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觀察者

正文 156.第156章 :開戰前的準備(三) 文 / 秋梨

    (晚上還有一章)「張海波這個人你們已經認識了吧?他是你們的人,而且還是個十分重要的人物。」

    軍團長和參謀長聽到這個消息先是大吃一驚,想不到自己的同志在先遣軍裡竟然掌握著一個師的兵力,可杜成這樣講是什麼意思?繼而又恍然大悟,以杜成和延安的關係想來也不會有加害張海波的意思,否則也就不會請他們倆來並且說出這一秘密了。

    在他們來長治之前,曾經回延安面見過總司令,z副主席還為此飛回延安,就先遣軍的事情作了特別說明。他們只知道先遣軍裡有自己的人,卻沒想到竟然還是個師長。

    杜成看他們回過神來,這才繼續說著:「如果這次的戰鬥能夠順利完成,我打算讓你們倆帶著張海波的一師,張衛民的三師還有藍誠的七師進軍內蒙。一是為了穩固我們的後方,再就是為抗戰勝利後做打算。

    你們大概早就看出抗戰勝利後的國內局勢了,既然內戰不可避免,那就先下手為強。你們出兵內蒙後的主要任務就是擴軍,外界的事情由我出面應付,軍隊的糧餉裝備由我提供,你們專心發展就好。一旦日軍投降,你們就可以順勢出兵東北。

    張衛民和藍誠這兩個人還是可以靠的住的,最主要的是他們兩人的思想和貴黨的一些主張很接近,至於如何讓他們

    認同並接受你們,那就看你們的政治水平了。」

    參謀長興奮地在杜成的肩上擂了一拳,哈哈笑道:「謝謝你了,你這傢伙這麼幫我們,我看不如加入我們一起干算了。」

    杜成笑了笑說:「你們也知道我不過是站在前台的傀儡,在我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能幫我就幫朋友一把,別的就不要說了。對了,你們過後找張海波商量一下,盡快把這件事通報延安。只是這樣一來,你們就暫時回不去了。我和你們的z副主席有一個君子協定,到時候希望周先生不要罵我言而無信就好。」

    參謀長還想要說什麼,卻被軍團長暗中拉了一把,示意他適可而止,不要在這樣的問題上多做糾纏。杜成今天講的這些實在是太重要了,這不僅關係到延安今後的發展,更關係到延安今後的前途和命運。他要好好整理一下思路,爭取將杜成說過的話一字不漏地匯報給延安,以便讓統帥部做出正確的判斷。

    杜成今天說的話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在光復太原的時候他曾有過將日本人趕出山西的想法,可最終卻因為山西的複雜局勢而放棄了。隨後他又把目光投向外蒙,希望在外蒙站穩腳跟後再全力進軍東北,可是他的這個計劃卻意外地被基地否決了。

    基地的意思是:經營外蒙沒有問題,進軍東北則有欠考慮,「曙光計劃」的根本在於拓展共和國的生存空間,而不是將有限的資源浪費在注定要失敗的日本人身上。

    基地的態度讓杜成迷惑了很久,直到在重慶和周先生的一次談話後才隱約明白了什麼。周先生在談及國內形勢的時候,著重強調了抗戰勝利後的國家統一問題,有資格完成統一大業的不外乎重慶和延安這兩方面,而杜成在其中的作用將是雙方都難以忽視的一個客觀存在。

    周先生的話警醒了杜成,讓他明白自己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讓人追著到處亂跑的杜成了,而是可以影響到國內政局的一股強大力量。如果任由這股力量發展下去,就很可能形成國內的第三方勢力,進而成為延安一統全國的最大障礙,這就難怪基地會反對他進軍東北的戰略計劃了。

    現在的他才徹底領會了一號首長命令中所隱藏著的深刻含義,什麼叫不能干涉歷史?什麼叫不能改變歷史?所有的「不能」原來都是有條件的不能,而符合條件的不能莫過於他要進軍東北了。

    想想看,以杜成的軍事實力即便是不能收復整個東三省,收復一省一地還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讓他在東北發展下去的話,當年帶著百萬大軍入關的林總可就是前車之鑒了。到那個時候就是杜成自己沒有野心,可誰能保證他的部下沒有?基地可以清除了杜成,卻沒有權利清除他的部下,在先遣軍裡陳濤之流的狂熱分子絕不在少數,「黃袍加身」的事例在歷史上可不僅僅是宋朝才有。

    正是因為明白了這一點,才有了今天杜成對軍團長和參謀長的一番話。他的想法是:既然自己不方便出手,那就把這個機會留給延安好了,也省的日後老毛子在東北的問題上,對共和國指手畫腳。

    就在先遣軍上下緊張備戰的時候,情報部長梅嵐向杜成匯報了一個意外情況。德國外長裡賓特洛甫秘密飛抵南京,汪偽政府通過特別渠道,向先遣軍轉達了裡賓特洛甫想要和杜成會面的請求。

    杜成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被嚇了一跳,在這個時候和納粹德國搭上關係可沒什麼好果子吃,先不說希特勒這個瘋子的野心,就是國際輿論就會讓他身敗名裂,雖然他很想青史留名,卻也不想像秦檜一樣留下個罵名。

    「召集大家來就是要分析一下德國人的目的,還有就是我們能不能從中得到一些好處。」在緊急召開的先遣軍高層會議上,杜成一點兒也不掩飾自己利益至上的觀點。

    老資格的白雲生當仁不讓地分析道:「德國人的來意其實很簡單,無非是想和我們聯手對付蘇俄罷了,這是他們求見司令的主要目的。再有就是想藉機挑撥英美和國府的關係,盡可能地拖延國府選邊站的時間,為英美在遠東事務上多製造一些麻煩。依我看來大體也就是這樣。」

    軍團長和參謀長點頭表示贊同白雲生的分析,他們剛剛加入先遣軍,對先遣軍的瞭解也只是流於表面,所以只能從德軍的現狀來分析他們的目的,就像白雲生所分析的那樣。

    「從先遣軍搜集到的情報上分析,除了副司令員提出的兩點以外,德國人很有可能

    提出軍購以及請求援助的問題。」

    梅嵐來到長治以後就開始整合先遣軍的情報系統,在稍有眉目後又一頭扎進了白雲生留下來的件堆裡,從中篩選出了一些極有價值的情報提供給杜成參考。她今天所提出的意見也是從以前搜集到的情報中得出的。

    從這裡可以看出,白雲生在對情報方面的敏感性的確不如比較專業的梅嵐。正如梅嵐對白雲生的評價那樣:行政方面游刃有餘,情報方面庸庸碌碌。

    「德國人最近在莫斯科城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不是因為蘇俄人的強大,而是糟糕的天氣。由於開戰前對形勢錯誤的估計,再加上龐大的消耗以及後勤運輸問題,前線士兵不得不忍受物資短缺給他們帶來的不便。

    因為德國方面沒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一問題,相信隨著裡賓特洛甫的到來會向我們提出援助的請求。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德國人需要我們龐大的空中運輸能力,而這才是德國人最為看重的。」

    白雲生臉色微紅,心裡雖然稍有不滿卻不得不承認梅嵐的確有資格接管情報系統。說實話,任誰也不會對分走自己權利的人有什麼好感,更可況還是個女人。問題是梅嵐不是一般的女人,能力不能力的暫且放下,單說杜成夫人的這個標籤就沒人敢說三道四。

    軍團長和參謀長和梅嵐接觸不多,但對梅嵐敏銳的眼光和嚴謹的分析也是非常讚賞。就在昨天,他們收到了由統帥部三人組聯名簽發的一封電報,電報中提醒他們要嚴格遵守先遣軍的各項制度,嚴厲警告他們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干涉先遣軍內務;在努力打贏這場戰役的同時,努力做好張衛民師長和藍誠師長的思想工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進軍東北做好一切準備。

    延安的電報表明了統帥部對杜成這一安排的重視,同時也界定了粟裕、左權和張海波三人在先遣軍內的行為準則,歸根結底一句話:服從和配合杜成的作戰計劃,尊重和維護杜成在先遣軍內的領導地位。

    有了統帥部的命令,他們對於杜成「任人唯親」的做法只當做沒看見。雖然也曾擔心情報的疏漏會對指揮作戰的他們產生影響,但從梅嵐剛才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作為情報部長的梅嵐是合格的,接下來就要看杜成如何拿主意了。

    在利益和名譽面前小有糾結後,杜成還是選擇了利益,但也不是說明目張膽地和德國人合作,這其中的技巧就值得認真推敲了。

    「聯手對付蘇俄不是不可以談,關鍵是這種合作要達到什麼程度,如果我們和德國聯手進攻蘇俄,國際社會將會是什麼樣的反應,這是我們必須慎重對待的一個問題。

    第二,英美和國府的關係問題,首先我要表明我自己的態度,我對英美或是國府都沒有什麼好感,希特勒是否能破壞國府和英美之間的關係也不在我的考慮之中。就是說,國府什麼時候對德意日宣戰和我們先遣軍沒有必然的聯繫,也沒有直接的關係,這個問題我們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杜成霸氣地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