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抗戰觀察者

正文 第24章 往來皆鴻儒(二) 文 / 秋梨

    純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

    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

    仍然是杜二公館。

    載著杜二公館第二位客人的轎車,緩緩地停在正在迎候的杜成面前。

    杜成微笑著對走出轎車的白崇禧將軍說:

    「歡迎你白將軍,你是我入住這裡以後迎來的第二位尊貴的客人。」

    「杜先生說笑了。如果杜先生願意,相信杜公館的大門都會形同虛設」白崇禧意有所指地說。

    「白將軍誇獎。若都是像白將軍這樣的人,杜成又何樂而不為?怕只怕往來皆白丁啊。」

    杜成依舊是微笑作答,同時右手虛引:「白將軍請。」

    對於白崇禧這位抗日名將,杜成還是很欽佩的,即便是在後世,國人對他的評價也是很高。沒有什麼官架子的白崇禧看似很隨意地坐在小客廳的籐椅上,和杜成慢慢地說著閒話,待杜成的侍從走了以後,兩人開始正式的談話。

    「杜先生對國內當前的局勢怎樣看?」

    杜成組織了一下語言,又細細地過濾了一下,這才分析說:

    「西安事變以來,國府與延安合作共禦外侮,國內無論軍心民心已成一體,委員長雖經蒙難,聲勢不降反升,正是說明了這一點。尤其是全面抗戰爆發後,雖然在國府裡還是有人一直在搞小動作,但終將無礙委員長的領袖群倫。」

    白崇禧聽罷,神色有些黯然。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的桂系頻頻反蔣,卻屢屢失敗,就在三六年的六月初,白崇禧還聯合廣東陳濟棠發動了「兩廣事變」,攻擊委員長和國府對抗日不作為,欲推翻委員長的政治統治。

    遺憾的是無論白崇禧還是陳濟棠都不是委員長的對手。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委員長只一個簡單的手段,就瓦解了廣東陳濟棠人馬大部。又調集重兵包圍廣西,李宗仁、白崇禧不甘示弱也集齊十萬兵馬嚴守邊關,雙方對峙數月,險些釀成一場內戰。

    雙方鬧到最後,李宗仁也不得不應國府要求離開老窩飛赴廣州任職,兩廣事件終以雙方達成政治妥協而和平結束。

    打擊完了頗為自負的白崇禧後,杜成又說:

    「至於國內抗戰,我聽說將軍在武漢軍事會議中提出『堅壁清野、焦土抗戰,發展游擊戰、配合正規戰,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幾點建議,杜成深以為言。

    日本是個島國,雖然有著雄厚的工業基礎,但極度缺少資源,無論是鋼材煤炭還是貴重金屬,大多需要依靠進口,更不要說他有限的人力資源了。

    反觀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兄弟齊心,共禦外侮,再加上白將軍等運籌帷幄,軍中將士悍不畏死,何愁不能將日寇驅逐出國門之外?

    尤其是將軍提出的這幾點建議,既針對日寇的弱點,又符合現有的國情,相信這些建議將成為中國抗日戰場上的戰略指導方針,白將軍真是功莫大焉。」

    「杜先生真是明察秋毫啊。」白崇禧讚了杜成一句,接著又說:

    「徐州會戰已有月餘,各部損失之大前所未有。兩日前滕縣失守,122師師長王銘章將軍以身殉國。孫連仲將軍固守的台兒莊,已是徐州唯一屏障,徐州……」說到這裡,白崇禧唯有連連歎息。

    「我知道白將軍與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將軍相交莫逆,榮辱與共。將軍但有所求,杜成敢不從命。」杜成沉吟著說道。

    對於徐州會戰的結局,杜成瞭然於胸。徐州城破已是必然,有著諸多限制和顧忌的杜成,對於這樣的結局也是無計可施。

    台兒莊卻是不同,台兒莊大捷是中國抗日戰爭以來所取得的最大勝利,也是徐州會戰中國民革命軍取得的一次重大勝利。如果情況允許,杜成本來還想在這場勝利中添一把火,加一把柴。只是現在……

    白崇禧聞言大喜過望:「我知道先生生性淡泊,即不想參與權利角逐,也不想為人利用,迷失自我。徐州但能得先生一臂之力,白某感激不盡。」

    杜成心裡大汗,某家怎麼聽出三顧茅廬的味道來?難道新挖的坑是諸葛亮三顧杜成?

    杜成乾咳幾聲,連忙阻止了白崇禧再說下去。兩人說的熱鬧,看看已到晚飯時分,杜成本想吩咐部下設宴,忽然想起白將軍信奉的是伊斯蘭教,又不知他有多少忌諱,遂略過不提。吃了幾杯淡茶後,杜成躬身送走了白崇禧上將軍。

    軍事觀察團到了濟南已有數日,除了來時見識到濟南飛機的先進以外,就再也沒有看到他們感興趣的東西。驕傲的西洋人等不到杜成親自前來拜會,只好自降身價地請求拜會杜成。不想杜成一點面子也不給,很乾脆地拒絕了他們拜會的請求。

    濟南杜成敢不給洋大人面子,洋大人乾脆也不給國府面子。他們聯手向委員長施壓,以瞭解國府軍隊裝備,為日後軍援做前期準備為借口,要求濟南為他們提供一切便利。

    事實上委員長比他們還要犯愁: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都可以管,為啥就管不了一個杜成?杜成憑啥就不讓管呢?這些娘希匹的洋人也跟著添亂。想管又管不著,不管還真不行,委員長頭大無比,罵完杜成接著罵洋人。

    委員長一生氣,責成新任山東省主席沈鴻烈發到濟南:杜成其人,不接受國府授勳,不接受國府委任,不接受國府政令。諾大山東,無人出其左右。濟南事宜責成山東省黨部妥善處理云云。

    國府一推三六五,洋人卻不干

    啦。他們還惦記著杜成手裡的先進技術呢。於是三天兩頭的跑濟南市府,跑第一營駐地,目的只有一個,杜成必須接受軍事觀察團的訪問。

    杜成知道這些洋鬼子在打什麼主意,本來也想著找會和這些洋人做一筆交易,可是終端機突然出現了反覆,自己也意外地被解除了權限,杜成哪裡還有心情和這些洋鬼子扯淡?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