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85章 破戒了 文 / 啃肉兔

    早晨的陽光才冉冉升起,大宋朝廷又迎來新一天的朝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朝臣還如同往日一樣,對趙禎三叩九拜後安心等著下班。

    但他們今日卻沒有聽到那身聽起來很舒服的「平身」,沒辦法,皇帝沒發話,大家只好繼續趴在地上了,雖然地上有點涼。

    「皇上有旨,命刑部派出得力干將即可前往調查鄆州知州及其他官員違法亂紀情況,檢察院派出監督人員。鑒於此次情況特殊,野戰軍楊金花所部暫歸檢察院特派專員指揮,務必將所有罪犯全部抓獲歸案,全部押解進京交由通判院審判。欽此!」小順子拿著早已準備好的聖旨大聲念了出來,弄得大家一頭霧水。

    「臣等遵旨!」雖然不知道咋回事,先應下來總是錯不了的。

    「退朝!」

    待宣讀完聖旨,趙禎就自個起身離開了,小順子一看這情形只好宣佈退朝了。

    等到趙禎走遠了,諸位大臣才慢慢的從地上爬起來,面面相覷,交頭接耳一番也是毫無頭緒。這時,小順子帶著梁適來到即是宰相也是刑部尚書的晏殊身邊,把梁適介紹給了他,並把整理出來的資料也遞給了他。

    「你就是太素兄的兒子?」晏殊聽完了小順子的簡介,詫異地盯著梁適問道。

    「回閣老的話,草民正是!」梁適恭恭敬敬地對他鞠了一躬。

    「你放心吧!只要你說的屬實,老夫一定給你和你父親一個交代!」

    「謝閣老!」

    其實這種情況,晏殊也不是沒碰到過,不過歷代皇帝對官員們都畢竟縱容,遇到官員犯事大多也是不了了之,就像丁謂之輩跟皇帝過不去的也只不過是發配崖州玩水去了。時代不一樣,思維習慣也不一樣,在他們這些官看來只要不造反都不是啥大事。

    不過看到這次趙禎的情況,貌似很不高興,還說啥野戰軍協助,擺明了就是要監視嘛!不管咋樣,這皇帝吩咐了,晏殊也就照辦了,還把壓箱底的高手,傳說中不輕易啟動的「六扇門」的精英捕快派了出去,不管結果如何,起碼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嘛!

    唐有道此刻還不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頭了,還以為梁適等人已經嗝屁了,正歡天喜地的跟自己的幾個小妾玩著少兒不宜的遊戲,玩得那叫一個嗨!

    這年頭犯個案貪個污啥的,並不是啥高難度的事,對於貴為一州知州的唐有道來說只要吩咐一聲,自然有人為他辦妥。當然了,這尾巴自然是乾淨不了滴。

    刑部和監察院的精英們接的上級命令後,日夜兼程來到須城潛伏,並沒有廢多大功夫就拿到了不少罪證。不過這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整個鄆州上下有一個算一個,沒一個屁股乾淨,這事可大條了,要全是官直接抓了也就算了,但這裡面還牽扯到一些武官,這可不能麻痺大意了。

    此次行動最高指揮官可是參知政事權刑部侍郎知開封府的呂夷簡,晏殊不可能親自搞這些事,這個呂夷簡就只好出來頂缸了。當他看到調查結果的時候也是醉了,難怪皇上要把正在此地剿匪的野戰軍都調撥過來,原來是為了防備他們狗急跳牆啊!

    在呂夷簡的精心策劃下,一場以唐有道等人為目標的圍捕行動就此展開了……

    「誰呀!大半夜的!找死啊!我……」唐有道正在愉快的玩耍,好不容易今天搞了點好貨,正準備大展雄風的時候,一陣粗暴的敲門聲嚇得他的小兄弟又縮了回去。這貨也是個個暴脾氣,衣裳都沒穿好,踢開門就要破口大罵。

    哪想到,這一隻腳才邁出大門,兩把刀就架到自己脖子上,口裡的話也被憋了回去。

    「啪~啪~」楊金花正巧本分配來逮這條大魚,她也是個暴脾氣的貨色,走上去對著唐有道就一陣大耳瓜子,抽得唐有道暈頭轉向,這嘴巴還不歇著:「讓你丫囂張,讓你丫囂張……」

    唐有道搖了搖自己腦袋,讓自己定了定神,這才看清楚,自己院裡面站滿了一群奇裝怪服的傢伙。仔細一看,這不是正在城外剿匪的那些傢伙嗎!跑自己家裡面幹嘛!

    「大膽,你們這群丘八想造反嗎?居然敢如此對待本府,本府一定要在皇上面前狠狠地參你們一本,哼!」

    「啪!」

    「大膽……」

    「啪!」

    「別別別,別打啦!」

    「你丫還敢跟本姑奶奶囂張,告訴你吧!你丫事犯了,本姑奶奶就是皇上派來抓你的,喔呵呵呵~」

    鄆州的今夜注定是一個不平靜的夜晚吶!

    「哎呀媽呀!我這豬腦子,送到嘴巴的菜都差點沒銜住!這下自己的工業區也不愁沒人管了。」正準備就寢的趙禎突然猛的一拍自己的腦袋,因為他突然想起自己為啥覺得梁適這名字耳熟了。

    北宋大牛太多,以至於趙禎一時也沒有注意到這個自己後期頭號小弟。歷史上的梁適本來是以父萌為官的,後來經過自己一生奮鬥,歷任多職,下到知府上到同平章事都玩了便,臨了還混了個觀殿大學士和太子太傅,這可了不得呀!

    要說其他方面包括軍事方面的才能,趙禎都不是很看重,最讓趙禎開心的還是梁適管理能力。原來歷史上他出任兗州知府時,當時萊蕪冶鐵業發展畸形,不少百姓因此傾家蕩產,怨聲載道。梁適實地考察一番之後,調整了服役方式,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同時還大大提高了鐵的產量。由於梁適的寬鬆政策,使萊蕪的冶煉業達到了空前發達。就憑他這點能夠打破常規看問題的能力,趙禎就很

    很是歡喜。

    琢磨完梁適的事情,趙禎又想起了折惟正反映的問題,這個夜晚也是注定難眠吶!

    「到底是先發展內政還是先整海軍呢?魚與熊掌都想要,這可咋辦才好呢?錢啊錢,小爺這都當上皇帝,咋還是愁錢花呢?這不科學呀!難道小爺我就注定了**絲命麼?」趙禎躺著床上長吁短歎。

    「教育要錢,修路要錢,養軍隊要錢,救災要錢,搞工業要錢,搞科技還得要錢,錢錢錢,小爺掙錢也分身乏術啊!哎,要是老婆在該多好啊!那樣我就不用愁錢花,可以使勁造了,哎~」

    不知不覺,趙禎的思緒又回到了前世的時光,想著老婆的音容笑貌,甜甜的進入了夢鄉……

    有那麼一天,大宋時報的報童都被圍攻了,裡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洩不通,雖然其他時候時報也賣得不錯,可從沒像這次這麼激烈。

    原因嘛,還得從鄆州說起。唐有道案件經過刑部徹查,順籐摸瓜,牽出了不少官員,一時,鄆州所涉官員幾乎是被一網打盡,鮮有漏網之魚。此案涉及人員之廣,官員職位之高,造成影響之大,一時震動朝野,更是在報紙的傳播下,在民間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也正是因為如此,百姓們才紛紛關注每期報紙,眼巴巴的看著皇帝打算如何處理這件事情,沒辦法,歷來百姓都是喜歡看當官的倒霉這種趣事。

    可伶古人沒有娛樂項目可玩,這可是本年度最有意思的事情,對他們來說這也就是個茶餘飯後的談資。似乎國人從來就沒有養成關注國家大事的習慣,看到唐有道等人貪贓枉法,胡作非為,也只不過是當場大罵幾句,罵完也沒當回事。

    聽了密探匯報百姓們對此事件的態度,趙禎感覺自己很受傷,他不由得感歎道:「任重而道遠啊……哎!」

    「包愛卿,唐有道的案子可審理完啦?」趙禎看到包黑臉也站著人群中,便點了他的名。

    「回皇上,主要人犯都審理得差不多了,不過……」

    「包愛卿今天怎麼也吞吞吐吐啦!愛卿不是一向有啥說啥麼?」

    「回皇上,這次人犯數量比較多,臣對他們的判刑量還拿捏不準,希望皇上您定奪一下!」

    「怎麼回事?按律宣判不就行了麼?這有什麼為難的呀?」

    「皇上,是這麼回事!雖然他們的罪行按律該當斬,但歷代先皇對士大夫優待有加,都只是把他們發配崖州,臣不知道皇上這次是個什麼意思呢?」包拯雖然耿直,但他也不傻,這次宣判這麼多人,不找皇上給自己吸引點火力,自己肯定是要火遍大江南北的節奏,作為一個有節操的大臣,說啥也不能搶了皇上的風頭。

    「諸位愛卿以為該當如何呢?」趙禎並沒有馬上答覆包拯,而是像群臣問道。

    底下諸位大人立馬開始交頭接耳,趙禎也沒有催促,等他們嘀咕了一陣子,晏殊才站出來說道:「回稟皇上,臣等認為唐有道等人罪大惡極,其罪當誅,然歷代先皇留有先例,為彰顯皇上仁德,還望皇上三思!」

    雖然朝中大臣並不一定跟唐有道有勾結,但這個時候講求官一體。再者,他們也不想趙禎開了先河,免得以後自己也會遭罪。因此,他們還是選擇適當的勸勸趙禎,也間接的給唐有道等人敲點邊鼓。

    「聽你們這意思朕要是不給他們從輕發落,朕就沒有仁德了,你們是這個意思麼?」

    「臣等不敢!」

    「啪!」趙禎一巴掌拍在龍椅上,突然提高音量說道:「你們不敢?還有你們不敢的,朕看著天下就沒有你們不敢的事!唐有道等人身為朝廷命官,身居高位,或為一方知府,或是一方守備,一個個不思報效朝廷,造福百姓,反而挖空心思欺壓百姓。就這等人渣敗類,你們居然還妄想為他們求情,朕要是遂了你們的意,在天下人眼中,朕這昏君的名頭想必是戴定了吧!」

    「臣等有罪!請皇上贖罪!」眾大臣趕忙爬到地上磕頭作揖,祈求小老大的原諒,他們的心也是累了,這小孩的心思真是難猜啊!前一刻還風和日麗的,這會狂風暴雨就毫無徵兆的席捲而來。他們忍不住要在心底裡呼喊道:「大爺,可否給個提示先!」

    「哼!朕今天就把話給你們撂這兒,只要朕在一天,只要我大宋在一天,任何人犯了罪都別人想逃過法律的制裁,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爾等要是不自律也休想朕會寬恕你們!朕要是寬恕了你們,誰來寬恕那些冤死的靈魂!」

    「皇上聖明!」

    「皇上,臣還有個疑問?」

    「包愛卿請講!」

    「此案如果按照我朝現在的刑罰,將牽連罪犯家屬之人甚廣,大概有數千人之多,臣認為他們之間也有無辜之人,還請皇上定奪!」包拯聽了趙禎的意思這是要嚴辦吶,那這場子可就有點大了,古代的律法不必如今,那都是喜歡牽連一大家之人的,包拯也是於心不忍,素來有直諫之名的他毅然站出來頂雷。

    「尼妹!咋這麼多呢?哥哥我這小心臟有點顫抖啊!」趙禎以為不過是些當官的,辦了也就辦了,反正宋朝啥都缺就是不缺當官的。他一時忘了這個時候的法律本身就有毛病,習慣性的搞牽連政策,拔出蘿蔔帶起泥,一下子辦了那麼多人,他還真下不了手。

    諸位大臣看到趙禎也陷入了兩難之地,免不了幸災樂禍一番,雖然大家都極盡收斂,趙禎還是從他們的神情上感受到了。

    「哼!想看小爺笑話!爺偏不遂你們的願!先讓你們得瑟一會!」趙禎瞪著朝堂諸位大臣,心中默默嘀咕著。

    於是,他清了清嗓子說道:「今日先議到此,明日

    再議,退朝!」

    向來以「欺負」皇帝為樂的宋朝大臣們,感覺今個又打了個勝仗,都開開心心把家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