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革興大宋

正文 第15章 三個臭皮匠上 文 / 啃肉兔

    趙受益起身將范仲淹送出門外,接著就去了垂拱殿。

    垂拱殿中,宋真宗正與寇准在討論皇家學院。宋真宗和寇准的皇家書院一日游,給他們很大的震驚。

    「皇上,老臣覺得太子可是我大宋之福啊!皇上和列為先皇辛勤治理才有我大宋今日的輝煌,雖然現在邊疆仍有蠻夷窺視,老臣相信以後我大宋會越來越強大的。」寇准跟宋真宗中講這掏心窩子的話。

    「哎,可惜我們都老了。朕以前覺得太子還太小,擔心將來朕走了,他不能撐起這個國家啊。現在朕只想著趁還能動,多為他攢下點家底。」可憐天下父母心,雖為帝王,終究是老了,這心思也就重了。

    「是啊,老臣也不行了,一把老骨頭了。皇上啊,說句大不敬的話,太子殿下真是天縱奇才,老臣真的很想看看我大宋在他的治理下會變成什麼樣。可惜啊,老臣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兩個老頭子這一刻,放下了君臣關係,就像兩個普通老頭一樣嘮著嗑,不覺淚沾滿襟。

    兩老頭聊得正得勁,趙受益這個沒眼力勁的傢伙就跑來打岔了。

    「皇上,太子在殿外求見。」吳誠小心的給宋真宗報告。

    「呃,還真是說曹操這曹操就到了,寇老我們來看看這小傢伙又想整出點啥。」宋真宗笑呵呵對寇准說道。

    「那老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老臣也挺好奇太子又要做啥。」寇准撫摸著鬍子哈哈大笑。

    「兒臣叩見父皇,拜見老師。父皇,兒臣打擾到您和老師商討國事了嗎?」趙受益這個年紀是硬傷,見到年級大的都吃虧啊。

    宋真宗擺擺手道:「沒有沒有……,父皇正和寇老談到皇兒呢!今天找父皇有何事啊?」

    「父皇,兒臣今天見到了一個人,他叫范仲淹,現為集慶軍節度推官。兒臣與他談論了半日,發現此人雖然還年輕,但學識卻非常淵博,且涉獵深廣,學、政治、教育、軍事各方面均有深入研究,是個不可多得的大才。」趙受益向兩位老人大致介紹了一下范仲淹,還朝寇准眨了眨眼。

    寇准頷首表示自己明白,趙受益才繼續說道:「兒臣覺得,范仲淹此人的才華和人品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從小家境貧寒,深知百姓疾苦,是個憂國憂民的好官。因此,兒臣想讓他出任大宋皇家學院學監一職,望父皇成全。」

    寇准看到趙受益看著自己,略為思索後對宋真宗說道:「皇上,老臣也曾聽聞此子之名。乃大中祥符八年進士,曾在應天府書院苦讀,享有盛名。」

    「哦?」

    「老臣還曾聽聞一則關於他的故事呢!說他家境貧寒,由於應天書院可以免費讀書,他才去那讀書。他也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環境,來到此地之後,他是魚得水啊,心情非常高興,故他十分珍惜這天堂般的知識殿堂,不思晝夜,刻苦攻讀。他的一個同學是南京留守的兒子看他常年吃粥,生活艱苦,身形消瘦,便送些美食給他。他竟一口不嘗,任憑佳餚美味發霉發爛。直到人家怪罪起來,他才長揖致謝說:『我已安於劃粥割齏的生活,擔心一但享受美味佳餚,日後就嚥不下粥和鹹菜了。』」寇准幫著趙受益向宋真宗大力推銷范仲淹。

    趙受益接口道:「兒臣為了確認他的能力,還專門調閱了他為官的經歷。他在任廣德軍的司理參軍時,掌管訟獄、審理案件公正嚴明,無不稱讚。後來擢升為集慶軍節度推官,他深入瞭解我大宋軍隊情況,曾上書指明我朝軍隊缺點和改善措施,可惜未被採納。後來兒臣找來他當上奏章一觀,發現他所說的情況屬實,而且現在我朝軍隊的弊端已經初現,兒臣希望父皇注意了。」

    「是嗎?問題有這麼嚴重,朕還真沒發覺。這要到冬天了,那些北邊的蠻夷之輩又要來叩關打劫了,要是軍隊出現問題就麻煩了。看來朕必須的下旨敦促邊關將領做好準備了。」宋真宗說做就做,找來吳誠傳旨。

    「父皇,兒臣想我們總是被動防守也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得給那些蠻夷一下教訓,讓他們不敢犯我大宋才是啊!」

    「哎,談何容易啊!蠻夷民風彪悍,善騎射,我朝軍隊不善戰,且缺乏馬匹,無力組建騎兵,根本無法應對來去如風的蠻夷騎兵,唯有依城而守啊!這也是父皇不能釋懷的地方。」宋真宗露出無奈的表情。

    「父皇,您不用擔心,雖然現在我朝軍隊處於劣勢,那是因為您和諸位大人的眼光被固定思維局限,其實我們是很有優勢的。」趙受益表示對宋真宗的擔憂毫不在乎。

    「呃……,皇兒有何想法,說與朕和寇老聽聽。」趙受益的話勾起了兩老頭的興趣,寇准雖然知道趙受益的來歷,但也不知道他會有何提議。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大家只看到了蠻夷之輩的凶悍,卻不知沒有化的蠻夷只是虛有其表。兒臣相信,由於生活環境的差異導致蠻夷單人武力值相比我大宋來說高出很多,可我們為什麼不用我們的長處去攻擊敵人的弱點呢?」

    「皇兒不妨細說一二。」

    「兒臣現在給父皇和老師分析一下敵我態勢。北蠻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他們有大量的馬匹,可以組建機動性高的騎兵;其二,他們的孩子從小生活環境惡劣,以打獵為生,練就了騎射的好本領。雖然優勢很明顯,但弱點同樣不少,其一,化落後,平民幾乎不識字,更不識大體;其二,國家政權不健全,民眾向心力不足;其三,農業底子薄,糧食常年不足;其四,工業落後,或者說沒有,甚至連武器都裝備不齊;其五,商業落後,經濟不流通。說實在的,我大宋對上這麼一個連國家意識都還沒有的蠻夷之國居然連連失利,兒臣很是不解。」

    趙受益吧啦了半天,感覺口渴就自己

    倒了杯水喝,潤了潤嗓子繼續說道:「接下來分析一下我大宋,先說劣勢吧!相對於遊牧民族的北蠻來說,大多數人認為我們的劣勢在於沒有馬匹,沒有強壯的士兵,沒有勇武的大將。可兒臣不這麼認為,這些劣勢在兒臣看來沒什麼大不了的,兒臣覺得我大宋的問題還是出在朝廷。」

    宋真宗對趙受益感到很是驚訝,沒想到眾所周知的問題卻有了新的答案,急忙追問道:「皇兒,你這話和解?難道我朝大臣都是無能之輩?還是父皇昏庸?」

    「父皇誤會了,您是最勤勞的了,為我大宋江山時刻未有懈怠,稱千古明君也不為過。至於朝中大臣,兒臣相信大部分還是很有才能的,就像寇老一樣,一生為我大宋鞠躬盡瘁。當然也有些人表面道貌岸然,實則一肚子男盜女娼。林子大了什麼鳥的有,這人上一百也是形形色色,無可避免。」

    宋真宗對趙受益的解釋點了點頭,表示接受。

    「兒臣說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說我朝現在國策上有一個嚴重的錯誤,當然這個錯誤的後果現在還不明顯,所以少有人看到,而范仲淹就是看出後果的人。我大宋建國的時候,太祖為了取得士大夫的支持,大力扶持士大夫集團。現在看來這個國策沒有錯,也正是這個國策讓我大宋有了今日的繁榮。」

    「可是,時代是變化的,老祖宗定下的規矩現在也可能適應不了了,那麼我們也應該根據時代的發展做出一些改進。當然了,只要一有改變,就會侵犯到一些人的利益,這些人就會跳出來說什麼祖宗之法不可變,變了就不孝啥的。我們是應該孝順,問題是什麼才是孝順呢?我想祖宗也是想讓我大宋永遠繁榮富強吧,那麼我們的孝順是不是應該滿足老祖宗的這個願望呢!兒臣想保持我大宋永遠的強大才是最大的孝順吧!」

    宋真宗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繼續沉思狀。

    「兒臣以為,歷來各朝變法之所以失敗,並非變法本身的問題,其實這是變法的內容對國家的強盛是值得肯定的。其關鍵在於變法侵犯了朝中許多勢力的利益,才導致變法的夭折。恰恰這些勢力是以損害國家利益來滿足自己。古來推行變法的君主最後放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君主自己放棄,而是被朝中勢力逼迫所致。」

    兩老頭都是博古通今之輩,對趙受益的話深表贊同。

    「兒臣思慮良久,觀我大宋日益繁榮,可潛藏的危機也隨之而來。兒臣認為我大宋也到了變法的時候,不變則矛盾日深,變則再創輝煌。」趙受益第一次向宋真宗表露的心跡,還是挺忐忑的。

    宋真宗長長的歎了口氣,曰:「父皇也不是沒有想過做一些改變,只是牽扯甚廣,朝中勢力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啊,再說父皇老了,沒有那麼多精力折騰了。」

    「父皇您不要操勞了,這些問題交給兒臣吧!上天賜我奇術,其主要內容在於富國強兵之法,想必是老天也想助我大宋吧!」

    趙受益看到宋真宗的意識有些動搖,拿出這個時代殺手鑭,毫不猶豫地扯出老天爺相助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