中握著粉筆,快速在黑板上書寫。下方,百多名當地知青,坐在自帶的小几凳上,兩人共用一張條凳充作桌面,奮筆疾書,記錄著老師板書的內容。

    這些知青們都知道,還有一個半月就是大學恢復招生以後的第一次考試,每一個人都格外珍惜這次難得的機會。即便他們白天還要正常上工,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回來以後都是疲憊不堪。但晚間這四個小時學習時間,全生產隊一百多名知情,沒有一個人缺席。

    他們知道,軍分區那邊報名參考的人很少,只有一千來名,大多數都抱著無所謂的態度。

    然而他們不同!

    參加高考,被大學錄取是他們脫離沉重體力勞動,重新回到城市生活的唯一機會!只有有一線機會,哪怕這個機會再怎麼渺茫,他們都不肯放棄!

    正在講課的,不是縣城的老師,而是軍分區派來為他們提供義務輔導的教師,一共有六位,各自負責教授一門課程。因為大多數人底子薄,不但要負責高中課程,還要幫他們把初中知識也給突擊補一補。

    一個半月的時間,既要掌握高中知識,還要重新學習初中知識,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輔導老師沒有充裕時間給他們奠基,只能在講述高中課程時,順帶將相關的初中知識提出來,快速複述一遍,然後就讓學生死記硬背。

    即便如此,所有的知青、乃至公社幹部,都很感激這些前來義務輔導的老師們,更加感激排除這些老師的軍分區。

    像這樣的輔導隊,軍分區一共派出了一百支。一百支看似很多,但分散到臨近三個縣市為數眾多的農場、鄉鎮,依然無法滿足每個地方都有一支。所以遵照就近原則,每支輔導隊都會選擇一個大的農場或鄉鎮為中心,開班上課。周邊村子、生產隊的知青們,在每天勞動完畢,都會背著自製的書包、課本,不辭辛勞翻山越嶺過來聽課,下課後又集體趕夜路回去。

    軍分區表示出來的善意,讓雙方因為早幾個月前,蠱惑大批知青離開農場帶來的不滿得到了彌補。

    中國自古以來就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自家子弟如果能考上大學那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榮耀,上至縣委書記、下至村莊鄉民,都竭盡全力支持。

    當地幹部與軍分區之前的主要矛盾,是軍分區拉走大批知青後,他們受到了上級的批評。

    現在軍分區主動派出輔導老師,幫助轄區內知青提升學問,增加高考過關的幾率,他們當然樂意之至。若果有人順利通過考試,被大學錄取,在上級眼中,那也是他們當地幹部的功勞。這樣的好事打著燈籠都找不到,誰要是拒絕才是傻瓜。

    為了幫助這些知青們增加一絲一毫的機會,各農場的領導都減輕了他們的勞動量,將部分本應分配給他們的工作,交給了其他人來做。並且縮短了他們的勞動時間,每天下午四點,其他社員還在勞動,這些知青們就提前下工,趁著上課前的兩三個小時,抓緊時間吃點東西、把昨天的課程溫習一下、做幾道老師佈置的練習題,或是帶上乾糧,朝鄰近的補習點趕路。

    知青們也發現,以往經常指責他們在做農活時避重撿輕,對他們諸多不滿的社員們,這些日子卻毫無怨言地幫他們承擔了大多數勞動,還經常擠出自己的口糧,讓他們能多吃一點。有些社員把自己辛辛苦苦攢下的雞蛋,拿來給他們補身體。

    質樸的村民們種種行為,讓這些一直以來有著懷才不遇、怨天尤地的知青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善良。

    曾經的隔閡,一點點消除,雙方的心也漸漸貼近。

    就在各方努力下,知青們拿出了前所未有的熱誠投入到學習中,如饑似渴地吸收著每一點知識。

    一個半月的時間轉眼即逝,考試的日子終於到來。

    數以萬計的考生們提前數天,就背上背包,裡面裝滿了鄉親們給他們蒸的大白面饅頭、烙餅,懷著對未來生活的憧憬,徒步走出山區、走向著縣城。

    這時候,軍分區內報名參加考試的考生們,依然在老師指導下,進行著最後的衝刺。

    他們不著急,軍分區會在考試當天,組織全體考生乘車前往國內考點,不用他們路途辛苦,可以精力充沛地去迎接考試。

    ……

    凌晨五點,瑞麗第九中學考場內,所有的老師們就已經都到齊了,在校領導和市外事局來人的指導下,做著考試前最後檢查。

    「前些日子天天加班,我一個人就要帶三個班,累得要死。今天早上四點半就把人叫起來,連飯都只能匆匆刨兩口就跑來幹活,還讓不讓人活了啊!」一個年輕老師晃著昏沉沉的大腦,眼皮像是沾上了膠水,怎麼也睜不開,將自己負責監考的教室課桌重新整理了一下,趴在講台上,對一同監考的另外一位老師,痛苦地說道。

    「你雖然帶三個班,至少還只上白班。我倒好,白班、晚班都要上,白天給那些沒有廠辦校的各廠礦子弟上課,晚上還要給那些職工上課,我才累得要斷氣了!」他的同伴癱坐在一個課椅上,有氣沒力地說道。

    「我聽說只有咱們這裡才組織了考前輔導,人家其他地方都是考生自己複習?」年輕老師趴了一會兒,眼皮緊閉,死樣活氣地問道。

    「還不是國境線那邊帶來的影響!軍分區給他們自己的知青補課就算了,還組織了上百支輔導隊前往周邊農場。市裡看到人家都這麼積極,當然有樣學樣,說師資力量不能滿足鄉村需要,但至少要保證市裡各廠礦企事業單位,然後就把我們抓了壯丁!」另外那名老師仰坐在椅子裡,人像被抽了筋一樣,軟成一團。

    就在他們有一搭沒一搭養精神的時候,教室廣播喇叭發出辟里啪啦的電流聲,然後傳出了教導主任嚴肅的聲音:「各考場老師聽好了,接到電話,考生們已經進城,很快就到,請大家做好準備!」

    來了!

    兩名老師硬撐著,將早已擺放得整整齊齊的課桌椅,再調了一遍,然後走出教室門,來到外面走廊裡。

    開放式走廊正對著校門,往日總是關閉的校門大敞開著。他們站在這裡,就能直接看到校門外。其他教室的監考老師們也都出來了,和他們一樣靜靜地站在走廊中。校長、教導主任等校領導,和幾個市外事局的人一起,向著校門口走去。

    校門上方掛著一根紅幅,上面簡單寫著「瑞麗市第十一考場」。

    沒讓九中的老師們等多久,一輛解放卡車出現在視線中,敞開的車斗裡,黑壓壓都是人頭。

    緊跟著,是第二輛、第三輛……

    第一輛卡車在校門口停下,副駕駛座上下來一個年輕人,熱烈地跟市外事局的人握著手,說了幾句話,然後又跟幾位校領導握手之後,說笑著向校內走來。

    「聽說是軍分區首長親自帶隊,下面這個這就是關飛?看起來很年輕啊!」那年輕老師看著下面親熱交談的一行人,跟同伴說道。

    「那是,聽說他今年才二十四,比我還小幾歲。我還是個初中普通老師,人家就已經是軍分區最高首長了,這同人不同命啊!」同事話音中帶著濃濃的嫉妒。

    車隊再次啟動,一輛輛進入到學校操場。

    擋板打開,每輛車上都下來一位老師,組織著考生下車。考生們下車時,手上都提著一個小木凳,下來後就在老師組織下組成了隊列,然後坐了下來。很快,操場上就站滿了人,寧靜的校園內立即變得喧鬧起來。

    十一考場是個特殊的考場,專門用於接待軍分區的考生,沒有一個本地考生。

    之前九中的老師還認為這樣過於優待軍分區,但看著帶隊老師從車上抬下一個個保溫桶,為每位考生提供熱水、發放還帶著熱氣的饅頭,另有老師為他們講解考試注意事項,所有老師都不再有意見。

    同樣是考試,其他考點,考生們都是自行前往,自己準備各種考試用品,哪裡有軍分區這樣有序而周全的準備。更有數以萬計的考生,要提前幾天徒步跋涉,才能奔赴各個設在城裡的考場,不但體力上會很是勞頓,就是精力上也會受到影響。

    要真是將軍分區的考生和其他考生混合安排,在雙方考前準備的強烈對比下,恐怕絕大多數本地考生都會羨慕對方。

    但羨慕也沒用,國內考生數量眾多,範圍分散,市裡根本沒能力為這麼多考生做更加周到的安排,更不可能派出車子,去各地接送考生。分設考場是個好主意,起碼不用讓本地考生見了嫉妒。

    七點,已經休息好的考生們,在老師提醒下,進行了進場前的最後一次檢查,然後井然有序地進入教學樓,步入考場。

    與此同時,全國數百萬來自工廠、田間、大山深處的考生們,都懷著忐忑而激動的心情,進入了考場。

    七點一刻,開始分發試卷。

    九中那位年輕老師分發完試卷,在考場內巡視了一遍,回答了幾位考生的問題,然後回到講台前。

    所有考生在拿到試卷的第一時間,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怎麼樣,難不難?」同事小聲問道。

    「還行,總體難度不算太高。畢竟這是恢復大學招生的第一次考試,絕大多數考生都沒經過正規的學習,許多連教科書都沒有,都是東找一點、西湊一點,拼湊著在學習,考得太難了,恐怕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生都會落榜。」年輕老師低聲回答道。

    「說起來這些人,比國內大多數考生條件都要好吧,他們終歸進行過較長時間的學習。這對國內考生其實不公平。」同事望著下方,驚喜之色多過愁眉苦臉的考生們,皺著眉頭說道。

    「也不算吧……」年輕老師不以為然,「他們學習時間是長一些,但他們好像之前只是在進行初中課程學習。高中的課程,還是在得知恢復高考後才開始的,還是不如國內應屆生水平的,只是比其他知青、工人考生要好些。」

    同事想了想,認可道:「嗯!是這個理,他們的學習環境是要好些,但時間還是太緊了。這樣說起來,他們的錄取率也不會有多好,充其量比普通知青們高些吧……」

    ……

    幾天的考試時間一晃而過,不管考生們對這次考試是滿意還是沮喪,他們都不得不回到各自單位,等待命運的最終裁決。

    軍分區出來的這批考生,很多人一回來,就再也不說大學的事,默不作聲回到原來班級。還有些人心懷僥倖,人雖然回來了,但仍在苦苦期盼奇跡,只有少數考生才能鎮定地面對結果。

    關飛向國內提的要求,始終沒有得到正面回答。

    他也有思想準備,雖說軍分區是國內以外的一個勢力,但終究不是得到承認的政權。國內不可能因為他的一句話,就把國內落榜考生的命運,交到他手中——這不是出國留學,留學好歹能學到國外先進技術,到教師都是國內支援的軍分區來,學生們能學到什麼?

    時間一天天過去,考試成績一直都沒有公佈,全國五百七十多萬考生,在坐臥不安中等待著結果。軍分區一千多名考生業同樣如此,但這期待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降溫,一些考生甚至慶幸地自嘲: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起碼不用為落榜而痛苦。

    就在所有考生都食不甘味地焦急等待時,教育部也正在為最終統計結果而爭吵不休。

    所有人都為一個出乎他們意料之外的結果鬧起了軒然大波!

    這個意外就是,二十七萬大學指標,雲南方面這次得到了五千三百個。但考試結果一出來,他們竟然震驚地發現,這批錄取名額中,竟然有七百七十一人,是軍分區考生!

    這個出人意料的結果,不但是震驚了瑞麗教育局,更是從瑞麗迅速傳到雲南省,最後抵達教育部。

    全國五百七十萬考生,錄取人數只有二十七萬,實際錄取率僅有百分之四點八。按照多年前的招生結果計算,首都、上海等國內主要城市教育水平較高,學生錄取人數也會多一點。其次是各省會城市,然後是省城以下的其他市、縣。

    就這個層次劃分來說,雲南這次能夠拿到五千多個指標已經不少了。然而考試結果一統計完成,大家就傻了眼:軍分區考生的通過率高得驚人,已經超出了他們的想像。

    一千六百多名考生,實際通過人數七百多人,錄取比例超過了百分之四十七!

    這個結果一出來,從市教育局到省教育廳,再到國家教育部,全都頭痛了:這樣高的錄取比例,打國內教育系統的臉不說,關鍵是它擠佔了本應寶貴的招生指標!

    軍分區一千六百名考生,本就是在計劃之外,最初教育部是不想接受他們參加考試的。後來是外聯部向上級爭取,獲得了首長同意,用更上層的行政指令,強迫他們接受。

    大家起初還考慮著,那邊的教師都是多年沒執教鞭,想來教學水準不會太高。這樣的話,能夠考中幾個就了不起了。

    處於這種心理,教育部最後捏著鼻子認可了這個決定,同意他們與國內考生一道,參加考試。

    然而結果是人家錄取率高達百分之四十七,是國內的十倍!

    放到雲南方面就更不可思議了,五千多錄取指標中,其中軍分區考生就佔了百分之十三!

    面對這個根本不可能出現的結果,所有人都傻了眼。他們毫無準備——思想上和相應預案都沒有!

    這不是瑞麗的事,甚至都不是雲南的事,全國一盤棋啊!這七百多個意料之外的指標,比需要從全國範圍來統籌安排,從別的省市劃撥過來填充。

    瑞麗方面不高興了,雲南方面更不高興,其他省市也集體鬧開了鍋。七百多個指標啊,你說擠佔一個兩個,大家忍一忍就算了,七百多個指標,從誰家身上割一塊都會心痛!這麼多的指標,已經不是說忍一忍的事情,而是誰能忍,誰肯忍?

    誰要是敢開這個口,那就把你們的指標讓出來!

    整個教育部都亂作了一團。

    從辦事人員到教育部部長,所有人都不敢拿拍板主意,他們只能急切地向更高層詢問:這該怎麼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