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觀察者

正文 第183章 承諾 文 / 秋梨

    「總統先生,我認為您作出了一個很不明智的決定。杜成放了艾克·伯克並不代表他就願意與我們和解,這樣的行動除了提高杜成對我們的戒心以外,我看不到任何好處。」

    華盛頓,白宮,橢圓形辦公室。

    羅斯福已經被艾克·伯克給氣得抓狂了,杜成能夠被炸傷就一定能夠被殺死,可那麼好的機會就這麼被他白白給浪費掉了。杜成的存在已經嚴重影響了英美兩國在遠東的根本利益,丘吉爾已經不止一次地向他抱怨米國政府對杜成的放任,聲言不會放棄大不列顛在緬甸的利益。

    現在的杜成佔據了緬甸的密支那,沒有人認為他會主動撤出這一地區。這樣一來大英帝國即便在緬甸趕走了日本人,也沒有辦法在戰後消除杜成在緬甸的影響,這是大不列顛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杜成這次的重傷讓他看到了機會,如果艾克·伯格成功,沒有人會懷疑杜成死於暗殺,一旦失敗自然會有人頂罪。可就是這樣的一個計劃偏偏就失敗了,杜成已經給了米國人一次綁架的機會,現在又給了他們一次暗殺的機會,難道杜成還會再給他們機會不成?

    看著胡佛的身影消失在門外,羅斯福無奈地搖搖頭,他知道自己現在奈何不了胡佛,這個fbi的惡魔掌握著太多的秘密,要想在後年的大選中連任第四屆總統,他就不敢得罪這位「掌管著華盛頓鑰匙」的人。

    四月二十日,緬甸遠征軍在英軍的誤導下丟失了棠吉,29日日軍佔領了臘戍,委員長精心組織策劃的曼德勒會戰已經變得毫無意義,撤退已成為遠征軍的當務之急。

    三十日,遠征軍長官部終於向集結在曼德勒的遠征軍下達了撤退的命令,五月一日,委員長急電還在外蒙養傷的杜成,請他在密支那的部隊幫助緬甸的遠征軍東渡怒江回國。

    歷史上的杜聿明部是翻過密支那西北方向的野人山退到了印度,這一路的遠征軍吃足了苦頭,據戰後統計,穿越野人山的遠征軍約有三萬餘人葬身在這片原始森林裡。

    現在有了杜成,多災多難的遠征軍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了。杜成當初選擇進軍密支那,除了要在緬甸站穩腳跟以外,就是為了接應遠征軍回國,深知歷史走向的杜成不會看著遠征軍走向絕路而不管不顧的。

    杜聿明忠實地執行了委員長要他北上密支那撤退的命令,就連本該向東北方向撤退的戴安瀾的200師也隨著杜聿明撤退到密支那,唯有孫立人的38師隨英軍退到了印度。

    至此,第一次遠征以失敗告終。日軍控制了除密支那以外的整個緬甸,不僅封鎖了國際援華物資的運輸線,還打開了西攻印度的大門。

    不過,日本軍部對這樣的結果並不是很滿意,如果第五十五師團能夠快速佔領曼德勒,北進密支那的話,整個緬甸就會掌握在日本人的手裡,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看著富裕的密支那無能為力。

    杜成的甦醒讓日軍的計劃幾乎全部破產,付出代價攻佔了長治後又不得不宣佈退出,因為已成廢墟的長治只能給日軍帶來負擔卻得不到一點好處。而錯過了進攻密支那的最佳時機,才是日軍最為追悔莫及的事情。

    美國飛機在四月十八日對東京的轟炸,讓日本人明白了莫斯科的悲哀,諾大的蘇俄尚且承受不起杜成的狂轟濫炸?更可況小小的日本列島?正是因為這樣的顧忌,無奈的阿三正三隻能垂涎不已地看著密支那而不敢越雷池一步。

    唯一讓緬甸日軍高興的是,杜成的兩個師似乎很滿足他們目前的狀況,除了接應遠征軍時大舉出動過一次外,很少在密支那以外的地區活動。先遣軍不找日軍的麻煩,日軍當然也不會傻到來找先遣軍的麻煩。於是,日軍在佔據了密支那西部的實皆省和克欽邦南部的莫寧、南賽一小片地區後,便以此為界不再向北進兵。

    杜成回到了外蒙,一切又恢復到了從前的狀態。長治在日軍的攻擊中被毀,想要恢復到鼎盛時期已經沒有可能,杜成除了能拿出一筆款項幫助人們重建家園以外,也沒有其他辦法好想。

    萬幸的是日軍並沒有發現長治城外杜成那個農場裡藏的糧食,那可是幾百萬災民的救命糧啊。現在的河南已經出現了大旱的苗頭,今夏到明春才是最為困難的時刻。

    五月,重慶早已進入「巴山夜雨」的季節,而外蒙的平均氣溫仍在零下7度左右。雖然還是有點冷,但已經不影響人們的正常活動。於是,左權市首先變成了一個大工地,挖掘機、推土機晝夜轟鳴,以前很少見的汽車、摩托車扔在大街上也沒人去看一眼。

    外蒙的面貌一天一個變化,最先修建的公路網已經初見成效,最讓杜成高興的事,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答應他的五萬猶太移民中的第一批已經到達外蒙,這就給地廣人稀的蒙古高原帶來更多的生命氣息。

    作為一名不合格的穿越者,杜成的發展計劃永遠是短期的,無論是在長治還是在密支那或者是現在的外蒙。他在外蒙停留的時間不會超過十年,而密支那也不過是一個跳板而已。

    這就決定了他每到一處都要轟轟烈烈地進行一番基礎建設,究其原因不外是他想要自己過得舒服一些而已,至於後續的發展的計劃則取決於他選中的代理人是否合他的心意,白雲生就是他心目中的一把尺子,一個標桿。

    合格的他會不遺餘力地支持,可以期待的他會有條件的支持,就像現在沈涵陽。沈涵陽的能力一般,但是很有想法,杜成喜歡有想法的人,這樣的人通常都會創造奇跡。

    五月下旬的時候,杜成坐著電動輪椅出席了先遣軍成立以來舉行的第一次婚禮。經過漫長的無賴式求愛,晏正德終於將王芳娶進了家門。

    現在的先遣軍裡已經沒人再

    再喊晏正德「死活一個價」的諢號了,杜成也有意在下屬面前提高他的威信,即便在沒有外人在場,他也只呼其名或者職稱。

    「晏正德,老晏。」杜成的電動車卡在了晏正德新房的台階前上不去,只好大聲地喊晏正德的名字。

    晏正德的新房坐落在軍部大院最靠裡的一排聯體別墅邊兒上,本來王芳也有資格得到一套住房的,但在房屋分配的時候被她拒絕了。王芳在軍區醫院裡有自己的房間,她自己又是獨身,房子再多再大與她沒有一點用處,反不如讓給需要它的人。

    「哈哈,杜司令,我老晏沒有吹牛吧?當初我就說阿芳跑不出我的手心,怎麼樣,服氣了吧?」

    晏正德聽見杜成的喊叫,急忙喊來幾個人把他抬進了屋裡。參加晏正德婚禮的都是一些先遣軍的老人,那些新提撥上來的軍官全被他拒之門外了。

    「得得,你晏正德厲害行了吧?今天只有兄弟,沒有司令軍長。來,這是我和你嫂子給你的賀禮。看,兩壇正宗茅台,還有……」

    「等等等等,」晏正德攔住了杜成的話。

    「既然都是兄弟,那我可得說道說道。俺老晏今年三十有七,請問杜老弟有三十沒有啊?還嫂子呢,那叫弟妹。」

    杜成舉雙手投降,「得,今兒不跟你計較。老晏那,啥時候接嫂子去啊?」

    晏正德嘿嘿笑道:「這不正打扮呢,馬上就好。」

    這個時候的先遣軍裡已經有了很多女性加入,尤以軍區醫院為最。當晏正德的花車來到軍區醫院的時候,以梅嵐為首的一群女人紛紛加入了送親的行列。與晏正德不同的是,今天休班的醫生護士全都參加了王芳的婚禮,自然也就全都成為了王芳的「娘家人」。

    「司令,阿嵐,謝謝你們在長治對我的幫助,謝謝。」王芳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俺的親娘哎,你行不行啊?」晏正德心疼了,這才第一桌,這樣喝下去今晚也就別想洞房了。

    在場的眾人無不被晏正德的話逗樂了,梅嵐拿出一個精美的包裝盒,裡面是一條漂亮的項鏈。「芳姐,這是我送給你的新婚禮物。不要拒絕我的心意,收下吧。」

    晏正德臉大不害臊地連連催促王芳收下,還大言不慚地說:「我i跟你說,他們兩口子不差這個,不要白不要。來來,我給你戴上。」

    杜成喝了幾杯酒後,實在不耐煩這種鬧哄哄的氣氛,便和梅嵐一起先告辭走了。參加婚禮的人大多知道杜成的臭脾氣,對於他的離開全都不以為意,反而巴不得他早點離開好痛痛快快的喝酒呢。

    「阿嵐,怎麼不說話?是不是也想著做新娘了?」

    回去的路上,杜成看見梅嵐似乎有些悶悶不樂,忍不住打趣道。

    梅嵐推著杜成慢慢往前走著,「成,我很羨慕王芳,晏正德不離不棄地追了她三年,作為女人她真的很幸福。」

    杜成失笑道:「老晏追她三年她就幸福了?你的幸福點太低了吧?」

    梅嵐哼了一聲,不願再理他。杜成明白梅嵐的心意,他伸出手來搭在梅嵐的手上。

    「等我的傷好了,我會給你一場這個世界上最完美的婚禮。」

    他承諾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