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改變1995

《》正文 第一百零八章 農風集 團 文 / 羊小寒

    在劉淼後來對農風集團的描述中農風集團的展軌跡是這樣的——

    「1996年1月農風集團投資6oo萬元組建了農風米業有限公司投資4oo萬元建起2oooo平方米大型糧食收儲庫擁有省內最先進的兩條精米加工生產線一躍成為黑龍江省東部最具實力的糧食加工企業並且逐漸在黑龍江省東部形成了以穆河為中心的集農業種植糧食生產糧食加工和出口為一體的農業經濟區。」

    「1996年農風米業創利潤55o萬元。以此為契機農風集團繼續擴大規模組建了以山野經濟和高科技花卉種植為主要產業的農風科技技術展有限公司。據統計當年和農風集團合作的農戶多達一萬戶涵蓋了農業種植花卉培育山野菜培育養殖和深加工等多個行業。到1998年農風集團簽約農戶已經高達六萬戶占穆河全部農戶數量的百分之八十五。」

    「1999年農風集團收購水稻25萬噸加工銷售24.2萬噸旗下的農風、穆河一號、興凱湖、北琴海、北大荒等品牌的綠色大米出口到俄羅斯韓國、阿拉伯和非洲地區並且成功進入全國4o余家大型市。而就在一年前農風集團成功的獲得了對外進出口貿易經營權也被授予黑龍江省重點龍頭企業總經理張文中被授予黑龍江省十大傑出企業家的稱號享譽國內。」

    在當年這些資料裡並沒出現林風的名字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林風只知道張文中。有很多記者打破了頭也只不過弄到一些張文中曾經是農科院的院長。後來依靠高新技術起家的新聞。真正瞭解其中內幕的人看到這些報道不免嗤之以鼻。

    事實上早在1996年。林風就開始實行「訂單農業」了。

    穆河以農業為主農民如果賣糧難那就不是幾戶農民的事情而會形成一個多米諾骨牌地效應影響整個穆河的經濟展。林風這個創舉一下子解決了農民的問題。當然也得到了政府地熱情響應。

    本來林風就得到了很多的優惠政策他現在這麼熱心的為政府解決問題當然也得到了投桃報李的回應。2oooo平米的倉儲糧庫的確是花了不少錢可主要都是建設費用實際地土地轉讓金低的讓人乍舌。

    當然這些東西都是上不得檯面的交易也沒有記者能從中挖出什麼問題了。就算挖出來了後來的穆河市委書記趙旭日也不會容許這種內容表出去的。

    林風那個時候還不知道他將在未來的三年裡把整個黑龍江的農業經濟狀況改變的天翻地覆。農風集團被農民們稱為夥伴被競爭者成為魔鬼。被媒體成為攪局者。這一切都是在林風的幕後操縱下可一切的讚揚和批評都落在了張文中地身上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誰讓林風那麼享受低調的生活總是不肯拋頭露面呢。

    而在大興土木的同時。林風還有一個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接待幾位教授。

    「王教授請看這就是我們準備種花的地方。」主要接待地人員是張文中而林風混在接待的人群裡並不起眼。

    這些教授是趙旭日從東北農大和八一農墾大學請來的本來他們對穆河的事情不感興趣。可聽了趙旭日轉達的林風的一些農業上的規劃就立刻趕來了。在他們看來穆河這個小地方想要做出這麼大地事情實在有點不可思議可如果真的能做成那對整個黑龍江省的農業經濟來說都是一種非常巨大的進步。

    「這種溫室種花的技術還非常有限。你們的勇氣可嘉啊。不過土質分析過嗎。適合養花嗎?而且以後的銷路怎麼辦呢。做企業不是只圖噱頭啊更重要地是腳踏實地。」王偉印教授是東北農大花卉種植地權威。他走了一圈對硬件的建設表示了肯定可對前景還是不看好。

    張文中早有準備立刻取出一份資料來這是他們農科院地技術員通過幾個月的時間精心準備的充分的證明了只要有一定的溫室技術穆河完全能夠四季種植花卉而且經濟收益會遠種糧食。

    王偉印看了一會顯然被這份資料吸引了一邊看一邊讚歎:「你們做的調研工作不錯很有水準啊。如果這份資料屬實那穆河這個模式完全可以搞不過你們這裡的收益真的作準嗎?」

    張文中笑道:「穆河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縣農民們主要種植糧食蔬菜還有人種植經濟作物如大豆和煙葉。按今年的收入來計算的話種糧食每年收入約為每畝2ooo元種蔬菜每畝大概3ooo元種煙每畝約為45oo元。」

    這些數據王偉印再熟悉不過沒表示什麼異議不過接下來張文中的話卻讓他吃了一驚。

    「如果跟農風集團合作種植玫瑰等花卉的話我們可以保證每畝收入能夠達到6ooo元以上。如果市場價格浮動上揚甚至有可能達到一萬元。」

    「真的有這麼多?」王偉印是科學家不是經濟學家和企業家不過他也很清楚如果張文中的話屬實的話那等於是推動當地經濟的一把利器。「請王教授放心我們農風集團的目的並不只是賺錢而是通過和農戶合作帶著穆河人共同富裕起來。這個世界上還是有很多有天真理想的企業家的。」張文中說這話的時候不禁偷望了一眼林風他正跟個沒事人似的在一旁溜躂似乎完全不在意張文中說的就是他。

    王偉印讚不絕口的道:「現在能有你們這些有良心地企業家不多了就沖這個我也要幫你們把溫室技術完善了。」

    林風一邊聽著心裡覺得有點搞笑。其實忽悠誰不會啊。只是在歷史的大潮中有些人忽悠的事情辦到了於是成為了英雄。有些人忽悠地事情沒有辦到。或者說辦砸了於是成了騙子。有些時候英雄和騙子不過就是一線之間一念之間一秒之間的事情對於命運這個編劇而言。都是刺激的劇情沒什麼區別。

    送走了教授們達成了技術上的合作協議林風又放下了一個大包袱。現在開始他可以真正的大展拳腳了一個敞亮透徹的未來擺在他地面前。

    許多年以後當劉淼再回憶起那個火熱的年月的時候總會感慨萬千。

    農風集團的成功在於對局勢的把握總是能抓住經濟形勢的走向。選擇最合理的方向前進。

    而更重要的是農風集團永遠都堅定的展著農業以穆河一個小小的城市為根本輻射到黑龍江東部地區並不向很多大公司一樣急於走出根據地衝向全世界。

    事實上。農風集團地這種模式更像是日本某些家族企業。農風集團從農業展起來逐漸擴大到集農業種植、養殖、林業、旅遊業、花卉培育、食品加工、製藥、建築房產、教育培訓、醫療衛生、金融服務和高科技產業於一身的集團化公司下屬有三十幾家分公司幾乎囊括了各大門類。

    農風集團就是穆河的代名詞也是黑龍江東部的代名詞從小地方起家在小地方生根芽。最後成長為國內的巨無霸企業把穆河的產品賣向世界各地這就是林風最初地企圖也是他成功的鑰匙。

    穆河的大街小巷裡到處能看見農風集團的標誌而幾乎整個穆河的人都靠著農風集團生活或者說他們的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農風集團了。衣食住行。只要能想到的一切都是農風生產建造提供地。

    林風幾乎是穆河新城的締造者。而他想做的還有更多比如把觸角伸入到北京上海去。因為在黑龍江他已經不需要證明太多了穆河的經濟已經遠遠的把其他的城市甩開比肩省會哈爾濱了他所需要的挑戰只能是在更廣闊地地方。

    在穆河最高地農風大廈的二十八層落地玻璃外是透亮地陽光。

    林風攬著顧曉曦望著窗外的太陽覺得一切宛如夢幻。

    從一九九五年的那個清晨開始他改變了一種人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驀然回那歌似乎還在耳邊迴盪著。

    「世界不停的改變……改變……」林風輕輕的哼著。

    「你在幹嘛?」顧曉曦慵懶的問。

    「我在唱歌一叫做改變1995的歌。」林風微微一笑送給顧曉曦一個熱吻。

    改變從1995年開始而結束不知在何時。

    (全書完)

    我知道看到這裡肯定有人要罵街了。

    好吧我承認我是爛尾了。

    原因有兩個:

    第一我最近在到處找房子忙的焦頭爛額

    第二成績不好影響了我的心情。

    如果為了賺錢一上架我就該太監的不過還好我堅持了一個多月。不過書寫到現在失去了未來的把握自身先就堅持不住了。而且現在不但沒有訂閱連評論都沒幾個看起來只能讓大家失望了。

    現在繼續寫下去可能是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而我的個人生活最近也比較忙碌每天的更新耗費了太多的心思實在難以為繼了。

    說一千道一萬我是個爛尾的混蛋所以請大家儘管罵吧。總之要對大家說一句:對不起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