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大哉大明

正文 第50章 巨梟就擒6 文 / 風中枯籐

    李過正在做的,本來就是李鴻基想要做的。

    李鴻基本來想要出聲讓李過離開,可惜稍稍落後了一步。他覺得何勝的目標肯定是自己,只要自己還在這裡,何勝肯定也只能眼睜睜看著李過離開,或者,他根本就不在意李過是否在這裡。

    自己才是殺人兇手,李鴻基也明白李過什麼的都只不過是些「添頭」罷了,所以這件事由自己來做更加有把握一些。

    到了這種時候,如果還奢望叔侄倆能夠一起逃出生天的話,那簡直就是幼稚之極。能夠僥倖有一人倖存下來,已經算是相當大的造化了。

    叔侄倆應該都看清了這個現實,也都想讓對方成為那個「任其艱」的人,但是做法卻有些區別。

    李過的做法更直接,一上來就拿出拚命的架勢,逼迫何勝沒有餘力顧及李鴻基。

    而李鴻基的做法要迂迴一些,以自己的「不動如山」換得李過的解脫。儘管這解脫或許只是暫時的,可總歸是提供了一次生的機會。

    兩種不同的方式方法,導致了兩種表面上看起來截然相反的場景。

    做為晚輩的李過搶先勇敢地站了出來,義無返顧地選擇了死,而把生的希望留給了叔叔李鴻基。

    行動滯後的李鴻基倒像是一個貪生怕死之輩,似乎他是故意等待著李過首先做出選擇,而且他似乎也事先知道李過只有一個選擇,而沒有其他選項。

    更令李鴻基感到鬱悶的是,對於李過給他提供的生的機會,他還只能選擇接受,這是讓他難以向世人表白之處,也是他之所以長歎「置某於何地」的原因。

    在正式交手之前,何勝的沉穩就給李鴻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只有身經百戰的勇士才能有著如此堅定、如此沉著的氣勢。雖然何勝擺出的招式普普通通,看起來似乎一點兒威脅都沒有。可是,李鴻基能夠感受到那種臨危不亂的素養。而這種素養是需要經過上陣拚殺,親身經歷過血光迸濺的場面才能具備。說實話,目前的李鴻基都不具備這種素養。

    不錯,李鴻基是殺過人,不要說以前的數次或單挑或群毆的捨身肉搏,就是剛剛還有兩人命喪其刀下。

    但是,蓋虎雖然也是練過拳腳,可完全與無賴潑皮無異,而艾詔本來就是一個手無束雞之力的糟老頭子,即便李鴻基不費吹灰之力將兩人殺死,那不僅根本毫無可炫耀之處,如果不是為報家仇,甚至都很有可能成為怯懦羞恥的標記。

    這種爭強鬥狠式的毆鬥,如何能夠與幾千上萬人的大陣仗相提並論,那才叫戰鬥,那才叫搏殺,只有經歷過那種場面的人才能把自己成為戰士。

    正如與高手對弈,雖然往往只有在高手的招數出手之後,很多人才能領略高手招數的精妙之處。

    李鴻基應該就是正處於這種階段,此時的他完全看的出,就算合兩人之力也很難在何勝身上佔到上風,最多是半斤八兩勢均力敵的場面。況且李過已經使出了拚命的招式,如果自己依然矯揉造作扭捏作態,一俟李過受傷或者……總之一俟李過退出戰鬥,自己再想離開可就根本不可能了。到那時,李過的犧牲就成了毫無價值。

    何況此刻那何勝也看出了李過的意圖。他正一邊抽刀撤身後退,想盡量擺脫李過的糾纏,一邊向自己懷裡伸去。手從懷裡拿出來的時候,一支響箭已然蓄勢待發。

    何勝剛才若是不抽刀撤身,固然可以砍斷李過的手臂,可自己也勢必躲不過李過那拚死的一刀。自己帶傷之後,再想要留住李鴻基可就千難萬難了。

    何勝暗暗有些懊惱。不過,李過揮刀的速度和決死之心的確都出乎他的意料,因此眼前也只有招呼同伴聚攏過來了。

    李過那裡容得何勝輕易脫身,那裡容他輕易發出響箭,一刀落空之後,他再次欺身向前,再次掄刀向何勝的頭頂砍了過去。「叔!李家總要留一個啊!」死命纏住何勝的同時,李過還不忘再次催促李鴻基離開。

    李鴻基輕歎一聲,無奈轉身離去。

    何勝待要緊追李鴻基,可李過焉能讓他得逞,一刀緊似一刀地連連搶攻不已。無奈,何勝只得先把李過「照顧」好,才能考慮爭取「親近」李鴻基的機會。

    只有李過一個對手,對於何勝來說顯得簡單了許多。而且李過的臨敵經驗著實欠缺,又總是在搶攻,自然在何勝的眼裡對方露出的破綻簡直就是比比皆是。

    果然,不出五招,李過手裡的鋼刀就被何勝挑飛,頸項處也被冰冷的鋼刀逼住。

    何勝本想一刀結果了李過的性命,然後再急追逃離的李鴻基。但是他轉念一想,覺得活著的李鴻基的侄子比死了的李過更有用處,因此他手裡的鋼刀就沒有就勢揮下去。

    雖然束手就擒,可李過仍然毅然不懼,即便是何勝的眼中發出濃烈的殺意時,他也是滿臉的得色。

    何勝用刀背擊昏了李過,然後找到那支響箭。

    響箭招來的不僅是錦衣衛,還有米脂縣的捕快和太安裡組織起來的青壯。

    何勝從捕快那裡要來了繩子,把李過五花大綁地捆了起來。嘴裡也毫不客氣地勒上了一道繩子,以防他醒過來之後咬舌自盡。

    此後短短的一天時間之內,延安府治下的幾乎所有的捕快和青壯全都集結在橫山附近,搜捕李鴻基的運動也蓬蓬勃勃地開展起來了。

    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鴻基本來並沒有逃的多遠,搜捕的人員趕來的也算及時,可這麼多人加入到圍追堵截的行列中之後,依然沒

    有發現他的蹤跡。

    何勝感到很是蹊蹺。

    即便做為當地人的李鴻基非常熟悉橫山地區的情況,可也不至於逃過這麼多人的眼睛。

    李鴻基熟悉的不僅是附近的地形地勢,他更熟悉的恐怕還有米脂縣的父老兄弟。何勝對此也有所察覺,他很是懷疑當地的捕快和青壯中,有人暗中給李鴻基提供幫助。可是因為沒有證據,也只能隱忍不發。

    何勝覺得是到了必須採取那最後措施的時候了,否則的話,時日稍微一長,李鴻基恐怕就會真的逃出生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