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紅樓小婢

《》章 節目錄 12第十二章 文 / 雙面人

    整個榮國府為了建造省親別墅,沒人在乎雪雁的一點小心思,又因榮國府忙碌不堪,賈母沒有打發人去接往年在榮國府長住的史湘雲,史家更不會送她過來。

    雪雁想到這一點,不禁啞然失笑。

    她這麼大的人了,居然犯了脾氣,和一個小女孩計較。

    史湘雲無父無母,為了更好地生活,有點兒世故之心很正常,她不也是麼?為了黛玉在榮國府的處境好一些,送禮都得小心翼翼地計較一番,唯恐得罪了人。

    黛玉不屑於世故,是她本性,雪雁作為丫鬟只能加倍世故圓滑。

    不久,在端午節前,黛玉送禮的那幾家人都打發人回了禮。

    林如海雖然是世家子弟,但是當年高中探花,為人品貌才華家世都是一等一,在文壇清流中很有名氣地位,在朝中亦有很多至交好友,有的是出自高門世家的發小,有的是寒門出身的同窗同科,經過二十來年的經營,有的位高權重,有的飢寒交迫,世事無常,不是每個人都能步步高陞,這麼長時間下來,能繼續為官的只有一半之數。

    住在京城的這批人,多是有權有勢官位穩當,林如海一直都沒斷了關係,年年書信禮物往來,只是舊年黛玉進京,年紀既小,又是個女孩兒家,來往不便,又有榮國府這親外祖親舅舅疼愛,是以不好往來,以免被人閒話說他們不放心榮國府教養黛玉,反對黛玉有益無害,不想林如海臨終前竟然送了書信來,言語間都是請求各家夫人照應黛玉一二。

    能被林如海托付的自然都是真正的至交,未因上皇退位新帝登基而對他避而遠之。

    這些人個個都是人精,事情在腦海裡一過就明白林如海擔心什麼了,現今黛玉擁有大筆的絕戶財,偏偏不能自己做主,那筆財產最後的結果可想而知,如今老友信中托付,顯然是恐怕賈府看著黛玉無依無靠怠慢於她。

    因而黛玉這廂剛送了禮來,這些人知道後,都說黛玉不容易,更有翰林院掌院學士張璇對夫人道:「你去永昌公主府上走一趟,向大姑娘要個穩重厚道的教習嬤嬤,揀一個年紀不要太大,規矩品性好,又精通應酬交際後院手段的,過些日子給林大人的千金送去。」

    張夫人奇道:「這是何故?咱們平白無故地送個嬤嬤,豈不是打了榮國府的臉?」不是告訴別人說榮國府不會教養女兒麼?人家現今出了個貴妃,自己偏這麼行事,可是交惡了。

    張璇歎了一口氣,道:「林大人臨終前給我送了一封書信來,滿紙都是不放心愛女,恐身邊無人幫著打點,請我多加照應,又請我尋個教習嬤嬤,有教習嬤嬤教著,長大後應酬交際體面些,好尋個親事。我瞧得可憐,橫豎大姑娘身邊不缺這些嬤嬤,送一個給林姑娘,就說是早兩年林大人托我們打聽的,直到今日今時才尋到一個好的,忙忙地送過去。」

    林如海聽了雪雁的話,知道榮國府裡的姑娘自元春進宮以後,餘者皆是養而不教,竟未曾帶黛玉與人來往,他本就擔心黛玉無長輩教養才送了她進京,知道後心裡又急又擔心,想了許久,寫了一封信與張璇,只盼著黛玉有教習嬤嬤教導,不會被人說是沒有教養。

    張璇屹立翰林院不倒,非尋常之輩,兼之久居京城深知榮國府的閒言碎語,縱然林如海信中不說,他也猜到了幾分,見林如海滿紙哀憐,遙想當年林如海何等意氣風發,如今卻連托付愛女的地方都沒有,不禁十分憐憫,遂有今日對夫人之言語。

    張璇的大女兒是永昌公主的兒媳婦,身邊不缺宮裡出來的教習嬤嬤,林如海之所以求到張璇這裡,未嘗不是因為這個緣故。

    張夫人略一思忖,道:「先回禮罷,這教習嬤嬤過幾個月再送,用老爺這個名義更好些,不然林大人才去咱們就送過去,反不好。」

    聞言點了點頭,張璇看著妻子道:「一切由你做主便是。」

    於是,張夫人便先打發管事媳婦送了回禮。

    婆子還給黛玉請了安,她們見被賈母叫過來待客的黛玉年紀雖小,生得卻不俗,言談舉止大方,回去讚歎不絕,說她長得好,態度好,很有書香世家瓊閨秀玉的風範,沒有墮了林探花的名聲,張夫人一聽,越發憐惜,日後三五不時打發人去探望,並沒有斷了人情。

    張夫人尚且如此,何況別人哉?又有一干人深慕榮國府之勢,遂來往頻頻。

    黛玉心裡歡喜,自己總算沒辜負父親的期望,看著各家的回禮,賈母命人送到她房中給她,多是香串、扇子、紗羅、荷包並石榴點心等物,她便分給了各房各處。

    依著黛玉的本性,只送賈母和三春寶玉寶釵等人,經過雪雁再三勸說,陳述厲害,反正不缺東西,遂最後的禮物是賈母最厚,賈赦和賈政夫妻次之,雪雁想著送賈赦和賈政有自己的理由,作為寄人籬下的外甥女,被舅舅記掛著總比被忘記的好,下剩賈璉紈鳳三春寶玉寶釵都是一樣,賈琮賈蘭賈環略次,寧國府裡也送了些。

    賈赦糊塗透頂,背地裡跟邢夫人道:「外甥女去了南邊一趟回來,為人倒懂事了些,孝敬的東西是小事,難得的是心意,不枉那年她進府裡我為妹妹傷心了一場。」

    邢夫人一時無語,黛玉拜見舅舅時,賈赦沒見她,何嘗是為了賈敏傷心?不過是在和小老婆喝酒罷了,虧得他冠冕堂皇說將出來,只是她素懼賈赦,不但不能取笑,還得陪笑道:「老爺自然疼外甥女,那年打發人說的話我現今想著都覺得老爺比那邊二老爺強,當時以為外甥女見了二老爺,不想二太太都沒打發人去說就道二老爺齋戒去了。」

    賈赦摸了摸鬍鬚,神情得意。

    過了一時,賈赦道:「下頭孝敬上來的紗羅東西,我瞧著很有幾樣過得去,你挑幾樣給外甥女送去,她既孝敬了東西來,咱們做長輩的不能沒個心意。」

    邢夫人十分不捨,從她這裡拿東西等同是割了她的肉,但是想到近日黛玉房中處處給自己這一房顏面,賈琮得了禮物,連身邊的丫鬟金寶都沒落下,不似別人只想著元春封妃,盡去奉承王夫人,這麼一想,心氣就平了,果然挑了兩匹紗,兩匹羅打發金寶送去。

    見賈赦夫妻如此,尤氏跟賈珍商議了一番,亦依樣畫葫蘆回了東西。

    林家故舊頗多,回禮不少,饒是各房都得了,東西還剩下些,又有這兩處回禮,黛玉留下素雅之物自用,將顏色略鮮艷的分給眾人,道:「我身上有孝,穿得素淨些倒罷了,你們隨著我不穿紅戴綠,在府裡這樣喜事的情況下,豈不惹人忌諱?反說咱們張狂?東府裡珍大嫂子送的兩匹石榴紅綾和銀紅紗,你們一人做兩身衣裳。紅瑪瑙對簪給紫鵑,硬紅鑲金大墜子給雪雁,兩掛紅香串子給汀蘭,絳紋石的戒指和紅玉的戒指淡菊清荷潤竹每人各兩個。」

    下剩的荷包、扇子、數珠兒等物黛玉都叫散給下面的小丫頭了。

    一時之間,房裡人人喜氣洋洋。

    可巧寶玉房裡的小丫頭佳蕙奉命送荔枝來,纏絲白瑪瑙的碟子襯著鮮荔枝,顯得格外好看,黛玉讚了兩聲,隨手拿了兩個戒指給她,一個是紅瑪瑙的戒面,一個是銀托底鑲嵌了一顆圓潤的珍珠,喜得佳蕙跟得了什麼寶貝似的,回去在房裡小丫頭群裡好一番炫耀。

    春燕聽了便有些兒不屑,道:「眼皮子淺沒見識的小蹄子,什麼好東西你就狂成這樣!林姑娘嘴上尖銳最愛刻薄人,哪裡比得寶姑娘為人展樣大方。」春燕和佳蕙不同,她素來和鶯兒極好,連帶對寶釵也十分恭維,自然看不過佳蕙說林黛玉的好處。

    佳蕙年少氣盛,如何能受得了這番嘲諷,反唇相譏道:「我們比不得姐姐在寶姑娘跟前有體面,你們都愛跟寶姑娘頑,和鶯兒頑,可也沒見寶姑娘和鶯兒有什麼好處給你們。」

    春燕漲紅了臉,指著她一陣氣結,良久方冷笑一聲,道:「還說賞東西呢,誰不知道送的禮物都是咱們府裡璉二奶奶採買預備的,得的回禮送了人,倒成了好處!不像寶姑娘一家住在這裡,時常使費花銷一概免卻,一草一紙都沒用府上的。」

    佳蕙不解春燕之怒,道:「姐姐這話好沒道理,林姑娘雖然住在這裡,不過是老太太憐憫林姑娘沒了父母,恐別人欺負了去,才接了林姑娘來,偌大的財產搬進來的時候人人可都看到了,林姑娘送些綢緞果子荷包給人,自從那些家產裡出,哪裡花了府裡一分一毫?倒是姐姐只誇寶姑娘好,是了,太太房裡的金釧姐姐,咱們房裡的襲人姐姐都得了寶姑娘穿過的好顏色舊衣裳,襲人姐姐還得到過別人送給寶姑娘,寶姑娘轉手給她的戒指、耳墜子之類,那才是正經別人送的東西呢,別人就沒聽說得了,不知姐姐得過什麼?」

    說實話,春燕還真沒得到過什麼額外的賞錢東西。

    春燕頓時被佳蕙反駁得啞口無言。

    佳蕙小心地將戒指裝進荷包,昂著頭道:「我們都是沒有體面沒見識的,只好做些跑腿的活計。我就愛往林姑娘房裡送東西,每一回都能得些賞錢。上一回襲人姐姐使喚我給林姑娘送東西,林姑娘隨手就給了我一對紅瑪瑙的滴珠耳墜子呢。姐姐今兒說我,明兒自己去寶姑娘房中奉承,得個什麼金鐲子金簪子回來再跟我說這話罷!」

    黛玉自到榮國府,從不對別人的下人指手畫腳,也不籠絡別人,只管自己房裡的人事,許多下人不是紫鵑一個丫頭能彈壓住的,偏被黛玉管得心服口服,不在外頭惹是生非,滿府裡除了李紈和黛玉這兩處的丫頭,別人那裡哪一日沒有十幾件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也不似別人總在背後議論主子的是非,因此唯有服侍過黛玉的人才知道黛玉的好處。

    佳蕙生性伶俐,常去黛玉房中送東西,深知黛玉之性,見過黛玉房中下人生病挪出去時,因缺了藥,黛玉還賞了藥,佳蕙都看在眼裡,故此不肯說黛玉的不是。

    何況現今都知黛玉是個財主,出手又散漫,哪有不為了好處去奉承的道理,不獨佳蕙。

    又有佳蕙是賈母院中的小丫頭,寶玉和黛玉都住在賈母這裡,佳蕙常去黛玉那裡走動,雪雁先前是個愛玩鬧的,與她頗為熟悉,後來雪雁有心結交上下丫鬟婆子,私下還送過兩方蘇繡帕子給佳蕙,因此佳蕙竟與她分外好了起來。

    雖然下人都說黛玉生性刻薄,寶釵比黛玉端莊大方,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小丫頭多喜與她頑耍,但是只有賈母院中的小丫頭知道黛玉的性子比寶釵大方得多,每回往黛玉房中送東西,多多少少都能得到一些賞錢,或是幾十,或是上百,若是趕巧碰上黛玉在房裡分東西給下人,也能得到一點子,就好比今日她碰巧遇到黛玉分東西便得了兩個戒指。

    反觀寶釵不同,縱使人人都說寶釵如何大方,如何寬厚,如何與各處的丫頭交好,可是從未見過她賞誰一文賞錢,只有金釧穿過她的舊衣服,襲人得過幾件不值錢的小東西罷了。

    春燕和佳蕙一番口角,別人都笑著勸解,沒有放在心上,可是春燕卻記在心上了,背地裡說與鶯兒聽,鶯兒嬌憨婉轉,做事都以寶釵馬首是瞻,籠絡結交了寶玉房中不少人,今聞佳蕙說的這些話,心裡憤憤不平,忍不住告訴了寶釵。

    寶釵不以為意,灑脫地道:「何苦比這個?咱們家現今大不如從前,哪裡能大手大腳的散漫?儉省要緊,比這些富貴閒妝作甚?這些東西我有一箱子,只是不戴,又不是沒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