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純愛耽美 > 齊天逆聖

《》章 節目錄 第兩百七十章 :教主開壇講道法 文 / 悟空道人

    話說通天教主經歷三千年,終成大道。

    這一天,碧游宮當真是萬仙來朝,萬佛來拜了,碧游宮上人聲鼎沸,各路神仙佛陀絡繹不絕,都來朝拜通天教主。畢竟是一尊大道聖人,就算是在混沌世界當中也是絕頂的存在,不死不滅,永生不朽。

    大道聖人元神寄托於大道之上,只要大道不死,聖人不滅!

    通天教主而今成就大道聖人,就連諸位天道聖人都要去拜會。

    此番,通天教主真是揚眉吐氣了,封神之戰敗得冤枉,而今成就大道聖人,就連天道聖人都得來拜訪。

    通天教主成就大道聖人後,便在下界開壇講道,天下修者都有緣來聽。

    就見通天教主盤坐於高台之上,開始講道,一時間大道神音轟鳴,天道法則伴奏,妙音無窮,通天教主舌綻蓮花,週遭異象呈現,有金甲神人吹**螺,擊**鼓,與道音和鳴,很是熱鬧。

    聽道之人之覺得如癡如醉,大道聖人開壇講道,這是開天以來的第二次。

    第一次乃是鴻鈞講道,點化女媧和上古妖族,而後就去定地水風火了,而後再次講道也不過是傳授給三清、阿彌陀、准提幾人,而今通天教主開壇講道,天下人皆可聽講,這是繼鴻鈞之後的第二次。

    通天這一次要講道千年,大道三千,一講,恐怕三千年都難以講完,通天教主施捨,一講就是一千年。這是不可遇。不可求的大好事。大機緣!三界的所有修者幾乎都匯聚到了通天教主的法壇之下,都在靜靜聽講。

    通天教主講道一月,然後第二個月就留給修者們提問,提出問題,自然一一解答。

    「敢問教主,什麼是道?」有一名太乙金仙發問道。

    「何謂道?齊天逆聖孫悟空道:『道便在腳下,世上本無道,雙腳落處便是道!刀山火海。退一步,便為劫灰,前進一步,便是大道!我的道,便是粉碎阻礙我的一切!天的道,便是萬物芻狗,眾生平等!我以我道,追尋天道!』大道三千,各有不同,孫悟空此乃無敵之道。所以才會成就鬥戰勝佛。」通天教主緩緩說道。

    他每每說出一句話,就會有大道神音和鳴。天道法則伴奏,虛空生花,異象呈現。

    通天教主雙眸微閉,淡淡道:「道是什麼?道其實就是人心中的信念,只要心中存有信念,那便是道。孫悟空的道是無敵,不受欺壓,眾生平等;張百忍的道是掌控諸天,高高在上,魚肉眾生;嬴政的道是依法治國,帝道至尊;女媧的道是守護地仙界,保護蒼生。」

    通天教主所講的並非是那些「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道」,而是講出一種理念,這或許又是另外的一種「道」,不同於常人,依靠著自己心中的信念,走出一條道來,開闢一條道來!通天教主相信自己能夠截三千大道,這就是他的道,所以他走出來了,他成功了,成就了萬劫不滅的大道聖人。

    「什麼是天道?」又有一個大羅金仙發問。

    「天道無常,變化萬千。天道,天道,天道就是輪迴,就是因果……生於天道之下,必然沾染因果輪迴,只有成就大道,超脫於天道,才能萬千因果加身而不然,諸般報應臨身而無用……」通天教主緩緩道。

    這些人問的都是一些大問題,也有問一些道法的,通天教主也一一解答,當然,那些問:「如何成就太乙金仙?」或是「如何成就混元金仙」,「如何成就天道聖人?」之類問題就直接被通天教主無視了。

    他直接微微一笑,然後就讓下一個人來提問。

    地藏王閉關出來,已是十年,他又遇到了桎梏,還差一步,最後一步!

    元神祇差最後一步就可以超脫出來,寄托於天道之上,成就天道聖人,因果加身而不染的境界。

    於是,他也來到了通天教主的法壇下聽講,一聽便是三十年。

    佛本是道,佛道同源,皆可證那混元大道,所以通天教主所講,對於地藏王是極為有用的。

    通天教主講道,也挑選一些天賦極好的修者入自己截教門下,為自己的弟子,可跟隨自己修行。

    「什麼是天道?」地藏王又問了一個同樣的問題。

    「天道即人心。大起大落,看清紅塵;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徹大悟,看清天道!」這一次,通天教主的回答卻是不一樣了,因為地藏王的境界和那些聽講的人不一樣,所以通天教主給了一個這樣的回答。

    這樣的回答比之先前的回答不知要高明了多少倍,深奧了多少倍,在場的很多人都沒有聽懂,只有無當聖母、藥師佛、孔宣等幾個頂尖的混元金仙眸中流露出一絲似懂非懂,要懂不懂。

    地藏王的眸中卻流露出一絲明悟,雙手合十,道:「鬥戰勝佛!多謝通天教主解惑。」

    說罷,便已踏空而去了,他每每走出一步,腳下就會生出一朵蓮花,步步生蓮!

    這是一種極為貼近「道」的表現,地藏王能夠步步生蓮,顯然是已經距離天道聖人不遠。

    大道無窮無盡,所以可以有無數的大道聖人,但大道聖人卻是極難成就,古往今來,地仙界開闢以前不知道有多少天道聖人開天闢地,但卻沒有一個能夠成就大道聖人,都殞落在了開天之厄或者是會元之厄當中。

    天道之下卻只能容納九位天道聖人,因為天道有盡,並非無窮,而且九為極數!在上古時期,皇帝號稱九九至尊,但上古諸子百家卻紛紛議論,然後通過伏羲聖皇的《易經》推衍,將九九至尊削去其四,稱為九五至尊,這樣也是為了不犯天道的忌諱,以免天道降下天道因果,使得落個畫餅。

    地藏王走後,通天教主繼續講道一月。

    一月後的提問時間又到了,有太乙金仙站起來發問:「敢問靈寶天尊,為何先前問你天道是什麼和地藏王佛問你的答案不一樣呢?」

    通天教主點了點頭,淡淡道:「就拿佛門的一句話來打個比喻——菩薩也有怒目金剛時。」

    「何解?」

    通天教主道:「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乃是慈悲心腸之人,普渡世間苦難之人,但他們也有怒目金剛時,專門懲治那些行惡做壞之人。對於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答案!地藏王佛的境界比你們高,他要聽的自然是更高深的道理,你們的境界不到,說了也不懂,只能說易懂一些的答案。」

    眾人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原來如此!

    這就好像兩個佛陀對話,其中自然少不得禪語機鋒,若是一個佛陀和凡人對話呢?那自然只能講得通俗易懂了。對待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答案和結果。

    菩薩救難,但遇到惡人卻也怒目金剛。

    佛法高深,但遇到不懂佛法的人卻也只能說得粗淺。

    道法自然同理。佛本是道,佛本是道,佛道同源啊!

    諸位聖人也高坐在雲端聽通天教主講道,他們畢竟是聖人,自然不太好露面,通天教主講道雖然大多粗淺,但大道至簡,返璞歸真,而且天道聖人很容易便從一點提示而領悟到那高深的道法。所以,通天教主講道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很有用處的。

    玄冥道:「通天教主果然不愧大道聖人,這一番聽講讓我頗有所獲。」

    悟空卻是眉頭暗暗皺起,這些東西他幾乎都已經透徹了,而今的困惑就是怎麼開闢出新的道來!

    他的信念已經達成,而今就只是等待會元之厄了,或許成功度過會元之厄也算是一種信念,但問題是道已經到了絕路!就算信念是一柄開山斧,但前面卻是一方幾百萬丈長,幾百萬丈深的萬丈深淵,如何繼續開闢向前的道?

    這是一個大問題,極大的問題,成就大道聖人的關鍵就在其中!

    無疑,若悟空成就大道聖人,那必然是比通天、帝俊、鴻鈞三人還要厲害的,畢竟他先齊全圓滿了三千大道,走上了「絕路」,若在這「絕路」中硬生生開闢出一條通往大道聖人的路來,那簡直就無敵了!

    「大道,大道啊!道是信念,信念如劈斬道路上荊棘的開山斧……若前方是一座高山,或許還能夠劈開,但前方卻是一方萬丈深淵,我如何能開闢出自己的道來?」悟空心中問自己。

    高山,可以愚公移山;大海,可用斧子砍伐樹木造成小舟過海……只有無邊無際的深淵,可以阻擋住前進的腳步。

    如何開闢大道?如何成就大道聖人?

    玄冥問悟空道:「你可想到了成就大道聖人的路?」

    悟空搖了搖頭,苦笑道:「哪裡有這麼容易。若前方是海、是山、是江河都好,但前方卻已經是絕路了,手裡的斧子已經無法起到作用,如何能夠過去?在輪迴當中尋你,苦海無邊,但我始終知道那苦海終有盡頭,因為我腳下有船……」

    「信念是披荊斬棘的斧子,前方卻是萬丈深淵,無限寬廣,我如何能利用斧子過去?」

    玄冥聽後也不由無語,悟空這個比喻很是合適,的確沒有辦法。

    欲知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