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博覽 > 歷史軍事 > 星術不正

正文 第171節張弛有度 文 / 字愚自樂

    可是藍可兒是正統的星術師,對於「道德」的重要性,就像所有星術師一樣根本不怎麼在意。就算辛宇想要解釋,也不知道從何解釋。

    倒不是說藍可兒是沒有「道德」的,認真說起來,因為很難得在這個世界上「露面」,之前二十多年的人生中,大部分時間藍可兒都是在閉關修行星術中度過,根本沒有所謂的善惡說法。

    另外,修行者所謂的道德,認真說來,並非是「善念」。上一章的時候,筆者說過修魔的例子。就像魔修大部分都是充滿「惡念」的,可是如果他們能夠克服自己內心的拷問,同樣可以達到更高的境界。

    只不過,從整個世界的普世價值觀上看,充滿善意的念頭,總是更容易通過「詰問」。倒不是說充滿善念的人沒有「遺憾」、「愧疚」之類的過往,相比起來,反而擁有善念的修行者,更容易產生「心魔」……這也是為什麼辛宇前世的諸多修行種類,大多都是與紅塵隔絕的緣故。

    正因為大部分是善的,所以才會更容易產生各種「心裡障礙」,不過,這大概也是人類之所以是人類,生性本善的緣故吧?若是天生的惡人,只會導致整個人類種群走向自我毀滅……這是絕對的事情,屬於社會倫理的角度,在此就不具體分析了。

    可是,儘管絕大多數修行者都知道,用道德約束自己很容易成為修行中「心魔」產生的「土壤」,可是,不管是從現實角度,還是從道德的角度看,絕大多數修行者,依舊選擇了「善」的一面為自己的道德準則。

    這是因為,或許很多修行者即使不選擇進境速度更快的魔修,也會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那種逍遙心態去修行,好像這麼做就不滯於物,很灑脫很逍遙,也就不會產生心魔一般。

    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儘管無論哪個世界的天道都不可能擁有擬人化的意識,也不可能有所謂的「善惡標準」,即使是十世大善人,一輩子都在行善積德,也不會讓天道對其另眼相看。可是當修行進入到混元層次,也就是大羅金仙之後的境界之後,這種「善」和「惡」的區別可就大了去了。

    就好比一個道德水平比較高的人,本身的行為準則一定是符合他自己的「道德」的,而「道德」水平比較低的人,也就是那種惡念比較多的人,也必定是「惡貫滿盈」的。當一個人習慣了做好事,這種善意的行為,必定能給其內心帶來安定。而做「壞事」的人,總會擔心別人報復等等,這就會成為其心理負擔。

    這種擔心報復的心理,其實也是一種心魔。或許有人會說,如果魔修足夠強大的話,就不用擔心被別人報復了……畢竟都天下無敵了,還用的著擔心誰會對他不利麼?

    可是事實上,任何人都不敢保證自己真的沒有敵手,或者說,即使有魔修的實力能夠達到天下第一的地步,可以保證在正面對敵的時候,保證沒人是他的對手。不過麼,「第一」永遠會被超越,而且就算單打獨鬥能夠擊退所有的對手,若是遭遇圍攻呢?就算不是圍攻,也不能保證所有對他有「想法」的人,都會選擇正面戰鬥吧?

    其實,不管在那個世界,也不管是不是修行者的圈子,能自稱天下無敵的人,都是狂妄的。對於修行者來說,因為修行本身就是需要「謙虛謹慎」的作風,所以也不至於有那個修行者敢狂妄到認為自己真的天下第一了。

    這麼一來,凡是做過壞事的……也就是說行為不符合整個種群或世界普遍價值觀的行為,這樣的修行者,不管他有多麼的強大,終究會擔心自己會被排斥和敵對。

    至於那些不正不邪亦正亦邪的逍遙派,看上去不會像那些惡念比較多的修士那樣,在到達最高境界的時候,因為善惡的問題產生心魔。可是事實上,逍遙派永遠是不可能修行到最高境界的……這是一種信念的問題。凡是追求獨善其身的人,永遠不可能擁有堅定的「信仰」,這種人或許能夠不被心魔纏身,但正是因為一般沒有心魔,所以心志就沒有被鍛煉,就好像這個世界的星術師一樣。

    在達到高深境界,必須要和世界發生頻繁交互的時候,任何人都不能保證沒有情緒波動,而這就決定了逍遙者,很難在面對心靈拷問的時候順利地度過。即使有極少數內心極端「強大」或者說冷血到麻木的地步的修行者,貌似能夠避免發生那樣的情況,但那根本不具備推廣性……因為沒有「心」的人,很難堅持到那種境界。

    至於星術師,只不過是因為沒有考慮過關於心魔的問題,所以才會不懂得道德的重要性,或者說不懂得「念頭通達」的重要性。

    所以辛宇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向藍可兒解釋這個問題,所以只好似是而非地說道:「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這句話很好理解,藍可兒僅僅是從字面的意思上,就知道辛宇所說的這句話的意思。可是她卻不明白辛宇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要知道儘管因為這幾年來,這個世界上的星術師數量暴增,讓星術界和世俗世界的界線變的有些「模糊」,但是也不至於完全消弭掉。

    辛宇為了整個星術界奮鬥的話,或許藍可兒還能夠理解,為了那些「凡人」的生命,就像此前辛宇率領海洋國的星術師們,前往東海進行平息海嘯浪潮的行為,這都可以理解。

    不過現在為了凡人的生活,還要這麼忙碌,乃至於放棄了修行,在藍可兒看來就有些不可思議了。好吧,就算為了自己心安,辛宇也不用全程跟進災後處理的工作吧?

    就藍可兒對海洋國的認識來看,或許在發展道路的選擇以及發展方向的選擇上,辛宇的能力還不具備可替代性,也就是說沒有人能夠替代辛宇在這個國家中的地位。但是,在日常的事務處理,以及執行辛宇所規劃的事情上,包括辛大強在內的一整套海洋國的官僚體系,都已經在這十多年時間內,被鍛煉得十分的精幹了。

    如此情況下,哪還需要辛宇親自監督?就像辛宇經常說的那樣,這個世界離了誰都能運轉,沒有人是不可或缺的。而在指導災後處理工作上,辛宇或許還有一定的貢獻,但是在實際執行中,辛宇投入精力時間就有些多此一舉了。

    所以藍可兒儘管沒聽懂辛宇話語中深層次的意思,但是卻還是切准了話題要點,很是不解地問道:「阿蠻弟弟,你不覺得這麼做很沒有意義麼?你已經為他們做了很多了,難道還覺得所做的不夠麼?」

    其實辛宇想要全程跟進災後處理的工作,就是為了求心安而已。說實話,就算不跟進,在大災難發生後,整個海洋國的行政體系的反應,還是蠻即使的。雖然沒有辛宇前世所謂的明社會中那樣,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到處充滿了溫情暖暖的感動,但是政府高效的組織模式,也讓海洋國在海嘯光臨本土之前,就開始了災後物資、人員調動的準備。

    或許辛宇的建議更加的科學,但是說起來也不過是更加高效一些而已。至於因為辛宇本身從「明」社會而來,在處理天災導致的後果上,很捨得花錢。所以在支出方面,要比海洋國的官僚們制定的補助標準更加的大氣。不過麼,辛宇所起到的作用也就是這些了,至於跟進處理工作,也不過是「神出鬼沒」地在各個救災地點監督片刻,保證沒人敢吞沒國家的救災物資,順便給那些受災的民眾們提升一下希望和士氣罷了。

    以辛宇的飛行速度,轉遍整個海洋國的半島狀的本土所有沿海地區,也不過就是分分鐘的事情,就算象徵性地出現一下,需要停留片刻的功夫,也不過就是三兩天的事情。

    可辛宇卻在這件事情上耽擱了月餘時間,這就讓藍可兒很想不通了。就算被養在「深閨」中的她對政.治不敏感,但畢竟是大家族出身。也能想像得出,一個國家的領.導.人,經常出現在民眾視線內,一方面不能解決任何的問題……或許辛宇有一些例外,但是起到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失去了神秘感,對於辛宇或者說辛家對海洋國的統治,也是沒有什麼好處的……這個世界可不辛宇前世的「民.煮」社會,需要政.治家不停地作秀。

    這個世界可是集權的社會,政.治環境不同,決定了領袖的處事手段就不盡相同。而且,即使是在辛宇前世,那些日理萬機的領.導.人們,在災害發生的時候,也不可能像幸宇這般頻繁出沒於災害發生地點。一方面作秀需要有「度」,太過了就顯得很假,另一方面,只要領.導.人做到了自己的本分,頻繁出現在場面之中一點意義也沒有。

    正因想到了這點,或者說被藍可兒提點到了之後,辛宇也苦笑一聲。自己並不是什麼勤勞的人,這一點辛宇心裡很清楚。之所以破天荒地做出這般「親民」的舉動,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他太過想要追求心安了,豈不知過猶不及,連藍可兒都能看出他的狀態很不正常,更何況是醒悟過來的他呢。

    其實辛宇認真的一想,思緒就飄到了之前在聽聞自己的努力並沒有完全解決海嘯的威脅,海洋國的本土依舊遭受了一定的摧毀的時候。那時候,辛宇感悟了生命的意義,在很大程度上,他感悟到的是對於整個種群的歸屬感,也就是說感悟到他的所謂的「責任」。

    但是個體和集體之間,向來都是不可分割的矛盾兩方面。或許幸宇之前太過「獨」了,所以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沒有對整個人類做出什麼貢獻。可是從事實上來說,他無意間的行為,對整個社會,起碼對於海洋國這一隅之地上的民眾來說,還是有貢獻的。

    而且,稍稍回想了一下自己這一世的經歷後,辛宇發現自己好像沒有多少的空閒時間……倒不是說他一直都很忙碌,可是對於一個人生來說,他所經歷的雖然平淡中不乏精彩,但是一直都有種「莫名其妙的緊迫感」催促著他做這樣那樣的事情。

    在這二十多年的時間裡,除了還在襁褓中的時候,他因為無法行動,很是享受了一段安閒的日常生活。可是,在他能夠自主行動的時候,好像一刻都沒有停息下來,好像是天生的勞碌命一般。

    從一開始的時候,為了填飽肚子「上山下河」地獲取額外的食物,到加入陳府,獲得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再之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隨波逐流地忙碌著。或為生活、或為生存、或為修行、或為發展。總之,就像辛宇前世那句流傳很廣的話:我們一直在朝著目標的路上急速奔跑,卻從來沒有停下來仔細看看路邊的風景。

    彷彿悠閒的生活已經離開辛宇好遠好遠……隔了無數的時光和宇宙,還是上輩子的時候享受到的那種悠閒,自然覺得很久遠了。這世的辛宇不管是大忙還是小忙,總是沒停息過。而且,且不提為海洋國的發展殫精竭慮吧,就是為了修行的事情,這屬於他的「興趣」和「愛好」方面,依舊「刻苦」得有些過了份。

    機器轉動久了,還需要大檢修呢,何況是一個活活的生命?前世有個很出名的典故,那就是王和武王治理國家的手段引申而來的,叫「一張一弛,武之道」。

    說的其實就是工作和休息之間的分配方法,所謂勞逸結合,才能讓人擁有更大的激.情……其實,這也是生命的意義所在,辛宇也是被藍可兒「點醒」之後才明白過來的道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