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觀察者

正文 第191章 救災 文 / 秋梨

    杜成很不願意就這樣結束這場還沒有得到任何利益的戰爭,可現在他卻不得不接受蘇俄停戰的要求。在把談判的底線告訴了沈涵陽後,他自己卻著急忙慌地回到了長治主持大局。

    自從日本人在長治撤走後,留給長治的是一片來不及清理的廢墟,因為當時的情況複雜,杜成也就一直沒有來得及處理這個問題。放棄長治是自己的決定,正因為警備師拒絕撤退的命令,不僅讓長治變成了廢墟,還使他折損了一位不可或缺的人才。

    日本人撤走了,國府在沒有弄清杜成意圖的情況下,也沒有興趣接收破爛的長治,可杜成卻不能置之不理、不管不顧。

    當初他留下的那筆款項也算是發揮了一點作用,至少大部分市民有了暫時的容身之所。可那點錢畢竟是杯水車薪,長治的混亂狀態也就可想而知。

    斯特恩是波蘭猶太人,也是第一批來到長治的猶太人中較為突出的一個。他的個子高大,不管在什麼時候他的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微笑。他在波蘭吃盡了德國人的苦頭,最後作為交易的一部分被輾轉送到了長治。

    也就是這個時候,他努力適應環境、樂觀地融入環境的本領被杜成所看重。從哪兒以後斯特恩很快就成為了他那一批人中,第一位加入先遣軍管理層的成功人士,並且多次得到杜成的表彰和獎勵。

    因為長治急需一位合格的管理人才來代替白雲生,杜成在選無可選的情況下,推出了斯特恩。斯特恩不僅熟悉長治,漢語也說得很溜,只要給他配備一名助手,相信他會成為繼白雲生之後的合格的民政官員。

    「杜,進入長治的災民太多了,你必須給我足夠的糧食,否則我不敢保證什麼時候才能結束目前的混亂狀態。」

    在討論正事的時候,施特恩習慣性地揚起自己的眉毛,讓他的眼睛顯得更大,更嚴肅一些,更是為了掩飾他臉上的無時不在的笑意。

    「斯特恩,我正要找你。首先,我對你的同情和人道精神感到滿意。但是,我不允許你這樣浪費我們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這些糧食。從現在起,進入長治的災民除了老幼病殘之外,所有人必須依靠勞動換取食物。

    同時,嚴格控制進入長治的人數,長治已經發生了多起災民和市民的爭鬥,這會影響到長治的穩定,這種混亂狀態不能再繼續下去了,我要你馬上採取必要的行動來結束這種狀態。」

    杜成對斯特恩這個混蛋真是又愛又恨,就這個混蛋的愛心氾濫,使得杜成的第一批救災糧食在半個月內就發放一空。現在的災荒才剛剛開始,長治的糧食儲存能否支持到明年開春還是個問題,他不能讓斯特恩這樣無節制地浪費下去。

    「斯特恩,你看,這是長治城西,我要在這裡修建新的住宅區。你現在的任務是遷移這裡的居民,給他們講清楚我們的政策,然後僱傭災民重建長治城,工錢就是他們得到的食物。」

    「杜,我理解你的做法,但我反對你的決定。」

    「你沒有選擇,斯特恩。去召集你的人,按我說的去做。」

    隨著災民的增加,杜成指示斯特恩挑選了近萬名青壯加入了先遣軍的隊伍,組建了先遣軍第八師。在對這些新兵加強訓練的同時,還參加了長治城的恢復和改建工作。

    有了這些用之不盡的勞動力,杜成也不得不加大長治的基礎建設。杜成的糧食畢竟也是花錢買來的,在做不到按需分配的時候,只能按勞取酬了。

    有著愛心氾濫的斯特恩,湧進長治的災民是越來越多,即便是每天人均六個土豆,白雲生費盡心機收購的糧食儲備也支持不了多久。隨著河南災荒的大面積爆發,國統區的糧食價格飛漲起來,糧食的收購也越發困難。

    就在杜成忙於安置災民,重建長治的時候,蘇俄和外蒙自治區政府的談判進入了實質性階段。沈涵陽堅持杜成定下的談判底線,堅持要蘇俄必須將克孜勒、伊爾庫茲勒到赤塔一線劃為非軍事區。

    如果蘇俄可以答應這樣的條件,也就不會有現在這場戰爭了,最主要的是赤塔那裡蘇俄還要面對來自盤踞在滿洲裡的日軍,就連英米都覺得先遣軍的條件有些過分。

    當米國大使高思詢問沈涵陽為什麼要堅持這樣做的理由時,沈涵陽回答說:「先遣軍這樣做的理由和史太林插手外蒙的理由一樣,只是想得到一個安全的戰略空間而已。」

    這個時候的蘇俄在德軍優勢兵力的逼迫下正在節節敗退,被史太林寄予厚望的鐵木辛哥的64集團軍也被迫退過了頓河。史太林一怒之下撤銷了鐵木辛哥的職務,並且發佈了227號令,嚴令各部「絕對不許後退一步」。

    八月三日,德軍攻佔了科捷爾尼科沃,史太林格勒已經岌岌可危。十九日,德軍突破了64集團軍的防線,成功地渡過頓河佔領了卡拉奇,雙方在史太林格勒郊外打的如火如荼。

    戰場上的形勢越來越不利於蘇俄,史太林已經沒有時間和杜成的先遣軍扯皮,在八月二十三日,也就是德軍第14裝甲軍推進到史太林格勒北郊這天,蘇俄代表被迫同意了先遣軍的折中方案,即:蘇俄同意了在克孜勒到烏蘭烏德一線為非軍事區。

    當杜成聽到這一消息後,立即命令投降的騎一師軍事委員伊薩科夫組建了俄羅斯民族革命軍,並且秘密給他們輸送了大批的武器裝備。

    說起來伊薩科夫,蘇俄方面在談判中曾經就戰俘問題提出過要求,可杜成作的更絕,他讓沈涵陽當著蘇俄和英米等國代表的面,在蒙俄邊界釋放了五千餘蘇俄官兵,並且聲稱完全是出於這些官兵自己的意願和要求。而剩下的幾千官兵則交還給了蘇俄自己處理。

    英米等國代表

    表也知道蘇俄對戰俘的處理非常嚴重,這些被俘官兵不願意回去,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蘇俄代表的臉色就不那麼好看,雖然說先遣軍的做法不合規矩,但在現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好指責先遣軍什麼。

    蘇俄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杜成也就不再為外蒙的事情操心。這天,梅嵐走進了杜成在長治的辦公室

    「成,北平來人想要見你。」

    梅嵐先示意幾名由她親自挑選來照料杜成生活的女人退了出去,這才輕聲地對杜成匯報說。

    正在為糧食問題發愁的杜成精神一振,急忙問道:「來人在哪兒?是什麼身份?」

    「據說是參謀部的,我也懶得問他們,你自己決定好了。」

    這個時候的日軍在太平戰場上混得不是很好,米國大兵可比同根同種的英國佬強多了,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戰役中,日本無論是飛行部隊還是不可一世的陸軍部隊,都遭到了慘重的失敗。

    日本國內經濟在掠奪了東南亞大量資源的刺激下雖然有了短暫的發展,但因為人口和地域的限制,日本國內的軍工生產仍然存在著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在米國的戰爭機器開動以後,日軍面臨的問題越發嚴重。

    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日本軍部決定再次求助於杜成。

    「我要糧食。」

    杜成再見到來人以後,開門見山地說:「飛機坦克這都不是問題,只要你們拿糧食來換。」

    日本人喜出望外,本來他們國內的經濟就不是很好,用糧食來做交易正合日本人的心思。雖然日本國內也在忍饑挨餓,但糧食可以從其他國家獲得,別的不說只東南亞一帶就可以為他們提供足夠多的糧食。

    解決了糧食來源問題,杜成立馬加大了長治的基礎建設工作。一排排七層樓房撥地而起,各類工廠也相繼開工生產,長治城內掀起了令人矚目的建設浪潮。

    杜成這裡高興了,米國人卻高興不起來了。因為他們突然發現,日本人的零式戰鬥機越來越不好對付了。本來日本人的零戰就讓米國的f-2a/f-4f/p-40等飛機吃足了苦頭,只是日本零戰的火力強大卻難持久,再加上防護薄弱等弱點漸漸為米國飛行員所掌握,這才漸漸扭轉了空戰不利的頹勢。

    可是米國人忽然發現日本零戰的這些弱點在最近有了極大的改善,尤其是火力配備方面,日本人取消了原來的兩挺7。7mm機槍,加裝了更大口徑的12。7mm機槍,這個改變讓米國的f-4f野貓戰鬥機在和零戰空戰時再也佔不到一點便宜。

    情報很快就回饋到米國戰時參謀部,經過多方調查米國人發現,日本人的這批零戰是從杜成那裡定制的,不僅如此,日本人還從杜成那裡買來了大批武器裝備用到了太平洋戰場上。

    這下米國人不幹了,他們在向國府提出了嚴正交涉的同時,也向杜成提出終止和日本人軍火交易的要求。對於米國人的這個要求,杜成本想置之不理,奈何委員長和周先生也向他提出了這個要求。

    無奈之下,杜成只好同意了米國人的要求,但要在最後一批軍火交易完成後才能終止。

    事實上他和日本人的軍火交易早已經完成,之所以這樣講也是為了噁心一下對他下毒手的米國人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