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3章 綏德州事了 文 / 風中枯籐
綏德州事了,皇帝陛下一行就再次從視野中消失了。
但是,「朝廷派出皇親國戚巡視陝甘地區賑災事宜」的各種版本的傳說,已經傳遍西北地區。在榆林衛在寧夏衛,在慶陽府在平涼府,在整個陝甘地區,人們似乎都曾看到過輕車簡從的一行人、或聲勢高大的整支隊伍、或獨來獨往的獨行俠一樣的人,都曾出現在人們的傳說中。他們或他,深入田間地頭,深入聚攏起來開墾荒田的流民百姓中間,給人們帶去溫暖和食糧,並且懲治貪官污吏,魑魅魍魎隨即也在陝甘大地一掃而空。
其實,這只是體現了人們的一種渴望,一種企盼,並以此做為在無比艱難困苦的日子中,慰藉心靈的寶貴的精神食糧。
其實,剛剛離開綏德州的時候,皇帝陛下一行的確是真的消失了一段時間,至少沒有再次出現在什麼田間地頭與開荒的老農嘮嗑、在路途之上與整修道路的民壯聊天等等的事情發生。
這一切,都是隨行的八人一起跪在地上懇求而來的結果。
儘管民間的傳說千奇百怪無奇不有,其中更不乏近乎匪夷所思的橋段,肯定不會盡信其有。可風聲已經傳了出去,這卻是不爭的事實。若是萬一有那麼一些、甚至幾個窮凶極惡之徒跳將出來、甚或只是完全的誤會出現衝撞聖駕的事情發生……別說是真的帶來實際的風險,就是想一想那種危機四伏的情狀,八人都要戰戰兢兢、不寒而慄了。
皇帝陛下總算是從善如流,返回途中不再拋頭露面了。但是,他卻另外又提出了一個要求。
八人隨扈,只要不是大隊來襲,有四人在身邊足可保證安全。因此,皇帝陛下要求他們中,每天都要有二到四人在途中深入民間,探查賑災過程中的真實情況。若是發現有弄虛作假中飽私囊的情狀,馬上就責成地方官府或各地衛所立即糾正,情節嚴重的更是要當場給予嚴懲。
皇帝陛下聲明這是自己的底線,如果他們還不接受,那就沒的談了。
「這還是不是我大明的疆域?難道在我大明的疆域之內,朕還要躲躲藏藏?況且還有爾等隨行。如果連爾等自己都沒有信心保護了一個人的安全,那……不知是朕有愧上天的托付,還是爾等有虧職守……」明知道這是皇帝陛下強詞奪理般的謬論,可竟然也很難反駁。
八人愕立當場,心中無不甚悔當初真該好好多讀些書,要不然遇到如此場面也不會合八人之力,都被皇帝陛下一張嘴說的啞口無言。
既然說不過,那就遵照執行,反正皇帝陛下好歹是答應了,他自己不再拋頭露面那也算是省卻了好些心驚膽戰的時刻。
可是,還不算完。
他們本想做做樣子,有四到六人貼身保護,餘者只要不讓他看到,就算是去深入民間了。
但是沒想到的是,每日晚間歇息的時候,皇帝陛下還要把白天沒有見到的人找到面前,親自問詢一下他們白天的所見所聞,有何值得稱道之處、有何必須改正之處都要他們一一道來。
在皇帝陛下的咄咄逼問之下,跪著的人只得以不停的叩首做為回答。他們根本就是像平時一樣,在做外圍的保護,因此雖然沒有在皇帝陛下面前出現,可也未曾到過民間。
他們知道,皇帝陛下對手下是比較寬容的,也允許他們有失誤,只要不是故意,大多都可以得到原諒。
可是,欺騙是絕對不能允許的,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何種目的的欺騙都是要絕對禁止的,如若發現,也是絕對不能原諒的。所以,他們不敢欺君,就只能閉口不言了。
看著下跪之人詞窮,皇帝陛下馬上也要大發雷霆,其餘人等也就一同跪倒在地。沒辦法,這是八人的共同主意,也得八人共同承擔,皇帝陛下要責罰的話,那就一起責罰吧。
「張玉,」皇帝陛下沉吟良久,方才開口說道。
「微臣在,」
「這可是你們八人的意思?」
「不,是臣自己的主意,」張玉知道皇帝陛下要大發雷霆,因此就想自己承擔下來。
「不,是微臣等共同……」
「微臣也是……」其餘眾人如何能夠讓他獨受責罰,紛紛開口應承,要分擔一些責任。
「好,既然爾等要一體承擔,朕就成全你們……張玉,你記著,回京之後,自己到上直衛去報備,張玉、王墽等八人,因在御前當差出現謬誤,沒人降級一等,罰俸半年,」錦衣衛雖然是天子親將,可中間還有上直衛這個衙門,而且錦衣衛也僅是上直衛之下二十六衛之一。因此,說起來,上直衛才是錦衣衛的直接上司衙門,一切獎懲處罰也都要經過上直衛才算是合理合法。
「是,微臣遵旨,」在御前當差出現謬誤,這可是可當可小的事情,往大裡說,可以殺頭,甚至滿門抄斬,往小裡說,皇帝陛下嬉笑怒罵一番,也能就此揭過。降級一等,罰俸半年,算是不大不小的處罰,只要……
「還有,從明日開始,爾等若是仍然不思改過,那……爾等就自行辭官回家,朕寧可獨身一人返回……下去吧,」皇帝陛下說完,扭頭進了裡間。
「王爺……皇……微臣,」聽到皇帝陛下的話,八人一陣忙亂,不知如何才好。
降級一等,罰俸半年都不可怕,只要能夠在皇帝陛下身邊,這些都不足為慮。本來張玉等人就是如此打算,沒想到皇帝陛下似乎看透了他們的小心思,直接要來個整體切割。
皇帝陛下雖然並沒有大聲咆哮,但顯然已經是接近怒不可遏的程度了,因此才不惜以「驅逐」做為要挾。
&nbs
p;————
次日晚間歇息的時候,負責訪查的李庚和韓鄒就都皇帝陛下面前,將白天遇到的一些事情如實地向皇帝陛下稟報,其中有悖於賑災大局的事情,也都向官府或衛所通告,限期要他們進行整改,並將整改的結果直接向陝西布政使司衙門匯報。
自從徐光啟銜天命至陝西賑災以來,錦衣衛的身影就幾乎遍佈了整個陝西的官場和民間,況且他們兩人也都是以錦衣衛的身份辦理這些事情的,因此當時也並沒有引起多麼的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