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17章 大宋皇家野戰軍 文 / 啃肉兔

    翌日清晨,崇政殿,吳誠尖著嗓子喊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滿朝武在各部大臣的帶領下,整齊的站在宮殿兩側,齊聲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趙受益出班奏曰:「兒臣有本要奏!」

    「准奏!」

    「啟稟皇上,兒臣曾聞北蠻欲叩關南侵,犯我大宋百姓,然邊軍不善野戰,唯依牆而守。然北蠻尚可繞城南侵,則我邊疆百姓危矣!今,兒臣欲借上天奇術,造新式武器,集我大宋之精銳,編練善野戰之軍,抗北蠻於境外,還百姓之安寧。」

    趙受益剛說完,王欽若第一個跳了出來,高呼道:「皇上三思啊,我大宋現正鼎盛,兵強馬壯,不宜再添新軍啊!而且創建新軍,耗資頗多,勞民傷財,實為不智。《司馬法》曰:『國雖大,好戰必亡』,我朝切不可如此啊!老臣以為敦促邊軍嚴加防守即可。」

    不過王欽若不知道,這個計劃是趙受益和宋真宗商量好的,現在不過是走個過場,這貨一生靠拍馬匹為生,這回拍到馬蹄子了。

    還沒待趙受益出來辯駁,宋真宗就揮了揮手,對大臣們說道:「諸位愛卿,王相之言也不是不無道理,但《司馬法》還曰:『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此事勿須再議,朕意已決,必建新軍,威懾北蠻。現我大宋富裕,正是建軍好時節,我堂堂中原大國,豈能被蠻夷所迫。朕決定,自領新軍,組建天子親軍,名曰皇家野戰軍,旨在戰敵於原野,驅敵於境外。命皇太子趙受益領將作監,負責武備,兼領副帥,負責新軍組建及訓練事宜。所設諸部,須通力配合,如有懈怠,嚴懲不貸,勿怪朕言之不預也。」

    這時,王欽若才知道今天馬屁沒拍好,急忙站出來表現,高呼:「皇上聖明,威貫三皇……」一大堆噁心的馬屁順手拈來,毫不含糊,深見其功底。

    散朝後,趙受益招來楊金花、王超、馬肅等三人,對他們說:「你們三個從今天起,跟著本太子組建新軍,學院那邊交接一下,以後用本太子傳授你們的練兵之術好好訓練新軍,知道嗎?」

    三人聽到可以接觸組建夢寐以求的軍隊,異常興奮。這個時代的人都比較早熟,十幾歲就開始成家立業,他們這個年紀正是嚮往建功立業的時候。而且在趙受益的培養下,他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現在一個個身強體壯,不輸於成人。就趙受益自己也長得很高的了,要不是看他幼稚的臉,還以為是個大人。當然這也和古代生活水平低,導致大眾普遍弱小有關。

    隨後,趙受益又通過宋真宗發佈了徵兵令,散佈全國各地。

    令曰:「吾皇聖明,勤政愛民,然北蠻屢犯我朝,百姓生受其害,皇上仁愛,不忍百姓受苦。現令皇太子趙受益組建新軍,曰皇家野戰軍,旨在戰敵於野,殲敵境外,保我百姓安寧。有身強體壯者,心繫國家安危者,即可啟程前往京城參加考核。參軍者,每月2貫銅錢,戰時加倍。受傷者10貫,陣亡者20貫,遺者本太子養。特立此令為證。」

    宋朝1貫等於10串,一串等於100,所以一貫就1000,可以理解為現在的1000塊。只不過在北宋這個時候,銅錢的購買能力可是很高,城市人均消費不過10,一個月也就300左右。相對於後世來說,軍隊能有這個工資水平可是很高的。

    當然了,在宋朝能夠開這麼高工資的也就這麼一支部隊,像禁軍上四軍也不過才1貫5的樣子,邊軍大概有1貫,至於那些廂軍和鄉兵估計也就意思一下了。本來吧,軍隊還可以靠作戰掠奪來發點財,可宋朝的軍隊也沒這個機會,一個個都過的苦哈哈的。

    說起北宋時期能夠打硬仗的軍隊,也就那麼幾個,像楊家軍、折家軍和種家軍,還有高家軍什麼的。

    楊家軍的威名在後世那是家喻戶曉,而另外兩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楊家將將的功勳是隨著太祖征戰而來,大宋開國之初,楊家人才輩出,巾幗英雄也不在少數,這才造就了楊家將的名頭。

    其實在《宋史》中,種世衡創建的種家軍和折宗本創建的折家軍,比楊家將的名氣大,比楊家將的作用大,只不過楊家將走上了舞台,被渲染得出了彩,而另外兩軍卻停留在歷史書中,知之甚少。

    北宋統治的168年間,種家軍英雄輩出:種世衡、種詁、種諤、種診、種誼、種樸、種師道、種師中皆為將才。種家子弟五代從軍,數十人戰死沙場。

    折家軍就更不得了了,從唐代初年到北宋末年,貫穿整個北宋。折氏數百年間世居府州,《折克行神道碑》上載其「內屏中國,外攘夷狄」。五代諸國與北宋為減輕西顧之憂,皆許其父子兄弟相傳,世襲罔替。

    趙受益生活的這個時期,正是楊家軍和折家軍鼎盛的時候,而種家軍的創始人還沒發跡。

    趙受益想到這三支軍隊在歷史上的赫赫戰功,尤其是在整個宋朝軍隊戰鬥力低下的時期,全靠這為數不多的軍隊撐著大宋江山。這一世,再世為人,說什麼也不能辱沒了這三支軍隊,必須將他們納入自己新軍體系。不過現在的折家軍還守護著大宋西北門戶,不可能全部調離。

    趙受益仔細思量後,決定調折家軍第六代折惟忠和折惟信帶領五百精銳騎兵前來聽用,同行而來的還有折惟忠之妻:劉玉艷、李苗靈。他同時也從楊家軍中第五代傳人楊宗憲楊宗槐,及其五百精銳弓兵。

    由於此時種家軍還沒建立,趙受益只有調其創始人種世衡前來聽用。

    趙受益在後世的時候還是個武俠迷,好不容易有機會回到古代,心中那點齷蹉的願望還是想找機會體驗一下。有道是有權不用,過時作廢,趙受益也打算借此機會圓自己的武俠夢。

    於是,趙受益專門頒發了一個奇特的法令,

    ,說它奇特,是因為這份法令面對的是綠林中人,朝廷直接徵召綠林好漢可不常見。

    綠林好漢中不乏正義感爆棚的人,趙受益針對他們寫了一份相當鼓動人心的法令。比如給他們揚名立萬,名動天下,行俠仗義等一系列名譽。這些超級憤青看到這分佈告後沸騰了,一直以來朝廷都是對他們有一定限制的,擔心他們以武犯禁,這次居然明目張膽的徵召他們。大俠們都覺的自己的春天來臨了,一個個風塵僕僕的朝京城敢去。

    一些名門大派,像武當、峨眉、少林什麼的,也都派出了自己的精英弟子響應政府號召。

    待所有政令發佈出去後,趙受益又忙著規劃軍隊駐地,根據軍隊性質組要分為步兵、騎兵駐地。趙受益帶著一群狗腿子,在京城周圍觀摩了一圈,最終決定在北門五十里外片平原上修建騎兵駐地,城西山腳建立步兵營地。

    趙受益回到宮中將規劃好的駐地圖紙交個工部進行修建,然後又馬不停蹄的前往將作監。

    大宋此時面對的組要強敵就是遼國和正要崛起的金國,他們的主要優勢就是強大的騎兵。在冷兵器時代想要對抗騎兵,一般都是騎兵對騎兵,騎兵對步兵有天然優勢,然而,這正是宋朝的短板。

    趙受益的計劃是通過現代技術對古代兵器進行改進,通過優勢兵器來彌補騎兵的不足。宋朝軍隊武器主要就是刀槍劍戟弓和少量攻城器械,雖然看似種類不少,但適用性卻不夠。

    由於這個時代工藝水平限制,趙受益腦中許多武器都沒法制備。經過反覆權衡,他最終決定大力發展弓、弩、床弩以及投石器等遠程武器,這也受後世追求遠距離殺敵的影響,對於近戰方面主要改進武器質量和戰陣來改善現有劣勢。

    趙受益帶著自己改進後的各種圖紙,風風火火的來到了將作監。此時的將作監主要也就是給皇宮做點精品玩的,雖然有大量工藝精湛的師傅,但卻不用於生產,甚是浪費。

    「微臣,將作監大匠段辛,拜見太子殿下。」趙受益剛邁進工坊,就被一老頭嚇一跳。

    「段愛卿,快快請起,沒想到愛卿年紀這麼大了,聲音還很洪亮啊!」趙受益扶起段辛,順便旁敲側擊表達一下對驚嚇自己的不滿。

    「殿下,您別看微臣年紀大了,但身子骨可實誠了。不知殿下今日前來有何吩咐?」段辛拍拍自己的胸口,傲嬌的表情顯而易見。

    「段愛卿,請把將作監所有官員召集起來,本太子有事宣佈。」趙受益無視段辛傲嬌的表情。

    段辛健步如飛的走了出去,身體果然不是蓋的。不一會了,一群官服穿得歪七扭八的人的就跟著進來了。

    段辛看著趙受益的眉頭皺了皺,忙開口解釋道:「殿下,臣等因為平時都在琢磨工藝,穿官服多有不便,剛才匆忙,請殿下見諒。」

    「厄,原來如此,以後注意點吧!」趙受益揮手示意大家不用多禮,然後就直接宣佈自己的決定。

    「想必諸位都知道了,現在我大宋要組建新軍,而本太子領將作監負責武器製造。武器質量的好壞將嚴重影響新軍的戰鬥力,爾等要牢記在心,用心做事,明白嗎?」

    「臣等明白,請殿下放心。」眾人齊聲答道。

    「那就好,本太子看著,有功者必獎,有過者必罰。現在,諸位分別按照自己的特長進行站隊。擅長鐵器製造者,擅長木器製作者,擅長陶瓷製作者,擅長幾個巧匠者,擅長武器製造者各自按順序站好,若有精通多項的單獨站一列。」

    眾人在趙受益的指揮下,慢慢的按專長站成了幾隊。

    「很好,本太子告訴你們,在這不看你們的官位,只看你們的能力,能者上,無能者下。只要你們好好做事,本太子不會虧待你們的。以後諸位的俸祿提高一倍,若有成果再另行嘉獎。你們每對自己選出能力最強的擔任隊長,以後給你們安排的任務就在隊長的帶領下完成。段愛卿,一會你把各隊名單,隊長隊員的基本信息整理了交給本太子。」趙受益說完後就率先離開了。

    趙受益說完,大家就開始交頭接耳,不僅是討論選誰,更多的是八卦太子帶來的變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