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2章 大趨勢 文 / 風中枯籐
「除了品級不能太高、五六品以下最合適之外,另外就是必須要把握好兩條原則:一是做人要過硬,二是做事要過得去。」這是皇帝陛下給黃立極定下的、所推薦人才要符合的條件。
第一條原則,做人要過硬,皇帝陛下對此的解釋是,要立身正,要清正廉明,只要實心任事,朝廷自會各方維護,也不會冷了忠臣的心。
做事要過得去,就是只要實心任事,朝廷就不會求全責備。皇帝陛下的意思是,人無完人,如果過於苛求,辦事就會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而黃立極對此的理解是,做人要過硬,就是不能有黨派立場,換句話說,如果非要選擇一個立場、或一個陣營的話,那就只能有大明王朝一個立場、一個陣營,更透徹的說法就是只能有皇帝陛下一個靠山,而且態度要堅決,不能有絲毫的猶疑。
做事要過得去,就是一切都要以皇帝陛下馬首是瞻,不能有自己的意志。
對此稍微一總結,黃立極立即得出了一個結論——皇帝陛下正在著手組建自己的班底。
————
東林黨走卒、吏科給事中薛周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是具有閹黨色彩的內閣首輔黃立極向皇帝陛下舉薦了自己。
薛周是萬曆十七(1589)年生人,字道映,號晴嵐,陝西延安子長縣人。在萬曆三十七(1609)年,年金二十歲時就得中進士。曾在山東濰縣任知縣5年,期間勤政廉潔,體察民情,政績突出,後升任朝廷吏科給事中。
當時大明王朝的朝廷政治**,薛周卻不僅不阿諛奉承,而且還冒死上諫,彈劾閹黨魏忠賢,聲名震動朝野。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一直在吏科給事中的任上蹉跎至今。
別說是被舉薦者薛周自己,就舉薦者黃立極也沒有想到,自己這個具有閹黨色彩的內閣首輔,竟然將一位東林黨分子列在了舉薦名單第一的位置。
但是,皇帝陛下對此卻感到非常滿意。不僅是因為薛周的確年富力強,思維敏捷,而且正七品的給事中也有極大的上升空間。有了這個上升空間,就不用擔心薛周不勇於任事。
皇帝陛下感到滿意的是,朝廷中終於有了正氣兒,他希望由此開始,黨爭或可偃旗息鼓。大明王朝不缺乏能吏,缺乏的是正氣兒。只要摒棄門戶之爭,大明王朝還是充滿戰鬥力的。
另外還有一名賢才,卻是皇帝陛下親自拔擢。
解學龍是萬曆十三(1585)年生人,字石帆,他是揚州興化人。在萬曆四十(1613)年高中進士。他滿腹經綸、情情剛烈。天啟年間,任刑科給事中,通曉政務,上言邊防、兵餉、屯墾、興國大事等多切中時弊。他曾提出「裁冗吏」等建議,所議近乎體制改革的主張。他歷任戶、刑科給事中、太常少卿、太僕卿等職,履歷豐富。
他僅比薛周大四歲,也是四十上下的年紀,不缺乏為官的經驗,精力方面肯定能夠保證勝任皇帝陛下的委任。
皇帝陛下翻閱朝中大臣往年奏章時,數次見到解學龍所上的條陳,覺得他的建言還是滿有建設性的,因此慧眼識才,要將兩人做為第一批人才首先招致麾下。
這兩人都是胸懷大志之人,只是此前苦於難遇明主,因此不得已蟄伏至今。給事中是正七品,基本屬於群臣之最下層。如今得蒙皇帝陛下慧眼識才,得堪大用,實為奇遇。兩人也是摩拳擦掌,要為皇帝陛下建功立業,也為自己的後代子孫掙下不世的功勳。
但是,當兩人聽說,皇帝陛下是要他們去與一名胡商打交道的時候,心裡還是有著很大的牴觸。
朝廷不應與民爭利,似乎已經成為所有武的共識。好像所有負責為朝廷徵收賦稅的舉措都是備受指摘,所有為朝廷徵收賦稅的吏胥都成為窮凶極惡之人。可若不是他們,朝廷如何供養眾多的官員,如何支應邊軍的費用。
這還是維持朝廷正常運轉的費用,若是朝廷沒有這些收入,大明王朝也根本無法立足。
說起來似乎朝中臣武將都是正人君子,可別說是要他們杜絕貪腐和收受賄賂,只是要縮減他們的俸祿,無異於與虎謀皮,少一分一毫他們都要叫苦連天。不與民爭利,他們佔據的利益還少嗎?家有良田千畝萬畝,卻不納一分賦稅,余財投入商業盈利,朝廷若要收商稅就是與民爭利,真是恬不知恥!
「朕招你們來,是要你們為朝廷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而不是來顯示清高的。若是覺得自己不能勝任,朕也可另擇他人,」皇帝陛下覺得機會已經擺在他們面前,怎麼做就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朝廷不僅要涉足商業領域,而且此後還要力爭滲透至國民經濟的各個方面。想到此處,「國家資本主義」這幾個字在皇帝陛下的大腦中若隱若現。
其實薛周和解學龍都不是冥頑不化之人,這些道理他們都是明白的。可因為事出突然,因此得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最為關鍵的是,現在朝中局勢實在難明,閹黨中堅已經徹底毀滅,皇帝陛下雖然網開一面,沒有針對其他閹黨餘孽痛施殺手,可閹黨充其量也只是苟延殘喘罷了。
而本來這是東林黨的一個非常好的東山再起的機會,可看目前的形勢,至少有著死而不僵的死對頭閹黨存在,東林黨就實在沒有做大的可能。
即便有朝一日東林黨能夠重新崛起,可兩人在東林黨內本來也只算是敬陪末座,身前還有那麼多老資格的前輩……出頭之日也很難尋覓。
其實,決定不難做出,因為選項只有一個,只有放棄和接受的區別。而放棄無異於與大明王朝皇帝陛下劃清了界限,這可是自絕於大明王朝皇帝陛下,就等於把自己的將來太不當回事
事兒了,那後果……真是不敢想像。
因此,結果不言而喻,薛周和解學龍非常自然地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因為這是大勢所趨,不是他們所能左右的。而且,在不久的將來,他們二人還要為自己當時成為首批幸運兒感到慶幸,為自己當初明智的選擇感到榮幸。
此後二人也是竭盡所能,為大明王朝經濟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皇帝陛下也沒有虧待二人。短短幾年之後,新成立的商部就以二人為首。
從正七品的給事中在幾年時間之內,一躍而為正二品的朝廷大員,也算是開創了大明王朝官員陞遷的先河,無論如何都是值得誇耀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