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48章 道路與海鹽 文 / 啃肉兔

    「皇上,您這想法雖好,一但成功確實受益無窮,但我朝現在雖有富餘也無法支撐這麼大的工程啊。」三司使曹燦看到趙禎在地圖上劃出的長長的線條,突然覺得頭冒虛汗,眼冒金星,這是要逼死人的節奏麼!迫於無奈只好出言勸阻。

    趙禎看到曹燦的表情不置可否,向寇准問道:「寇老,您怎麼看?」

    「回皇上,老臣以為如果此道能夠建成,確實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就軍事角度而言,如果有這一條大道,我朝西南邊疆可以快速轉運兵馬,那麼就不用像現在這樣苦心維持上百萬的永興軍路、秦鳳路和成都府路大軍了,也算是一勞永逸吧!不過三司使之言也不無道理,還請皇上三思。」寇准不偏不倚的答道。

    「王愛卿呢?」

    「老臣覺得平仲和申智說得都有一定的道理,如果皇上的想法能夠實現對我朝確實大有裨益,可我朝現在並不是很樂觀,近年來自然災害頻發,國庫必須得有所儲備才成。臣的意思,皇上是不是考慮延後一些?」王欽若作為宰輔必須得從大局考慮,既不想得罪小皇帝,又不能給自己那麼大壓力,只好小心勸道。

    「呵呵……諸位大人吶,朕看你們是著相了,一個個整麼都把眼睛盯著國庫呢!真是守著寶山哭窮咯!」趙禎笑著說道。

    「說得輕鬆,不盯著國庫,難道還要自己掏腰包啊!」眾人心中無不暗自誹謗,不過臉上仍帶著笑容,謙虛的問道:「皇上此言何意?」

    「我說諸位大人,在我大宋最富有得肯定不是朝廷,你們要把眼光放開一點,真正有錢的是那些大家族、大商人、大地主,不要總是盯著朕的腰包嘛!」

    眾人聞言,臉色巨變,以為趙禎要拿現有的官僚集團開刀。他們都是各大官僚集團的代表,遇到損害自己利益的事情都亟不可待,急忙跪地大聲呼喊:「我朝士紳乃社稷之根本,歷代先皇都優渥有佳,望皇上三思而行啊!」

    趙禎看到他們的表現就知道他們腦袋裡面想的啥,平時一個個高呼忠心耿耿,一旦碰及他們的腰包就原形畢露了。不過趙禎還是帶著平靜的笑容說道:「諸位愛卿多慮了,老祖宗的話朕是絲毫不敢忘的。朕是想讓諸位換個角度思考,你們想想,如果這條道路建成,出了朝廷對誰最有利?」

    「商賈?」

    「寇老說道沒錯,一旦咱們公佈要修這麼一條路,商賈的積極性肯定是最高的。一直以來蜀道難涉,有了這麼一條大道,他們運輸商品將更加快捷和安全,那麼咱們適當收一點過路費這個也是情理之中的吧?」

    「應當的,應當的……」眾人附和道。

    「既然如此,那就好辦了。朕是這麼想的,將這條道路按照區域分成若干段,由當地商賈集資修建,他們可以招聘各地廂軍或民工施工,朝廷只需要負責幾個狹關險隘。這樣一來,整條道路修建費用就分攤到各地的商賈身上了,朝廷需要付出的並不多,而且還可以給廂軍和百姓們些事幹,也可徵召流民,讓他們有口飯吃。一舉數得何樂而不為呢!」

    「皇上,您這想法雖好,也確實能夠解決我朝困境,然而朝廷總不能強迫商賈出資吧!這在我朝可是歷來都沒有的事情。」王欽若皺著眉頭,憂慮的說道,畢竟要真這麼幹,自己這個宰輔肯定被天下人罵得體無完膚。

    「為什麼要強迫呢?商人都重利的,只要有利可圖的事情,不需要強迫,他們搶著都會上。你們放心吧,只要操作得當,他們會乖乖把錢拿出來的。待東西大道完工,咱們可以進行收費試行,讓商賈們看到其中的利潤,他們必然會心動的。朝廷要做的事情就是因勢誘導,引導這些商人們向咱們希望的地方投資,而不是事事都靠朝廷。」

    能夠做到臣頂峰的人都不是傻子,對事態人心和勾心鬥角異常精通,只因為時代局限性,讓他們一時不察,經趙禎一點撥,大家都反應過來,紛紛沉思其中的利害關係。

    趙禎見眾人心有所得才繼續說道:「對於此事,朝廷只需要做好幾件事情,一是充分宣傳道路修建的好處,調動大家積極性。二是讓商人們瞭解修路的成本和利潤,咱們可以告訴他們道路修好後有多少年可以收費,多少年後朝廷才收回道路所有權,讓他們心裡踏踏實實的。三是做好每段道路的撲買工作,三司負責撲買,御史台負責監督,工部負責質量監督。水泥由朕的水泥作坊低價提供,遇到難以挖掘的山石他們同樣可聘用將作監爆破組。」

    「大家回去後仔細思索一下,不要留下什麼漏洞,命工部盡快整理出一份詳細的計劃交上來。到時候朕會與勳貴們組成一個皇家道路集團,親自參與修建一段道路,也好掙點錢補充一下朕的腰包,諸位臣工要是有興趣也可以組團參與進來的,朕很負責人的告訴你們這可是一個賺錢的好機會。諸位愛卿要是錯過了可不要改朕沒提醒咯!哈哈哈……」趙禎笑著說道。

    「多謝皇上美意,臣等商議商議……」打著小算盤的眾人敷衍地答道。

    素有清譽的寇准並不在乎金錢,只是與趙禎對視了一眼,默契的點了點頭,邁著蹣跚的步伐隨著眾人離去。

    「星秀,最近學習怎麼樣?」趙禎來到皇家學院對李星秀問道。

    「呀!皇上,您怎麼來了?呃,您給我的這幾本高中書籍都學得差不多了,咱們幾弟兄都在開始教導學生們初中的知識了。」正在專心讀書的李星秀被趙禎的聲音嚇了一跳。

    「額,看來朕沒盯著你們也沒偷懶,很不錯!朕現在有件事需要你去做,你準備一下!」

    「您吩咐吧!金花他們早都幫您做事了,小的一直等著您的吩咐呢!」李星秀激動的說道。

    「想必你也知道,鹽政在我朝有多重

    要,現在我朝正與吐蕃進行貿易,鹽產量就越發不足了。朕有一種新的產鹽法,你拿去看看,這是記載的海鹽曬製法。朕需要你盡快前往海州修建鹽場,實驗這種制鹽法。至於人手就從當地廂軍中遴選,朕會派五個中隊的野戰軍負責守衛和保密任務。待鹽場成功後,你再交給合適的人掌管,然後回來繼續學習,以後才能幫到朕更多。」趙禎拍著昔日小夥伴說道。

    「皇上您放心吧!我一定辦得妥妥的。」李星秀拍著胸口說道。

    隨後趙禎又跟昔日的小夥伴們交流了下感情,與范仲淹討論一番國家大事才離開皇家學院。

    工部官員們接到趙禎的命令就開動了起來,大佬們聚在一起費盡腦子書寫著計劃,一個個小雜兵就被拍出去踩點。

    與此同時,朝廷也簽發了修路佈告,各地官員接到命令,此次修路情況會作為政績考核主要標誌。事關命運,大家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短短一月之間,沿途民眾和商賈都得知這個消息,有關係有背景的都在多方打聽此事。世間總有那麼一些眼光長遠之輩,瞭解此次修路章程後,馬上派出心腹前往東京打探,私底下也在串聯各自好友,準備大幹一場。

    快年底了,東西大道也按照趙禎的要求全部完工,宋朝首條全程近兩百公里的水泥大道正式竣工。

    這一天,趙禎帶著朝中諸位大臣來到東京城西,眼望著看不到盡頭的平整大道,趙禎心中充滿無限的感慨,幻想著這樣的道路鋪滿全國的光景。

    問詢而來的百姓和期盼已久的商隊都聚集在這裡,禁軍三步一崗,十步一哨,嚴防皇上與大臣的安全。當趙禎宣佈東京大道正式啟用後,鞭炮齊鳴,鑼鼓喧天,百姓們載歌載舞,隨著皇上的車隊,眾人緩緩踏上了平整的水泥大道。

    為了慶祝大道通車,趙禎宣佈第一月為免費使用,從第二月開始車按重量、路程收費,行人永久免費。為了維護道路安全,每隔五十里設置哨所,派遣士兵駐守、巡邏以及查處逃票行為。

    路口上,諸多小吏正大聲宣講著行車規矩,勸誡大家行車靠右不得越過中間的小柵欄。趙禎與諸位大臣體驗了一段距離,大家甚為興奮,以為顛簸不堪的道路,此刻居然光潔如鏡。不過為了不影響後面商隊和百姓的興致,趙禎與諸位大臣早早的就打道回府了。

    百姓們紛紛自覺向趙禎離去的方向叩拜一番,才起身揮動馬鞭朝著遠處狂奔而去。大道上車水馬龍,人流如織,猶如奔騰的江水流向遠方。

    按照以往商隊的速度,想要走完東京道西京這兩百公里山路大概需要十天半個月的樣子。現在道路不僅平而去直,馬車完全可以放開腳步大膽的往前衝,就算考慮到馬兒會累,也只需要三到四日。

    有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高速大道的好處自然不脛而走,此後商賈們紛紛選擇此道,哪怕是需要交納一點點費用,相比起帶來的收益來說都是微不足道的。而路人們也走在邊緣的專線上,絡繹不絕。

    自此,東西大道成了一條連通東西兩京的大動脈,深深的牽動著兩城百姓的生活節奏。

    當然嘍,此等宏偉壯觀之奇景,肯定是少不了那些人騷客的,他們紛至沓來大抒豪情壯志。

    東西大道儼然成了大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