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都市小說 > 改變1995

《》正文 第二章 改變未來 文 / 羊小寒

    資本家如果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就會不顧一切的去追逐。

    如今最多是挨一頓揍或許就能讓家裡多賺幾十萬上百萬林風便冒著被林宏新痛打一頓的風險說出了他的理由。

    「農貿市場是咱們穆河市最中心的地塊北邊是中俄商廈南邊是最繁華的新華大街西邊是大片的居民區東邊就是長途車站。論繁華這裡是穆河第一以後無論城市怎麼擴張都要以這裡為中心往四面擴散。」

    「咱們穆河市沒什麼工業主要是靠農業和對外貿易來支撐。不論是農民還是俄羅斯人來穆河縣城買東西農貿市場都是第一個落腳地。這一點優勢就足夠吸引人的將來不論什麼買賣一定會瞄準這裡的門市。可以說農貿市場就是咱們穆河市的黃金地段兩萬元一股實在太便宜了將來一定會暴漲的。」

    林風侃侃而談其實沒什麼條理。他之前倒是從來沒想過農貿市場的門市為什麼會漲的那麼離譜但一旦脫口而出自然而然的就把之前跑業務的經驗和口才施展出來儘管倉促也頗有一定的道理。

    林宏新雖然初中畢業之後就下了礦井當臨時工腦子卻很管用。他本來要火可聽了林風這一番分析還覺得挺有道理。

    李秀麗根本沒去聽林風的話在她看來兒子永遠都是小孩子怎麼可能懂得這些。

    「瞎說什麼!你懂啥快吃飯。」李秀麗訓斥林風。

    林風無奈的繼續扒著飯不過看到林宏新若有所思的樣子他知道方纔那一番話沒白說。

    吃過飯簡單收拾了一下全家人下樓去爺爺林文堂家。

    冬天很冷坐進林宏新花了七萬多買來的二手桑塔納2ooo裡林風只覺得渾身都被凍透了。

    林宏新開藥店賺了錢之後第一個添置的大件是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鈴木k125大摩托。

    林風還記得那時候林宏新開著藍色的大摩托前面載著二兒子林山後面是妻子李秀麗而林風則被夾在父母中間。一家四口騎著大摩托呼嘯而過不知吸引了多少羨慕的目光。

    現在林宏新年紀也大了錢也賺的多了些鳥槍換炮從摩托換成汽車了。

    林宏新這輛二手桑塔納是李秀麗的三妹夫崔石賣給他的在九五年的穆河縣城來說已經算是不錯的車子了。

    坐在車裡林風一路看著窗外的景物這些少年時期的風景早就模糊此刻一一重現讓人感慨萬千。

    林文堂住在物資局的家屬樓這是穆河最早蓋起的居民樓從那以後才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不少的樓宇。

    九六年穆河市從縣升為市之後開始大力的開土地最初是各個單位大興土木建造家屬樓後來才有私人開商成片的開商品樓掀起了一波持續十年的土地開熱潮。

    可惜的是地產的繁榮只是穆河經濟的一個側面在轟轟烈烈的開大潮中暴露出來的更多是穆河經濟單一落後的諸多問題。

    缺乏工業支持單靠農業和邊貿的穆河地處黑龍江東南邊陲先面臨的問題就是交通不方便。

    穆河距離省會哈爾濱七百多公里連接兩地的火車每天只有一趟逢站必停要走整整一個晚上用東北話來講完全是一路「軋悠」著走的。

    穆河的公路交通此時還沒展起來連接穆河到東部重鎮牡丹江和省會哈爾濱的國道尚未開工無論是物資輸入還是原料輸出都受制於交通的不便這就使得商業的展受到很大局限。

    和俄羅斯的邊境貿易雖然搞的如火如荼卻因為攤上一個窮的叮噹響的鄰居城市再加上得不到國家政策的傾斜跟同屬國家級貿易口岸的黑河和綏芬河比起來始終遜色不少。到了二十一世紀更是因為經濟情況的變化而一蹶不振。

    農業倒一直是穆河的經濟支柱佔據著每年財政收入的大半可並不是萬能靈藥。一旦糧食價格打個噴嚏整個穆河都要重感冒。

    當下崗大潮席捲整個東三省之後大量的企事業單位工人下崗除了公務員沒人能領到工資。地方財政幾乎陷入了崩潰的狀態。

    以李秀麗供職的中醫院為例到了二零零二年左右就已經變得半死不活。

    高水平醫生紛紛離開或者被大城市的醫院挖走或者自己開診所。

    勁敵穆河市醫院大張旗鼓的改革更是搶走了不少原屬於中醫院的病人偌大的中醫院每天門可羅雀有時候一個科室一個月的收入竟然只有一兩百元。

    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沒有工資可而衛生局更是制定出政策不許醫生們自謀出路。

    擺在醫生護士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或者是混到退休領工資或者是辭職自己去闖。大部分人不敢冒險只能選擇前者過著沒有工資的日子和如同植物人一般的中醫院一同苟延殘喘著。

    中醫院是大多數穆河市企業的縮影在一九九五年的時候還看不出未來的窘境不過滅頂之災很快就會到來。

    一路上林風不知為什麼想起了這些問題直到走進爺爺家看到才六十幾歲的爺爺奶奶才停下來。

    除了林文堂和孫鐵英老兩口林風的叔叔林宏偉一家也已經到了。

    林宏偉也是中醫院的醫生一手按摩的好手藝在穆河市很有名他的妻子高愛雲是工行一個分所的股長手上有點小權利。

    兩人的兒子林松是林家老三比林山小六個月現在兩人同在穆河市第一小學五年一班。

    十幾年以後林宏偉在中醫院苦苦煎熬偏又因為服用藥物過敏引了股骨頭壞死做了兩次手術之後依然要撐枴杖才能行走。

    高愛雲在二零零三年被買斷了工齡拿到的幾萬塊錢卻在林松的一次鬥毆中耗光後來一直在一家啤酒批部做會計。

    林松初中之後就跟著一群狐朋狗友鬼混事情沒做什麼倒是吹牛的本事見漲。直到二零零九年林風穿越回來之前他還是一事無成。

    看到他們現在的樣子再想想十幾年後的光景林風心中忽然有了一個念頭這個念頭讓他不禁的興奮起來。

    「老天給了我這個機會讓我重活一回或許就是讓我從一九九五年開始改變些什麼。「林風想「我可能改變不了世界的局勢可我應該能夠改變我家人的境況。」

    他正想著在李秀麗的張羅下麻將桌已經支起來嘩啦啦的麻將聲和歡聲笑語響起來。

    林松跑來遞給林風一個蘋果說:「哥吃個蘋果你看你嘴角都壞了。」

    林風接過蘋果嘎崩咬了一口又脆又甜如同家和親人的溫暖一般。

    改變未來的興奮感在他的心裡一旦滋生就再也無法磨滅他回到十五歲卻有著未來的經驗和見識瞭解未來十幾年的歷史走向這些都是寶貴的財富可以好好利用起來。

    雖然這些經驗不見得能幫助自己做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業至少能改變家人們的未來。

    如此一想林風就確定了日後的目標。他要努力做些事情讓家人們過上更好的日子不要再重複記憶裡的那段歷史。

    想了好一會林風暫且放下紛亂的念頭跑去廚房陪正在準備飯菜的爺爺林文堂聊起天來。

    林文堂今年正好六十六歲退休之後閒不下來種過西瓜養過水獺孵過雞蛋最後也沒賺幾個錢。直到搬進樓裡住這才專心的頤養天年。

    他五零年參軍在朝鮮戰爭中負傷右眼失明換了一隻人造的眼球。後來在遼寧養傷的時候認識了孫鐵英兩人之後一起被調到黑龍江哈爾濱就在那裡成家。

    文革時期在哈爾濱教育系統工作的林文堂被打倒下放到了穆河市。本來在文革結束後他能回到哈爾濱工作可當時兩個兒子林宏新和林宏偉卻無法跟著一起回去幾經考慮他還是留了下來。

    林文堂最後是在穆河市穆河鎮鎮長的職位上退下來的現在走在街上還有人恭恭敬敬的稱呼他一聲「老鎮長」。

    可惜林文堂沒留下任何的政治遺產不然林宏新也不會十六歲就下煤礦後來還是孫鐵英心疼大兒子去縣政府大鬧了一場才把他調去了醫藥公司。

    林文堂一貫以身作則不給自己謀任何的好處何況他那個年代的幹部也的確不懂得這些貪污**走後門留後路的勾當。

    退休之後眼看著穆河市的變化林文堂也常常抱怨現在的幹部吃了雄心豹子膽什麼錢都敢摟還總拿他當年的廉潔奉公來做比較。

    還記得剛上大學那陣子林風很喜歡和爺爺辯論覺得爺爺的論調都是些老掉牙的。

    時過境遷再回想起來如果人人都能像爺爺那個年代一樣淳樸這個社會還會變得越來越缺乏誠心缺乏安全感嗎?

    「林風你這個學期的學習怎麼樣還有幾天就要期末考試了複習了嗎?」林文堂正在擇菜他有一手非常棒的廚藝尤其是拌菜可算是一絕。

    逢年過節林家都要聚集到林文堂這裡林文堂給兒孫做上滿滿一大桌的菜。在林風的記憶裡最少的一次也有整整十四個菜最多一次足有二十個而且即便是材料用的相同味道也絕不相同可見林文堂的本事。

    「還行吧……」林風含糊的說他早就忘記初中都學習些什麼不過想來不會太困難。

    「好好考考了第一名爺爺給你做鍋包肉吃。」林文堂鼓勵著林風。

    林風虛應著心中苦笑。

    小學的時候林風成績非常好總是第一名。不過初中後就開始貪玩初四的時候更是談了戀愛學習成績從此一落千丈。

    最後中考的時候林風距離市重點的穆河第一中學還差二十幾分到處托人找關係靠著林文堂的面子才交了兩千元的建校費混進了一中。

    林風還記得當時去給教育局局長送禮的情形自己捧著個當時還很值錢的熱水器灰頭土臉的跟在爸爸林宏新的身後半路上還碰到了初戀情人姚蕾尷尬的紅了臉。

    想到姚蕾林風不禁心裡一動。現在是九五年的元旦如果按照原來的展這一年的十月份他就將在姚蕾的身上告別處男。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