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觀察者

正文 第89章 崛起(三) 文 / 秋梨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杜將軍,元首托我給您帶來遠在歐洲的親切問候,並希望我們的這次會面能成為東西方軍事交流的一個紐帶,借此拉近我們彼此間的距離,彌補我們曾經的友誼。」

    「謝謝你斯佩爾先生,請代我向你們的元首致敬。」

    為了這次的談判,杜成做了很多功課,下了很大的功夫。在認真研究了當今世界的軍事技術和德國的現狀以後,他對這次和德國的交易充滿了信心。

    「斯佩爾先生,我知道你們非常關心虎式坦克的洩密以及來源問題,遺憾的是這不僅是你們需要保守的秘密,也是我所需要保守的秘密。最主要的是,我的手裡有你們感興趣的軍事技術,而且是足以改變這個世界上軍事力量對比的先進技術。」

    斯佩爾微笑著說:「杜將軍所指的先進技術不會是蘇俄的那種火箭炮吧,在來這裡之前,我們認真地研究了杜將軍在晉城的那一戰。坦率地說,晉城之戰的確很驚艷,但還不足以讓我們的元首大動干戈。」

    杜成也笑了起來:「不錯,斯佩爾先生說的很對,那種武器雖然很不錯,但還不足以讓你們的元首動心。但是,斯佩爾先生,你們的元首如果不是對我抱有信心,也就不會派你在這個時候來到這裡了。」

    坐在杜成身邊的梅嵐,驚訝地發現杜成竟然可以說一口流利的德語。杜成本來就是歸國華僑,懂得一兩門外語這沒什麼奇怪,可梅嵐就是覺得奇怪,沒有任何理由。

    「斯佩爾先生,我知道你們正在研究噴氣式發動機,以取代目前的活塞式發動機來增添空中優勢。我還知道到目前為止你們並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當然了這又是一個秘密。

    如果我可以為你們提供成熟的噴氣式戰鬥機技術,讓德國的戰機橫掃整個西方的天空,不知道這種技術算不算是我的誠意?」

    斯佩爾猛然站起兩眼發光第看著杜成:「杜將軍,這正是我來到這裡的目的。外界流傳著很多將軍的事情,濟南大空戰已經成為了傳奇。如果將軍可以為我們提供這種技術,您不僅可以獲得我們元首的友誼,還可以得到您急需的各種機械設備,並且保證以最快的速度幫助將軍你安裝投產。」

    「友誼從來都是雙方面的,互利互惠才是維持我們相互關係的基礎。斯佩爾先生,我想我們可以就具體的事宜認真地談一談了。」

    「將軍現在就可以報價。」

    「我需要建一座小型發電廠和兵工廠,其中包括全套的生產設備以及安裝調試。除此之外,我還需要一筆貸款,具體數目我們可以商量。」

    斯佩爾在心裡合計了一下:「杜將軍,雖然我們很需要你手裡的先進技術,可是你的報價實在是難以接受。貸款之事暫且不提,發電廠和兵工廠的全套設備就是一筆龐大的資金。」

    杜成笑著說:「斯佩爾先生,發電廠和兵工廠的全套設備的確是一筆龐大的資金。可要是換一個思路的話,所謂的龐大資金不過是一筆小錢兒而已。」

    「我不明白將軍的意思。」

    「聽聞貴**隊在波蘭拆卸了很多的機械設備,目的只是為了回收鋼鐵。假如將這些設備運往東方……」

    斯佩爾明顯地興奮起來:「將軍的建議聽起來不錯,這件事情我會用最快速度給與將軍答覆。另外貸款的事情我想就沒有必要提了,雖然我個人非常願意相信將軍的人品,只是這種純粹的商業行為,我們的政府也不能隨便干涉。至於將軍的損失我們會在其他方面予以彌補。」

    送走了斯佩爾,杜成的心情很複雜,即有些興奮也有些沮喪。他現在很需要錢,需要一大筆錢,可是貸款的事情卻是自己有些想當然了。沒有抵押就不會有貸款,所謂的飛速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可是自己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用於抵押。

    就在杜成為缺錢而煩惱的時候,三千餘南洋子弟兵開到了長治,領隊的是陳嘉庚族內子侄三十二歲的陳濤。陳嘉庚曾經和他說起過此人,言語中對陳濤頗為讚賞。此時的長治已經有七千餘兵馬,為長久計,杜成乾脆棄旅建師自認師長,陳濤為副師長。

    對於這三千餘南洋子弟兵杜成可是格外重視的,這些人中有化的佔了大半,剩餘的那些也大多認識幾個字。杜成有意打造一支摩托化步兵團,這些人將來就是他立足世界的基礎。

    長治的政務則交給了陳嘉庚為他挑選的白雲生,年近五旬的白雲生祖籍紹興,是一個盛產師爺的地方。民國之後師爺這個行業雖然不如明清那麼盛行,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師爺在政務方面的確有著不可小覷的能力。

    通過後世對陳嘉庚的瞭解,杜成很放心地將長治的政務完全交給了他推薦來的白雲生。白雲生也不負所望,在短短的半個月中就將長治的事務打理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根據杜成的指示,長治所屬地區的農業稅收全面減免,並且鼓勵農民恢復農業生產。

    當初日本人在長治的血腥統治和和蠻橫掠奪,使長治周圍得農民實在生活不下去,大多南下逃難去了,致使長治附近的土地基本上處於荒蕪狀態。杜成便在長治附近圈了一大塊無主荒地做為農場,這個季節種糧食作物有些晚了,便決定大面積種植馬鈴薯。杜成記得河南大災荒就發生在這兩年,自己的位置距河南又是如此之近,早些準備總好過措手不及。

    至於工商業方面更是杜成要大力扶持的二大支柱產業,具體的稅收額度還在和當地的富商協調,白雲生靈活地貫徹了杜成的指示:搗亂挑事的堅決打壓決不手軟,安分守已的大力扶持。

    一九四

    四零年的夏天就在這樣緊張忙碌中過去了,部隊的整訓已經完成,接下來的就是接受戰場上的檢驗。自此,杜成才算真正擁有了自己的勢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