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102章 出使遼國 文 / 啃肉兔

    大家新年快樂!!今天第二更送上,希望大家看得爽快!

    ——————————————————————————————

    潛伏著的這位鐵鷂子看到瘋跑的特戰隊員,還以為對方被自己嚇到了,正在亡命逃跑,雖然這跑的速度快了點,但這不正是宋人的特長麼!他也沒多想,就打算送人家回老家,熟練舉起神臂弩,毫不猶豫地打開了機閥……眼前那傢伙居然沒有應聲倒地,還在活蹦亂跳,這很不科學,他準備裝上箭再來一把,這次肯定不會失手。

    不過老天沒給他機會,由於西夏的神臂弩還比較原始,為了增加射程,拉開的時候需要很大的力氣,都得用腳踩住雙手拉弦,在他裝箭支的時候,就習慣性的站了起來。當然他也是可以躺著完成這個動作,不過他覺得沒有威脅,也就沒管那麼多,突然眼前閃過一道寒光,他也本能的想去躲開,很遺憾,弩箭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不然那麼重的箭支也射不了三百米,望著身上還在顫抖的支箭,他緩緩地垂下來手臂,卻還撐著一口氣,心有不甘……

    宋朝的神臂弩經過趙禎改進後,加裝了滑輪組和鉸鏈,用手就可以輕鬆完成填裝,不過在速度上並不比西夏的神臂弩快,唯一的優勢就是省力。

    看到敵人中箭,兩位特戰隊員才小心翼翼地來到他面前,打量著這個還沒斷氣的傢伙。

    「你……你……你……怎……怎麼……還……活著,這……這不……不……不可能!你……你們……是……什……麼……麼人?」受傷垂危的鐵鷂子強撐著一口氣,一邊吐著血,一邊斷斷續續地問道,還等著充滿血絲的眼睛死死地瞪著兩人。

    「哼!想我死,就你那破玩意,門都沒有,居然敢到我大宋的地界撒野,也不撒泡尿照照,什麼玩意,去死吧!」說完他一腳把人踢飛在地,這回鐵鷂子也變成了死鷂子。

    其他路的情況也差不多,在地雷、手雷還有改良的神臂弩的多重打擊下,李元昊此次派出的所有士兵都埋骨橫山。

    隨後,韓彰和徐慶又帶著人把毫無防備的留守在山谷的那兩百人也給解決掉了,整個過程剿滅黨項鐵鷂子百人左右,精銳士兵千餘人,自身不過是有幾個掛綵罷了,其中還有幾個是手雷使用不當誤傷的,可以說此次作戰大獲全勝。

    而李元昊在家是左等也不見人回去,右等也不見人回去,心裡焦急如焚,實在是過了太久時日,他才決定再派出一批鐵鷂子前去打探,這次又是一百人,他還千叮萬囑要他們小心。

    但這都是沒用的,鐵鷂子們才剛進山,行蹤就被韓彰他們掌握了,鑒於對方沒有分頭行動,他們也不用分兵,直接在開始選定的那個險隘設下了地雷陣。等到鐵鷂子們趕到時,只聽一聲聲巨響,瞬間山搖地動,飛沙滾石,再加上一陣手雷雨從天而降,在這番暴風驟雨般打擊下,這百餘鐵鷂子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瞧見都全部去了西方極樂世界。

    得知自己剛派出的精英全部掛了,李元昊大發雷霆,賭咒發誓要找出兇手剝皮抽筋點天燈,經過一番緊急調查,從山民口中得知,當時只聽一個個旱地雷震得山搖地動,事發地點也是面目全非,都傳言是山神震怒。

    越是落後的地方對這些迷信也就越懼怕,李元昊雖然很牛逼,但還是很害怕神這種更牛逼的存在,最後只有不了了之,此後李元昊大大減少了派往宋朝抓捕百姓的人手。

    韓彰等人等了許久,也不見李元昊再派出士兵,覺得沒什麼意思,也就班師回朝了,經過此次事件,大宋西北邊疆在短時間內也安寧了不少。

    但這並不代表李元昊放棄自己的計劃,他可不是一個輕言放棄的人,只是暫時迫於無奈之舉,一旦有機會,或是讓他查明緣由,肯定會捲土重來。

    —————————————————————————————明月一歲中,影圓十二回。如何今夕裡,爭賞羅樽壘。

    既愛盈盈色,更上高高台。人心莫如此,試為君言哉。

    月者水之精,秋者金之氣。金水性相生,五行分其事。

    則知天地間,相感各以類。水得金還盛,月因秋更清。

    氣類使之然,人誰不有情。可憐別夜色,一一皆銷聲。

    自昔詩家流,吟皆不到此。徒能狀光彩,豈解原終始。

    冥搜詎有得,燥吻真何以。請看退翁歌,其的能中矣。

    ……

    皎潔的月光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反射出點點星光,兩瘦龍龜船結伴飄蕩在渤海灣上,孫復盤坐在船頂上,一邊用手拍打著拍子,一邊詠唱著自己的《中秋歌》。

    自從宋遼簽訂「澶淵之盟」後,原則上互為兄弟之國,雖然以前打生打死的,現在為了面子上好看一點,兩家有啥大事小情都還是會互派使節。而現任遼國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正是跟宋真宗,也就是趙禎他老爹,簽訂盟約的那位。按照邏輯來講,趙禎得叫人家一聲「大伯」,他這個便宜「大伯」把遼國帶向了鼎盛,不過他晚年忙著拜佛,遼國已現敗象。最扯淡的是趙禎這為「大伯」的生日恰巧就在臘月二十七,搞得每次派使節去祝壽都像是拜年似得。

    今年也不例外,本來路途遙遠,原先派出的使節早已上路,這不因為那位求遼國賜自己為夏王的李德明恰巧在這個時候搞風搞雨刷存在感麼,趙禎只好派人快馬追回原來的使節,而讓李部尚書孫復帶隊前往。考慮到時間緊急,走陸路很可能來不及,這才讓種世衡挑選了一批能力比較強的人員,駕駛剛造出來的兩艘戰船,載著孫復等人往渤海灣去。

    「啪啪啪」小諸葛沈仲元拍著手掌從船艙裡面走上

    來對孫復說道:「大人,好興啊!」

    「呵呵,獻醜啦!」

    「大人過謙了,您看今晚的月亮真圓,這環境跟您的詩歌是不是很搭調啊!對了,大人,明天咱們就要上岸了,您看是不是早點休息?」

    「不妨不妨,你看你老是大人大人的,都把我叫老了,其實我也正值壯年嘛!來,坐下來喝一杯,深秋天寒,暖暖身子!」孫復示意沈仲元坐到對面。

    「大人您自己喝吧!恕下官皇命在身,不能飲酒,等此行結束,下官一定叨擾!」沈仲元禮貌地推回了孫復遞來的酒杯,還順道給他夾了點下酒菜。

    「看來聖上訓練你們還是很有成效嘛!你看看你們這些桀驁不馴的武林高手,現在一個比一個講規矩,現在還要勞煩你大老遠陪我出來受罪,真是過意不去啊!」

    「職責所在,大人您不用在意!我等練武之人,最大的願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夠報效國家,鋤強扶弱,承蒙聖上錯愛,我等肝腦塗地,在所不辭!但您不一樣,您可是有大才之人,能夠幫助聖上實現大業,下官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可不敢讓您出點啥岔子。」

    「知道你在擔憂什麼,你就放心吧!這去的路上還是很安全,想必那位也希望我們去跟遼國掐起來,他們漁翁得利」

    「那咱們真的要跟遼國掐麼,要是這樣的話,下官可得先做點準備了。」

    孫復搖了搖頭:「按照聖上的意思,不會為了李德明那點破事跟遼國翻臉,但到時候說不定人家會來找茬,咱們回程的時候最好還是走海路,免得節外生枝。」

    「下官明白!下官這就去安排,約定個時間他們好來接咱們,大人您也早點休息!」沈仲元起身朝孫復拱了拱手。

    「有勞了!」

    「不敢當!」

    孫復一行人在遼國的錦州登陸,直接進入遼國腹地的興中府,在那與遼國交涉完畢,在遼*士的護送下,直抵遼國的政治中心——上京。

    緊趕慢趕,總算是在遼聖宗大壽前趕到了,孫復等人也長噓了一口氣,接下來就該養精蓄銳,迎接各方唇槍舌戰了。

    公元1026年,臘月二十七,遼國上下都沉慶在歡樂的氣氛中,一來是年關將近,節日氣氛濃厚;二來是他們的偉大皇帝遼聖宗耶律隆緒今年滿滿五十萬歲,在這個時代可是的的確確的高齡,在皇帝裡面更是罕見,理當熱熱鬧鬧慶賀一番。

    遼聖宗大馬金刀地坐在皇宮的龍椅上,面帶微笑的看著朝拜的臣民和各國使臣,看到這些人在自己面前卑躬屈膝,他很是享受這種飄飄然的感覺。想想自己從十二歲就登基,在老媽和自己的努力下,終於把遼國打造成了一個強大的國家,就連南邊那個貌似強大的宋朝,不也在自己的鐵蹄之下甘願稱弟了麼!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可以激起自己興致呢?藐視寰宇,還有誰配跟朕作對?沒有了,那朕還是專心去追隨自己的成佛之路吧!

    想到這,遼聖宗又突然想起,自己南邊那個短命的便宜弟弟,自己那個便宜侄兒好像也是十二歲登基的吧!真是緣分吶!也不知道他把宋朝折騰成啥樣了?等他的使臣來了一定要好好地問一下。

    「宋朝使臣到!」終於在那些高麗使臣、夏王使臣之類的阿貓阿狗拜會完畢,作為壓軸的宋朝使臣才姍姍來遲。

    「臣宋朝禮部尚書孫復拜見大遼皇帝陛下,祝陛下仙福永享,壽與天齊!」孫復帶著使團的幾個主要官員向遼聖宗見禮。

    「孫卿家平身!」

    「謝陛下!」

    「啟稟陛下,下臣有話要說!」孫復剛起身,旁邊就有個傢伙跳出來叫囂,此人正是夏王李德明派出的使臣,也是他的三兒子李成嵬。

    「哦,不知何事?」雖然遼聖宗也不喜歡這個打斷別人說話又不講禮數的傢伙,但看到人家辛辛苦苦來給自己祝壽的面子上還是讓他說說話吧,也好顯示朕的大度嘛!

    「陛下您的壽誕應該普天同慶,我等下國也希望瞻仰您的光芒,因此我們無不是早早的就來到了上京,懷著崇敬的心情恭候您偉大誕辰的到來……但是您看看這些宋朝使臣,他們是什麼態度?一個個趾高氣昂,還拖到前幾天才匆忙趕到,他們這是最您的大不敬,懇請陛下小懲大誡!」李成嵬先是對著遼聖宗一頓馬屁狂拍,最後急轉直下把屎盆子扣在孫復等人頭上。

    人年紀大了就變得疑神疑鬼,遼聖宗聽了前面這毛頭小子的話,神情也變得不自然起來,看向孫復等人的眼光也變得凌厲起來,但他並沒有說什麼,而是等著孫復等人的答覆。

    「啟稟陛下,臣(因為澶淵之盟,兩個國家的大臣看到對方的皇帝面子上都得表示尊敬)實在不知這位黃口小兒如何會有這種想法,但臣絕對沒有輕視皇上您的意思。至於臣等為何會來晚,正是因為吾皇對您這次誕辰的重視,這還得從兩月前說起。本來吾皇早就派出了使臣前來朝賀,但就在兩個月前,吾皇突然得到了一件寶貝,吾皇覺得這件寶貝送給您才是最合適的,所以才急忙派臣前來,但路途確實遙遠,臣等來晚一點也是迫不得已,還望陛下海涵!」面對遼聖宗不滿的眼神,孫復不卑不亢地說道,這些都是早有準備的,就知道那位夏王不會那麼安身。

    「是什麼寶物讓朕那位皇侄如此重視啊?呈上來讓朕瞧一瞧!」聽到人家是給自己準備禮物去了,遼聖宗這心情又變得好了起來,看來那個小傢伙並沒有因為自己老了就輕視自己嘛!這很好,看你這麼懂事的分上,今年就不為難你。

    「是,陛下!」孫復先回應了一聲,才小心翼翼地打開禮盒,取出一個黃布包著的東西遞給了旁邊的侍衛。

    &

    nbsp;待侍衛把寶物擺在了遼聖宗面前的案桌上,他輕輕地揭開蓋著的黃布,堂下各路使臣和遼國大臣都瞪大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遼聖宗,想看看寶物到底是什麼玩意,值得宋朝費這麼大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