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不良筆探

正文 183.第183章 望聞問切 文 / 夜不悔

    距離t市上千公里外的j市,這天下午時分,一個山脊樑上出現了幾個人影。一前一後,一共五個人。每個人都各自背著一個大包,像是遊歷各大山川的背包客,又似出門務工的打工族。

    山風拂來,前面的這人不走了,並抬手指向遠方將近一千米遠的一個山坡說:「哪兒,就是哪兒,那個地下迷宮就在那山坡下面。」

    背著包的秦白,抬手橫在額前望了向五爺指的那個山坡,發現那山坡高出地面十二三米,整體東西走向就彷彿是一個醉臥大地的美人,說大也不是很大,說小也不小,山坡上面就零散著幾顆樹,其餘地方全是荒草悠悠。

    秦白身旁的九月也抬手放在額前望了望,隨即將目光移向五爺不解的問:「我說五爺,我們這次來是直奔那大墓的,你為什麼把我們帶到這裡,而不直接去哪個山坡?請問是何用意?」

    秦白也看向了他五爺。

    「外行人不懂了吧。」大毛像看了他秦白和九月一眼,然後用手指著遠處那個山坡:「哪下面是大墓,我們來這兒是盜墓的,就算不盜墓,要進去是不是也算盜墓?我們這些生面孔莫名其妙出現在那山坡上面,還這麼多人,不引起別人的懷疑嗎?一旦懷疑了,還能幹什麼事?恐怕還沒有進墓,警察就來了。」

    「大毛說得不錯。」五爺嘴裡含著煙斗,吧唧了兩口取了下來,看著秦白說:「帶你們來這兒,就是讓你們先看看地形和熟悉一下環境,然後等天黑了在進墓不遲。」

    「那五爺你的意思,我們現在就只能在這兒等天黑了?」九月眉頭微微鄒了起來。

    五爺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這個時候是下午四點鐘,天上的太陽雖然不是很毒,但剛剛下飛機的他們,有乘車來到鎮上,然後走路來到這裡,每個人都很疲累。此時眾人坐在一棵樹下,吃的吃乾糧,喝的喝水,想的想事。

    「喝點水吧。」一顆樹下坐在一塊石頭上的秦白擰開瓶蓋,將水遞給身旁的九月。

    這個時候,相隔三米遠的阿松玩轉著手裡的跳刀,目光落向秀恩愛的秦白和九月,他猶豫了一下,持懷疑態度問秦白:「秦兄弟,你真確定蕭陽那雜種在那墓裡?」

    秦白咬了一口九月手裡送來的餅乾,咀嚼了兩下看了一眼阿松,然後將目光落向遠處的那個山坡:「不確定蕭陽是不是在那墓裡,但蕭陽所在的地方,與那大墓肯定有關。」

    「萬一進去後,什麼也沒有呢?」阿松問。

    「怎麼會沒有?就算在裡面找不到蕭陽,裡面不是有陪著品嗎,你們反正是盜墓的,弄點陪葬品也不錯吧,比起找他報仇要來得實惠得多。」九月來了這麼一句。

    「我看我們成為陪葬品還差不多。」大毛對於那大墓裡的陪葬品不抱希望,因為他們之前就差點死在裡面,而且在裡面轉了那麼久也沒有發現一件陪葬品,全tm是迷宮。

    秦白一邊吃著九月喂來的餅乾,一邊盯著那大毛,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五爺他們都還沒有進入主墓室,沒有拿到任何的陪葬品,卻為什麼知道那座大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墓?

    「五爺,可否問你一個問題?」

    含著煙斗的五爺噢了一聲,含笑看向他秦白:「秦老弟想問什麼?」

    「我雖然不懂你們盜墓這一行,但多少也聽過,說你們確定哪兒有墓都是看風水,可是我就不明白了,我們華夏五千年化,期間誕生的帝王將相何其多,墓又是何其多,難道每一個墓的風水都不一樣嗎?難道光看風水就知道是哪個朝代的墓?還是其它原因?」

    對於這個問題,五爺笑了笑,而阿松與大毛也笑了笑,似乎對秦白的這個問題感到幼稚。只聽阿松說:「秦兄弟,你別看那些盜墓小說,那些都是瞎編亂扯,要知道風水是能變化的,比如在歷史的長河中遇到山河改道或修建什麼等等都會破壞風水,所以風水根本就不是我們盜墓這行的根基。我們盜墓這行,講究的望聞問切。」

    「望聞問切,這,這不是中醫理論嗎?」九月覺得有點搞笑。

    阿松沒有撒謊,他們盜墓這行就是望聞問切來尋墓。

    首先,「望」,就是望氣。我國古代社會比較迷信,信奉風水寶地之說,因此,陵墓也多選在風水寶地之中。盜墓賊一旦遇到群山環抱、清水相繞、山勢綿延起伏、風景秀美的地方,或是土層深厚、氣候乾燥的地方,就會詳細查看。於是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些大型的、且沒有地面標誌的墓葬。

    其次,「聞」,這裡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種是聽聲音,另一種是如同狗鼻子一樣嗅氣味。一般的大型古墓,雖然在埋葬時回填夯實了大量的泥土,但是,由於年代久遠,這些泥土必然會產生自然沉降,有的就出現了外實內空的現象。這種「外強中乾」的陵墓一旦受到較大震動,如打雷等,地表所發出的聲音就與別處的聲音不同。盜墓賊通過這些聲音的細微差別可以判斷出此處是否有陵墓。且不同地質、年代的陵墓所發出的聲音又有不同。

    我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大盜墓賊焦四,就善於通過聲音來查找陵墓。據說,有些盜墓者有著常人不能及的嗅覺功能,甚至比獵犬還厲害,他們只要用鼻子一聞,就可以根據泥土中的氣味判斷墓葬的年代和是否被盜掘過。有些人甚至可以準確區分出漢代墓葬與唐代墓葬。明清的墓葬則氣味較重,因為時間較晚且大都是磚石結構。據說,長沙在解放前就有這樣一位有著超強嗅覺功能的老盜墓賊,專門偷盜漢唐大墓。那些出土的物只要經他的「狗鼻子」一聞,就能準確地判斷出年代。

    再次,「問」,盜墓賊為了查找陵墓就要多方面匯聚消息源。我國民間傳說中

    就流傳著許多古墓的故事。於是,盜墓賊們四處游串,遇到一些較為荒僻、又很適合建陵墓的地方,就裝模作樣、一本正經地向當地人「詢問」歷史,出過什麼顯赫人物,有沒有發生過一些奇異現象等。人們怎麼會想到,這些人正在策劃著一場大的陰謀和犯罪。

    最後,「切」,就是對地表進行深入詳細的勘察,這也是查找古墓最為重要的環節,不僅能判斷古墓的虛實,還能判斷它的年代、規模、陪葬品的情況等。這個環節中,盜墓賊最得力的犯罪工具就是洛陽鏟。盜墓賊把洛陽鏟深入地下,通過鏟子帶上來的土層來判斷。若是土層顏色一致、整體和諧,就證明這裡的地下未被開掘過,不存在墓葬。若是土層出現了斷層,顏色出現了變化,中間夾雜著不同的五花土,就很有可能存在墓葬。若是帶出的土中有一些金屬、陶片、木屑、硃砂、坑灰等雜質,就說明這裡肯定有古墓,並且可以根據金屬、陶片來判斷墓葬所屬的年代。嗅覺靈敏的人還可以根據洛陽鏟帶出的土層氣味來判斷墓葬信息。在洛陽鏟探測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手對鏟柄的不同感覺來判斷墓葬的情況。若是手感較輕,則表明為較軟的土層,若手有強烈的震顫感,則表明碰到了什麼堅硬的東西。盜墓者再根據微小的差別判斷出遇到的是棺槨、岩石還是什麼其他的東西。

    所以望聞問切這四招一出,幾乎沒有什麼墓能逃過盜墓賊的洗劫。

    五爺他們這一夥盜墓賊分工明確,五爺是領頭人,他對於望聞問切是研究透了,基本上都是他尋墓。而大毛在裡面就是扮演那個挖盜洞的角色,他的挖掘技術相當一流,一般的墓對他來說一晚就能挖好,頂多兩晚就能搞定。阿松的角色就是望風,他身手好,在挖洞的時候藏在外面某個角落,一旦有人靠近就警示,如果警示不起作用,他就會動手。蕭陽和仙兒兩人一般是扮演情侶,在當地以旅遊或其它什麼借口為由打聽情況。

    知道了這些的秦白,算是服了這些盜墓賊,也徹底長了見識,要不是自己為了找蕭陽,為了弄清真相,自己估計會舉報五爺他們,畢竟盜墓是破壞古物,現如今很多物都流失海外,可以說盜墓賊的危害很大。同時秦白還獲得了一個消息,那就是五爺在說這些的時候,提到了附近有一個村。

    「那是一個什麼村?」秦白看向五爺認真的問。

    五爺吧唧了兩口煙,目光望向西南方向:「距離那個山坡大概兩里地方,有個叫徐村的,人口有三百多人。也正是因為有那個村,我們才不能大白天明目張膽去墓裡,因為附近都有村民幹農活,一旦發現就是大麻煩。」

    「徐村?……」秦白心裡泛起了嘀咕,他緊接著又問:「附近就這一個村子嗎?」

    「對,就那一個。」五爺見秦白的反應不對,他試著問:「你是不是發現了什麼?」

    秦白沒有急著說話,他坐在樹下沉默了一會兒,最後看向五爺,眼神微寒:「我一直認為活埋你們的人不是蕭陽,既然不是蕭陽深更半夜會是誰呢?加上附近只有一個村,我想這個人或許就住在村裡,換句話說,這個人是守墓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