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42章 軍權 文 / 啃肉兔

    今天換了幾個瀏覽器發佈都不能分段,鬱悶死我了!!!

    「諸位愛卿,不知諸位對於昨日軍演有何看法呢?」大殿之上,趙禎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容,向武百官詢問道。

    「皇上所練野戰軍果然威武啊!前有迅雷之勢擊潰黨項之賊,後又以一敵四打敗我朝禁軍,真可謂勇猛之軍吶!吾皇聖明!」王欽若以為趙禎少年心性,好勝心切,就一個勁的誇耀他。

    「是嗎?諸位愛卿也是這樣想的麼?」趙禎用極其平靜的語氣問道。

    像寇准這樣接觸趙禎較多,瞭解他秉性的人,此刻都紛紛保持沉默。而那些個大臣平時沒有機會與他獨處,所有消息都來源與宮闈傳言,並不能準確把握趙禎習性,只能人云亦云的褒詞迭出。

    「很好!非常好!」趙禎皮笑肉不笑的大聲說道:「我大宋真是養了你們這些好臣子啊!誰能告訴朕,禁軍是幹什麼用的?」

    「守京師,備征戍!」作為大宋軍事頂層官員,許均搶先喊出了口號,不過喊完就臉紅了。

    「說得倒是很好聽,可朕想知道你們能守住麼?敢征討麼?朕只是短短訓練了不到兩年的野戰軍就可以打得你們這些號稱我朝最強軍隊抱頭鼠竄,朕很想知道你們平時都怎麼在訓練?有沒有訓練?就你們這樣的禁軍,朕如何敢相信你們?又如何敢用你們?砰砰砰……」越說越生氣的趙禎,最終還是沒控制住自己的脾氣,小手把龍椅砸的砰砰直響。

    「臣有罪,臣有罪……」樞密院與三衙一眾武官,看到憤怒的趙禎,一個個噤若寒蟬,只是一個勁的磕頭認罪。

    穩了穩自己心神,趙禎努力的壓制住自己的怒氣,才開口說道:「既然你們認罪,那就好辦了。小順子,宣朕旨意吧!」

    「諾!」小順子躬身答道,然後打開手中的聖旨朗聲讀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經查三衙有司官員,貪圖享樂,荒廢軍事,疏於訓練,一致禁軍戰力驟減,有大過於社稷,現革去侍衛馬指揮使王能,副指揮使葛霸,侍衛步指揮使戴興,副指揮使張耆,殿前司指揮使許均,副指揮使桑贊等官員職務。」

    小順子歇了口氣,繼續大聲念道:「國不可一日無君,三軍不可一朝無帥,特此,封平南王楊宗保太尉銜,領殿前都指揮使,高繼勳為副使,折惟正兼侍衛馬都指揮使,馬肅兼副使,種世衡兼侍衛步指揮使,楊金花兼副使,即日起對禁軍進行改編,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改換裝備,勤加苦練,恢復禁軍威嚴!欽此!」

    「臣遵旨……」眾大臣聽完旨意稍微遲疑了一會,最終還是選擇了臣服。畢竟在宋朝有一個不成的規矩,那就是每個皇帝上位都會找機會更換三衙禁軍統領,只不過趙禎的步子邁得大了些。對於官當道的宋朝來說,這都沒什麼,武將麼,換了就換了,只要不牽扯官利益,大家就當沒看見,隨你怎麼玩了。

    而宋朝官集團為什麼這麼牛呢?這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宋太祖開國時候為了籠絡人心,說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話語,給予了士大夫集團大義名分;其次是大宋的基層官員和士紳們也是士大夫集團的馬前卒,他們代表朝廷與百姓溝通,成為了朝廷與百姓溝通的唯一橋樑,使得皇上想要傳個話必須依靠他們,也就不得不與他們妥協;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宋朝士大夫集團佔有了大宋絕大部分資源,形成了龐大的利益團體,敢於挑戰皇權威嚴。可以說,宋朝的崛起於衰落都源於士大夫集團,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趙禎之所以先拿武將開刀,也是基於以上原因,先易後難,向來是解決問題之道。

    三衙禁軍都指揮使司是宋朝名義上所有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機構,負責所有軍隊的訓練和作戰任務。趙禎更換禁軍將領,也就變相的掌握了全*馬,樞密院只是一個用於平衡三衙權利的機構,對他沒有任何影響。

    「平南王啊,您老這麼大年紀了,還要您奔波勞累,朕真是於心不忍呀!」趙禎扶著年近古稀的楊宗保坐到靠椅上,鄭重的說道。

    「官家,您嚴重了!我大宋江山社稷這麼大的重擔就壓在皇上您一人頭上,您還年幼,老臣真才是於心不忍吶!但凡我這把老骨頭還有點用,您就儘管吩咐,保證還能為官家殺敵驅寇!」六十多歲的楊宗保,舉著拳頭振奮的說道。

    楊宗保一身為宋朝征戰四方,與夫人穆桂英一起為大宋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平南王,正一品武銜。雖然被趙禎拉來擔任殿前司都指揮使,看似被降級了,實則不然,殿前司都指揮使一般來說是正二品銜,可卻是實打實的軍職,統領全國兵馬。而平南王只是一個名譽頭銜,是沒有實權的。

    趙禎再三考慮,選擇楊宗保來擔任這個職務,就是考慮到歷史上楊家素來忠義,而且楊宗保一身功勳卓著,地位崇高,年紀賊大,都是可以封住悠悠眾口的存在。他這麼大年紀,趙禎也不可能真讓他去征戰,當好門神就可以了。禁軍真正的重擔反而落在了殿前司副指揮使高繼勳及步馬兩軍指揮使的頭上了,雖然禁軍統稱三衙,然步馬兩軍都指揮使的品銜卻是正四品,名義上是要規高繼勳統領的。

    待各司都指揮使和副使都到齊後,趙禎又對楊宗保說道:「您瞧瞧,這些個傢伙都還年輕,一個個調皮搗蛋,以後您老就多費心了!」

    「官家放心,老臣一定替您看好禁軍。」

    「那就有勞愛卿了!」趙禎轉過頭對高繼勳等人說道:「今日召集諸位前來,主要為了禁軍改編一事。朕觀察多日,發現禁軍中也多有濫竽充數之輩,朕要你們從禁軍中挑選精銳之士,不足之數你們自行從各地徵召,補足十萬禁軍之數。步馬軍採用現有野戰軍裝備,殿前司更換新式裝備,朕會安排給你們送到。另外朕宣佈,從今日起,所有參與改編後的軍隊都採用新式軍

    軍禮和新式編製,以作永例。」

    「遵旨!」眾人齊聲答道。

    「好了,諸位回去抓緊時間,盡快替朕把禁軍訓練好!」趙禎說完朝他們揮了揮手。

    「官家,老臣聽聞您在延安之戰中,使用新式連弩重創黨項賊寇,不知您當時有沒有發現黨項賊寇使用他們的神臂弩,老臣曾與他們交過手,他們有一種弩比我朝神臂弩還要強大,百步之內,我軍步人甲都不能抵禦其威力,甚是兇猛啊!」楊宗保看到其他人離去,就與趙禎攀談起來。

    「您老這麼一說,朕當時還真沒發現呢!他們使用的好像只有弓箭,沒有發現那個神臂弩。」趙禎原以為只有大宋才有神臂弩,沒想到黨項人也精於此道,甚是驚訝。

    「據說這些神臂弩在黨項人中也十分稀少,全部由一種叫『鐵鷂子『的人掌握著,他們個個都是隱藏、搏殺、刺殺、追蹤的好手。由此看來,上次官家擊潰的那些黨項賊寇應該只是些小部落,沒有權利掌握精銳的『鐵鷂子』。」楊宗保看趙禎一年疑惑的樣子,就給他解釋了一下黨項的神秘部隊。

    趙禎聽到「鐵鷂子」,終於想起史書上卻有記載黨項有這麼一支神秘的特種兵,於是下意識的點點頭。

    楊宗保接著說道:「老臣聽聞官家前些年曾對我朝兵器進行了改進,不知效果如何,老臣這心一直癢癢的,現在終於有機會見識一番了。」

    「您老放心吧,保證不讓您失望,朕雖然沒有見過黨項的神臂弩,但敢打包票,現在咱們的神臂弩過之而無不及。」趙禎想了想自己改進後的神臂弩的威力,信誓旦旦的對楊宗保說道。

    「那老臣就拭目以待了!」楊宗保笑呵呵的說道。

    「楊老,朕現在一個想法,請您斧正一下。現在野戰軍的步兵裝備基本是長槍、大盾、連弩,野外作戰是沒問題,但在城中卻有所不及。而殿前司主要防禦京城,面臨的就是城市作戰,朕想去掉長槍和大盾,改為唐刀和圓盾,增加靈活性。另外,城中空間不足,現在弩箭的威力有些浪費,所以朕想適當增加弩箭數量,減少射擊威力,提高射擊持續時間。以您征戰一生經驗,看看這樣是不是更好呢!」

    趙禎畢竟沒有親身經歷多少戰爭,雖然有些想法,還是找個當時代的專家驗證一下為好,於是他便向楊宗保說出來自己的想法。

    楊宗保沉思了一會才對趙禎說道:「老臣一生征戰無數,既跟敵人打過野戰,也被逼無奈守過城池。就老臣的經驗來看,確實有很多野戰武器不利於城市巷戰,野戰需要大開大合,城中則需要小巧靈活。老臣認為官家您的想法是可行的!」

    「雖然理論如此,咱們還是拿事實說話吧!待朕生產一些樣品,楊老您在拿去試用評估一下,可以的話在大量生產,您看可否?」

    「甚善!老臣就靜待佳音了!現在老臣可以去看看您改進的武器了吧!」楊宗保急切的對趙禎說道。

    「您老請!慢走啊……」

    「哈哈……皇上請回吧!老臣還能騎得動馬呢!」楊宗保挺著身子,笑哈哈的離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