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67章 取長補短 文 / 啃肉兔

    「陛下,兗州節度使劉承珪請求覲見,您見或是不見呢?」小順子走到趙禎身邊低聲問道。

    「這傢伙,朕沒招他,他還自己跑回來了,既然來都來了,就讓他來見見吧!」

    「喏!」

    不一會,小順子就帶著一個五十來歲的老頭走了進來。

    「老臣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承珪見到趙禎就很乖的磕起了頭。

    「起來吧!都一把年紀了,不好好享享福,這麼大老遠的跑來有何事?」

    「回皇上,老臣未經奉召便擅自回京,還請皇上恕罪,但老臣有重要的事情不得不回來要向您稟報。」

    「喔,是什麼重要的事?要勞煩愛卿不遠千里奔波勞累,說來聽聽……」

    「老臣近來閱讀時報,知道皇上您有意推行新學,卻遇到多番掣肘。老臣知道這都是那仙源縣令孔原魯在從中作梗,害怕新學會取代儒家學說,故意為難陛下。老臣曾多次勸導他,但他仍然一意孤行,老臣逼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請皇上恕罪!」劉承珪說完又跪倒地上,或許是害怕亦或許是內疚,甚至也可能是興奮,讓他的身軀顫抖不已。

    「快快起來,你能這麼用心王事,朕甚欣慰!你所說之事朕自會查清楚,正好仙源縣令正在進京途中,到時候一切都會明瞭的,你不用擔心。既然都到了京城,就多盤桓些日子再回去。小順子,給他安排一下吧!」

    「是,皇上!」小順子應了一聲,轉身對劉承珪揮手,說道:「劉老請吧!」

    「謝皇上!」劉承珪趕緊謝恩。

    劉承珪跟在小順子後面,恭恭敬敬的走出了大殿,待到人少的地方,突然伸手拉住小順子,一塊銀子不著痕跡的就落到了他的手中。

    「劉老,你這是什麼意思?」小順子掂了掂手中的銀塊,少說也有個十來兩,這可了不得,都快趕上自半年津貼了。

    「不敢當,您可是皇上眼前的紅人,老朽也是從宮中出去的,這規矩還是懂的,這都是孝敬您的一點心意,還望您在皇上面前為我美言幾句,日後定有重報。」劉承珪臉上掛著獻媚的表情,卻指不定在心裡面怎麼想:像小順子這種宦官的角色,要是在平時自己正眼都不帶瞧的,雖然自己也是宦官出身,但咱可是有化的人。現在嘛,誰讓他是聖上眼前的大紅人,有道是,閻王好見,小鬼難纏吶,大丈夫能屈能伸,說的就是老夫呀!

    「您老這是要害我啊!快把這東西拿回去。」小順子說著將手中的銀子塞會劉承珪手中。

    「您這是嫌少麼?那您開個數吧!」

    「看這樣子,這些年劉老是發了不少財啊!」小順子戲謔道。

    「哪裡,哪裡,可不比您吶,老朽這個節度使也就是沒有實權的閒職,這都是底下的人孝敬一點罷了!」劉承珪弓著身謙虛地說道。

    「咱家看您是離開皇宮太久了,可能不瞭解現在這規矩了,當今聖上可是很注重廉潔的,今天要收了你這點特產,明天咱家就得去給先帝守靈了。您還是老老實實的,不要害咱家了。」十多年的陪伴,要說誰對趙禎最瞭解,肯定非他莫屬。都說之子莫若母,在這偌大的皇宮還真不一定准。

    「這……您看您不說,我不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聖上不會知道。」劉承珪卻把他的這種推辭當做矯情,畢竟賤人就是矯情,以己度人就知道了,因此他仍不遺餘力的表現自己有多「上道」。

    「呵呵呵!聖上是誰!那可是咱大宋的天,還有什麼是天不知道的呢?您說是吧!」

    「是是是……」人心裡一有鬼了就容易疑神疑鬼,劉承珪此刻就是這樣,小順子無意之語,在他聽來就似乎拷問自己一樣,只有心虛的回應道。

    「好了地方到了,這段時間你就住這吧!某有事就先走了。」

    「總管慢走!」

    仙源縣到京城的官道上,一架馬車在幾個騎士的護送下,風塵僕僕地想京城趕去,馬車上一對父子相對而坐。

    「父親,您說這次聖上招您進京,難道是?」年輕的孔聖佑顯得有一絲驚慌,雖然他盡力隱藏,卻瞞不過對面的父親。

    「為父也不知道哇,禍福難料啊!」孔道輔感歎道。

    「父親,孩兒認為還不至於如此悲觀,您看拋開如今聖學的地位不說,就這次上京,聖上不還是用的請麼?孩兒猜測聖上應該是想達成某種妥協才對!」孔聖佑安慰著父親,或許更多是在安慰自己。

    「或許吧!這些都不重要了,為父這些日子冷靜的回想了一下,其實咱們當初的做法就欠妥當。且不說聖上還沒有明確表態,咱們就驚慌失措,說明咱們自己本身就缺乏信心,咱們應該相信聖學才是正統,不懼怕挑戰才對。退一步講,就算聖上真的對聖學有所不滿,咱們也應該正大光明的諫言才對,這樣背地裡動作,實為我輩不恥。這是個教訓,你以後可得謹記!」孔道輔對兒子嚴肅地說道。

    「是,父親,孩兒一定謹記教誨!」

    與此同時,趙禎可沒閒工夫管他們想啥玩意,因為他正在**忙著跟幾位母親討論關於慈幼局方面的問題。其實在宋朝就已經出現了福利院的雛形,就是這個慈幼局,基本上就是半官半民的性質,各地執行情況全憑天意。趙禎無意中得知在北宋還有這個一個機構,深感不愧是明空前發展的宋朝,於是趕緊跟幾位母親商議,讓她們出面接管這方面的工作,加大對慈幼局的投入和引導,並不時前往各地慰問。這種被無數政客屢試不爽的招數,拿到這個時候就是絕招。

    r/>

    這樣一來,皇太后打著仁慈的大義,不僅可以對全國慈善事業起到帶頭作用,還能名正言順的出去見見各地風光。要知道古時候進宮不容易,出宮就更難了,尤其是像皇太后這種身份,最是尷尬的時候。自古以來**就是各種勾心鬥角的代表,這不是沒有原因的,可能都是一群被「囚禁」的可伶人打發時間搞出來的各種事端也不一定。

    趙禎借鑒後世福利院的模式,以官府為背景,號召各有心人士出錢出力。不僅朝廷加大投入,也把民間的眼光吸引過來。花了不少的時間,他才把自己從後世山寨來的做法傳授給她們,當然,想要她們習慣後世那種國母政策還是需要不少時間和精力的。

    這一刻,趙禎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就是一個山寨搬運工,人家搬磚,自己是搬點子、搬創意,好在現在沒人敢說自己侵權。

    好不容易解決了這件事情,趙禎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自己的宮殿,此刻他深深的感受到自己多麼需要一個能夠有共同語言的人來交流。「這跨越千年的代溝,交流起來就是累啊!」趙禎不自覺的在心中譭謗著。

    「皇上,這是您要的兗州節度使劉承珪的資料,您請過目!」趙忠看到趙禎回來就冒了出來,也不管趙禎看他那幽怨的眼神。

    「放那吧,朕一會就看,你先下去吧!」

    「是」趙忠放下奏章又悄無聲息地消失了。

    趙禎舒緩了一下僵硬的身軀,走到桌邊拿去奏章仔細的看了起來,當他看到劉承珪與王欽若和丁謂交好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驚呼道:「我就說咋有點耳熟,原來這五鬼還沒死完呢!大意鳥,不應該呀!」

    想到這,再結合密碟調查的情報,趙禎覺得自己把這個事情猜的*不離十了,懸疑劇看多了就這點好處,導演想啥都知道,沒勁,還是睡覺吧。

    孔道輔父子緊趕慢趕,耗費將近半月終於趕到京師,梳洗一番後就在錦衣衛的帶領下來到了皇宮。

    「微臣(學生)叩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孔道輔父子見到趙禎就立馬下跪叩頭。

    「平身吧!勞煩兩位長途跋涉來見朕,朕甚愧疚,但朕覺得有些事還是得跟愛卿親自交流才好,希望不要怪朕啊!」趙禎笑著說道,努力收斂著自己的光芒,免得嚇到對面的小朋友。

    「臣不敢,聖上相招,臣深感榮幸!」孔道輔急忙回到,心理想著這個時候可不能再讓人找到自己的茬。

    「兩位不必緊張,朕今天特意選擇在這御花園見二位,就是想與二位論論這聖學和新學,大家放下成見好好談一談!」趙禎也沒時間磨洋工,就直接開門見山地說道。

    「是,皇上!」

    「來來,快坐下,你們這樣朕都不好跟你們說話了,朕還得抬頭多累啊!」趙禎為了打消他們的顧慮,故意讓自己表現的輕鬆一些。

    「謝皇上!」孔道輔還是行了下禮才拉著兒子坐下。

    「朕先申明,今天咱們君臣就論一論這個聖學和新學,你們有什麼話都可以直接跟朕說,朕都恕你們無罪。」

    「多謝皇上厚愛,不知皇上您……」

    「好吧,朕就來開個頭,想必你們都知道這個新學是朕帶來的,坊間也有傳言朕要大興新學,想必你們也有所耳聞。對了,說道這,朕要告訴你們一個消息,兗州節度使劉承珪前些日子回京了。」趙禎貌似毫不在意隨口提一下。

    孔道輔聽到劉承珪的名字,臉色變換萬千,最後他還是站起來重新跪倒地上朝趙禎狠狠的磕了幾個頭才說道:「啟稟皇上,微臣臣有罪,罪臣受私慾所惑,煽動天下學子對抗聖上,一時不查險些彌天大禍,請皇上降罪!」

    「皇上,您別聽我爹,那些都我暗中干的,我爹都是想為我開脫,你要罰就罰我吧!求您了!」孔聖佑也急忙跪倒地上一邊磕頭一邊喊道。

    「好了,好了,都起來吧!朕何時說過要怪罪你們呢?」趙禎看著兩人的表現,心中還是比較欣慰,起碼這個時代的人在人格方面比起後世可強多了,敢作敢當,孝心可嘉。

    「罪臣(學生)……謝聖上隆恩!」兩人激動的喊道。

    「事情的經過,朕都查清楚了,雖然你們都有過失,但主要還是受了別人的挑撥,朕會讓那個人去給父皇守靈,兩位就不必介懷了。再說這件事沒有你們想的那麼嚴重,所有的一切都在朕的控制當中,朕就是想看看你們能夠走到哪一步罷了。」趙禎仍是很平淡的說道。

    「臣懺愧!」

    「好了,言歸正傳,咱們繼續今天的話題。朕可以很明白的告訴你們,這個新學肯定是要大興,但這並不代表新學能夠取代聖學的位置,所以你們放一百個心。朕以前就說過,新學的優點在於干實事,而聖學的功勞在於育人,兩者的側重點不同,而且都很重要,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把兩種融合起來,取長補短呢?」

    「那不知聖上的意思呢?」孔道輔試著問道。

    「朕有一個想法,你們可以考慮一下,朕記得聖學也是許多代人一起補充完善才有今天的地位,聖學本來就應該具有有容乃大、海納百川之氣勢,不斷改進才是社會發展的真理,不然停滯不前就會被淘汰,你們以為如何?」

    「皇上說的是。」

    「故,接下來的時間就要靠你們父子了,如何把新學納入聖學的體系就是你們的任務。朕在給你說一說朕對於我朝以後教育方面的想法,朕打算把整個教育過程分成小學、中學和大學三個階段,小學的主要內容就是聖學,要讓孩子從小就知道該如何做人,所以聖學

    學在這方面的功能要加強,而聖學中不好的地方,你們也盡快糾正。

    而新學內容要在初中階段才慢慢加入,到大學階段新學就會分科學習了。雖然聖學內容會在整個教育過程伴隨,但朕可以很負責人的告訴你們,這個新學的威力可是很強的,學習新學的孩子會具有很強的批判性,所以你們自己一定要完善好聖學,可不能讓他們抓到聖學的把柄,否則悔之晚矣!」

    「微臣牢記聖上教誨!」

    「朕知道這是個很浩大的工程,僅靠你們父子不可能完成,所以朕授予你翰林院學士,負責召集全國聖學大家一起研討,去雜存精,弘揚新型聖學。仙源縣令就由你兒子接替吧!年青人,孝心可嘉,好好幹!」說這話的時候,他完全忽視了自己現在的年齡比人家還小來著。

    「臣謝聖上厚愛,誓將用畢生的時間去完成這個偉大而又艱巨的任務!」孔道輔激動得漲紅了臉,畢竟這種名揚千古的事情可是難能可貴的。

    「聖學傳承這麼多代,實屬不易,朕看好你!下去準備!」

    「臣遵旨!」孔道輔恭敬的行了行禮才帶著兒子離開皇宮。

    「父親,孩兒怎麼有種怪怪的感覺!您看哈,聖上說是喊咱們來討論,結果幾言幾語下來,咱們就忘記了初衷了。」來到了皇宮外,孔聖佑才忍不住對老爹說道。

    「天子就是天子啊!哪怕再年輕,也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以比擬的。你沒看從一開始聖上就掌握一切麼,只不過要借咱們的手來達成自己想要的目的罷了,到頭來咱們還得屁顛屁顛的往聖上設得圈裡鑽。」

    「還真是呢!」孔聖佑想了想說道:「不過這樣皆大歡喜也不錯嘛!」

    「也是……哈哈哈!」

    兩人不由得相視一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